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特色美食:麻城肉糕

2020-12-18 鄂東琪琪

大家都知道,黃岡人會吃,最會吃的,莫過了麻城人了。

來麻城,不吃肉糕,就不算真正的到個麻城。因為麻城肉糕是地方的傳統菜,非常營養好吃,老少皆宜,人人喜愛,很多人都是為了吃肉糕而慕名前來的。

麻城肉糕有三種吃法:一種,是上蒸籠,碼得高高的蒸,專門用作宴席待客。

二種,紅燒肉糕,做法同紅燒肉一樣的流程。

三種,滲湯,或者煮火鍋吃。

製作肉糕用的豬肉,大多是人們自養的。而黃岡品種的本地豬,也算是豬肉中的極品,肉質細膩,肥膘薄瘦肉多而紋理細,口感香嫩滑不油膩。這種豬以前都是家庭圈養或牽繩放養,大約要養1年到1年半才能出欄,專供自己家用和過年過節開葷。麻城肉糕製作的主要原材料是魚,肉,苕粉,鹽,加工精心蒸製而成。

麻城是無肉糕不成席,麻城土生土長的人,沒人不喜歡吃肉糕,從依依呀呀學語,跌跌撞撞學步的小兒到80歲只剩牙床的老人,都喜愛吃肉糕。去喝酒的人,若是哪家老人沒有到場,主人便會打包一塊肉糕,帶給老人吃,否則,被認為主家不懂事。

麻城肉糕席的第一道菜是洋菜,這是一道狠菜,油膩好吃到上席碗兒底朝天。第二道菜便是肉糕,堆塔式的硬菜,直吃到湯都不剩。第三道菜的魚丸子,團團圓圓,湯湯水水,好吃到忘了放碗筷。接著上席的是垂魚(魚面),雞鴨魚肉,青娃,烏龜,鱔魚,紅燒,幹炒,清蒸,油炸,各種手法的烹飪,把廚師累得團團轉,末了,只等主人封利拾(紅包)。

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習俗傳統,黃岡是咱的老家,記住家鄉的味道,哪怕在天涯海角也有寄託。

