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為什麼需要一所大學?

2020-09-04 風清月潔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梅貽琦

在這個大學生滿大街的時代,大學的數量也是數不勝數的。中國一般把大學稱之為高等院校,即高校。湖北是一個科教強省,高校數量位居中國各省前列,而湖北的高校主要集中在武漢。

如今,武漢有80多所高校,大學生數量位居全球第一。大學對一個城市意味什麼?年輕人、知識、朝氣、經濟……我覺得一個沒有城市的大學,是很難有朝氣與活力的。武漢經濟發展為什麼這麼快,很重要一個原因是武漢的大學數量多,武漢的在校大學生也很多。

如果周末去武漢坐坐地鐵,逛逛光谷、江漢路,不難發現,幾乎都是年輕人的面孔,處處洋溢著朝氣與活力。而且大學不僅帶來的是人氣,更帶動是消費,可以有效拉動城市經濟發展。

當然,說大學對於城市經濟有一定促進作用,雖然不是根本目的,但也是確實讓很多商家嘗到了甜頭。其實,一個城市如果擁有大學,對於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增強城市的活力、為城市提供人才支撐,這才是至關重要的。

麻城,是武漢城市圈的交通最好的縣市,更是國家規劃的區域性中心城市。令人遺憾的是,麻城至今沒有一所正規大學。

現在武漢高校紛紛選擇在周邊縣市辦分校,湖北已經有不少縣市建了大學,有的大學甚至還建在鎮上。爭取武漢的高校資源辦分校,這是周邊縣市都垂涎欲滴的香餑餑。

大學夢,是麻城夢的重要組成部分。我作為一個麻城年輕人,非常期待麻城籌建一所大學,我也堅信麻城能夠成功創建大學。

當然,麻城在十年前就開始籌劃辦大學,諸如大別山職業技術學院、大別山幼兒專科師範學院等,可惜困難重重,麻城申報的大學一直未獲批准。

雖然麻城籌建大學的道路非常坎坷,但是麻城從來沒有放棄過麻城人民的大學夢,始終都在努力爭取創建麻城第一所正規大學。

有點意思的是,大家很喜歡把麻城理工學校調侃為麻城理工大學,但是如果真的創建出這種大學,麻城就真的太令人刮目相看了。

據報導,麻城職教集團正和湖北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展開密切合作,麻城有望迎來湖北城建職院麻城分院,這是一所公辦大學。如若創建成功,將結束麻城沒有正規高校的歷史!

話說回來,麻城為什麼需要一所大學呢?

麻城建大學,符合麻城的城市發展定位。在國家2015年批覆的《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將麻城定位為區域性中心城市。在這份國家級戰略規劃中,麻城是唯一被定位為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縣級市。麻城建設成為大別山區域性中心城市,大學應該是麻城的標配。

麻城建大學,符合麻城的交通區位優勢。麻城是中國唯一一個擁有2個二級火車站、3條國家級鐵路幹道、4條高速公路的縣級市,未來的沿江高鐵和京九高鐵都有望在麻城交匯並設站。麻城憑藉無比優越的交通區位優勢,完全可以和武漢實現資源共享。麻城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如果建了大學,大家來麻城上學也非常方便。

麻城建大學,符合麻城的社會發展需求。如果你在某個普通的周末,從武漢突然到麻城,最大的差異就是城市的人氣與活力。麻城有那麼多商業綜合體,可是人氣都一言難盡。而且平日裡麻城街頭都是一些年紀大一點的面孔,很難感受到武漢街頭的那種朝氣與活力。

重要的是,麻城現在大力發展菊花產業、電子信息產業、網際網路產業等,這些都需要大學給城市提供人才支撐,服務地方產業發展需求。

綜上所述,麻城必須要有大學。但我也堅信,麻城必然會有大學。

高校,是麻城未來發展的關鍵詞。希望麻城以當年爭取「大別山電廠」精神,讓麻城早日迎來第一所真正意義的大學,結束麻城沒有正規大學的歷史。

未來可期,加油麻城!

感謝閱讀,喜歡請記得點讚點關注哦!

(本文由麻城觀察者即風清月潔原創,歡迎大家在下面評論區各抒己見!)

