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孩子都有話說

2020-12-24 環球網

《流浪狗之歌》

北京晨報訊(記者 和璐璐)10月31日至11月1日,趙自強自編自導的親子音樂劇《流浪狗之歌》將由北京央華文化製作推出,在北展劇場上演五場。該劇的臺灣版也曾到北京上演,受到大小朋友的喜愛。此次該劇由賴聲川擔任藝術總監,趙自強執導,前羽毛球世界冠軍鮑春來跨界領銜大陸青年演員出演。

趙自強是臺灣著名演員,早年在賴聲川導演多部舞臺劇中擔任主演。此後創立自己的兒童劇團,他創作的兒童劇不僅是給孩子看的,同時也受到家長的喜愛。在2000年創辦如果兒童劇團前,趙自強特意去看了許多兒童劇。「劇場裡幕布一拉開,空調很涼快,爸爸媽媽就開始睡覺。我那時候就覺得這不行啊,我想做的戲是被大人吸引的戲。比如這次《流浪狗之歌》,講起狗,大家都很有感覺,連大人都覺得想要講上兩句,我想做的就是這種題目」。

這部《流浪狗之歌》的故事源於編劇和導演趙自強的親身經歷,劇中的每一隻狗也都有真實的原型,比如名為「老六」的狗,其原型是臺灣某黑道老大養的哈士奇狗。主人不想要了,叫手下把狗丟掉,結果每一次狗都自己找回了家。到第三次,狗回到家門口而不入,撞門而死。「(這隻狗)這樣剛烈的個性,這麼的純粹,以人為中心。我們每個人是不是都很期待人生中能遇到這樣無私付出的感情。」趙自強說。創作者們希望通過小狗的故事,讓孩子們學會尊重生命,培養責任心。

