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池閒步看魚遊,
正值兒童弄釣舟。一種愛魚心各異,
我來施食爾垂鉤。
——白居易《觀遊魚》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魚是一個美好的意象,也是繪畫中常見的題材。早在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彩繪上就有魚形圖像出現。
在文學上,《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中一段關於「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和「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的辯論,更是將魚當作一種自由的象徵來談論。在眾多中國畫題材中,魚的形象也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歷史上畫魚的名家也有很多。
《芥子園畫傳》中「畫魚訣」提到:「畫魚須活潑,得其遊泳象。見影如欲驚,噞喁意閒放。浮沉荇藻間,清流姿蕩漾。悠然羨其樂,與人同意況。若不得其神,只徒肖其狀。雖寫溪澗中,不異砧俎上。」強調畫魚要畫出魚在水中悠然自若的神態,否則所畫之魚就與砧板上的食材無異。
本期,人美美育學堂帶領大家採用簡單的中國傳統水墨畫法,創作一幅輕逸靈動的「鱗介之趣」。
近現代 齊白石 《小魚都來》
創作準備
顏料、宣紙、墨碟、調色盤、調墨盤、
墨汁、筆洗、大中小三支毛筆
步驟分解
1
調淡墨,中鋒用筆,畫出魚柔軟的身體;注意墨色的變化和大小的變化;通過魚的走勢來表現所處的環境,讓畫面更有故事性。
2
調淡綠色,大筆點畫出小荷葉,渲染畫面氛圍。注意顏色的濃淡變化和荷葉的大小變化,由近到遠,由具體到朦朧,拉深畫面層次。
3
將小魚補充完整,調濃墨,用筆尖畫出魚嘴和眼睛,中鋒用筆畫出魚背;調淡墨畫出魚鰭和魚尾。
4
中鋒用筆,用筆尖畫出魚線和魚餌,確立畫意。
5
落款,點明畫意,作品就完成啦。下面一起來看看小學員們的繪畫成果吧!
學生作品欣賞
侯星羽 5歲
夏天 7歲
嶽洪旭 8歲
尤奕琳 8歲
張星寅 9歲
授課名師
劉老師
中國畫課
碩士畢業於廣西藝術學院中國畫專業。曾任北京師範大學山水畫高研班張建國工作室助教,於2017年3月在黑龍江雪樵美術館舉辦個展。擅長寫意花鳥及山水畫,能夠從中國畫的畫理、畫法詳細講解和示範,結合解讀經典,讓學生在傳統筆墨的趣味裡啟發藝術思維,提升藝術修養。
歷代名家作品欣賞
明朝 徐渭 《魚蟹圖》
近現代 齊白石 《九如圖》
近現代 齊白石 《荷塘小魚》
現代 婁師白 《芙蓉遊魚》
人美美育學堂簡介
人美美育學堂是由人民美術出版社主辦,面向3歲至12歲少兒的校外美術培訓機構,致力於提供系統化、專業化、科學化、標準化的美術課程和服務,打造具有「國家品牌、國際視野、名師團隊、專業水準」的校外美術課堂,也是唯一一所由央企打造的全國性校外美術培訓機構。
目前,已在北京、重慶、廣州、深圳、成都、大連、鄭州、徐州、濰坊、臨沂、南京、常州、新密等地陸續建設二十餘所人美美育學堂,推廣「從校內到校外」的全線美術教育解決方案。
「讓美伴隨一生」是人美美育學堂的理念與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