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文旅單位線上觀展系列活動之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二)

2021-01-08 網易

  保定是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策源地。運動的主要倡導者、組織者李石曾先生是保定高陽人,保定育德中學是率先設立留法預備班的學校之一。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位於河北省保定市金臺驛街86號育德中學舊址,是以宣傳、展示、收藏、研究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為主題的歷史類專題紀念館。1983年2月,中共中央書記處批准建館,1992年6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同志題寫館名。紀念館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國家三級博物館」和「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為滿足因新冠肺炎防控臨時閉館期間群眾的參觀需求,留法勤工儉學紀念館近日推出線上觀展活動,分期介紹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始末,歡迎廣大觀眾參觀瀏覽!

★ 分批赴法 ★

  《別李愚如並示述弟》節選

  周恩來

  ......

  出國去,

  走東海、南海、紅海、地中海,

  一處處的浪卷濤湧,

  奔騰浩瀚,

  送你到那自由故鄉的法蘭西海岸。

  到那裡,

  舉起工具,

  出你的勞動汗,

  造你的成績燦爛。

  磨鍊你的才幹,

  保你的天真爛漫。

  他日歸來,

  扯開自由旗,

  唱起獨立歌,

  爭女權,

  求平等,

  來到社會實驗。

  推翻舊倫理,

  全憑你這心頭一念。

  ......

  註:1920年6月8日,周恩來在天津檢察廳看守所中寫給即將赴法的同學李愚如的詩,表達了他要赴法勤工儉學的強烈願望。

  經過國內的預備學習,在華法教育會等機構發起和青年進步社團的大力推動下,1919年3月17日,第一批勤工儉學生在上海啟程赴法,隨後,四川、湖南、廣東、直隸、福建、浙江、山西、江蘇、安徽、湖北、河南、江西、奉天、山東、陝西、貴州、廣西、雲南、綏遠等19個省份的赴法勤工儉學生,絡繹不絕地湧向上海,分批乘船去法國。從1919年3月至1920年12月,先後有20批約2000餘中國學生踏上了法蘭西的國土,留法勤工儉學運動進入高潮。

  

  由上海華法教育會、留法儉學會和勤工儉學會共同發布的赴法須知

  

  1919年6月,北京華法教育會歡送即將赴法勤工儉學生的合影。

  

  第一批勤工儉學生赴法前在上海的合影(後排右1為毛澤東、二排右6為吳玉章、右9為上海華法教育會會長張繼)

  1919年3月15日,寰球中國學生會在上海歡送第一批即將赴法的勤工儉學生,當時在北大圖書館工作的毛澤東特意由北京趕往上海,參加歡送活動。

  

  《毛澤東年譜》中關於1919年3月兩次送別赴法勤工儉學學生的記載

  

  何以端赴法時攜帶由其父手書的遊學家訓

  (遊學起程時家訓:節飲食;慎起居;戒酒色;擇交遊;惜費用;勤學業)

  何以端(1900-1978),又名何肇緒,四川營山人。1920年11月7日乘坐法輪「波爾多斯」號與周恩來同船赴法。曾任華東軍政委員會聯絡局局長,煤炭科學研究院院長。這封家書由其父親筆,對今天仍有很深刻的教育意義。

  

  勤工儉學生赴法乘坐的「湄南號」郵輪

  陳毅、陳炎兄弟等人乘該船赴法

  

  勤工儉學生赴法乘坐的「寶勒加號」郵輪

  李維漢、李富春等分別乘該船赴法

  

  勤工儉學生赴法乘坐的

  「盎特萊蓬號」郵輪

  蔡和森一家、鄧小平、陳延年、陳喬年等分別乘該船赴法

  

  勤工儉學生赴法乘坐的

  「阿爾芒勃西號」郵輪

  蕭三、趙世炎等人分別乘該船赴法

  

  1920年11月24日,劉清揚(左)、陶尚釗(右)

  在「高爾地埃號」甲板上的留影

  

  勤工儉學生赴法乘坐的「波爾多斯號」郵輪

   周恩來、徐特立等人分別乘該船赴法

  

  勤工儉學生赴法乘坐的「智利號」郵輪

  何長工等人乘該船赴法

  

