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前融還好做嗎?怎麼做?

2020-12-20 明源地產研究院

所謂的空手套白狼,顧名思義就是借雞生蛋,借錢生錢,用別人的錢去賺錢,這是賺錢的最高境界。

一般來說在現實生活中,這是痴人說夢,老和尚打兒子,沒有的事情,但是在房地產投資這行幹久了,卻發現這是確確實實存在的。

我們從大陸出來的要改變一下思維方式,欠錢不是什麼丟人現眼的事情,這是在美國生活當中的一個遊戲規則而已,就像把錢放銀行裡,實際上是銀行欠你的錢,所以才給你利息。

01

我們都知道,房地產行業就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的行業,一個項目就光買地前期就動輒投入數十億資金。

沒幹房地產之前我一直認為這個行業只有財大氣粗的老闆才可以幹。

待得久了,也就發現一個項目從拿地到開盤真正由開發商自有資金投入的其實遠沒有我們看到的那麼多,前融、開發貸、提前預售、總包墊資等途徑都可以大幅降低開發商的自有資金投入。

開盤後的預售、總包墊資在此不細表,重點聊聊開盤前的前融、開發貸。

02

開發貸貸款利率6-8%,這在地產項目中屬於貸款利息最低的;目前銀行的抵押率在0.5-0.7不等,具體的根據項目的後續現金流、土地的區域位置、物業形態等來進行判斷。

從現在行業的操作經驗來看,銀行有嫌貧愛富傾向,品牌公司、國企容易從銀行取得開發貸,2018年以來,民營地產企業很難從銀行取得開發貸項目。

開發貸確實是房企最為喜歡的融資方式,但是呢辦理開發貸是有條件的,即受到「432」的嚴苛限制。

432又是指什麼呢?

「4」即四證齊全,具備「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這四個證。

「3」指代自有資金比例,要求開發項目資本金比例不低於30%左右,目前已調整至資本金比例不低於20%。

「2」即開發商或其控股股東是否具備二級資質。

432的核心是什麼?

無非是防止房地產商空手套白狼:防止「圈地」炒地皮,防止工程爛尾,要求房地產商自掏土地款,開發進度達到四證條件才可以發放開發貸。

比如,一個地產商拿了一塊地,三年了沒有開發,每年都拿這塊地融資,用融資的錢把之前買地的自有資金替換出來,然後坐等地價上漲出讓,這相當於用銀行的錢買了一塊地,最後賣掉,自己沒怎麼掏錢還掙了個差價,防止的就是這種情況。

所以,按照432融資條件的設計,房地產項目的資金流是這樣的:房地產企業拿自有資金購買土地,然後用自有資金墊資開發建設,待項目取得四證之後,申請銀行開發貸,但總投資中始終有自己20%的自有資金比例。

注意,在銀行開發貸之前,一直是房地產企業自有資金在運作,即使拿到銀行開發貸,也必須有20%是自有資金。待項目取得預售之後,可以用預售資金償還銀行開發貸。

大致如此。

03

正是由於開發貸受到「432」的嚴苛限制,無法滿足開發商前期開發資金的需求。從而衍生出了五花八門的前融模式,涵蓋了從拿地到前期開發等各個階段。

合理的路徑為,開發商一般先辦理前融,成本高些,待達到辦理開發貸的時點,再用開發貸將前融替換出來。

前融的主要劃分如下:

23號文之後,對銀行、信託公司的多種融資渠道進行了整治,以上諸多前融方式已不再適用。

比如:銀行表內外資金直接或變相用於土地出讓金融資;未嚴格審查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違規向「四證」不全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提供融資;資金通過影子銀行渠道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併購貸款、經營性物業貸款等貸款管理不審慎,資金被挪用於房地產開發。

信託公司向「四證」不全、開發商或其控股股東資質不達標、資本金未足額到位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直接提供融資,或通過股權投資+股東借款、股權投資+債權認購劣後、應收帳款、特定資產收益權等方式變相提供融資;直接或變相為房地產企業繳交土地出讓價款提供融資,直接或變相為房地產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

正是這樣,最近市場上對資金是非常饑渴的。

04

近期就有不少地產朋友託我幫忙介紹一些資金,說自家企業馬上就要底價成交一塊土地,看看能不能找資方配點資去把地拿下來呀,成本高點沒事。

實話講,現在想要再通過前融做到配資拿地是非常困難的,前融雖然也還可以做,但要求也高了不少。

很多信託公司均表示做不了保證金或土地款融資,只能做拿到國土證後的抵押融資。和多家資金方溝通,配資拿地目前還有這樣一種模式可以操作:

