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抗議示威集會愈演愈烈,亂局背後是哪些勢力?

2020-12-11 人民網

【深度】泰國抗議,背後是哪些勢力?

【環球時報記者黃曉娜 谷棣 任重】已持續近百日的泰國反政府示威集會愈演愈烈。截至21日當晚,首都曼谷的示威者已連續第8天走上街頭,提出的訴求有「巴育政府下臺、修改憲法、改革君主制」。西方輿論認為,2014年泰國軍方發動政變、巴育政府上臺以來,最大規模的反政府集會浪潮已形成,泰國「極為罕見、前所未有」地出現對君主制度的批評和改革要求,年輕一代將成為「泰國民主的催化劑」。在許多學者看來,泰國當前的政治亂局,既有長期的結構性體制機制問題,也有外部勢力幹涉,但更重要的是亂局背後的各方角力。

各地示威今年已有200次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統計,今年以來,泰國各地示威行動至今已達200次。2月21日,泰國憲法法院裁定新未來黨領導人塔納通向該黨放貸的款項來源違法,宣布解散新未來黨,並規定該黨16名執行成員在10年內不得從政。2018年建黨、2019年3月大選便一躍成為泰國國會第三大黨的新未來黨,在泰國頗受部分年輕人歡迎。該黨被裁定解散後,校園示威活動增多,後受疫情影響有所平息。

7月,隨著泰國政府逐漸放鬆防疫管制措施,以學生為主力的示威群體再次開始活動,當時主要是要求巴育政府下臺和修改憲法。進入8月後,事態發生轉折。8月10日,在有著民主運動歷史的泰國國立法政大學內,有學生在集會時提出「我們不想要改革,我們要革命」等口號,還有人對王室權力提出質疑,稱「為什麼我們需要這樣一個國王」。示威者隨後提出「政府下臺、修改憲法、改革君主制」三大訴求,並學習電影《飢餓遊戲》,以豎起的3根手指作為「反對極權獨裁」的象徵。

隨後的9月、10月,示威集會以曼谷為中心擴散至泰國全國,參與人數越來越多,次數越來越頻繁,示威群體也由大學生、高中生擴散至更多的年輕人。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自由青年運動」是此次發起抗議活動的主要團體之一。為支持抗議活動,韓國團體「少女時代」的一個泰國粉絲團兩天內就籌集到約80萬泰銖(1泰銖約合0.2元人民幣)。有香港媒體報導,示威者中有前總理他信的支持者「紅衫軍」。《南華早報》稱,泰國前總理英拉日前還在社交媒體上發帖,回憶了2013年至2014年針對她所領導的政府的抗議活動。

據《環球時報》記者在曼谷觀察,當地示威集會逐漸常態化,每天晚上都有學生參加集會,還有大批泰國的明星、意見領袖在社交媒體上表態支持示威。由於示威集會通常比較平和,參與者以演講、喊口號、靜坐為主,有時還唱歌跳舞,因此大部分泰國人不會覺得正常生活受到太大影響。有支持學生的民眾和商家表示:「泰國需要改變」。在曼谷,也有保皇黨支持者舉著泰國王室的照片走上街頭,他們表示,「可以要求更多的民主,但不能碰君主制」。

談起豎起3根手指的手勢,曼谷活動人士裡提潘表示,它在泰國代表著「自由、平等和友愛的價值」,塔納通2018年成立反對黨後,該手勢現在已被用來表明「我們不是暴政和虐待的對象」。按照《泰國問詢報》記者埃裡希·帕帕特的解釋,該手勢可以追溯到法國大革命時期——自由、平等、博愛三合一的時代——但大多數抗議者現在只知道這是《飢餓遊戲》裡的手勢。

面對示威浪潮,已從德國回國的泰國國王哇集拉隆功表示,「泰國需要愛國,愛君主制的人民」,對示威者有關限制王室權力、要求巴育下臺等訴求沒有直接回應。泰國總理巴育表示,「政府願意傾聽,並繼續在所有領域解決問題」。而副總理素帕塔納蓬則強調,「政治程序是解決當前動亂局勢的最好方法,每一個人都應該齊心合力,協助國家走出經濟危機」。

