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珠是寶石的一種,又稱九眼石頁巖,簡稱九頁巖(是指巖石的結構有九層,九不是具體數,是多的意思,有的比九層少,有的比九層多。傳說古人以七以上表示多,三以下表示少)、九眼石,或稱摩尼寶珠、火焰寶石、真陀摩尼、震多末尼,又作天珠、如意寶、如意珠、末尼寶、無價寶珠、如意摩尼等,也稱佛眼、菩薩眼、宇宙眼、佛陀珠、浮屠珠、佛塔珠等。天珠是寶石中的聖者,是藏傳佛教的寶石器物,因其神奇而美麗的圖騰而被天珠愛好者所喜愛。主要產地是青藏高原,其它地方也有產出。奇石天珠是因為奇石的形狀或奇石上面的圖騰形狀頗似佛教圖騰或吉祥圖騰,加之奇石的材料為石英巖玉(瑪瑙、玉髓)類等寶石,因此,奇石天珠便成了天珠中的佼佼者。(參照邱承彬編著《解密天珠》,山東教育出版社)
天然二十八眼天珠是指珠身上面天然形成二十八尊佛眼睛形狀圖騰的天珠奇石。
人工二十八眼天珠是指在珠身上面用人工的方法鑲蝕上二十八尊佛眼睛形狀圖騰的天珠。
二十八眼天珠有佛教二十八天天神護佑吉祥之寓意。
據佛教《法華經》等經記載,天界依次向上有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共二十八層。其中欲界天有六層天、色界天有十八層天、無色界天有四層天。
欲界六天
第一天:四天王天(修中之下品十善則生其中,本天為地居天)。
第二天:忉利天又名三十三天(修中之中品善則生其中,本天為地居天)。
第三天:夜摩天(修中之上品十善則生品十其中,本天為空居天)。
第四天:兜率天或兜率陀天(修上之下品十善則生其中,本天為空居天)。
第五天:化樂天(修上之中品十善則生其中,本天為空居天)。
第六天:他化自在天(威力自在故稱為魔王修上上品十善則生其中,本天為空居天)。
六欲天的天神和人間一樣,有身體形相,並有物質生活的需求與精神生活的享樂,尚且耽溺於飲食男女的欲望之中,因此稱為欲界。
色界四禪
色界四禪合十八天
初禪三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第二禪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
第三禪三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
第四禪九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
無色界四天
(1)空無邊處天;(2)識無邊處天;(3)無所有處天;(4)非想非非想處天。
人工鑲蝕二十八眼天珠(每面七眼,四面共二十八眼)
邱承彬編著《解密天珠》,山東教育出版社
二十八眼天珠眼是吉祥如意、消除災障、實現善願、消除惡緣、平安健康的象徵,是佛教二十八天天神護佑吉祥的象徵。
作者:邱承彬(字:木兮,號:六不居士,天珠學者、佛學者、傳統文化學者,天珠學創始人,旅遊專欄作家,詩人。《解密天珠》的作者,《中國頌》、《黃河頌》、《雪山聖湖頌》、《高山流水頌》、《泰山頌》為邱承彬著名的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