  

★ 工學實踐在法國 ★

  《留法偶詠》

  李立三

  我是一個斷梗的浮萍,

  隨著那風波兒上下飄零。

  也到過幽燕,也到過洞庭,

  也到過黃浦江頭,也到過瀟湘水濱。

  今天又吹我到西天來了,

  呼吸那自由的空氣,瞻仰那自由的女神;

  我還要唱那自由之歌,撞那自由之鐘,

  喚醒可憐的同胞,驚起他們的酣夢。

  鼓蕩雄風,振作精神,

  造一個自由的新世界,

  做一個幸福的新國民。

  註:李隆郅(李立三)初到法國時所作,由其夫人李莎憶誦。

  勤工儉學生不遠萬裡抵達法國後,在巴黎華法教育會的安排下,分別被送進工廠和學校,「勤於工作,儉以求學」,足跡幾乎遍及法蘭西大地。後期還有部分學生轉到比利時和德國學習。艱辛的工學實踐使勤工儉學生開拓了視野,學到了知識和技能,鍛鍊了體魄和毅力,增強了團結互助的精神。

  

  二十世紀初法國第一大港口——馬賽

  絕大多數勤工儉學生都是從這裡進入法國

  

  華僑協社

  華僑協社坐落於巴黎西郊拉卡萊納·戈隆勃浦安特街39號,是由李石曾、齊雲卿二人籤名,巴黎中國豆腐公司的工人們捐資購買的房地產。1919年8月31日該社正式成立。此社成立後,巴黎華法教育會在此專設「學生事務部」,負責安排勤工儉學生在法國的工作和學習事宜。

  華僑協社根據勤工儉學生的經濟條件進行分配,經濟較寬裕的直接分配到學校學習,經濟較拮据的通常先分配到工廠做工,掙得工錢後再入學校學習。

  

  巴黎華法教育會同仁合影

  

  

  1920年9月19日,在蒙達爾紀附近的夏萊特鎮哈金森橡膠工廠做工的四川江津籍的勤工儉學生合影。

  前排左起:刁泰升、鍾汝梅、魏裔英、刁泰乾、桂萬年、龔燦、周子君;後排左起:劉宗華、唐家修、袁稅伯、塗知柏、陳光耀、鄧秬芳、慕君實、劉厚埃、聶榮臻。

  

  1921年,王若飛等黔籍勤工儉學生與熊雄(贛籍)在巴黎的合影。

  前排左起:熊渭耕、熊自難;後排左起:梅築培、王若飛、汪頌魯、熊雄

  

  

  鄧希賢(鄧小平)在克勒佐施耐德工廠登記的檔案卡

  (原件藏法國克魯梭弗朗索瓦·布爾東研究院)

  文件號:62175 工卡號:07398

  工廠人事部

  僱用登記處

  姓名:鄧希賢

  登記時間:1921年4月2日

  年齡:16歲

  出生年月:1904年7月12日

  婚姻狀況:單身

  出生地:四川省重慶市

  職業:學生

  過去工作及其他有關情況:

  系鄧文明及談氏之子

  受科倫布市(巴黎西郊小城市)法中慈善委員會派遣

  在巴耶中學求學

  身體狀況:1921年4月2日體檢

  工作調動情況:

  服務部門:軋鋼車間

  進入工廠時間:1921年4月1日

  工種:雜工

  離開工廠時間:1921年4月23日

  工作能力:很好

  工作表現:好

  日薪金:6塊6法郎

  評估:志願來廠工作

  

  趙世炎在聖太田市警察局的註冊登記檔案卡

  (原件藏法國聖太田市羅亞爾省檔案館)

  《王若飛每日工讀時間表》

  上午

  5:00

  起床

  5:30——6:30

  讀書

  6:30後吃咖啡(由宿舍到廠需走一刻鐘)

  入廠

  7:00——11:30

  作工

  11:30——12:30

  午餐

  12:30——下午1:00

  閱書

  下午

  1:00

  入廠

  1:30——5:00

  作工

  5:00——6:00

  晚餐

  6:30——9:00

  讀書

  9:30後

  睡眠

  (註:王若飛在工廠食堂就餐)