相關焦點

  • 湖北麻城傳統美食「麻城肉糕」,口感柔軟,你吃過嗎?
    麻城肉糕是湖北麻城傳統名菜之一。大別山南麓的麻城市,有名為「肉糕席」的10道菜中,就是肉糕主打。在麻城過年過節擺筵設宴,肉糕這道菜總是少不了的。即使遇上饑荒年,也要將魚仔蝦米磨點帶腥味的肉糕,好讓一家人看到一線期盼的光亮。肉糕已經作為一種悠久的文化,融進了麻城人的骨子裡,就像西安的羊肉泡饃,四川的麻辣火鍋。
  • 湖北麻城肉糕, 真正的魚與肉的完美結合, 地道的農村特色
    嗨,大家好,我是LC美食記。在中國,魚和豬肉應該是最典型的葷菜的代表,尤其是南方地區,大部分情況下,魚和豬肉都是單獨為菜的。今天,LC美食記和大家分享一道來自我的老家湖北大別山下、有名的杜鵑花城麻城的一道名菜——麻城肉糕。
  • 麻城,不接受批評!
    點擊星標收藏我,第一時間看好文據說,湖北黃岡有這麼一個地方,它是個小小的縣級市雖然它地方小口氣倒是不小!其中城東新區有文體中心及麻城中學兩大重要設施即將修建,現將修建性詳細規劃公示如下:西城新區目前以時代廣場,影源健康城,人民醫院為載體,打造麻城新的市中心,緩解老城區交通壓力,同時提升城市品質!麻城的美食地道麻城特色小吃,演繹麻城美食舌尖上的誘惑!生活因為接了地氣才開始變得美妙,想要讀懂這一個地方,從吃開始一定錯不了。
  • 中國特色美食——湖北——黃岡
    黃岡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有2000多年的建置歷史,孕育了中國佛教禪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術發明人畢升,明代醫聖李時珍,現代地質科學巨人李四光,愛國詩人學者聞一多,國學大師黃侃,哲學家熊十力,文學評論家胡風等等一大批科學文化巨匠。
  • 湖北麻城獨特春節習俗:半夜偷偷吃年飯
    而到了臘月二十五這天開始,就是集中準備年貨的時間了,比如打豆腐、剁肉糕、打餈粑等重頭戲,豆腐、餈粑、肉糕是麻城人過年必備的三種傳統美食。以前打豆腐都是用石磨人工磨出來的,現在都改用機器了,味道感覺不如手工豆腐。豆腐打好後還需要油炸一下,炸後的就是油豆腐了,可以放很久都不會壞掉,而炸豆腐的同時,往往還順便炸苕丸子。
  • 弘揚工匠精神、傳承麻城美食,麻城金牌大廚等你來拿
    正因如此,為了豐富麻城餐飲文化、旅遊文化的內涵,發掘、推廣本地特色菜餚,增強特色餐飲創新能力,從而推動麻城旅遊服務事業的發展,弘揚工匠精神,經研究決定舉辦2018全市餐飲行業技能大賽暨地方名菜評選活動。
  • 人傑地靈的黃岡的特色風味美食
    黃岡(別名鄂東明珠、水岸都市),湖北省下轄的地級市,是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正能量城市、武漢城市圈成員城市之一。黃岡位於湖北省東部、大別山南麓、長江中遊北岸,東連安徽,北接河南。黃岡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說道黃岡人人都要說了,那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城市,每年的高考黃岡都是十分引人注意的,這裡有什麼樣的特色小吃呢,下面請隨著小編一起走進美麗的黃岡,然後去品嘗那裡的特色美食吧!巴河蓮藕是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巴河鎮芝麻湖地區特產。巴河蓮藕成名於北宋,蘇東坡被貶黃州時,遊歷浠水,盛讚其「齒隙留香」。
  • 黃岡6縣市發展潛力排名,麻城高居第一,濱江3縣位於第二梯隊
    19年黃岡6縣市經濟總量最高的是麻城市(同時也是黃岡縣域經濟第一,名列湖北縣市GDP第13名),GDP為374億元,比黃岡第二大經濟城市武穴高出約50億。其次是蘄春、浠水和黃梅等3縣,19年GDP分別是265億、251億和247億;而羅田、英山的GDP分別是158億和121億元。6縣市人均GDP,麻城已達到42495元,蘄春、英山超3萬,餘下浠水、黃梅、羅田均不到3萬。
  • 湖北麻城魚面,鮮香嫩滑,是麻城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在湖北黃岡,麻城魚面也叫垂面,據歷史記載,麻城是魚面的發源地,有逾千年的加工歷史。魚面以鮮魚、豬肉、精麵粉、食鹽等為主要原料,採用民間傳統工藝手工製作而成,是一種純天然的綠色健康食品,被譽為麻城四寶(魚面、陶器、板慄、麻花)之一。
  • 黃岡「新地標」!230類地標優品,黃岡的精彩…
    按照黃岡地標優品目錄管理辦法,通過縣(市、區)人民政府推薦,市場監管、稅務、人行等部門品質審查以及證照審查、包裝標準審查、縣(市、區)人民政府確認等程序,黃岡大別山地標優品企業聯合會最終核定133家企業、230類商品進入黃岡地標優品目錄。
