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好們收藏老天珠最先要釐清的自己收藏的出發點:
是以古文物收藏家的角度收藏.如果是以古文物收藏家的角度來收藏的話,品相和特殊圖騰就很重要。品相優美極佳天珠相對也稀少(無缺角、無礦晶、無削角入藥、無裂痕、無石紋、無水紋、線條和珠體的整體感佳、黑白分明),如再搭配上特殊圖騰的老天珠,可是萬中選一,這類極為稀少的天珠一來可以增值,二來可以當作漂亮的館藏藝術品來欣賞,不過通常這類優美品相的天珠,幾年前還好找尋,但時至今日已算是可遇不可求,藏家一般也不肯轉讓,屬於賣方優勢狀況.反映在價格上便比一般品相天珠來的昂貴許多,需要有一筆可觀的資金當後盾。也實在讓筆者在請養天珠的過程中因日趨高昂價格而在要與不要間掙扎不已.
如果是單純想要一顆傳世的老天珠,筆者那麼就不需要那麼在意品相和圖騰是否特殊,因為老天珠既然已經傳世千年了,其古來幾世代間的傳承加持力和宗教力量是一定有的,不會因為品相不好而喪失其神秘力量,只要選擇自己第一眼看上的老天珠,再加上經濟可以負擔的起的價位即可,畢竟和自己有緣的天珠配戴起來,天珠反而能發揮更大的效用。而有關天珠有削角入藥的部分,表示此天珠在以前曾經被選為藏藥的一部分藥材,曾救過人的性命,要被選為藏藥的藥材表示此天珠一定有其特殊之處,不然為什麼會被選上為救命之老天珠勒!!
天珠品相面貌:
天珠特有品相大至分為,火供.破損.透光.有無石縫(紅色石縫線或黑色石縫線).石紋.水紋.結晶.有無硃砂點.珠體大小.型狀.顏色對比....等等,每種不同品相綜合搭配起來就是所謂天珠的面相,每顆天珠都有屬於自己不同面貌,就像人的面相一樣,不同天珠品相特徵搭配起來就有所謂不同天珠面相,相當有趣的一件事,同好在欣賞老天珠時可以多多觀察留意.
A~B.補斷珠與斷珠:有些斷珠修補的技術很高超的.可以讓接補處看起來像石縫線.請養時需準備放大鏡仔細觀察,
有些店家會說補過的痕跡是石紋,以增加珠子的價格.要請養斷珠除非那顆很有自己眼緣且是想請養傳世老珠的條件下才來請養,若是要收藏筆者便較不建議.
C.火供:火供珠最好是親眼所見否則就參考聽聽看自己喜歡否比較重要,一般火供珠代表敬天奉獻之珠,其代表某一代傳承擁有者的一種信仰奉獻.其含義不同,通常一些修行師兄姐對這類珠子相對較有善感.
E.地埋珠 :埋於土中時久後玉質內的礦物質受酸化或硫化像鐵受硫化或金受酸化等這種沁化現象表現在珠體的色變的鈣化現象,通常白線紋路上較明顯 .與火供珠可能整顆都變不大同
F.結晶:天珠表面有時會有一些共生礦晶,其硬度較硬所有有色現咬色不入現象,部分特殊形狀結晶只要不長在眼處有時非但不減損其品相反而更能增加其價值.圖一:筆者有人擁有地埋如意兩眼圖二:筆者擁有鑲蝕板珠圖三:筆者擁有一線天
G.表面崩缺:千年老天珠多少有表面崩缺現象,只要不傷及眼部或崩缺嚴重即可
H.老天珠透光性: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珠體硬度高.緊密度夠.加工上色時染料無法深入珠體.
I.石縫線或裂紋:千年老天珠數十代傳承,難免有碰撞,碰撞嚴重者成斷珠,輕微者產生黑色石縫線,再輕微者有紅色石縫線,其實不管如何,筆者認為石縫線不要長在眼紋處.及長度過長繞成圈,都應無大礙.無傷大雅.a.黑色石縫線:代表汙垢或粉塵等雜質滲入縫隙間構成.友人曾分享過此類石縫線裂的較開,但筆者則認為是否裂的較開,還是得觀察縫線部份的裂是僅止於表面,還是深入內部的裂法.觀察後才能判定其影響程度.如此才較為客觀.b.紅色石縫線:這與紅色朱沙線有所不同.常被珠友混淆.紅色石縫線代表其縫線間仍緊密結合,雜質滲不進去珠體內,但油脂與水分則易滲入,也因此與珠體礦質內赤鐵原素(FeO2)產生氧化反應而成紅色石縫線. 圖一:表面黑色石縫線(筆者擁有板珠) 圖二:表面紅色石縫線(筆者藏友擁有雙槓虎紋)
J.石紋線:石紋線(有人稱水紋或稱蟠龍紋)與結晶現象相同.更易看到紋路阻斷.上色不均的情形!石紋線完全不同於裂紋,簡單來說石縫線(裂紋)是後天傳世過程中所造成,而石紋線則是先天礦質紋路因素,用指尖摳劃無凹感,一看即知!!通常石紋部分顏色會淡化...且顏色上不去!因此有些天珠其白色線系常會有沿著石紋劃線,而呈現特殊圖騰,相當有趣。
K.天珠的顏色:決定天珠顏色主要是礦質質地顏色而定,筆者看過天珠顏色有咖啡色系,黑白色系,橘紅色系,藍色系與綠色系.一般以藏區看法主要分前面三種色系: 有牙黃咖啡色系,黑白色系,橘紅色系三種.而對天珠之喜愛因藏傳地區不同而有所別,在藏人烏金所著作天珠精典中有詳細介紹,筆者不在說明.就一般收藏角度看天珠顏色之優劣.只要天珠黑白雙色間顏色分明,圖紋清晰,色彩對比紋路優美,其收藏價值變越高.相反的對比不分明或者整體色系較淺淡,其品相與價格就較次之.曾經有幾位珠友硬是要筆者從中區分其優劣,筆者重申觀念上只要站在上述角度看,珠友依個人喜好來收藏,無須人云亦云.但如果還是硬要從中區分…..線系分明咖啡色牙黃~>線系分明黑白色為筆者首選色系.如珠友尚有疑惑…那就到筆者QQ詳談.不在此贅述浪費篇幅.
