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管理者運籌帷幄,造就全國第三大綜合性市場、千億級商貿產業集群
10月22日,第十一屆中國商品市場峰會現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甘霖為高橋大市場等獲得「全國百強」前十的市場進行授牌。
本版圖片均由受訪者供圖
湖南出口產品聚集區。
高橋大市場西大門。
10月22日,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浙江省政府聯合舉辦的第十一屆中國商品市場峰會上傳來湖南喜訊。會上,「中國商品市場綜合百強」榜單正式發布,湖南高橋大市場獲評「中國商品市場百強」前十強,全國綜合性市場綜合實力第三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甘霖為高橋大市場授牌。
湖南高橋大市場是湖南唯一的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市場和國家重點扶持建設市場。通過23年的發展,由一家偏居城鄉接合部的批發市場,成長為總佔地面積1000畝、擁有8000多個優質商貿流通企業和8個成熟專業化市場,經營商品種類超過170萬種,年交易額超過1400億元的中南地區規模最大、發展最成熟的綜合性市場、湖南唯一的千億級商貿產業集群。
一片荒地,兩代管理者,23年時間,崛起一個千億級產業集群,造就全國第三大綜合性批發市場,這就是高橋大市場演繹的商貿「神話」。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丁鵬志 通訊員 張慧
崛起之路
從單一「小市場」變身多業態綜合市場
20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長沙商貿也在此時逐步向專業化市場發展。當時的長沙城區開始向外拓展,人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能力在不斷提升,長沙,甚至是湖南需要一個專業批發場所。湖南高橋大市場創始人羅映紅主動請纓,挑起了建設湖南商貿流通市場的重任。
1996年,高橋大市場應運而生。
開業初期,受硬體、交通等原因的限制,高橋大市場門可羅雀。很多商戶都沒有看好高橋大市場,對於市場的發展心存疑慮。當時羅映紅董事長帶領一班人馬,主動承接下河街的搬遷,不分晝夜的多次前往下河街為商戶講解市場發展趨勢,為他們的搬遷提供諸多扶持政策,隨著商戶不斷地聚集,高橋大市場也開始變得生機勃勃。正是那個時候,「人往高處走,財往高橋流」成為了湖南經商座右銘,一時間廣為流傳。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1998年,高橋大市場迎來第一次質的飛躍。當年,第59屆秋季全國糖酒交易會在這裡舉辦,一時間國內糖酒客商雲集,也創下了交易金額300億元的歷屆之最。
趁著糖酒交易會這把火,高橋大市場從主要經營酒水、食品、百貨、日化等業態,順勢引入了酒店用品、文體用品、茶葉茶具等新的業態。從此,高橋大市場實現了從單一業態市場向多業態集合的綜合性市場轉變。
發展之路
轉型升級,第五代專業化市場亮相
言必行,行必果。湖南高橋大市場在經歷兩代管理者的運籌帷幄後,用事實證明了「人往高處走,財往高橋流」並非一句空話。
2009年,高橋大市場迎來了第二次質的飛躍。當年,高橋現代商貿城開業,正式開啟了市場軟硬體提質改造的進程。到目前,已經累計投入50多億元,陸續完成了酒水食品城、文體用品城、酒店用品城等8個市場的提質升級,完成了向第五代專業化市場的轉型。
2014年起,在「創二代」、湖南高橋大市場董事總經理羅曉的鋪排下,高橋戰略方向往國際化轉移。為探索轉型發展之道,從2014年到2016年間,高橋大市場的管理團隊先後考察全國專業市場、電商平臺企業、物流樞紐,並前往英國、波蘭等海外進行交流學習……最終確定了「國際高橋·世界商港」的戰略願景和「五化」(品牌化、專業化、信息化、產業化、國際化)的發展方向,高橋大市場開始向「買賣全球」的國際化市場發展,要成為「全球新品發布和銷售平臺」,提供「一站式」產品推廣綜合服務,打造世界級的品牌集散、孵化和發布中心。
接下來,高橋大市場面向全國、面向全球,進行了內外貿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結合、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等系列升級發展路徑,在品牌化、信息化、專業化、產業化、國際化方面下大功夫、做足功課,實現商品提質、商戶提質和品牌提質,打造「中部進出口雙向貿易平臺」,成為湖南聯通世界的貿易窗口。