  • 舌尖上的黃岡:那些最不容錯過的特色小吃你知道嗎?
    麻城肉糕是湖北麻城漢族傳統名菜之一。將鮮魚去刺去皮,豬肉去骨剔皮,均剁成肉漿,將苕粉、清水、食鹽按比例放入盆內與肉漿攪拌,加入薑末、蔥花等佐料,製成圓形或方形,放入蒸籠,猛火蒸15~20分鐘,肉糕出籠後切成長方片,碼在鮮花碗上,呈寶塔形。可熟食,亦可冷藏,其味鮮美可口。「雲夢魚面」是用麵粉及青魚、鯉魚(或草魚)魚肉為主料製作而成食品,是湖北地區的名吃。
  • 來湖北必吃的五大美食!各個都色澤誘人,網友:最後一個給我一鍋
    大家知道來到湖北必吃的五大美食嗎?今天來和小編一起看看吧!黃石港餅:傳說中的「龍鳳喜餅」直徑比碗大,上有龍鳳呈祥圖案,中間由芝麻、糖、香油、桂花等原料精製而成,色澤金黃、松酥爽口。如今的黃石港餅,據說跟它一脈相承。
  • 地標優品:又一張「黃岡密卷」
    方案擘畫了發展藍圖:力爭3年內培育產值過百億元的縣域品牌1個、過50億元的2個、過30億元的5個,新培育國家級文化美食之鄉1個、省文化美食之鄉2個,黃岡地標優品菜品普及率達50%以上。也明確了具體措施:打造區域品牌,實施「種子企業」培育行動,實施「美食+」「旅遊+」「文化+」,用文化魅力賦予地標優品內涵,打造一批「網紅爆款」產品等。
  • 打造高質量發展「麻城樣板」
    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要求,紮實推動經濟不斷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奮力打造高質量發展「麻城樣板」。  一、實現高質量發展,要彰顯麻城特色  立足自身實際,高揚「長板」優勢,走出一條具有麻城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培育特色產業。
  • 「與愛同行 樂遊黃岡」黃岡文旅推介會在京舉行
    尤其在8月份「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活動啟動以來,黃岡文旅市場基本恢復去年同期水平。近年來,黃岡立足文化旅遊資源特色,堅持把文化旅遊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五大主攻產業之一,全力推進大別山紅色生態文化旅遊經濟帶建設,文化和旅遊發展步入快車道,文化旅遊業成為黃岡打造區域性增長極的新引擎。
  • 仙氣飄飄的麻城齊家山居浪漫民宿,夢想中的隱逸·慢生活
    來這裡,你可以入住浪漫獨特的主題景觀民宿鳥籠屋,360°全山景木屋民宿,還有古典莊重的鄉村特色民宿,頗具情調。秘境空間山泉煮水,柴火土灶做飯觀音豆腐、艾葉粑粑、馬齒莧、柴火雞、脆香卡瑪頭、焦巴抖辣子、鄉下溜肉糕
  • 副市長董波出席「與愛同行 樂遊黃岡」黃岡文旅(北京)推介會
    近年來,黃岡立足文化旅遊資源特色,堅持把文化旅遊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五大主攻產業之一,全力推進大別山紅色生態文化旅遊經濟帶建設,文化和旅遊發展步入快車道,文化旅遊業成為黃岡打造區域性增長極的新引擎。王局長在推介詞中說到,黃岡是一座「紅綠相映、文武雙全」的城市,境內有1個世界地質公園、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67家A級旅遊景區,是全國12大紅色旅遊基地之一,華中最大的漂流基地,並邀請北京市各界朋友走進黃岡、暢遊黃岡、投資黃岡。
  • 戰疫情,黃岡麻城再發布最嚴禁出限行令
    大家知道,黃岡是湖北省域除了武漢市之外疫情比較嚴重的城市之一,而黃岡下轄的麻城市是整個黃岡人口最多的市,人口多,人口流量大,自然疫情防控壓力山大。麻城龜峰山今天(2月16日),麻城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發布了最嚴禁出限行令。全文如下。
  • 「與愛同行 樂遊黃岡」文旅推介會在京舉行,「尋美黃岡」項目啟動
    據黃岡市委常委、副市長董波介紹,近年來,立足文化旅遊資源特色,黃岡市委、市政府突出「強工興城、強農興文」發展重點,堅持把文化旅遊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五大主攻產業之一,深化理念更新,持續打造全方位保障、全產業融合、全領域滲透、全社會參與的文化旅遊發展環境,全力推進大別山紅色生態文化旅遊經濟帶建設,文化和旅遊發展步入快車道,文化旅遊業成為黃岡打造區域性增長極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