相關焦點

  • 湖北麻城有一所城東中學,已經有55年的辦學歷史,如今發展怎樣?
    麻城市城東中學創辦於1965年,位於河東開發區中段,佔地面積60000㎡,綠化面積21000㎡,是一所交通便捷,環境優美,設施齊全,底蘊深厚,質量上乘的學校。——摘自麻城城東中學簡介麻城市城東中學,是一所優質的公辦初中。
  • 武漢麻城教育促進會扶持貧困學子
    7月26日下午,武漢麻城教育促進會進行了第二屆換屆,來自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20所高等院校的麻城籍專家教授共50多人參加會議,新一屆教育促進會表示,將繼續加大對貧困家庭學子的扶持力度。
  • 為什麼沿江高鐵合武段不走羅田、霍西,而走麻城、金寨?原因有三
    這條沿江高鐵合肥至武漢段線路已經確定,基本上是走老線經過金寨、麻城。那麼,為什麼沿江高鐵合武段不走羅田、霍西,而走麻城、金寨呢?原因有三點,下面,一起來看看吧!1、大家應該都知道,上海至成都之間已經有了滬漢蓉快速鐵路。而之所以會修建沿江高鐵,是因為滬漢蓉快速鐵路從上海到成都所需要的時間太長了,反而失去了高鐵的意義。
  • 湖北麻城地名故事之:為什麼騎龍鎮要改名黃土崗鎮?
    據《麻城縣誌》記載,明初麻城分四鄉:太平、仙居、亭川、孝感。而現今的黃土崗地處麻城北部,屬太平鄉區域。傳說一堪輿先生(風水先生)來到該鎮北處的一處高高的山崗(今天的黃土崗鎮北嚴家畈小學),放眼一望,只見崗下一馬平川,四河交匯。發源於兩路口的舉水河浩浩向南,嚴家畈洞河、桐梘衝河、鄔家河由東而西,與舉水河交匯,滾滾的流水,浪花飛濺恰似三支神箭齊射一處。再看遠方,兩座高山鬱鬱蒼蒼,好似兩大衛士,守護著這一方水土。那兩座高山乃是河東的鷹山和河西的碎石山。
  • 選擇麻城職教集團,成就最好的自己
    而麻城職教集團就是你升學、就業、成才最好的助手。 麻城職教集團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麻城職教集團是湖北省最大的中職學校,由麻城師範、麻城理工、麻城電大、麻城工校等學校整合而成,是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湖北省首批「512」工程合格學校、湖北省示範中等職業學校、湖北省職業技術教育先進單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範校、湖北省文明單位、湖北省平安校園。
  • 麻城這所由8所學校合併而成的國家級重點學校,規劃發展成為學院
    一、學校情況1.1學校概況麻城市職業技術教育集團由原麻城師範學校、麻城理工中專、麻城電大、麻城工校等8所學校整合而成,是一所布局科學在黃岡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重視下,麻城將我校發展納入到政府三年規劃中,2020年麻城教育局嚴格落實招生6:4的普職比,招生人數突破2400人。
  • 湖北麻城傳統美食「麻城肉糕」,口感柔軟,你吃過嗎?
    麻城地處於長江中下遊,古時濱臨雲夢澤,河流交錯,池塘如星,水草豐美,氣候溫潤,自然是魚兒們的天堂。先人們不用下網,在農田裡、溝堰邊一彎腰就能撿到魚。魚多了,吃不完,就想著加工,變著法兒吃。大概最初有個聰慧的先民,率先將魚洗淨,去鱗,除腸腮,抽骨刺,只選魚背上的精肉,剁成泥。然後,用上等澱粉(麻城盛產苕粉、藕粉、豆粉)摻著拌和,舀到蒸籠裡蒸熟。
  • 麻城誕生一「國寶級文物」古建築,看看在哪裡?
    就有著這樣一處堪稱「國寶級」的古建築一起來看看!民國16年(1927),麻城境內順河乘馬兩區發生舉世聞名的「黃麻起義」。後被白匪圍剿,有一支起義隊伍轉戰到麻城東山雷氏宗祠休整,被國民黨清鄉團發覺,集重兵火燒雷氏宗祠,富麗堂皇的古建築變為一片廢墟。雷氏子孫不屈不撓,多方籌措資金,眾多雷氏親友解囊相助,於翌年(1928)又在原址原基原模原樣予以重建,耗資十萬餘鋼洋,當年動工,當年竣工。
  • 川渝人心心念念的「麻城孝感」到底在哪裡?真的有那個地方嗎?
    一、「湖廣填四川」時的人口遷徙路線關於「湖廣填四川」的內容,筆者之前已經多次撰文介紹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去一讀,本文只不做過多的筆墨渲染,單說人口遷徙的路線。清康熙七年,四川巡撫張德地曾給康熙上摺子,摺子中說:「查川省現存孑遺,祖籍多系湖廣人民,湖廣麻城者更多,然無可稽考。」這個麻城現象連巡撫大人都非常納悶。這個時候,清朝的「湖廣填四川」運動還沒開始,為什麼就有那麼多的麻城孝感人呢?
  • 湖北省衛健委和中南民族大學主辦的培訓班在湖北麻城舉行