當地時間10月17日,民眾在曼谷拉拋交叉路口抗議集會。當天,泰國示威者不顧政府宣布實施緊急狀態法,在曼谷多處地點舉行抗議集會活動。 中新社發 趙婧楠 攝

「年輕人的想法和父輩不同」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東南亞問題專家周方冶看來,泰國當前的反政府街頭運動,根源上是2006年以來泰國政治權力結構調整的持續演進與延續。他告訴《環球時報》,相較於此前的「反他信」「反沙瑪」「反阿披實」「反英拉」的數輪政治浪潮,本次街頭運動呈現出一些新變化:首先是反政府街頭運動的根本矛盾,在城鄉分化、地區分化、貧富分化基礎上,增加了代際分化;其次是反政府街頭運動的政治訴求進一步極化,開始觸碰「君主制」的政治紅線。

周方冶認為,從2006年政變到2014年政變,泰國在八年時間裡經歷多輪被普遍稱為「紅黃大戰」的政治衝突。儘管領導者與政治訴求屢有調整,但總體上看根源是外府(即首都曼谷以外特別是北部和東北部地區)農民及城市貧民,與曼谷城市中產階級之間的結構性矛盾;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形成革新派的新資本集團與保守派「鐵三角」(即王室—保皇派、軍人集團、曼谷政商集團)的上層權力博弈。因此,在2014年之前,曼谷街頭運動看到的更多是飽經風霜的貧苦民眾面孔。相比而言,2020年的曼谷街頭運動,更多是在校大學生和剛走上社會的年輕人。

2014年之前的泰國政治衝突,儘管曾多次引發大規模衝突甚至流血慘案,但卻都未曾觸碰「國體」。無論「紅黃」兩派,都努力宣稱堅持老國王拉瑪九世領導,國王偶爾作出的政治表態,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紅黃大戰」的政治走勢。2016年以來,泰國政治逐漸極化,開始從左右分野的「紅黃大戰」,進一步分化出極左翼與極右翼,從而形成了新資本集團他信派系——為泰黨為代表的中左陣營,巴育派系——曼谷政商集團為代表的中右陣營,「紅鑲邊」派系領袖、前陸軍司令阿披臘為代表的極右翼保皇派,以及新資本集團塔納通派系—新生代學生的極左翼。

從極左翼來看,除了新生代學生領袖外,最關鍵的政治人物當屬42歲的億萬富翁塔納通。離開國會的塔納通變得更為激進,公開支持新生代學生領袖提出的改革「君主制」十點要求,其中包括廢除《君主法》第112條(該條規定,「誹謗、侮辱或威脅國王、法定繼承人或攝政王」的人將被處以3至15年的監禁)、根據國家的經濟狀況相應地減少王室預算、建立制衡和監督王室開支的制度、取消崇拜君主制度的教育課程、找出殺害那些批評君主制並與之有聯繫的平民的真相、國王不應贊成軍事政變和公開政治觀點等。

泰國資深媒體人、《民族報》前總編輯素帕拉克認為,2016年繼位的泰國國王哇集拉隆功長期居住海外,但其開支由泰國納稅人承擔,引起部分網民議論。他表示:「年輕人對君主制的想法跟父輩很不同,他們想要一個更透明、更貼近真正意義上的君主立憲制。」 周方冶也表示,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出生的泰國新生代們,沒有經歷過泰國被譽為「亞洲四小虎」的時代,他們更多關注的是既有體制在解決社會經濟穩定發展與繁榮方面存在的問題。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許利平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此次泰國抗議以學生為示威活動的主體,改革君主立憲制為主要訴求之一。抗議背後有權力與利益的糾葛。保皇派尋求既得利益,保全現有權力結構,而示威者則是要改革現有權力結構,甚至革命。許利平強調,東南亞國家期望泰國局勢穩定,保持東協一體化順利推進。也有輿論分析,泰國王室需要主動變革,以適應民眾的需求。

值得關注的是,在國會鬥爭中,塔納通派系2020年初以巴育政府「對華合作有損泰國利益為由」提起的不信任案辯論被高票否決。泰國「反巴育」運動中也有人與「港獨」「臺獨」等形成線上線下聯動,構建諸如「奶茶聯盟」的社交平臺活動群落,並試圖將不滿情緒蔓延到中泰合作領域。