相關焦點

  • 聽孩子把話說完,才是為人父母的必修課
    所以,你給孩子發表意見的機會,也就是在避免上面提到的種種不良後果。其實,聽孩子把話說完,又能浪費你多少時間?而你又多了一個了解孩子的機會。你可以根據孩子說的話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他理解有偏差的地方,你可以糾正;他看法片面的時候,你予以補充。
  • 讓孩子把話說完,是父母最好的修養
    比起讓孩子聽話,聽孩子把話說完,才是為人父母的必修課。◆◆◆看過一個達人秀節目,女子在達人秀上開始作畫,筆法稚嫩拙劣,畫了許久都看不出輪廓,沒有耐心,不明就裡的四位評委,不約而同地滅了燈。但在女子潑上白粉後,女子的作品瞬間震撼全場。
  • 家庭教育:聽孩子把話說完,才是為人父母的必修課
    所以,你給孩子發表意見的機會,也就是在避免上面提到的種種不良後果。其實,聽孩子把話說完,又能浪費你多少時間?而你又多了一個了解孩子的機會。你可以根據孩子說的話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他理解有偏差的地方,你可以糾正;他看法片面的時候,你予以補充。這樣,孩子的判斷能力和思維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 五部「一個大人和一個孩子」的電影,內涵、溫暖、感動裡面都有了
    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國外,大人與孩子之間有代溝是不爭的事實,相處之間難免會產生摩擦,怎樣和孩子愉快的相處,是讓人撓頭的問題,而在電影的世界中,也有不少反應大人和孩子之間的故事,小編在這裡精選了五部「大人和孩子」的電影,內涵、溫暖、感動裡面都有了。
  • 孩子太淘氣太活躍?試試這個方法,孩子大人都高興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家人的開心果。孩子蹣跚走路的時候,咿呀學語的的時候,自己吃飯的時候,這些時刻尤其讓大人開心。可是,開心的階段太短暫,到了孩子能脫離父母家人大手的時候,大人的煩惱和憂慮也跟著來了。孩子有各種各樣的性格,有的孩子太過活躍,有的孩子安靜內向。安靜的孩子誰都喜歡,好動話多淘氣的孩子就讓人頭疼了。
  • 孩子想成為大人,大人想變成孩子
    繪本中,機器人象徵著大人。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鑽進機器人的肚子裡,變成大人,快快成長。每個大人心中,也都住著一個孩子。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他多麼希望大人的身體裡能鑽出一個孩子陪伴他。當孩子需要陪伴的時候,不妨讓我們心中的小孩出來。
  • 《小王子》所有的大人當初都是孩子
    前幾年當新版動畫電影《小王子》上映時,帶著固有的偏見,我認為這只是一部學齡前孩子看的動畫片,所以一直都沒有去看。直到最近我才第一次看了這部動畫,並被這部充滿哲思的動畫所吸引,為此我還專門跑去書店的童書專區,在一群小朋友詫異的眼光注視下,讀完了《小王子》的原著。這部動畫電影前面的一小時,可以被看作是對原著的致敬。
  • 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孩子
    一個小朋友說,他們不是已經有了他們的節日了嗎,憑什麼搶我們的節日?另一小朋友說,他們在裝嫩,他們年紀已經很老了。還有一個小朋友說,他們不配過六一,就應該好好去上班。兒童節終將逝去,但我們仍然有機會通過重溫法國作家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於1942年創作的《小王子》,感受到童年的那份純真。聖·埃克蘇佩裡寫《小王子》時已過不惑之年。在他看來,童年是充滿夢想,閃爍著奇妙光彩的時代,而大人卻死氣沉沉、權欲心重、虛榮膚淺。
  • 孩子出生在這2個「時間」,說明大人和孩子都有福氣
    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說,孩子能降生在這2個「時間」,說明大人和孩子都有福氣,別錯過了。 孩子出生後要身體比較瘦小,抵抗力也比較低,在出生的前幾個月,孩子都不能夠見風,很容易讓孩子沾染病源,給孩子本身帶來傷害,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空氣比較悶熱,嬰兒需要長時間的睡眠來補充精力,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覺中度過。
  • 2歲半娃娃成語接龍「太溜」,大人都羨慕:孩子怎麼教出來的?
    孩子的啟蒙教育,每個家長都是很上心的,都想讓孩子順風而長,贏在起點。那如何給孩子做好啟蒙就是很多家長一直很頭疼的問題。2歲半娃娃成語接龍「太溜」,大人都羨慕短短的46秒視頻中,孩子就說出了18個成語,有幾個我也不常聽到,對這個孩子甚是佩服。
  • 順產後記 + 爸爸有話說