開發商提供滿足432條件的項目公司A,信託方向A公司配置融資額度。

然後,信託再與開發商設立SPV,SPV控股項目公司B,信託放款給A以後,資金通過認購SPV資管產品形式到B。

最後,B獲取資金後可用於繳納保證金或支付土地款。

形式上表現為向符合開發貸條件的項目公司發放信託貸款,但資金通過內部往來最終用於不符合開發貸條件的項目公司前期融資,成本一般要去到15%以上。

該模式合規成本最低,亦未被監管直接點名,受到所有信託公司青睞,但難點在於殼項目,不適合小型或在該城市項目較少的開發商。

很多企業滿足432條件的殼公司可以使用的融資額度早就使用完畢了。

即使這種模式可以操作,但敢於操作的信託公司還是寥寥無幾。

可見目前市場對於前期資金的渴求是非常巨大的,不只是23號文,相信未來很長一段時間,GOV將對房地產行業持資金收緊態度。

大企業還好,小企業的資金騰挪空間越來越小了,開發商再想要回到以前「空手套白狼」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相關焦點

  • 中小微房企融資:明股實債前融、小貸公司開發貸、總包貼息與墊資
    儘管如此,在地產的白銀時代裡,各類機構對房地產的偏好沒有絲毫的減弱,由此也衍生出很多專門服務中小微房企的資金機構,亦或是更加適用於中小微房企的融資產品(雖然融資成本相對高出不少)。以下根據我們財富中心梳理的融資產品情況,就那些特別適合中小微房企的融資產品做詳細介紹。
  • 前融項目那麼多,前融機構卻不敢投,3個思路解困前融成交率
    因此針對不同排名的開發商,前融機構偏好的主體排名和業務種類其實有很大的差異,典型的比如我們擅長和偏好的就是土地保證金融資以及後端的優先股融資,其他融資需求比如土地款融資,我們的成本相對而言又不存在競爭優勢。而對於開發商來說,如何針對自身條件匹配到合適的前融機構的資金,則是考驗融資團隊能力的核心標準之一。
  • 2021年的拿地和前融
    本文目錄一、2021年的房地產基調二、當前的地產前融表現與地產前融成本三、開發商2021年的拿地策略四、開發商2021年的融資轉型五、2021年的市場預判與房企的應對策略筆者按: 馬上就要跨年了,很多地產金融同行都問到了明年的形勢問題。
  • 2017年土地爭霸賽,「碧恆萬融」成為房企四大金剛
    來源:吉屋網   發布時間:2018-01-08    十年前,房企四大金剛是「招保萬金」(招商地產、保利地產、萬科、金地集團),如今新四大金剛已變成「碧恆萬融」(
  • 房企高溢價拿地前赴後繼 「碧恆萬融」卻反而謹慎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房產|大眼樓管 肖恩大眼樓管「聚焦房企高溢價拿地風險」系列:  房企高溢價拿地前赴後繼 「碧恆萬融」卻反而謹慎  綠城中國限價項目遭業主維權 拿地面臨利潤與質量的兩難房企土地策略分化明顯在當前市場及政策環境下,對於火熱的土地市場,房企內部是存在明顯的分化的。通常來說,參考地產在物業銷售總價中的佔比,以30%為分界線,通過今年前5個月的拿地強度(拿地金額/銷售金額)主流房企劃分為兩大陣營。
  • 融資政策收緊,民間借貸利率受保護,開發商地產前融該何去何從
    因目前中小房企的前融成本基本都在綜合年化15%以上,因此上述新規將對地產前融業務造成明顯的衝擊。從昨天最高院發布信息至今,很多同行找我們溝通如何處理前融成本超過年化15.4%的問題,目前大家比較一致的意見是對綜合成本進行商業合理性層面的拆分,不過在合規層面需面臨一定的風險,因此部分前融機構的業務積極性也將明顯下挫。
  • 私人金主的過橋業務如何搭配地產前融?
    同時,金主圈在放貸業務上出現了一些變化,一是更集中在小圈子範圍內做信用借款;二是開始通過圈子外拓直接對優質主體(如百強開發商或與實控人個人關係良好的當地龍頭房企)提供信用類借款,其中合規和風控問題也慢慢成為了他們關注的重點。因此,短拆、過橋業務也開始往大宗資金過橋方面的業務集中,地產前融業務在眾多業務中成為了私人大金主的首選。
  • 項目那麼多,資金卻投不出去,3個思路解困前融成交率
    因此,針對不同排名的開發商,前融機構偏好的主體排名和業務種類其實有很大的差異,典型的比如我們擅長和偏好的就是土地保證金融資以及後端的優先股融資,其他融資需求比如土地款融資,我們的成本相對而言又不存在競爭優勢。而對於開發商來說,如何針對自身條件匹配到合適的前融機構的資金,則是考驗融資團隊能力的核心標準之一。
  • 全國千億行,粵派房企與華東標杆的共融互通
    市場溫度與環境時刻變化,房企生存空間縮減,故互通有無,抱團取暖變得尤為重要。規模與利潤的平衡點在哪裡……圖:部分嘉賓合影大規模拿地,快速完成布局;招攬人才出手闊綽,捨得放權;活躍的資本運作讓企業如虎添翼……一系列的動作讓華東房企已成房地產領域,除粵派房企外另一個舉足輕重的力量
  • 前融禁止後,開發商的拿地新路徑
    創欣志企業原為平安創投全資所有,在拿地前一個月,股東變更為平安創投子公司深圳市創欣源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欣源企業」)。8月4日,創欣源企業引入樂賢投資,持股51%,平安創投股權從100%降至49%。從股權來看,樂賢投資由自然人莊江勇全資持有,不過,種種跡象顯示,其與廣州本土房企方圓集團關係緊密。