新生代示威背後的西方因素

歐美媒體對泰國局勢非常關注。美國《華盛頓郵報》20日稱,近20年來,泰國的政治處於兩極分化狀態,一方是以農村為基礎的民粹主義運動,另一方是與軍方和王室結盟的城市精英。民粹主義者多次贏得民主選舉,卻被政變和可疑的法庭裁決趕下臺。該報還稱,美國是泰國的強大軍事同盟,「過去支持民主的運動可能會向美國尋求幫助」。

據路透社2019年4月報導,塔納通在接受泰國司法機構審查時,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使領館人員曾為其站過臺;新未來黨被解散後,人權觀察、大赦國際等美西方非政府組織又高調發聲,鼓動新生代上街示威。

「泰王哇集拉隆功加冕僅一年多後,就爆發了這場史無前例的抗議示威。」香港《南華早報》稱,這場抗議示威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德國媒體報導推動的,在媒體曝光泰國國王在德國的奢侈生活後,德國外長表示,「有關泰國的政治活動不應在德國領土上進行」。這些事態的發展似乎鼓勵了泰國的抗議活動。年輕人領導的民主抗議活動要求廢除巴育領導的政府,制定新憲法並限制君主政體,後者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由軍方支持。泰國議會已收到各種修改憲法的提案,但這些提案都被保皇派和軍方主導的參議院推遲了。

「抗議活動在泰國並不新鮮。同時,自1932年向君主立憲制過渡以來,這個東南亞國家已發生過約20次政變。」彭博社稱,在社交媒體時代,泰國軍政府如今對示威訴求已很難保持沉默。泰國國立法政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普拉賈克·孔吉拉提在接受BBC採訪時表示,「一種意識形態的鴻溝現在已滲透到泰國社會各個階層」,青年人已攤牌,而政治精英對自己的統治能力過於自信,如不想做出任何調整,將為政治僵局埋下伏筆。

