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為買「瑪莎拉蒂」,刷爆爹媽銀行卡:2萬塊只剩百元不到

2020-11-08 萱爸育兒經

本文由萱爸育兒經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現如今,隨著網絡的發展和手機的不斷普及,很多孩子在小學就擁有了一部屬於自己的手機,而拿到手機之後不免就會與各種網路遊戲結緣。

網路遊戲偶爾玩一玩可以緩解學習壓力,讓自己適當放鬆,但如果孩子自控能力差,家長又沒有監管到位,那麼所造成的後果可就不止是耽誤學習這麼簡單了。

不久之前,就有一位小學生因沉迷於遊戲中的一款「豪車」,不惜刷爆了爸媽的存款,當媽媽發現不對勁時,卡裡只剩下了100元不到。

為買「瑪莎拉蒂」,小學生刷光全家積蓄,媽媽抹淚:卡裡只剩100塊

眾所周知,瑪莎拉蒂是一款價格昂貴的豪車,也是很多人的夢想,所以在一些遊戲中,它成了廣受歡迎的虛擬道具原型。

如果你在現實生活中無法買到一輛瑪莎拉蒂,那麼遊戲可以實現你的願望,只要肯充值就行。

小楊是一名小學生,也是一款遊戲的忠實粉絲,疫情期間,小楊在家上完網課後百無聊賴,於是就拿起了媽媽的手機和同學一起打遊戲。

遊戲中的有一款「瑪莎拉蒂」道具車十分吸引小楊,看到其他隊友都買了這種裝備,小楊也十分動心,奈何自己沒有零花錢,而「瑪莎拉蒂」的費用並不算低。

思來想去,小楊動起了歪腦筋,他偷偷輸入了媽媽的銀行卡密碼,將卡裡的2萬元存款洗劫得只剩百元不到。

成功獲得「瑪莎拉蒂」的小楊並沒有把這件事情告訴父母,直到媽媽在購物時發現餘額不足,整件事情才浮出水面。

小楊媽媽得知兒子拿存款充值遊戲後,又氣又急。

她坦言由於疫情的到來,夫妻倆近期都沒有什麼收入,這卡裡的兩萬塊錢是全家人賴以生存的最後一點積蓄,沒想到全被熊孩子敗光了。

最後,在媽媽的逼問下,小楊承認銀行卡密碼是自己有一次看見媽媽付款時偷偷記下來的。

至於為什麼要去買那麼昂貴的虛擬裝備,小楊則表示別人都有,自己也想要而已。

小楊的媽媽聽後很絕望,抹淚指責兒子不該攀比,如今辛辛苦苦攢下的生活費全都打了水漂,以後的生活怕是更難了。

這件事情被曝出後,網友們紛紛留言小楊父母,認為孩子「釀成大禍」的背後,實則是父母監管不當。

更有網友指出小學生應該遠離網路遊戲,就算想玩,也不能涉及到銀行卡充值等方面。

「做父母的應該找找自身問題,為什麼給孩子玩手機不限制時間,孩子玩手機的時候家長有不定時地來查看麼?畢竟還是一個小學生,不能放任自如。」

「我家兒子也是小學生,也玩遊戲,但我會取消手機綁卡,取消免密支付,明確地告訴他玩遊戲可以,但不可以買裝備。」

「家長有責任,孩子這種做法明顯是沒有金錢意識的,說明家長平常並沒有和孩子說明家庭真實狀況,所以他才會無止境地去花錢敗家。」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敗家」的情況?

①自控能力差

小學生作為未成年人,其心智還是比較幼稚的,看見新鮮的東西會非常想要,尤其是當別人都擁有的時候。

所以如果父母沒有及時地從旁協助,他們的自控能力往往一擊即破。

②沒有金錢觀念

父母不去對孩子說明家庭的真實經濟狀況,孩子是不會去理解賺錢的不易和辛苦的,他們對金錢沒有概念,認為錢花光了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③父母沒有監督好

有些父母並沒有對孩子起到負責任的監督。

孩子玩遊戲時,自己也在刷手機,對於孩子拿著手機幹了什麼一無所知,所以常常會有孩子因為沉迷手機而玩物喪志。

父母應該如何避免孩子敗家?

