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示威升級,十萬示威者要求國王下臺,經濟重創卻還攜眾妃旅遊

2020-12-15 和訊

  近日來,泰國爆發了大規模的民眾抗議示威活動,據媒體報導參與民眾人數可能多達數萬人,也是近6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抗議示威活動。

  泰國反政府示威升級

  泰國政府15日凌晨4時發布公告,宣布曼谷地區即刻進入「非常緊急狀態」,禁止5人以上集會,違者將被逮捕,且最長可被拘留30天。

  不過,禁令當天(15日)仍有成千上萬示威者違反規定舉行抗議,15日早上,20多人被逮捕。

  據馬來西亞《星報》15日晚報導,上萬示威者聚集在曼谷拉查巴松十字路口,要求政府釋放當天早上被逮捕的抗議者。抗議者原定於周四下午4時30分在這一區域舉行集會,但在指定時間的一個小時前,這些人就開始聚集。

  在附近維持秩序的大約2000名警察最初可以應付不斷增加的人群,但下午5時30分許,示威者佔據了拉查巴松整條街。雖然政府已經宣布曼谷進入「非常緊急狀態」,但泰國警方似乎並未對抗議者採取行動。

  泰國示威遊行(圖源:work point today)

  法新社15日報導稱,當天早上,泰國學生領導人在社交媒體上敦促支持者走上街頭。據泰國《曼谷郵報》報導,警方15日早晨逮捕了20多名非法集會且反抗警方驅散的示威者,包括3名集會組織者。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5日晚報導,當天早晨曼谷警察在驅散示威活動時逮捕了抗議活動的幾名主要組織者,不過一名負責人、大學生羅勇逃脫沒被逮捕。他周四在臨時演講臺上說,他們的要求若不被滿足,那麼示威者們不會離開廣場。

  10月16日,數以千計的示威者連續第二天違反禁令,上街要求總理巴育下臺,並與防暴警察展開對峙。

  據泰國《曼谷郵報》16日報導,當天晚間,曼谷在雨中再次爆發反政府示威集會活動,示威地點由前一天的拉差巴頌路口轉移至巴吞旺路口。19時左右,泰國警方開始清場行動,關閉了附近的道路和地鐵站,並動用盾牌和水炮車,向示威者噴射含有催淚物質的藍色水柱,而示威者則以雨傘抵擋,並衝擊警方防線,雙方發生小規模肢體衝突。隨後,一名示威者代表宣布當晚示威活動結束。

  抗議者與警察對峙(圖源:《曼谷郵報》)

  面對聲勢浩大的反政府浪潮,泰國總理巴育當地時間2020年10月16日表明不會辭職。

  《曼谷郵報》稱,巴育周五在主持內閣緊急會議後對記者說,將會對那些違反政治集會禁令者採取法律行動。他說:「我不會辭職。政府必須動用緊急法令。我們必須繼續這麼做,因為情況變得暴力,那將使用30天,或如果情況緩和的話會縮短。」巴育還告訴記者,如果局勢升級,可能會實施宵禁。

  《曼谷郵報》16日報導引述人權律師的話稱,在過去4天內,共有51人因示威集會被捕,包括多名抗議者代表,其中許多人都沒有得到保釋的機會。另外,泰國警方周五逮捕兩名男子,指控他們涉嫌周三在王室車隊經過時對王后素提達做出「暴力行為」,將面臨最低16年、最高無期徒刑的處罰。

  抗議者的訴求

  雖然說,泰國進入緊急狀態並不算是什麼罕見的事,但這次和過去相比,還是有著不同尋常之處。

  最不同以往的是,示威者公開對王室進行了批評,並提出了「限制王權」的訴求。這是打破了泰國存在多年的禁忌,因此引發了廣泛關注。

  泰國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但與英國不同的是,英國女王並沒有實權,某種意義上更像是一個象徵。而泰國國王則實際上是國家的最高領袖。

  泰國總理巴育跪拜泰王

  泰國憲法明確規定,國王處於至高無上和倍受尊敬的地位,任何人不得侵犯;任何人不得對國王作任何指控;國王是佛的信徒和最高維護者;國王是泰國的最高統帥。

  這種「至高」的地位,不是象徵性的,是有絕對實權的。泰國有《冒犯國王法》,最高35年監禁,而且對外國人適用,甚至有過中國人在國內批判泰王、入境泰國後被捕的先例。

  絕對的權力下,泰國王室的顯性資產近500億美元,佔泰國GDP的10%,是全球第一富的王室。上任國王蒲美蓬在位時,因解決了很多百姓的實際問題,還能深受泰國民眾愛戴。