  • 聚焦長泰:融信底價摘得A-01地塊 12家百強房企23樓盤齊聚廈門後花園
    據漳州樓市情報根據網絡公開信息統計,截止2019年6月12日,加上當天新拿下長泰A-01地塊的融信,長泰共有碧桂園、保利、綠城、富力、建發、聯發、寶龍、世茂、泰禾、中駿、大唐、融信等12家百強房企
  • 2020年百強房企榜單出爐!前20強在南寧都有哪些樓盤?
    在數據、實力面前,中國百強房企榜單應運而生!顯然,從房企排行榜看,碧桂園、恆大、綠地集團以強勁實力榮登中國百強房企綜合實力排行前三名,實力雄厚毋庸置疑!前十名代表分別: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恆大集團有限公司、綠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融創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中海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廈門建發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保利集團公司、廈門國貿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廈門象嶼集團有限公司等房企,實力卓著,不少家喻戶曉的品牌房企位列其中。
  • 新華財經·讀財報|上市房企7月銷售數據環比回落 中小型房企分化加劇
    新華社北京9月10日電 上市房企2020年7月銷售數據已經披露完成。新華財經和麵包財經研究員在剔除部分數據披露不全的上市房企後,以滬、深、港三大股票交易所主要上市房企為樣本,分別統計了銷售額、銷售面積以及銷售均價排名前三十的企業。
  • 房企融資只能靠「發債」?用好這些策略,再也不怕借不到錢!
    截止當前,越來越多的房企在尋求真股合作,找尋外資合作資金,融資觸角亦延伸到上下遊材料供應商、總包施工方等機構,另外也在更靈活地使用應付工程款、購房尾款融資等等。 與此相適應的,資金機構目前的業務思維已不單單是就單體項目提供融資,越多越多的機構在想辦法做透、做熟客戶,並嘗試與房企開展全生命周期的合作。
  • 房企資金鍊告急 大銀行已基本不向小房企放貸
    「前兩年,金融機構來企業洽談業務,都是融資部門或CFO出面接待,最近就需要老闆親自出馬了。」近日,某上市房企相關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該人士對今年企業的融資壓力深有體會,以至於房企與金融機構接洽時,接待的級別和規格都在提升。
  • 房企前四月銷售不理想萬科養豬引熱議
    加之疫情衝擊,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房企加速尋找新增長點。比如恆大造車、碧桂園的機器人。同樣,和房地產周期一樣,豬周期對萬科來說將是潛在風險,新一輪豬周期的拐點或將臨近,在此背景下,或將面臨行業下行壓力。但一個有意思的說法是,豬周期與房地產周期大致相反,也意味著養豬與房地產或將形成風險對衝。 今年樓市依然分化明顯,儘管普遍受疫情影響成交下滑,但有的城市回暖迅速,有的城市不太明顯。
  • 同樣是做工程,在房企和在施工單位,差別竟然這麼大!?
    前兩天一位土木畢業生表示,自己雖然本科211碩士985,投了好幾家房企至今一個offer都沒有,目前手頭只有一家施工單位的offer,糾結是否要不要去,想讓明源君給一點建議。 明源君所在的一些社群,這段時間也不斷有人在討論土木畢業生在問房建和施工單位怎麼選。今天,明源君就結合一些過來人的觀點,談談在地產和施工單位做工程究竟差異在哪,希望能給大家帶去一點幫助。
  • 房企大佬們的互金遊戲:只顧撈魚,不見藍海……
    網際網路2C募資,最大的問題,就是獲客成本較大,但房企似乎並不擔心獲客問題。目前來看,碧桂園8月8日新推出的票據承兌產品,160萬餘元的額度,一天內一搶而空。佳兆業8月9日推出的現金消費信貸產品,一天內滿標。金融的本質是風險、期限和收益的平衡。房企的信用背書,無疑給了投資者「定心丸」。然而,一切都像看上去那樣完美嗎?
  • 外資招商背景下,開發商的境內4大拿地模式,如何完成土地款前融
    二、境外機構對境內地產前融業務的偏好及準入標準因很多房企沒有境外的架構、業務或資金源,因此在外資招商的背景下,很多房企都無法自行解決外資(如美元)繳納土地款的問題,而這時境外資金機構的融資功能就得到了充分施展。
  • 地產融資終極攻略,缺錢的房企和項目必看!
    信託的融資成本要比銀行高一些,多數通過:貸款類融資、真股投資或股加債投資、「明股實債」、資產回購類融資等渠道來為房企開源。 在整個周期中,房企都需要金融機構的加持,其中前兩個環節是融資的「重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