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學這樣的名字,也是極容易在網上被吐槽的,畢竟這個校名看起來像民辦的,雖然從歷史上說這是回歸,但畢竟知道這所大學歷史的人不多嘛!學校選擇了向歷史的回歸,更名為河海大學,那這所大學實力如何?畢業生就業又咋樣呢?
河海大學,源於1915年由近代著名教育家、實業家張謇創辦的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是中國第一所培養水利人才的高等學府,開創了中國水利高等教育的先河。1924年與東南大學工科合併成立河海工科大學,1927年併入第四中山大學(後更名為中央大學,南京大學)。1952年,南京大學水利系與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的水利系科以及華東水利專科學校組建華東水利學院。1960年,學校被中共中央認定為全國重點高校。1985年恢復傳統校名「河海大學」。是一所擁有百年辦學歷史,以水利為特色,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實施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一流學科建設以及設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學校擁有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水利工程),7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2017年教育部組織的學科評估中,學校水利工程學科獲評A+。這是211工程大學中少有的。
A+:水利工程
A- :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B+:馬克思主義理論,管理科學與工程
B :社會學,力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農業工程,軟體工程
B- :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公共管理
這樣看來,學校的主力專業還是水利工程,而且在國內實力特別突出,如果能考取這所學校水利工程,看上去應該很不錯的。那這所大學的學生就業是啥情況呢?我們以河海大學發布的2017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的數據為依據,看看這所大學的就業水平如何?
河海大學 2017 屆畢業生共 7663 人,就業率為96.59%。其中博士生 279 人,碩士生 2473 人,就業率為 96.73%;本科生 4911 人,就業率為 96.54%。
學校位於南京,所以學校的生源還是以華東地區為主,佔比高達46%;全國其他地區會相對招生計劃較少。
從畢業生就業去向來看,本科畢業生去向較為多元,就業(55.32%)為主,升學(32.91%)、出國(8.31%)次之。畢業研究生去向較為集中,就業為主要去向。
本科生中很大一部分是選擇了國內深造,畢業生國內升學院校主要集中在「雙一流」建設高校。
就業行業:本科畢業生到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最多,其次為建築業和製造業。而研究生則是到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其次是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就業單位分布: 2017 屆本科畢業生主要到機關單位、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部隊、其他企業就業為主。畢業研究生主要到機關單位、事業單位、國企、其他企業就業。
就業區域:2017 屆本科畢業生就業區域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北、華中地區。畢業研究生就業區域主要集中在華東、華中、華南、華北地區。
關於畢業生的具體就業單位,學校的報告沒有公布具體信息,因為學校是行業類高校,估計都是水利相關行業的企業到該校招生較多吧!還有就是出國學生信息,該校也沒有批露,這些信息如果你想了解,可以找以往的師兄師姐去了解。
畢業薪酬: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7 屆本科畢業生定崗後稅前月收入中位數為 7686 元,畢業研究生定崗後稅前月收入中位數為 8989 元。
應該說河海大學的畢業生就業率不錯,就業地區也都是華東地區為主,整體形勢似乎都很完美,那是不是每個專業都這麼好呢?我們看看哪些專業的就業率一般呢?
本科生:市場營銷(80.65%),信息與計算科學(84%),工程力學(86.96%),人力資源管理(88.73%),
研究生:體育教育訓練學(50%),土壤學(66.67%),情報學(66.67%),高等教育學(66.67%),凝聚態物理(75%),工商管理碩士(75%),憲法學與行政法學(85.71%),土地資源管理(86.67%),社會保障(88.89%,)社會工作碩士(89.47%)
應該說,除了學校的強勢專業外,與主體專業較遠的專業或冷門專業的就業率比較一般,但市場上一直需求量比較大的市場營銷專業的就業率這麼低好像不一般啊!好了。整體來說河海大學的就業水平還是不錯的,你認為呢?歡迎在下方討論區留言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