1. 告訴孩子真實的解家庭狀況

不論家庭經濟條件有多拮据,父母都應該告訴孩子真實的家庭經濟狀況,只有孩子清楚、了解了這些,他在做某些決定的時候才不會那麼衝動。

此外,孩子對自己的家庭狀況有所了解,也會避免他們形成攀比之心,這有助於他們形成健康、正確的消費觀。

2. 讓孩子懂得賺錢不易

讓孩子體會到父母賺錢不易是避免他們敗家的好方式。

對於家長來說,如果方便,可以讓孩子參與到自己的部分工作中來,體會工作、勞動的艱辛,賺錢的不易。

也可以讓孩子參與家庭生活的開支,讓孩子懂得合理地分配金錢,從而避免大手大腳地花錢。

3. 延遲滿足孩子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要求立即就答應了下來,這樣會讓孩子認為這件事情很容易就能辦得到,我的要求並不過分,我下次還能提更多更高的要求。

事實上,家長的快速妥協往往就是孩子敗家的起源,而作為父母,我們最正確的處理方式應當是對孩子「延遲滿足」。

例如當孩子提出想要一個新玩具的時候,家長不要立刻就答應,而是告訴他,這個月買玩具的錢已經花完了,我們只能等到下個月媽媽發了工資再買了。

如此一來,孩子就會明白金錢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它需要媽媽獲得勞動才能獲取,所以我需要再等一等。

萱爸有話說

在萱爸看來,遊戲並不是孩子的禁區。

但在孩子還沒有自控能力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做好監管,讓遊戲成為孩子們放鬆解壓的健康方式,而不是沉迷其中無法自拔的深淵。

你認為小學生應該遠離網路遊戲嗎?你會支持孩子玩遊戲買裝備嗎?歡迎在留言區給萱爸留言哦!

