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看、真聽、真想、真感受
一起製作夢想的風箏
8月18日,作為作家帶你看甘肅——蘭州晚報·讀者研學「我是小作家」寫作成長營第三期研學項目的重要補充,經主辦方評選,10名「作文之星」從22名營員中脫穎而出,他們的個人和家長專訪視頻將在《蘭州晚報》官方微信等平臺集中展示。視頻中,有營員們參加寫作成長營的感受,也有學到的寫作經驗分享。
「我是小作家」寫作成長營創立於2019年。經過2019年7月14日和8月2日在蘭州市主城區舉辦的兩期研學積累,寫作成長營的訓練模式已得到學生和家長的普遍認可,最終經反覆評估,第三期成長營於今年7月29日首次走出蘭州,在河西走廊的行走中學寫作。
本期成長營由王琰青年專家工作室策劃,蘭州日報社、甘肅讀者研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甘肅文化出版社、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營銷中心、蘭州文化和旅遊局聯合主辦,惠正口腔醫院、完美口腔、佳龍口腔、美華齒科贊助。
四天行走中,單就張掖和嘉峪關的市名由來就夠營員們冥想一番,加之牧場、農田、書院、丹霞,在純淨的天空下,營員們在全方位、立體式、多角度的體驗中切身感受著豐富、熱烈的創作生命力。營員們努力感悟尋找寫作的天性、靈感以及素材,在體驗中學習、體驗中思考、學習中領悟、領悟中升華。
參加此次成長營的22位營員均寫了作文並提交至主辦方。經評選,最終10位「作文之星」脫穎而出,他們分別是:蘭州二十二中梁方怡、華僑實驗學校王啟帆、蘭州十一中夏宏天、雁東路小學李宇軒、華僑實驗學校魏孟彤、七裡河小學楊梓涵、蘭州十九中教育集團木塔巷校區魏林金樂、銀灘路小學哈敬淵、秦安路小學何偉豪、蘭州十一中王俞涵。
隨後,記者對「作文之星」逐一進行了專訪。談到讀書,何偉豪喜歡讀動物類小說和科幻類書籍,魏林金樂喜歡讀發人深省的書,夏宏天喜歡讀武俠小說,李宇軒喜歡讀外國文學,王俞涵則喜歡讀冒險類書籍。談到參加成長營的感受,王啟帆說:「這次活動我收穫了友誼和多種經驗,也讓我記住了很多美景。」王俞涵說:「我是第一次離開父母外出,這次研學讓我學會了如何打理自己的生活,能和陌生朋友很快打成一片,一起說說笑笑快樂極了。」哈敬淵說:「這次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肅南了。在康樂大草原的棧道上走著,可以感受大自然的樸實無華。棧道兩旁長滿了野花野草,在無人照顧的環境下,可以那麼茂盛,真令人稱奇。」魏林金樂說:「通過這次活動,讓我知道要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這樣才能寫出和別人不一樣的作文。」梁方怡說:「以前我對寫作文很恐懼,通過這次研學,我知道了只要帶著眼耳鼻舌身意用心觀察、體會,就能寫出好文章。」
採訪中記者發現,「作文之星」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大家對讀書都有濃厚的興趣,並且通過讀書積累了一定的寫作基礎。於是,在「作文之星」表達自我的同時,家長們也就如何培養孩子喜歡上讀書現身說法。魏孟彤的姥姥梁永紅說:「要營造一個能靜下心裡讀書的環境和氣氛非常重要。」王啟帆的媽媽唐藝說:「我覺得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越早越好。我從孩子能看的時候就給他讀書了。從繪本開始,在潛移默化中讓他喜歡上了讀書。在孩子兩歲的時候,已經能夠在家長時間看書了。他的理解能力逐漸變強了,也善於思考,在小學階段學習就比較輕鬆。孩子在讀書過程中能得到很多樂趣,知識面比較廣,自信心也比較強。」梁方怡的媽媽黃麗麗說:「之前孩子寫作總喜歡用華麗的辭藻。這次活動,孩子提到最多的就是王琰老師對她的幫助,讓她意識到寫作來源於生活,應該把平時生活中點點滴滴最真實的感觸寫下來,即使是最平凡的詞彙,也能寫出感人的作文。」夏宏天的媽媽蘇莉則說:「成長營不僅提升了孩子的團隊協作精神,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表達能力,也提高了寫作能力和寫作技巧,是一次很有意義的研學活動。」
採訪中,不論是「作文之星」還是家長均對寫作成長營稱讚有加,稱寫作成長營是諸多研學項目中的一股清流,能讓孩子們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學會觀察、傾聽、交流、互動,進而成長、進步,收穫滿滿。他們都表示願意繼續跟隨《蘭州晚報》的步伐,參加下一期的寫作成長營,不斷提升孩子的寫作水準。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鵬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