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在第一期、二期、三期成功舉辦且反響強烈的基礎上,作家帶你看甘肅——讀者研學·蘭州晚報「我是小作家」寫作成長營第四期正式開營。
本期成長營由王琰青年專家工作室策劃,蘭州日報社、甘肅讀者研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甘肅文化出版社、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營銷中心、蘭州文化和旅遊局聯合主辦,惠正口腔醫院、完美口腔、佳龍口腔、美華齒科贊助。
本次成長營為期一天,首次組織蘭外學生參與。93名永靖縣四局小學五年級學生抵達蘭州後,參觀新華印刷廠、蘭州八路軍辦事處紀念館、金城關文化博覽園和中山橋、黃河母親雕塑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人文景點。期間,特邀知名作家王琰現場授課,開展情景式寫作專題培訓。
在新華印刷廠,小營員們一路參觀,頓悟鐵與紙的「融合」,看一本雜誌是怎麼印刷出來的。在蘭州八路軍辦事處紀念館,一件件實物影像資料讓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操油然而生。到了中山橋和黃河母親雕塑旁,營員們早已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爭相拍照,用心感受著母親河的故事。
在參觀了金城關文化博覽園的橋梁館、彩陶館、非遺館、剪紙館後,小營員們便進入了當天最重要的環節——在金城關廊橋聽大作家講作文。
從永靖開始,黃河帶著炳靈寺的文化密碼和花兒的悠遠綿長,穿三峽過大谷,幽靜柔情和奔騰壯美最終都化為寬闊,在蘭州城緩緩地訴說。血脈相連,骨肉至親,大河便成了永靖和蘭州說不完的故事。這次研學也是這樣。93名孩子帶著熱情和力量抵達蘭州,在這裡用心感受母親河,以身邊的小事物入手,聚點成面,化作文章。
講解中,王琰便是從黃河談起,從永靖和蘭州的這種「熟悉感」和「親切感」入手,通過每個研學點的實景聯想,啟發營員們用眼耳鼻舌身意串聯起所觀、所感、所悟。期間,王琰不斷以提問的方式互動,認真點撥、啟迪、指引、分析,引出寫作的三個秘籍:要有想像力、要有觀察力、要有表達能力。
作為獎勵,王琰還給表現優秀的營員贈發了《小作家寫作文》和《大作家講作文》。這是兩本參考價值強、可操作性強的實用性作文書,獎勵可極大提升營員們的寫作積極性,助力他們儘早找到寫作的竅門,妙筆生出花來。而作為成長營的硬核「福利」,營員們的好作文將有機會刊登於《蘭州晚報》。
至此,「我是小作家」寫作成長營第四期圓滿收官。我們期待下次相遇。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鵬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