相關焦點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泰國10萬人走上街頭抗議
    與此同時,大規模反政府示威連日來愈演愈烈,示威者誓言剷除「他信政權」,驅趕英拉下臺。  面對日趨緊張的局勢,英拉25日晚緊急宣布在曼谷全城實施國內安全法。分析人士認為,目前英拉處境堪憂,雖然根據國內安全法,警方可驅散集會者,但由於示威者立場堅決,未來泰國亂局恐將進一步升級。
  • 泰國街頭運動愈演愈烈,美大使館:沒參與任何抗議活動
    直到今年9月,泰國疫情危機漸漸遠去,新未來黨領導號召下組織起大規模集會,並打出「巴育政府辭職、修憲、解散國會、重新大選、改革君主制度」等口號。 其次,這場街頭運動已經持續數月之久,仍未見平息,而數月聚集上街抗議,背後是需要大量物資供應的,這很顯然與所謂的「青年自發」不符。
  • 倫敦爆發示威抗議後,警方抓捕至少23人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崔妍】美國明尼蘇達州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黑人男子引發的抗議示威持續升級,在美國國內的抗議示威愈演愈烈之際,繼加拿大之後,英國倫敦也爆發了大規模抗議。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剛剛消息,當地時間31日,倫敦警方在示威活動中逮捕了至少23名示威者,逮捕原因包含各種罪行,其中包括違反「英國新冠病毒法」。(CNN報導截圖)據報導,31日上午8時,示威者聚集在倫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廣場舉行集會,要求為弗洛伊德伸張正義,儘管英國的封鎖規定禁止大量人群聚集在一起。
  • 泰國「長公主」號召拔除王室權威,「保王黨」是大學...
    華輿訊 據泰國網報導 這場泰國八月的政治亂局,變得越來越鬧騰了。泰國王室被捲入政爭之後,泰國各方勢力開始以「是否擁護王室」為分界,進行重新站隊和洗牌。而王室成員自身的捲入,更為這場亂鬨鬨的動蕩,增添了一絲難以言喻的黑色幽默。
  • ...規模抗議集會,美媒:有示威者將「國家屬於人們」牌匾放入大皇宮...
    【環球時報記者 黃曉娜】泰國爆發6年來最大規模的抗議集會活動。據泰國媒體19日報導,一些泰國民眾和社團組織當天在曼谷舉行大規模抗議活動,表達對政府的不滿,呼籲當局遵從民意,回應民眾訴求。此次集會從19日延續到20日,示威人群在曼谷王家田廣場駐紮一夜後,於20日上午遊行至王家田廣場旁的大皇宮,向曼谷大都會警察局局長遞交請願書,隨後宣布從19日開始的大規模抗議集會活動結束。示威領袖「企鵝」帕裡特·奇瓦拉克稱,本月23日和24日將繼續在曼谷舉行抗議集會活動。
  • 泰國知名男明星參與示威集會後,被曝現狀悲慘!
    華輿訊據泰國頭條新聞社訊 據泰媒報導 近期,泰國發生多次示威集會,不僅是普通民眾,就連是泰國藝人也有參與進來。其中,最為突出的是泰國知名抒情歌手 Ammy,前不久因參與集會並向警察潑灑顏料被逮捕。不少網民紛紛表示,雖然也有不少明星藝人在網上支持民主,但幾乎沒有人敢像Ammy這樣出現在「前線」 。
  • 「港獨」盯上泰國示威,一個反華暗影浮出水面
    執筆/李小飛刀、龔叨叨&金馬刀連日以來,泰國曼谷的反政府示威集會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每晚走上街頭,豎起三根手指,表達著他們的三個政治訴求:巴育下臺、修改憲法、改革王室。10月15日,在泰國總理巴育宣布泰國進入「非常緊急狀態」幾個小時之後,已經被泰國憲法法院裁定解散的新興政黨未來前進黨發表聲明對此進行譴責,並稱示威集會沒有武器,屬於和平集會,政府不得侵犯人民權利。代表未來前進黨發聲的是其黨魁塔納通·宗龍倫吉,一個這兩年在泰國政壇無人不知的名字。與此同時,一張塔納通與黃之鋒 「肩並肩」「喜笑顏開」的合影再度在網絡上傳播。
  • 全美抗議示威持續升級 金價開盤...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周一(6月1日)黃金市場迎來開門紅,金價開盤跳漲升破關鍵的1740關口,美國明尼蘇達州白人警察涉嫌暴力執法致死黑人男子弗洛伊德引發的抗議示威持續升級,騷亂已蔓延至全美70多座城市,至少40個城市實施宵禁,衛生專家警告集會抗議可能會引發更多的新冠病毒病例。
  • CNN解讀泰國反政府示威背後10大玄機
    他的成功,惹怒了眾多泰國的特權階級以及精英人士。批評他的人說,這是一個獨裁者,貪汙腐敗,支持他的人卻甘願為他流血拼命。他在2001到2006年間擔任泰國總理,並在2006年9月的一場不流血的軍事政變中被迫下臺。  2.2010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2010年,由他信支持者們策劃多年的抗議示威活動終於爆發。
  • 美國被示威席捲的22個州,暴亂愈演愈烈