    11月14日,由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辦,中南民族大學、麻城市衛生健康局承辦的全省道地中藥材溯源及規範化生產培訓班在麻城喜來登國際酒店舉辦。麻城市副市長段晶在會上致辭,並代表麻城市委、市政府對來訪領導、醫學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中醫藥綜合處處長李濤要求培訓學員認真學好中藥材溯源數據與產業扶貧數據填報方法,並對開展中藥材種植和產業扶貧工作提出指導性建議。
  • 麻城,不接受批評!
    全市有100多萬畝杜鵑林,其中,龜峰山有連片10萬畝的古杜鵑群落,其面積之大、年代之久、密度之高、品種之純、花色之美,中國一絕,世界罕見,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評定為「中國面積最大的古杜鵑(映山紅)群落」。獲評「千年古縣」2019年2月21日中國地名文化遺產保護促進會,發出通知確認,麻城市為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 湖北麻城魚面,鮮香嫩滑,是麻城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在湖北黃岡,麻城魚面也叫垂面,據歷史記載,麻城是魚面的發源地,有逾千年的加工歷史。魚面以鮮魚、豬肉、精麵粉、食鹽等為主要原料,採用民間傳統工藝手工製作而成,是一種純天然的綠色健康食品,被譽為麻城四寶(魚面、陶器、板慄、麻花)之一。
  • 麻城小夥染色體異常變身「美女」
    但要真正成為女人,醫生說至少要做兩次生殖手術,需要費用15萬元左右,可這個困難家庭卻無力承擔。為幫陳金剛圓上女人夢,麻城愛心團隊開展募捐行動,力爭早日為其募集到手術費。  徵兵體檢發現染色體異常 生理特徵變化「他」變成了「她」  今年25歲的陳金剛出生在一個命運多舛的普通家庭,上有一個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姐姐。
  • 湖北麻城獨特春節習俗:半夜偷偷吃年飯
    麻城小年飯是在晚上吃的,吃飯前要先供祖人,按照老習俗還需要打一些稻草人(麻城人叫做煙把)拿到山上去,然後再背回來,叫做接祖人回家過年。而從臘月小年這一天開始,就算正式開始過年了,每天早晚必須燒香,而且吃飯必須先供祖人,這樣要一直維持到正月十五。而且過年這一段時間,不能說到什麼鬼啊、死啊之類不吉祥的話語。
  • 移民故事:楊升庵《臨江仙》的創作與黃州麻城關係考
    《恩譴戍滇紀行》一詩所反映的楊慎水路行蹤,簡述路線如下:京華一潞沙(潞河上船 )一天津口一漕河 (河北保定 )一呂梁(山西)一銅陵(安徽 )一登赭圻山一秦淮河一揚州城一真州(今江蘇儀徵真州鎮 )一鐵甕(今江蘇鎮江)一崇安一沛縣一金陵(今江蘇南京 )一登雨花臺一潯陽一湓浦(湓水)一馬口(今江西九江馬口村)一魚山(今江西九江魚山村)一西塞(湖北黃石西塞山)一東陵一黃州一龜山(在今武漢)一漢陽一鵠磯(湖北武漢蛇山西北
  • 米酒贈勇士,福澤眾鄉親——湖北麻城「老米酒之鄉」抗疫探訪錄
    6、祖傳工藝、道家秘方麻城老米酒釀造始於遠古殷商時期。據《麻城縣誌》載,其時麻城屬於殷王朝"舉國"。殷王室為督辦佳釀貢酒,特遣太子殷郊赴舉國(麻城)監製。後殷郊太子葬於"殷郊園","殷郊太子墓"遺址尚存。商亡周興,老米酒釀造工藝為周王室所壟斷,成為王室秘籍。
  • 弘揚工匠精神、傳承麻城美食,麻城金牌大廚等你來拿
    正因如此,為了豐富麻城餐飲文化、旅遊文化的內涵,發掘、推廣本地特色菜餚,增強特色餐飲創新能力,從而推動麻城旅遊服務事業的發展,弘揚工匠精神,經研究決定舉辦2018全市餐飲行業技能大賽暨地方名菜評選活動。
  • 麻城的紅色革命事業源於一個人,他叫王幼安,麻城乘馬崗人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共領導董主席加強對省一師的宣傳和組織工作。王幼安深受這一革命環境薰陶,投身學生運動。1922年加入共產黨。次年春畢業回麻城,任縣立高等小學國文教員。李培文、王樹聲等反對教會學校無理開除學生,大鬧洋教堂。
  • 順輝瓷磚麻城設計師沙龍圓滿落幕
    2020年12月10日,順居設計中國行暨麻城順輝瓷磚首屆城際設計交流沙龍在麻城順輝瓷磚·巖板輕奢館盛大舉行。當天下午14:00,來自麻城的數百名設計師朋友齊聚湖北麻城順輝瓷磚·巖板輕奢旗艦店,共同品鑑順輝瓷磚·巖板產品所呈現的設計美感。
  • 打造高質量發展「麻城樣板」
    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要求,紮實推動經濟不斷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奮力打造高質量發展「麻城樣板」。  一、實現高質量發展,要彰顯麻城特色  立足自身實際,高揚「長板」優勢,走出一條具有麻城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培育特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