  

  

  1920年春假,在蒙達爾紀學習的勤工儉學生合影。

  前排左起:1.蔡和森 2.向警予 4.李志新 9.熊季光 10.蔡暢 11.蕭淑良 12.熊淑彬

  蒙達爾紀在巴黎以南一百公裡的羅亞爾省,是一座美麗而古老的城市。這裡設有蒙達爾紀男子公學和女校,由於李石曾、蔡元培等熱心旅歐教育運動的人士均曾就讀於該校,與校方關係極好。加之學校可住宿且費用低廉,遂成為最適宜勤工儉學生就學的學校。在此地學習和工作的勤工儉學生最多。

  

  1921年2月8日,勤工儉學生在聖舍爾旺公學的合影。

  一排左起:3.何坤(何長工);二排左起:4.黃映湖 6.範易 7.許祖熊;三排左起:6.李季達

  

  鄧希賢(鄧小平)與鄧紹聖在法國巴耶公學的合影

  鄧小平原名鄧希賢,16歲赴法勤工儉學,是四川籍留法勤工儉學生中年齡最小的學生。他抵法後被分配到巴耶公學學習,但入校學習僅僅5個月後,鄧小平就因無力支付學費被迫輟學,此後轉輾多個工廠打零工維持生活。

  

  1921年6月,陳毅(後排右1)、陳炎(前排右1)

  等勤工儉學生在巴黎的合影。

  」陳毅於1919年抵法,1921年10月,因參加爭回裡昂中法大學的鬥爭被押送回國。在談及旅法的感受時,陳毅說到:「法國的工廠生活,是寄在資本制度的下面,不容工學者有發展的餘地,嘗(常)感著一種迫我同化的壓力」,他又說到「……資本家完全為自己利益起見,實毫無人心,我才知道歐洲資本界是罪惡的淵藪。」

  

  

   葛健豪(1865-1943)

  葛健豪(1865-1943),蔡和森、蔡暢的母親,赴法時已54歲,是年齡最大的勤工儉學生。她在法國出售湘繡製品資助兒女求學。她的赴法壯舉在當時引起不小轟動,國內外媒體爭相報導,稱她為「驚人的婦人」。

  

  徐特立

  徐特立(1877-1968),湖南著名教育家,43歲赴法勤工儉學,為的是增進新學識,改造中國的中小學生。在學習法語的過程中,徐老刻苦向上、不恥下問,他做過一個計算:「我今年43歲,一天學一個字,一年可學365個字,七年可學2555個字,到了50歲,豈不成了一個通法文的人了嗎?」徐老年紀雖大,但他的精神卻總是朝氣蓬勃、永遠向上。

  

  徐特立撰寫的《湖南新來的老學生》

  

  巴黎現代綜合工科學院發給段澄波的學員證

  

  1923年6月7日,曾多次出任教育總長的範源濂先生(後排站立者,左8)到歐洲考察教育時,在比利時沙洛瓦勞動大學內與中國留學生的合影。

  右起後排:4.江克明(江澤民)5.聶榮臻 9.姜震中

  1921年以後,不少勤工儉學生轉赴比利時、德國等國家學習,先後進入大學和中等專業學校。其中,人數最多的學校之一是比利時沙洛瓦勞動大學。該校是在華法教育會的提議下,經中比兩國教育部門批准成立的,時任教育總長範源濂曾大力支持。

  