    美國被示威席捲的22個州,暴亂愈演愈烈美國當地時間2020年5月26日明尼蘇達州警察暴力執法導致黑人男子死亡事情,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吧。因為此次事情在美國引起了巨大爭議並且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爆發抗議示威活動,但隨著事情的發酵,美國多城市大暴亂,猶如戰亂,縱火、搶劫、砸商店。各地軍警紛紛出動鎮壓,五角大樓已下令軍警處於警戒狀態。抗議活動愈演愈烈,明尼蘇達州的騷亂已蔓延至全美70多座城市,至少8個州以及華盛頓特區為應對示威調動國民警衛隊。
  • 泰國瑪希隆大學學生抗議集會 望「同舟覓自由」
    泰國網報導,近日隨著法政、朱大等高校學生抗議集會不斷升級,全泰各府越來越多的高校及中學學生加入抗議8月18日晚18:00,瑪希隆大學Salaya校區學生聯盟大批學生集結在該校藝術學院教學樓後,以「Salaya集會,同舟覓自由」為主題進行抗議。而即便是瑪希隆校方曾發布公告表示不支持學生們在校內進行集會,但當晚依然有學生源源不斷地湧入集會現場。
  • 泰國示威升級,十萬示威者要求國王下臺,經濟重創卻還攜眾妃旅遊
    近日來,泰國爆發了大規模的民眾抗議示威活動,據媒體報導參與民眾人數可能多達數萬人,也是近6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抗議示威活動。  泰國反政府示威升級  泰國政府15日凌晨4時發布公告,宣布曼谷地區即刻進入「非常緊急狀態」,禁止5人以上集會,違者將被逮捕,且最長可被拘留30天。
  • 泰國軍方戒嚴能否止亂
    新華網曼谷5月20日電(記者明大軍 張春曉 楊雲燕)泰國軍方宣布從20日凌晨3時起施行全境戒嚴,此後整個泰國的安全事務由軍方掌控。    軍方此次宣布戒嚴,正值泰國政治亂局進入「死結狀態」之時。
  • 辱華泰星Alrisa、Nadech、鄺玲玲,對泰國內政卻裝聾作啞了?
    泰國政府採取查封臉書、推特帳號,禁用反政府示威者使用的通訊軟體,關閉相關網站,管控外國媒體,禁止泰國電視臺報導遊行等措施的同時,也抓捕集會首領並不准保釋和探望。多個國際組織批評泰國不尊重遊行的人權。海外泰國人紛紛抗議政府暴力,要求巴育下臺。
  • 泰國爆發6年來最大規模街頭示威,甚至有人把矛頭指向皇室
    目前,泰國的反政府遊行示威活動愈演愈烈,8月16日在曼谷民主紀念碑區域更是聚集了近2萬人參與到抗議活動中,他們在現場高呼「獨裁統治下臺,還政於民」等口號。據了解,當天的抗議活動是近日最大規模的一次,也是自2014年以來參與人數最多的街頭示威遊行。
  • 亂局之下,是誰在高喊「泰國人加油」?
    「臺獨」勢力聯合策劃發動的。而這次高度雷同香港修例風波的泰國示威,是不是也是美國推動的呢?,卻是近年其國內崛起的第三股勢力。有理哥通過一段常年宣傳亂港信息的香港電臺的報導來普及一下。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中,例如拒絕黃之鋒入境,也讓臺毒港毒勢力十分惱火。這次的泰國示威者和以往只是黨派鬥爭的示威不同,他們已經堅定地站在反華立場。加上美國主動「否認」,背後的支持者基本呼之欲出了。這位與黃之鋒私交甚密的塔納通,是否就是泰國版黎智英?是否就是泰國顏色革命代理人?
  • 死亡病例超過4萬,美國多地出現抗議集會
    加利福尼亞州、德克薩斯州、印第安納州、猶他州和馬裡蘭州18日均出現了要求解除「居家令」的抗議集會。從現場圖來看,抗議者比肩接踵、大規模聚集,很多人甚至沒有戴口罩當地時間4月18日,在位於奧斯汀的美國德克薩斯州議會大廈前,就有很多得州人拒絕遵守「社交距離」規定,並為希望總統川普能夠解僱美國「抗疫隊長」福奇而歡呼。
  • ...加泰亂局「保持沉默」,有人質問BBC:為何只報香港不報加泰隆尼亞
    面對借鑑了「香港經驗」的加泰暴力分子,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表示一定會起訴他們;此前聲援香港示威的英美政府保持沉默;一直為「亂港勢力」打氣的德國《商報》呼籲西班牙當局果斷採取行動。香港《星島日報》18日的社論說,部分西方國家官員和政客對香港騷亂振振有詞,支持示威者集會自由,批評港警維持秩序的方法。輪到自己或周邊國家發生類似示威時,鎮壓起來毫不手軟,雙重標準昭然若揭。
  • 校內示威,網民逼迫明星站隊!泰國示威又玩出了不少新花樣
    泰國網報導,近幾日泰國有不少中學的學生發起民主抗議集會,因集會曾遭校方、老師反對引起不少人熱議。集會現場,學生們舉三指表達抗議。據悉,此次集會人數超50人,初一至高三學生均參與其中。集會期間,學生們舉白紙3次高喊「毀滅獨裁,民主萬歲」口號,還將白紙撕碎表達抗議情緒。
  • 休斯敦數百華人示威抗議ABC電視臺「殺光中國人」言論
    休斯敦數百華人示威抗議3/5) "← →"翻頁 11月1日,參加抗議活動的華人華僑和留學生在休斯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