我是小萱爸爸,積極學習帶娃的「女兒奴」一枚,每天分享育兒過程中的所思所感,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轉發、評論,你的喜歡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4年級小學生為買「瑪莎拉蒂」,刷掉家裡全部積蓄,只剩100元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孩子學會利用智慧型手機綁定父母的銀行卡來滿足消費的願望,新聞上熊孩子花費父母積蓄上千元直播打賞的例子也屢見不鮮。最近,又有這樣一個熊孩子為了買遊戲裝備,花費了家中的存款。01 熊孩子為買遊戲中的瑪莎拉蒂
  • 熊孩記住媽媽銀行卡密碼買了「瑪莎拉蒂」,還剩不到100塊
    咱們生活在一個電子產業非常發達的時代,各種網絡上的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你會發現生活與手機已經變得形影不離,甚至一天當中有大半的時間在與手機為伴,根本就離不開它。就連小孩子也是如此,很多小孩子都迷戀於遊戲,像是王者榮耀或者是和平精英。
  • 熊孩子買"瑪莎拉蒂",刷爆媽媽的卡,媽媽:只剩100怎麼活
    有這麼一個熊孩子,玩吃雞遊戲,為了買遊戲裡的"瑪莎拉蒂",刷爆媽媽的卡,花光了全家的積蓄。孩子玩個遊戲一下花了將近兩萬,媽媽崩潰了:卡裡只剩100怎麼活。因為自家生意還沒從疫情的影響中緩過來,那2萬元就是唯一的生活費了。關於孩子為什麼要買"瑪莎拉蒂",是出於攀比心理,別人有我也想要。而且有"瑪莎拉蒂"還可以向同學炫耀。熊孩子玩遊戲隨便花錢不對,但父母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 為買遊戲裡的瑪莎拉蒂,兒子刷爆媽媽銀行卡,寶媽:全家就100塊
    沒想到的是,小浩竟然在不知不覺間將媽媽銀行卡裡的積蓄「敗光了」,整整18000元,全花在了「吃雞」遊戲上,又是買「瑪莎拉蒂」又是買服裝的,玩得不亦樂乎。得知卡裡的積蓄只剩100塊的時候,小浩的媽媽幾乎暈厥,那張卡可是全家的積蓄啊,如今還沒工作,就剩100塊的積蓄,她們拿什麼生活呢?
  • 為買遊戲裡的瑪莎拉蒂,孩子刷爆媽媽的卡,寶媽:全家只剩100元
    01為買遊戲裡的瑪莎拉蒂,孩子刷爆媽媽的卡,寶媽:全家就只剩100元這天,張女士突然發現,自己銀行卡裡的18000元的積蓄全部沒了,查看帳單後發現,錢都花在遊戲充值上。這時,張女士也意識到了發生了什麼。張女士找到自己的兒子浩浩詢問,浩浩看見事情敗露,也不敢隱瞞。原來,浩浩玩的遊戲,前段時間推出了一個「瑪莎拉蒂」的車輛。
  • 「卡裡只剩100了」,熊孩子買「瑪莎拉蒂」,刷光全家積蓄
    在過年的時候,他幾乎每天都在玩手機,迷戀上了一款手機遊戲,在遊戲中有很多遊戲道具,小男孩看上了一款炫酷的跑車,為了得到這個道具,男孩利用手機刷了媽媽的銀行卡,一下子刷了兩萬塊。事後一段時間,媽媽出門買東西用銀行卡支付的時候才發現,卡裡只剩不到100塊了。可男孩的家庭並不富裕,這筆錢原本是為了改善家庭生活的,結果卻讓孩子花在了虛擬遊戲上,這讓他的父母很傷心。
  • 為買「瑪莎拉蒂」,小學生刷爆媽媽的卡?寶媽:全家只剩100元
    兒子為買「瑪莎拉蒂」,花光媽媽全部積蓄,媽媽:家裡就剩100元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學校都沒有辦法去學校上課,所以現在都是通過網上授課的形式來教孩子知識,孩子也就非常容易的拿到父母的手機了。張女士的兒子就非常喜歡玩手機裡面的遊戲,張女士覺得這是一個愛好,也就沒有過多阻止。
  • 熊孩子盜刷父親銀行卡1個月花3萬多 父親錯告銀行
    熊孩子盜刷父親銀行卡1個月花3萬多 父親錯告銀行 2017-01-父親錯告銀行  盜刷父親銀行卡玩遊戲 1個月花了3萬多  近日,房山法院審理了一起由「熊孩子」引發的鬧劇。
  • 呼和浩特:「熊孩子」借上網課之名打遊戲 母親銀行卡被刷僅剩0.5元
    呼和浩特:「熊孩子」借上網課之名打遊戲 母親銀行卡被刷僅剩0.5元 2020-05-07 20: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9歲小學生打賞主播只為買橡皮泥,刷掉家裡6萬多元