  在2016年,88歲的蒲美蓬去世,兒子瑪哈·哇集拉隆功繼位,成為了新的泰國國王。但瑪哈國王的種種劣跡使其在泰國民眾心目中的地位卻遠不及父親。

  現任泰王瑪哈·哇集拉隆功資料圖

  美聯社16日稱,泰國曼谷今年的反政府示威活動最早發起於3月,當時的核心訴求是重新大選、修改憲法等,但是運動在8月發生轉變,學生們開始對君主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批評,並呼籲對君主制改革。

  據泰媒workpoint消息,當地時間14日上午,泰國「變法派」人士公開向當局提出3項新訴求:

  1.要求泰國總理巴育上將辭職;

  2.要求召開特別會議確定憲法修正草案,並公布新修版憲法草案;

  3.改革君主制為民主制。

  10月14日,泰國素提達王后車隊前往佛寺敬獻僧衣,通過「變法派」集會路段時,被大量集會者團團圍住,只能靠軍警保駕前行。

  泰國素提達王后車隊遭圍堵(圖源:社交網絡)

  14日晚上,示威者突破警方防線,走到了政府大樓前,在此處露營抗議,以「治理經濟不力」為由讓泰國總理兼國防部長巴育上將下臺。

  15日清晨4點發布巴育總理籤署的公告宣布,周三的集會遊行「並非經由《憲法》承認的和平集會」,造成民眾混亂,擾亂王室車隊,對國家穩定和民眾安全造成威脅,且不利於防範新冠肺炎疫情,因此必須及時予以制止。

  公告宣布,禁止發布危害國家的新聞,禁止出售或散布所有可能會對民眾造成恐慌的書籍、印刷物、電子信息或其餘物品。公告授權泰國副總理巴逸擔任此緊急狀態執行負責人,而且警方有權禁止民眾進入任何指定區域。

  美聯社引述泰國政府發言人阿努查的話稱,巴育已於15日上午下令,將對妨礙王室活動和侮辱君主制的極端分子採取嚴格措施。

  在巴育總理宣布曼谷進入緊急狀態後,10月15日以塔納通為首的遠行黨發布公告並向巴育政府提出3項訴求:

  1.請政府立即解除緊急狀態;

  2.請政府釋放被捕集會人員,且在此期間還應尊重被捕者的權利,儘快對此次逮捕行動詳情進行說明,公開被捕者數目、關押地點,並允許被捕者律師及家屬探視;

  3.讓人民共同撰寫新憲法,以創造一個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的政治體系,且該體系的最高權力應為人民所有。

  不過,對於泰國民眾的訴求,泰國官方仍然沒有給與正面回應。

  據路透社16日報導,泰國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當天在國家電視臺播出的一段預先錄製的講話中說:「泰國需要愛國,愛君主制的人民」。路透社稱,哇集拉隆功在講話中並沒有直接談到示威者近日對於限制王室權力、要求巴育下臺等訴求。

  泰國經濟因疫情受重創

  今年新冠疫情下泰王的種種行徑,是泰國民眾怒火轉向的直接導火索。

  現年68歲的哇集拉隆功自2016年12月起擔任泰國國王,但他的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德國巴伐利亞州,他15歲的兒子也在那裡上學。

  今年5月,有德國媒體爆料稱,當泰國國內經濟因新冠疫情受到重創時,國王哇集拉隆功卻在德國「風景獨好」,遭來泰國國內不少批評之聲。

  當時,哇集拉隆宮在毗鄰阿爾卑斯山的加米施帕滕基興(Garmisch-Partenkirchen)包下了一家酒店,還隨行攜帶了大量侍從以及20位嬪妃,總人數約百人。

  國內經濟下滑,抗議不斷,泰國國王卻仍然身處千裡之外的德國。今年10月,甚至德國外長還發出了「逐客令」稱:別的國家的領導人長期居住在德國境內並且遠程統治國家的行為是違法的。

  路透社:德國稱泰國國王不能在德國統治泰國

  據泰媒消息,世界銀行駐泰國經濟學家吉迪鵬表示,新冠疫情嚴重影響了泰國經濟,預計2020年泰國經濟將負增長8.3%,耗時2年半左右泰國經濟才能恢復至疫前的水平。

  另一方面,乾旱和水災也將影響農民收入,2019年末至2020年初他們便已受到乾旱影響。世界銀行表示,上述因素可能將導致泰國2020年經濟負增長10.4%,需耗時逾3年時間才能恢復疫前水平。

  世界銀行駐泰國經理Ms. Birgit Hansl透露,泰國較好地遏制住疫情,但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經濟。政府現在是時候考慮是否應該再延長緊急狀態,這將對泰國旅遊業、經濟產生影響。

  泰國新冠疫情控制良好(圖源:worldometers)