L.朱沙: 有硃砂不代表是老天珠,沒硃砂也不代表是新天珠;硃砂不是拿來判斷是否是老天珠,而只是天珠品相中的一個特徵,筆者站在科學角度看不外乎珠體礦質中含赤鐵礦元素,經過人體油脂汗水接觸養化環境,以及人體體溫催化條件,最後形成紅色圓點或線,經後人取硃砂而得名之.其顏色有紅色黑色兩種,其形態有點狀/線狀/片狀密布三種.可愛的朱沙依珠友藏家配帶天珠經驗;有配帶一段時間自然生成,也有變不見,甚至有由紅變黑或是由黑變紅等配帶經驗.筆者經驗則屬於前者相當很有趣的現象.
新增照片 圖一:傑佛瑞藏友擁有虎牙天珠(滿天星紅色硃砂)
圖二:現為傑佛瑞藏友擁有天地天珠(硃砂線與硃砂面....硃砂河)
圖三:傑佛瑞藏品兩眼天珠黑色硃砂點
M.風化紋:風化紋之形成介紹可能要一大篇文章.在此簡短說明:風化紋廣義而言是指珠體經傳世所產生珠體表面之皺摺現象,狹義來說是指呈現如魚鱗狀之魚鱗紋,一般簡稱魚鱗紋,為何是魚鱗狀這與礦質SiO2晶體結晶生成同心圓狀有關.其魚鱗紋之形成;以先天條件看較不常出現在透光質地或結晶或石紋線等礦質較硬之處,以後天條件看經常配戴與皮膚接觸的傳世之珠較常出現,而裝藏天珠或串戴於衣外則風化紋較少見.一般常見在珠體表面外部.而因其與晶體結晶生成相關也有出現在珠體內部之魚鱗紋.
圖一:較一般開門的風化紋路.傑佛瑞手串珠照
N.凹陷坑:天珠表面常有些凹陷坑,其形成員因有兩種,一為入藥製作甘露丸救人,另一種是碰撞造成,前者凹坑有規則痕跡,後者碰撞為不規則破損痕跡.前者入藥痕跡為藏人用尖銳刀器,從天珠表面挖取少數礦質製作藏藥或甘露,其目的為救人,此類善天珠筆者個人相當喜愛.據熟識藏家所言挖取眼形處礦質所製作藏藥相當具靈效.
O.珠體兩端平滑或珠體扁平:常見有些天珠兩端平滑現象,或珠體扁平色線暈色現象.依熟識資深藏家業者所言.在寺廟繪製唐卡時,常時間以天珠塗勻顏料導致.這種與唐卡天佛像加持與奉獻神佛的天珠據說靈動力很好.另一種古老藏人傳說是天珠為天珠蟲;因捕抓天珠蟲時用力不慎將天珠抓扁而造成珠體扁平的傳說.珠友聽聽便可,改日珠友們有機會上手碰到此類珠子時可以想想這類傳說感應其有趣之處.
請購天珠不要以為老的就好;很多的老天珠表面磨損嚴重,有些已模糊不可辨或受損嚴重,實已無收藏價值。 筆者建議請養時,不要著重在圖案,像臺灣比較著重大支有眼的天珠,而藏民則是其它小而飽滿如虎紋,蓮花,寶瓶;所以應是品相第一;品相(完整度,溫潤感,色澤,線條鮮明度,圖案的對稱等)和有無斷裂,有無破損等都是重要的考慮,當然這麼美的東西又是傳承幾十代以上,有時些微破損難免,也無須過於執著要求全美無瑕,如此往往一事無成尋之不著,品相好的有個人眼緣的老天珠也真的是要因緣際會下才得請癢得到。這類老天珠也一定有古董保值和升值的空間,世界少了一顆就真的少了一顆,只會愈來愈珍貴。近幾年筆者觀察更是證明如此.
圖文來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