    幸運的是,剛生產完就已經有了乳汁,所以在產房觀察兩小時的時候大夫就已經開始幫助餵奶。在被推出產房的時,什麼都還沒看清沒反應過來,頭上就直接蓋了一件大衣,所以並沒有想像中看到大家會熱淚盈眶的情況,回到病房稍躺躺之後就開始下地,早早排尿,可能這就是順產的好處吧,看著躺在身邊的這個軟軟的小傢伙,想想過去的幾個小時,一切都像是做了一場夢。
  • 孩子身上現淤青卻死活不肯告訴大人!尊重孩子的結果卻是驚喜
    作者:寶寶知道 成長育兒最近木木媽有個感概:尊重孩子,孩子的成長超乎你的想像!話說上周二木木媽給木木洗澡,發現了木木大腿上的淤青,還以為孩子是自己撞傷了,問孩子痛不痛,孩子說不痛,媽媽就沒當回事。但是隨後的接連幾天,木木的大腿上卻出現了好幾個新的青色印痕。
  • 周末薦書:《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
    只是,大人的愛,好沉重,孩子無法從中自在地活出自己的樣貌。這是一本親子家教的書。作者以自身在教育現場10年累積的實務經驗,講述了32個真實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故事,揭示他們內心無法言說的傷;巧妙融合心理學,讓大人有機會接受自己內心的傷口,和過去的自己和解,學習真正愛孩子的方式,學習真正看懂、理解孩子,並和孩子一起追求生命的本質,活出真實的人生。
  • 2歲半娃娃成語接龍「太溜」,大人都羨慕:孩子怎麼教出來的?
    孩子的啟蒙教育,每個家長都是很上心的,都想讓孩子順風而長,贏在起點。那如何給孩子做好啟蒙就是很多家長一直很頭疼的問題。看見別人家的孩子「出口成章」,自己的孩子說個囫圇話還費好大勁,就更是著急了。想盡一切辦法地給孩子加油惡補。
  • 孩子叛逆期把大人氣得幾乎瘋掉,這個時期大人該怎麼辦?
    家長問:孩子叛逆期把大人氣得幾乎瘋掉,這個時期大人該怎麼辦?題主你好,叛逆期是全世界父母都要面對的一個難題,管他吧,孩子不聽,甚至還會對抗,不管吧,又擔心孩子不成器,真的是豬八戒照鏡子,兩頭不是人!如果你連自己都照顧不了,又如何能照顧別人,這就像,如果你想融化一個冰塊,你至少得有一定的溫度和能量嘛。我給出的建議是:情感上接納孩子,事情上幫助孩子!換句話說,你可以對孩子高標準,嚴要求,但是,你也要以積極的,肯定的態度去接納孩子的情緒和情感,這兩者並不衝突,是兩個維度上的事兒!
  • 女人生娃就是在鬼門走一遭,大人孩子都要經歷一番危險
    女人生娃就是在鬼門走一遭,大人孩子都要經歷一番危險。最近,杭州的蕭山醫院就發生一起新生兒出生即死亡的事件。杭州這所蕭山醫院還是專門負責婦幼保健的醫院,在女人分娩方面應該說是非常專業的,但是也不可避免地發生了這樣一樁令人悲痛的事情。近日,有媒體報導,杭州蕭山醫院被病人家屬砸了,醫院的玻璃大門被敲碎,現場滿地玻璃渣,非常狼藉。
  • 孩子的任性,離不開大人的「過度管制」
    導語:我們很多父母都說,孩子一天天長大,但是一天天難管。但是在孩子難以管教的背後,是我們大人無法順利「操控」孩子的怨言,孩子和父母成為對立面,這個局面和我們一開始 「過度管制」的教育方式分不開關係。> 外婆認為小羊太任性,用老一代人的話說,管教小孩,不能什麼都隨著小孩,不然,以後管不住,就無法無天了。
  • 語言表達能力從娃娃抓起,不要盲目打斷孩子,讓孩子把話說完
    可是現在已經這麼大了還是這樣說話,金女士一家就難免擔心了,孩子是不是身體有問題,還是大腦發育慢,所以才會不如和她同齡的孩子。其實很多家長都有和金女士家同樣的困惑和煩惱,孩子要麼說話磕磕絆絆,要麼說話很慢,想要理解孩子的意思,通常要廢老半天的功夫。
  • 你有耐心聽孩子把話說完嗎?
    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的教育是十分關鍵的,想要讓孩子成為一個懂事的孩子,父母就要做好引導,做好榜樣,要多傾聽孩子的想法,這樣才能清楚孩子到底想要什麼。所以你回絕了孩子,你的聲音裡充滿了抱歉,可你卻沒有停下手裡的動作。孩子於是只好怏怏離開,把要說的話憋了回去。有時候孩子會重複說一個問題,不要覺得以前說過了就打斷孩子,或許孩子有了新的想法和認知呢。傾聽不只是豎起耳朵就可以,而是要用心和耐心。可很多家長很難做到真的認真聽孩子說。他們擺出一副認真的姿態,卻總是撇嘴皺眉嘆氣,表情裡充滿了不以為然甚至不屑一顧。
  • 精品薦讀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
    以上內容摘自《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中學心理輔導老師陳志恆十年校園觀察記錄,北京紫圖圖書出品,轉載請註明來源《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     大人唯有安頓好自己的內心,才能擁有足夠堅實的力量,支持孩子的成長。一本讓我們獲得更圓滿親子關係的真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