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自制力差的孩子來說,手機遊戲的萬花筒簡直就是吞錢的陷阱。
市區劉女士10歲的兒子,因為玩遊戲,十幾天的工夫就將3萬餘元消費掉了。對於工薪族的劉女士來說,3.1萬元需要不吃不喝攢10個月。面對年幼的兒子,劉女士欲哭無淚。
網絡圖片
卡裡少了3萬多元,媽媽急暈在銀行
3月1日,《媽媽十萬血汗錢 女兒打賞給主播》刊出後,家住市區的讀者劉女士給記者打來電話說,她和朱女士有相同的遭遇。去年暑假,她10歲的兒子半個月偷刷了她3.1萬元。
去年9月份的一天,劉女士去供水公司交水費,劃卡交費時,顯示餘額不足。再換另一張卡一刷,餘額是零。劉女士一下子蒙了,兩張卡上得有3萬多元,錢怎麼沒了呢?劉女士急忙從供水公司往銀行趕,請銀行工作人員給核實卡內的餘額,結果一張卡是51.6元,一張卡是零。電視、報紙上經常報導銀行卡被人惡意刷錢的事,劉女士想自己的錢肯定也是被壞人弄走了。
劉女士一著急暈倒在銀行裡。
銀行工作人員立即進行救助。一時間,120急救人員和110警務人員全趕到銀行裡。銀行工作人員調取了劉女士銀行卡的消費記錄,發現全是購買遊戲裝備和打賞的消費記錄。大家勸清醒過來的劉女士,是不是家裡有人用她的手機玩遊戲了,回家問問孩子吧。
劉女士說,不可能,她的銀行卡沒有和手機微信綁定,也沒有和支付寶綁定,即使家裡有人玩遊戲也刷不了她的銀行卡。劉女士不相信10歲的兒子能花掉她這麼多錢。在大家連哄帶勸下,劉女士回了家。
「熊孩子」綁定媽媽銀行卡,手機玩遊戲大方消費
網絡圖片
疑惑不解的劉女士回家一問兒子,兒子承認了,錢都讓他買遊戲裝備了。
「你怎麼把銀行卡和手機微信、支付寶綁定的?」
「遊戲程序裡後臺工作人員會提示的,說把爸爸媽媽的銀行卡和身份證找出來,按提示操作就行了。」
「付錢後,手機會有簡訊通知,裡面的簡訊呢?」
「人家提示讓刪了。」
原來,兒子翻出了劉女士放到家裡的銀行卡、身份證,在遊戲平臺工作人員的提示下,一步步把銀行卡與手機微信和支付寶綁定,然後進行充值。每一筆消費,都需要手機驗證碼,兒子在遊戲平臺工作人員的提示下,每一次消費過後,都刪除了手機簡訊裡的驗證碼和消費信息。
聽兒子一說,劉女士氣不打一處來。看到媽媽反應那麼大,劉女士的兒子卻信心滿滿地說:「媽媽,我花的錢是能成倍掙回來的。」
看著兒子幼稚的面孔,聽著兒子的說辭,劉女士氣得一時不知咋辦好。打他一頓吧,怕孩子有個閃失,後悔來不及。罵他一頓吧,他連3萬元錢是多少都沒有概念,罵也白罵。劉女士氣得自己哭起來。
3.1萬元,對劉女士來說不是一筆小數字,兒子十幾天就給造完了,她實在難以接受。
平靜下來,劉女士仔細看了看銀行的清單,兒子在8月21日至9月7日期間,每天都有消費,最少的一天消費15筆,最多的一天消費22筆。最少的一筆10元錢,最大的一筆消費2000元。兒子玩過的遊戲有王者榮耀、穿越火線、英雄聯盟、生死狙擊等,這些遊戲,她原來聽也沒聽說過。
痛心的家長,無所謂的孩子
劉女士查看兒子的記錄,發現大方的兒子在遊戲裡被稱為「胖老大」,幾乎人家建議他買什麼裝備,他就買。看到有人玩得好,他還會給人家打賞,兒子的瀟灑消費引來很多人圍觀,很多人恭維他,也有別有用心的人和他借錢,兒子很大方地連著借給人家3筆,共1500元。
錢沒了很心疼,可是孩子一臉無所謂的態度更讓劉女士心寒。「不就是3萬元錢嗎?我掙了還給你就是了。」只要一提這事,兒子就振振有辭。
劉女士遭遇這種煩心事,止不住和親友訴說,說著說著還會落下淚來。兒子見狀竟很不高興地指責媽媽的做法傷了他的自尊,讓他沒臉見人。
劉女士說,兒子平時不怎麼玩手機。暑假期間,她單位比較忙,陪不了孩子,孩子在家又無聊,說玩玩她的手機,她也就沒反對,誰能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
事情發生後,劉女士每天都在自責、愧悔中度過,家裡人相互埋怨,家庭矛盾升級。以淚洗面的她,也開始反思,對孩子的教育失敗在哪裡,以後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我們千辛萬苦地為孩子打拼,是為了讓他享受更好的教育,讓孩子少走彎路更好地成人。如果只給經濟上的滿足,疏於思想上的教育和陪伴,會適得其反。」劉女士痛心地說。
追討退款,遊戲公司百般推諉
網絡圖片
「半個月的時間,一個10歲的孩子消費掉這麼多錢,和遊戲公司的誘導脫不了關係。」劉女士氣憤地說。
為此,劉女士決定討個公道。 去年9月10日,劉女士在兒子的遊戲後臺向遊戲公司進行投訴。對方讓她提供孩子的遊戲記錄、消費清單、未成年人的證明等相關手續,說只要能證明孩子是在沒有監護人的情況下消費的,可以給退款。劉女士說,她當即就按要求提供了材料,但時至今日,也沒有收到任何回復,更沒有收到退款。
昨天下午,記者按劉女士提供的遊戲公司的電話,不斷進行撥打。撥通後,5661號客服人員說,他沒有查詢到劉女士的投訴記錄。客服人員說,如果真如劉女士所說,她未成年的兒子在遊戲中有高額消費的話,工作人員會經過核實,給予退費。記者詢問多久能回復,對方說,3至7個工作日。
隨後,劉女士也撥通了遊戲公司的電話,劉女士對於對方查不到她的投訴記錄的說法非常氣憤。她說,經過和工作人員交涉,對方說把她反映的情況進行了記錄,有關工作人員表示核實後會給她答覆。至於多長時間能答覆,工作人員說不好確定。
(滄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