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字——筆畫造型好、間架結構差,這是因為人們在習字時只注重了筆畫的造型美,而忽略了漢字的整體結構美。本期,人美美育學堂通過「黃金米字格法」教你寫出結構舒朗優雅的「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老子 《道德經》
在道家學說裡,水,與世無爭又容納萬物;水,滋養萬物又無所求。上善若水,可以說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澤萬物而不爭名利,如水一般能屈能伸,也是中國哲學的精妙思維。千百年來,「上善若水」成為書法家們頗愛書寫的內容之一。
董其昌 《上善若水》
字源:漢字演變
「上」是指事字。甲骨文下面一條弧線表示地面、地平線,弧線之上有一短橫,是指事符號,表示在地面之上。金文中,兩弧線變為直線。發展到小篆,線條變得更加美觀流暢。為了和「二」區分,又在中間加了一條豎畫。最後,楷書「上」字規整成今天的樣子。這就是「上」的漢字演變。
「善」,會意字。從訁,從羊。金文「善」用「羊」表示,意為美味,後在「羊」下加「訁」,意為用語言連連稱美。《說文·部部》:「善,吉也。」本義為吉祥、美好。今「羊」「言」為「善」,意為羊的溫順叫聲與「善」的內在含義相通。
「若」字的甲骨文像是一個女子跪坐在地上,對著鏡子梳理自己的頭髮,以使其變得順暢。若的本義為順從、和善。
「水」是象形字,甲骨文、金文和小篆都似彎彎曲曲的流水之形,其中幾點表示激流中濺起的水花。
「黃金米字格法」解析單字
「豎」:書寫從數字1到數字7,起筆逆,中鋒下行,直接收筆;
「短橫」:從數字4接筆,寫到橫中線數字8收筆,起筆直接與豎接筆,橫畫要細,中鋒右行,直接收筆;
「長橫」:以橫中線為標尺,從數字1到數字9。
筆法
「豎」:起筆逆,中鋒下行,直接收筆;
「短橫」:起筆直接與豎接筆,橫畫要細,中鋒右行,直接收筆;
「長橫」:起筆頓筆,中鋒右行,繃住勁寫出弧度,收筆頓。
上部分總體佔位:縱向以豎中線為基準從1到4;橫向布白均勻,長短基本是從4到6。
「長橫」:書寫位置以橫中線為基準,從2到8;
「口」 :高度豎中線從6到8,寬度橫中線從4到7。
筆法
「點」:起筆頓,壓粗收筆,然後返回起筆出尖兒;
「撇」:右下按頓筆,毛筆往回翻筆,扣著寫出直撇狀態。
「草字頭」:總體寬度橫中線為基準,約2到7;
「長橫」:橫中線從1.5到8.5;
「撇」:看左斜線,從4到8,收筆不能超過橫的起筆;
「口」:寬度為橫中線5到8,高度為豎中線6到8。
筆法
「撇」:起筆頓,順時針稍推筆桿轉筆調整中鋒,左斜下行,可以寫成直撇,也可以稍有弧度,慢慢提筆出鋒。
「豎鉤」:豎中線從1.5到9;
「橫撇」:橫中線從1到3;
「捺」:從豎中線4起筆寫到橫中線9收筆。
筆法
「豎鉤」:起筆可以逆,中鋒下行,加粗加重,收筆時逐漸提筆變細,把筆翻回去出鉤,寫出鵝頭鉤狀態;
「捺」:起筆直接入筆,逐漸壓筆右下行筆,壓到最粗,把筆翻轉一下,用毛筆側面出捺腳,寫出顏體特點。
成品展示
學生作品展示
張星寅 9歲
張伊宸 11歲
授課名師
高老師
軟筆書法課
畢業於北京教育學院書法專業。北京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市專職書法教師。個人書法作品多次獲獎和參展。學生作品多次獲得市區級獎項。多年教學經驗的積累,逐漸形成「重方法導學,重習慣利學,重薰陶潤學」的教學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