本報記者楊傑妮長沙報導
奶粉、保健品、日用品……平時家裡缺點什麼,家住長沙長房東郡小區的常堅就會跑趟高橋,選購一堆東西回來。「以前的高橋大市場雖然繁華,但也是一片混亂。最近逛高橋,發現整個商圈脫胎換骨了。」常堅介紹,自己住的地方離高橋大市場只有十分鐘車程,由於好停車、商品品類齊全,高橋大市場一直是常堅的「定點採購」場所。
與人們印象中的「大市場」不同,整齊有序的停車位、各種各樣的精緻餐館、高大上的商鋪成為高橋大市場的標誌,這些是高橋大市場能成為「政府指定不搬遷市場」的底氣所在。
家門口買進口貨打造國際範
去年11月11日,高橋國際商品展示貿易中心正式開業。作為高橋大市場國際貿易服務平臺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高橋國際商品展示貿易中心總投入6億多元,引進澳大利亞-紐西蘭館、西歐館等11個國家和區域館,涵蓋智利、羅馬尼亞、澳大利亞、波蘭等45個國家的1000個廠商的一手貨源,是一座進口商品的常設會展平臺,也是各級政府精心打造的集展會、經濟、文化交流於一體的一站式平臺。
「以前,我們經常開車去麥德龍購物,如今是直奔家門口的高橋。」常堅說,在高橋,同品質的東西不僅可以享受到批發價,還能通過手機掃碼溯源,不用擔心買到假貨。
「在國際商品展示貿易中心有澳新館,可以給老人和小孩買保健品、奶粉,再也不用網購、海淘、託熟人代購了。」常堅介紹,過去買國外的東西不僅價錢貴,而且麻煩,還要擔心貨品真假。現在跑一趟高橋,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商品隨便選,用手機掃一掃商品上的防偽溯源二維碼,就可以查詢到商品的產地信息、生產信息、海關進口信息、檢驗檢疫信息等,保證正品,「真的是既方便又放心」。
在常堅眼中,高橋大市場已經從過去那個土氣的鄉鎮集貿市場範兒,變身為國際範商圈。
變身全國第三大綜合性市場
2014年,長沙新一輪城市規劃確立了兩型社會及國際化宜居大都市的發展定位,同時將專業市場轉型升級納入城市發展規劃。作為省市重點建設項目、長沙市指定不搬遷市場,湖南高橋大市場改變過去「重發展,輕管理」、「重市場,輕環境」的觀念,在硬體上提質。
2015年高橋大市場進入全面轉型升級期,組建了專業化的運營管理團隊,形成了品牌運營中心等8大服務平臺和體系,同時確定了內外貿融合發展戰略。今年,高橋大市場繼續深入推進品牌建設,立足品牌商戶和商貿文化內涵,提升「高橋商貿」的品質。
「高橋的東西價格便宜,質量也好,我現在都到高橋購物。」10月26日,家住上河國際小區的劉琦在高橋茶葉茶具城買黑茶。他說,過去高橋給人的印象是假貨多,但近年來,他發現在高橋購物完全可以用「物美價廉」來形容。
高橋的購物環境,也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來高橋shopping。在高橋服飾家紡城挑選冬衣的90後李娜說,現在的高橋大市場與前幾年完全不一樣了,購物環境乾淨整潔,出入有電梯,停車也特別方便,「現在逛高橋就和逛高檔商場一樣,高大上」。
如今的高橋,已經從過去粗放型的大市場,成為全國第三大綜合性市場。目前,高橋大市場擁有自主品牌商戶2500餘家,擁有全國總代理434家,區域和省級代理1288家,已然是千億級商貿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