  泰國之所以在疫情控制很好的情況下,經濟仍然不見好轉,原因在於泰國經濟過於依賴旅遊行業。

  泰國旅遊業的發展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到了80年代開始進入黃金時期,1982年旅遊業的外匯收入第一次超過傳統的大米出口創匯額,成為國民經濟收入的支柱產業。此後多年,旅遊業一直穩居創匯收入的第一位。

  新冠這個前所未見的疫情,讓泰國的旅遊業大幅度的蕭條,中國遊客不再去,日韓遊客也不敢去,歐美自顧不暇。

  這讓泰國的經濟承受了前所未見的衝擊,泰國所有的酒店,購物商場,旅遊設施,旅遊公司全部進行了大蕭條,成千上萬的商家倒閉。數以百萬計的依靠旅遊業、本已收入微薄的工人們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的生計消失,大量在城市工作的人員逃回鄉下老家。

  10月16日,瑞穗銀行市場經濟學家文卡特斯瓦蘭(Lavanya Venkateswaran稱,在曼谷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後,泰國政治緊張局勢上升,將對本已受到疫情衝擊的泰國經濟造成沉重打擊,瑞穗銀行將泰國2020年GDP增長預期從-6.3%下調至-7.5%。

  泰國普吉島度假村空蕩蕩(圖源:《曼谷郵報》)

  據馬來西亞《星報》10月16日報導,泰國正在與中國協商建立無需隔離的旅遊通道,以吸引更多中國遊客,重振旅遊業。

  在新冠疫情暴發之前,中國遊客佔到泰國入境遊客的1/4強。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有大約1100萬中國遊客到訪泰國,為該國帶來了約170億美元收入。

  據彭博社16日報導,泰國旅遊和體育部長披帕表示,泰國在10月將有限度對外國遊客開放入境,如果沒有新的疫情出現,中國遊客將不必接受強制隔離,可以用病毒檢測和追蹤軟體代替。據了解,根據泰國的長期旅遊籤證計劃,首批中國遊客將於10月20日抵達曼谷。

