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學習文言文的句式和斷句方法。
只有掌握了文言文句式和斷句,在閱讀文言文時才能更加順暢,在翻譯文言文時才能遊刃有餘。
一、文言文句式
(1)、判斷句
對客觀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構成判斷與被判斷關係的句子,叫判斷句.通常由以下幾種方式構成:
①.以虛詞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斷句,如借用「者」、「也」等詞構成.
②藉助於「乃」、「是」、「為」、「則」、「悉」、「本」等詞構成.
③「者」、「也」都省略,單以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作謂語來表示判斷,也是文言文中判斷句的一種形式.
⑵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這種句子叫省略句.古漢語中省略句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形式:
①主語省略
②謂語省略
③賓語省略
④介詞省略
⑶被動句
古漢語中,主語和謂語屬於被動式關係的敘述句叫被動句.一般有以下幾種形式:
①用「為……所……」、「為所」表示被動.
②用「為+動詞」表示被動.
③用「於」表示被動.
⑷倒裝句
現代漢語中的倒裝句是為了適應修辭表達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裝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譯時有時要作適當的調整.古漢語中的倒裝句通常有以下幾種形式:
①主謂倒裝
②賓語前置
a.用助詞「之」使賓語提前
b.疑問代詞作賓語,放在動詞或介詞的前面
③定語後置
常用「者」作標誌,翻譯時放在名詞前面.
④介賓短語後置 它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狀語,翻譯時應放在謂語前.
二、文言文斷句
⑴句首發語詞、關聯詞語後面要有停頓 文言文中有些虛詞放在句子的開頭,起強調語氣或領取全句乃至全段的作用。如「夫」、「蓋」、「故」、「惟」、「至若」、「若夫」、「誠宜」等,在這些詞語後面應稍作停頓。
⑵有些古今異義詞朗讀時須分開。文言文中連在一起的兩個單音節詞,朗讀時必須分開,而不能讀成雙音合成詞
⑶主語和謂語之間,謂語和賓語、補語之間,一般要停頓。
⑷需要著重強調的地方,一般要停頓。
⑸「也」用在句中時錶停頓語氣,朗讀時應停頓。
⑹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頓。
⑺並列短語間要略作停頓。
⑻古代的國名、年號、官職、人名、地名等應作停頓。
⑼詩句節拍間要停頓 古詩的朗讀有其規律性,一般說來是兩字一停頓,即按音節停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