  1922年2月,趙光宸、周恩來、劉清揚、張申府(自左至右)在德國柏林萬湖公園的留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保定通報表彰2019年度文旅行業「十佳」單位、個人
    主會場。韓菲/攝韓菲/攝據通報內容,為深入實施文旅強市戰略,培育文旅行業骨幹集體和優秀人才,全方位展示保定市文旅行業建設成果,在認真推薦評選和公示的基礎上,經市局黨組研究,評選出「十佳景區和度假區」、「十佳創建景區和度假區」、「十佳旅遊新業態小鎮」、「十佳導遊員和講解員」、「十佳星級飯店」、「十佳金牌農家樂」、「十佳文旅特色商品」、「十佳旅遊購物基地」、「十佳公共文化場館」、「十佳文旅龍頭企業
  • 紀念留法勤工儉學一百周年 「百年豐碑」雕塑在法國落成
    留法勤工儉學「百年豐碑」紀念雕塑是中國美術館館長、雕塑家吳為山專門為紀念中國留法勤工儉學運動100周年創作的大型青銅浮雕,藝術地再現了百年前胸懷救國夢的先輩們赴法求學的風採,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贈予蒙達爾紀市政府。  100年前,一批中國有志青年漂洋過海來到法國,學習先進科學技術和思想,探尋民族救亡圖存之路。
  • 保定市通報表彰2019年度文旅行業「十佳」單位、個人
    在主會場保定智慧遊客中心,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通報表彰2019年度文旅行業十佳單位、個人並進行了頒獎。據介紹,為深入實施文旅強市戰略,培育文旅行業骨幹集體和優秀人才,全方位展示保定市文旅行業建設成果,在認真推薦評選和公示的基礎上,經市局黨組研究,評選出「十佳景區和度假區」「十佳創建景區和度假區」「十佳旅遊新業態小鎮」「十佳導遊員和講解員」「十佳星級飯店」「十佳金牌農家樂」「十佳文旅特色商品」「十佳旅遊購物基地」「十佳公共文化場館」「十佳文旅龍頭企業
  • 「湖湘潮 百年頌」湖南留法勤工儉學運動:革命青年遠渡重洋萬裡求索
    雷蒙特列街15號,座落著中國旅法勤工儉學蒙達爾紀紀念館。這所湖南省唯一自管、自有的海外紅色紀念館,見證了百年前一位年輕人醞釀提出「中國共產黨」名稱的革命豪情。時間倒回至1918年,毛澤東、蔡和森等在長沙創建了新民學會,發起和組織留法勤工儉學運動。
  • 重慶留法勤工儉學運動
    隨著五四新文化運動深入發展,越來越多有志的知識青年聚集在民主和科學的旗幟之下,迫切希望尋找到改變國家落後面貌的藥方,赴法勤工儉學運動便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產生的。1919年8月28日,受全國五四運動和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影響,為培養救國人才,振興地方實業,由重慶總商會會長汪雲松、巴縣教育局局長溫少鶴等熱心發起,倡導成立了留法勤工儉學會重慶分會。
  • 100年前的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值得當今學子銘記
    7月2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毛澤東同志主辦的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舉辦第148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活動(偉大的足跡,偉大的政黨——從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史談開去座談會),發布會邀請了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負責人,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州大學、廣州美術學院和市黨史研究室專家與媒體座談
  • 蔡和森與留法勤工儉學
    1919年,他遠涉重洋來到法國勤工儉學。在此期間,他認真學習了馬克思主義著作,積極研究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驗。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法國和向警予自由戀愛,組成革命家庭。同時,他還發起建黨活動,積極領導留法勤工儉學學生的合理鬥爭。毫無疑問,留法歲月註定是他革命生涯的起點。
  • 紀念留法勤工儉學運動100周年五四青年節,吳為山雕塑《百年豐碑...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中法建交55周年,留法勤工儉學運動100周年,五四運動100周年。今年的3月25日,習近平主席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在巴黎愛麗舍宮同法國總統馬克龍參觀了中法建交55周年和留法勤工儉學運動100周年圖片展。中國和法國是東西方兩大文明的代表,中法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鑑而豐富。
  • 綜合消息:留法勤工儉學100周年紀念活動在法國舉行
    新華社巴黎3月25日電(記者應強 任珂 楊一苗)今年正值留法勤工儉學運動100周年。連日來,多場紀念活動在法國首都巴黎舉行,以可視可感的形式,再現了周恩來、鄧小平、蔡和森、陳毅、聶榮臻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法國勤工儉學的難忘歲月。