據介紹,2016年,高橋國際商品展示貿易中心建成開業,到目前已經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商品在這裡展示銷售,成為了全球優質商品進入中國的橋頭堡;2018年,高橋大市場被評定為「國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成為了湖南重要的國際貿易共享服務平臺,助推湖南產品走向全球市場。
高橋大市場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自今年3月19日正式走單以來,截至10月22日,累計已申報放行5619票貨物,總計放行金額49365.1萬美元,折合人民幣335492.2萬元。
幸福之路
兩代管理者築就幸福高橋夢
高橋大市場是很多人的夢想家園、財富園地,這裡造就出了數以千計的千萬級、億萬級財富精英。一個個商戶在這裡走向世界,一家家企業在這裡成為了行業「標杆」。
作為省內外有名的專業體育用品代理、製造和供應商,超勤體育的老闆劉博才1999年從下河街搬到了高橋大市場。「來之前我們擔心生意冷清,有很多顧慮,但是真正把企業做大做強,還是來了高橋之後。在這裡做生意政策、氛圍都沒得說,當初真是來對了。」劉博才說,來到高橋短短幾年時間,他就在數十家大型商場、超市設立了專櫃。如今,他已經順利晉升為資產上億元的企業新貴,今年27歲的兒子劉超勤也開始準備「接班」。
從「小攤販」到「大企業」,這樣的故事,在高橋大市場還有很多。目前,在高橋做生意超過10年的商戶達40%,其中規模達到10億元的商戶有150多家、億元的商戶有300多家、千萬元的商戶有2000多家。
如今,高橋大市場已經有成熟的商貿基礎,是現代商人的實訓基地,未來會有更多的創二代、全球商貿流通從業人員在這裡誕生。
未來之路
打造「買賣全球」國際化大市場
23年蝶變,高橋商貿取得了跨越式發展,高橋商圈享譽三湘大地。
作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商貿流通平臺之一,高橋大市場將緊跟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湖南「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始終堅持實現創新發展。高橋大市場以「國際高橋·世界商港」為戰略目標,深耕產業變革方向和商貿流通發展趨勢,市場功能不斷升級,不斷創新發展,實現了巨大的轉變。
一是成為了生產產業集群的商貿流通總部。產品要規模化流通,線下批發市場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渠道。高橋大市場與產地市場共同探索了一個模式:在市場上形成產地、產品的品牌形象、渠道銷售、消費者促銷體驗的全鏈條推廣。憑藉高橋市場多年的渠道影響力,把產品變成品牌,把優品打造成爆品,實現產品的規模化銷售。
二是提升了產業鏈流通效率,凸顯銷地市場對零售產品進行監督管理的防火牆功能,和提升流通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等優化供應鏈管理的價值。
三是賦能零售市場。高橋大市場的商戶現已從產品貿易商向集研發、設計、營銷、培訓、服務於一體的運營商轉型,除了商品交易,還通過技術支持和供應鏈服務等方面,提升零售客戶的經營能力。
羅曉說,「目前,我們正在大力建設『中部進出口雙向貿易平臺』,大力推動湖南和中國產品走向全球,推動國際企業和商品聚集在高橋,真正成為『買賣全球』的現代化國際市場,構建一個『全球商貿價值共享平臺』。」
當下,商品市場的流通功能,正逐漸分化和弱化,向產業服務平臺轉型,形成完整的商貿生態。高橋大市場的商戶由渠道商轉型為運營商,高橋大市場也逐步成為了行業綜合服務中心和產業綜合型服務平臺,推動產銷的深度融合,貿易的範圍也從國內走向全球,構建「全球生產、高橋交易服務、世界消費」的貿易格局。
23歲的高橋,已經演繹了一部波瀾壯闊的商貿流通市場發展大戲;未來的高橋,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朝著大規模、高規格、國際化、集成化的方向,擁抱世界,走向世界,開啟新的全球商貿發展新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