    9歲小學生打賞主播只為買橡皮泥,刷掉家裡6萬多元 站長之家(Chinaz.com)註:隨著手機用戶使用年齡的不斷降低,熊孩子偷刷父母銀行卡打賞主播的情況也越來越多。為此,網上甚至有「防火防盜防熊孩子」的說法,可見熊孩子的「殺傷力」一點都不比強盜差。
  • 男孩為了買瑪莎拉蒂,刷光媽媽的銀行卡,媽媽:家裡就剩100元
    因為在他們的心裡,爸爸媽媽就是自己的天,他們什麼事情都要依靠自己的父母,但是當他們再大一點的時候,或許到了十幾歲的時候就會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眼光,所以有時候他們買衣服的時候,就會選擇自己喜歡的衣服。
  • 10歲孩子「盜刷」3萬買裝備?遊戲提示:把家裡銀行卡找出來...
    網絡圖片卡裡少了3萬多元,媽媽急暈在銀行3月1日,《媽媽十萬血汗錢 女兒打賞給主播》刊出後,家住市區的讀者劉女士給記者打來電話說,她和朱女士有相同的遭遇。去年暑假,她10歲的兒子半個月偷刷了她3.1萬元。
  • 10歲熊孩子猜出母親銀行卡密碼 刷1.98萬玩手遊
    網絡配圖「暑假已過了大半,我朋友家的熊孩子闖下大禍,玩手機遊戲充值花了19800元,全是從他母親銀行卡划走的……」8月17日,微信朋友圈轉發著這樣一條暑期新聞,提醒廣大家長千萬看住手機和孩子。銀行卡不離身卻被盜刷幾天前,家長高女士收到銀行簡訊提醒,發現銀行卡餘額少了不少錢,於是趕緊跑到銀行查詢。看完帳單記錄,她嚇了一大跳。「帳單裡面有數十筆不同數額的消費,但我從來沒有用過這些錢。」她說,從上個月到現在,她莫名消費了19800元,這些錢全部被轉給了尾號為「977」的卡。銀行卡一直在身上揣著,怎麼會被盜刷?
  • 「熊孩子」用了這個功能,家長銀行卡莫名少了六萬多元
    近日,家住東莞市常平鎮塘角村的王女士發現銀行卡裡無端端少了六萬多元,她立即到公安機關報案,可是不到一天,她又急忙撤了案,這是怎麼回事呢? 銀行卡莫名被刷六萬多元 今年11月的22日上午10點,焦急的王女士來到常平公安分局金美警務室塘角警務室報案,稱其銀行卡內無端端少了6萬餘元,懷疑被盜刷。
  • 老人管不了孩子,10歲男孩騙奶奶買遊戲裝備,5萬5銀行卡只剩200
    去銀行取錢時才發現,辛辛苦苦攢下的5萬多元銀行卡上,只剩下200元。胡婆婆的錢緣何不翼而飛?原來,這一切僅是自己10歲的小孫子所為。小孫子緣何如此神通廣大,還通過了人臉識別?我們慢慢說來——老太太5萬5銀行卡只剩了200這位10歲男孩和很多家庭一樣,也是一位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這種情況,在偏遠山區很突出,很普遍。
  • 「熊孩子」玩遊戲給主播刷禮物花40萬 江蘇泗洪家長維權受阻
    原來,盛德賣房用來還債的40多萬元,被家裡的「熊孩子」玩快手直播刷禮物、玩網路遊戲,最後銀行卡只剩下0.23元。連日來,一家人不斷聯繫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各大遊戲公司,但都是只聽到了「冰冷的機器人客服的聲音」。「我弟弟都沒什麼精神,睡覺也睡不好,白天也不怎麼吃飯,我真害怕他有輕生的念頭。」 盛強說。
  • 瀋陽一10歲孩子猜出母親銀行卡密碼,刷1.98萬玩手遊
    瀋陽一10歲孩子猜出母親銀行卡密碼,刷1.98萬玩手遊 唐葵陽/瀋陽晚報 2017-08-18 14:59
  • 銀行卡、網銀、支付寶被盜刷 買個保險可獲賠付 8元可保2萬元,80元...
    原標題:銀行卡、網銀、支付寶被盜刷 買個保險可獲賠付 8元可保2萬元,80元可保50萬元   銀行卡並未離身,卡裡的錢不翼而飛;網購時感染病毒,關聯銀行帳戶被盜……若遇到這樣的事,你該怎麼辦呢?
  • 這臺車號稱瑪莎拉蒂的「弟弟」!起售價不足30萬,5.2秒即可破百
    菲亞特作為世界是大汽車品牌之一,其旗下坐擁著諸多豪華子品牌,例如法拉利、瑪莎拉蒂、阿爾法羅密歐等。而Giulia作為阿爾法羅密歐旗下的一臺運動家轎,自從被引入國內後就一直廣受眾多車迷們的關注,而且很多車迷也將它稱為「平民版的瑪莎拉蒂」!
  • 泉州13歲熊孩子,透支爸爸花唄刷Q幣,被騙6萬!
    泉州13歲熊孩子,透支爸爸花唄刷Q幣,被騙6萬!(化名)看到網上低價刷Q幣後竟透支父親支付寶借唄、花唄最終被人騙走6.1萬餘元小傑今年13歲,晉江磁灶人,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