  • 新時代,中法教育百年再啟航
    3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法國巴黎愛麗舍宮同法國總統馬克龍會談時著重指出,今年是一個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的年份,要共同辦好中法建交55周年和中國留法勤工儉學運動100周年紀念活動。以周恩來、鄧小平為代表的留法勤工儉學生促成中法率先打破冷戰藩籬,實現歷史性握手,更為建國大業以及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立下不朽功勳。
  • 國際博物館日 南京74場系列活動開啟人文「奇幻之旅」
    2020-05-18 07:38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由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南京系列活動率先在朝天宮拉開序幕,六大主題、74項展覽和活動正式宣告這座博物館之城踏上一場人文「奇幻之旅
  • 「雲打卡 雲春遊 雲觀展」……文旅行業這樣「雲」復工
    學習強國 在家看天下,我們的「詩和遠方」 近期,在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策劃下,「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中國江蘇網、江蘇省數字文化和智慧旅遊發展中心聯手推出兩大線上活動——「春天,我們的『詩與遠方』——江蘇文旅行業抗擊疫情全景掃描」系列報導,「在家看天下」視頻、圖文徵集活動。
  • 國慶中秋文旅活動來襲 打卡武漢安排上!
    武漢兩江四岸上千棟樓宇、橋梁和地標建築上展播,長江上30多艘風格各異的旅遊客輪進行了亮化升級,乘船遊客不僅可以獲得觀賞燈光秀的最佳視覺,遊船本身也融為燈光秀的一部分,實現坐船觀景、船在景中的獨特體驗。「我在東湖等你」嘉年華歡樂升級,百項活動八天不重樣(具體武漢市國慶中秋系列文旅活動集合見下)。同時,國慶期間武漢市第37屆金秋菊展將在解放公園提前亮相。
  • 新班推介|北京大學紅色展陳與文旅融合研修班開始招生
    現面向全國各地展覽展示、文化創意、文旅規劃、文物保護、教育培訓等相關行業優秀人才招生。培養目標本次研修班由紅色文化展覽展示與紅色文旅保護領域知名專家、學者授課,以紅色文化展覽、革命文化保護利用、紅色文旅等為核心。
  • 滬上博物館八月觀展指南
    展期:2020.7.21-2020.10.21 啟迪未來發明家——戴森科技展 展期:2020.8-2020.10 建軍節主題活動 上海科普大講壇第143講「嫦娥探月之路」線上活動
  • 北外灘 赴法勤工儉學海上啟航地
    1919年3月15日,寰球中國學生會歡送赴法留學生合影(中國革命博物館編《中國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圖錄》,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第36頁) 打開塵封的案卷,考證每一個細節,歷史的脈動告訴我們,今天虹口的北外灘,匯山碼頭和楊樹浦碼頭的所在地,正是當年赴法勤工儉學運動的海上啟航地。 ①大上海匯集追求真理的星星之火 1919年至1920年,在中國掀起了一股赴法勤工儉學的熱潮,逾20批超過1600名有志青年與知識分子為追求新知先後奔赴法國。說起來,這項運動主要始於旅法老同盟會會員李石曾、吳稚暉、吳玉章等。
  • 有智慧、有溫度、有擔當,煙臺元旦文旅活動豐富多彩
    2020年煙臺成功創建首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於跨年之夜「2021煙臺文旅消費品牌推廣暨冬遊煙臺·賀年惠民消費季」活動,以「一城鮮美 一起過年」為主題,發布了煙臺「十大文化名片」、煙臺100文化符號、煙臺文旅100顆鮮美之星、煙臺100慢休閒打卡地評選成果,同期發布兩節期間「八菜一湯」文旅盛宴活動和元旦春節十大主題線路產品,策劃推出了冬賞、冬養、冬學、冬閒、冬饗、冬樂和冬惠等
  • 保定旅發早知道:阜平、唐縣這些景點入選保定十大網紅打卡地
    迎第三屆保定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保定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的「醉美保定·保定有寶」系列活動保定十大網紅打卡地評選活動圓滿成功。「網紅打卡」代表著一座城市的符號和活力,也代表著城市的文旅軟實力。
  • 廣州「國際博物館日」活動啟動,「雲端」「線上」成最大特色
    「胸懷大地 逐夢遠方」有聲明信片、「逸仙人的家國情懷」專題全景數字上線展覽、30集「羊城瑰寶」音頻文物故事、「後疫情時代雲經濟下的文旅變革」主題論壇……多項廣州文博活動今天上午在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啟動,拉開廣州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暨「『5·19』中國旅遊日」系列活動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