  報導指出,鑑於旅遊業受疫情影響嚴重,泰國計劃每月發放1200個籤證,幫助緩解過去5個月沒有外國遊客入境所造成的損失。披帕表示:「泰國沒有足夠資金來振興產業,必須設法讓外國遊客入境,否則經濟將面臨嚴重萎縮。」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FX168。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泰國抗議者下達最後通牒:要求總理3日內下臺
    泰王拉瑪十世在疫情期間攜20多個妃子去德國逍遙快活,不顧本國民眾的死活。如今雖然已經回到泰國要收拾殘局,但形勢仍不樂觀。 泰國抗議者要求總理巴育下臺 泰國人民的骨子裡仍然保留著對泰國王室的尊崇和敬畏,面對拉瑪十世的所作所為,老百姓也是敢怒不敢言,只能將怒火宣洩在泰國總理巴育和這可惡的國家體制上。
  • 泰國抗議示威集會愈演愈烈,亂局背後是哪些勢力?
    【深度】泰國抗議,背後是哪些勢力?【環球時報記者黃曉娜 谷棣 任重】已持續近百日的泰國反政府示威集會愈演愈烈。截至21日當晚,首都曼谷的示威者已連續第8天走上街頭,提出的訴求有「巴育政府下臺、修改憲法、改革君主制」。
  • 辱華泰星Alrisa、Nadech、鄺玲玲,對泰國內政卻裝聾作啞了?
    泰國政府採取查封臉書、推特帳號,禁用反政府示威者使用的通訊軟體,關閉相關網站,管控外國媒體,禁止泰國電視臺報導遊行等措施的同時,也抓捕集會首領並不准保釋和探望。多個國際組織批評泰國不尊重遊行的人權。海外泰國人紛紛抗議政府暴力,要求巴育下臺。
  • 示威者將用這樣的方式向泰國國王宣戰,巴育總理稱準備來硬的
    11月18日,大量泰國反政府示威者在國家警察總署外面舉行集會,隨後他們還憤怒地往警察總署的外牆上潑油漆。 最後整個警察總署的外圍都被弄得一片狼藉,就連「招牌」都幾乎被油漆全蓋住,示威者們則以勝利者的姿態在現場拍照,他們稱這是在用和平的方式向政府表達不滿。
  • 泰國內亂繼續升級,首都進入緊急狀態,國王卻與後宮在德國享樂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泰國也內亂不斷,大規模人群走上街頭抗議,並對王室與政府進行「逼宮」。可讓人沒想到的是,國內一團亂麻,國王卻帶著妃子與下屬們,在德國逍遙自在。 從七月初,泰國就出現一系列反政府示威活動,據了解,抗議是從法政大學開始的。
  • CNN解讀泰國反政府示威背後10大玄機
    當地時間2013年11月26日,泰國總理英拉在議會接受質詢並作出答辯。與此同時,反政府示威遊行仍在繼續。為應對這一緊張形勢,英拉不得不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以壓制試圖將她趕下臺、霸佔了政府各機關大樓的示威者們。這場大規模動亂毫無疑問地引起了全球媒體的關注。
  • 泰國國王攜王后體驗曼谷新地鐵,眾朝臣跪坐地毯上仰面陪笑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5日報導,當地時間11月14日下午,泰國曼谷地鐵藍色線延長線正式通車,泰國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和王后蘇提達受邀主持了通車儀式,隨後二人與一眾朝臣乘坐地鐵車輛,體驗新地鐵的舒適。
  • 泰國陷入內亂,大批示威者帶隊「逼宮」,泰王「王位」搖搖欲墜
    大批示威者帶隊「逼宮」根據相關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0月14日,泰國曼谷發生了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大批的示威者帶隊「逼宮」,直接衝到了泰國總理府外,儘管有著許多警察在這裡攔截,但是憤怒的泰國民眾仍舊是沒有絲毫的害怕,他們不斷地呼籲,總理巴育必須要下臺,而且泰國王室也必須要進行改革。
  • 泰國學運壞學生穿恐龍裝示威 暗諷當權者食古不化
    (圖/路透,下同) 記者楊庭蒝/綜合報導 泰國自7月開始為要求修憲、軍政府下臺,全國示威活動四起,動蕩延燒至今仍未落幕。一個名為「壞學生」(Bad Students)的高中生組織在21日發起示威,吸引數以千計的人參與,現場甚至可以看到恐龍充氣布偶裝,暗諷在位者的食古不化。
  • 泰國紅衫軍十萬銳減至四萬 總理住宅成「血屋」
    此前,在曼谷的反政府示威一般只能在政府所在地區舉行,因此,當17日上午紅衫軍向阿披實的住所前進時,曼谷政府立即實施緊急令,中斷了通向該地區的一條主幹道的單向交通。並部署了900名防暴警察,在阿披實住所附近高度警戒。   儘管軍警高度緊張,但向總理住所進發的紅衫軍卻像在過節。他們乘坐的農用卡車用擴音器大聲播放著鄉村音樂,不少示威者還微笑著朝居民和防暴警察揮手。
  • 泰國孩子的青春期煩惱:因為上街示威,我被父母趕出了家門……
    這些求助的內容都很相似:沒有經濟收入的青年學生(可能是大學生,也可能是高中生,甚至初中生),不顧家人的阻攔,走上街頭示威。 達耐跟隨著成千上萬的泰國青年,走上了街頭,高喊著「巴育下臺」,直言不諱地要求改革泰國的君主制,廢除刑法中的「侮辱皇室」罪,刪除課本裡對君王的神話與讚頌。 在電影院裡,他再也不會起立了。
  • 泰國王儲妃放棄王室頭銜 已獲國王準許
    (圖片來源:中新網)中國日報網12月13日(信蓮) 據美國《紐約時報》12月12日報導,泰國王室發表聲明,蒙西拉米王儲妃(Princess Srirasm)請求其丈夫、現年62歲的泰國王儲瑪哈·哇集拉隆功(Maha Vajiralongkorn)允許其放棄王室頭銜。公告稱,「這一請求是以書面形式提出的,並且已經得到允許。」
  • 暹羅拾珠丨國王說泰國是「妥協之地」,但和解仍路漫漫其修遠
    「兼愛萬民,泰國乃妥協之地」10月23日是被尊為「大帝」的泰國先王拉瑪五世朱拉隆功逝世紀念日,也是「廢奴日」。拉瑪十世哇集拉隆功國王罕見地攜素提達王后和兩位公主走近人民,接受效忠王室的民眾覲見朝拜。印象裡這樣的場景並不多見,除了登基大典巡遊外,只有去年國王和王后在唐人街接受泰國華人團體的覲見。
  • 泰國明星對遊行示威者態度不同,哪種做法更圈粉呢?
    泰國當前的政局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了。十月份的時候泰國的示威者要求撤職泰國總理巴育,事後,泰國警方用水炮強行驅逐示威者。但是這次的水炮驅逐並沒有成功鎮壓示威者,反而使事情進一步發酵。實際上,參與此次事件的,除了有泰國的一些野黨人員外,港獨分子黃之鋒也參與其中。據傳,泰國很多示威活動和行為的靈感多都來自於香港的示威遊行活動,黃之鋒也親自去香港,並介入了群眾的示威。泰國的示威者們聲稱要求民主自由,但就目前的形勢來看,示威者們口中的民主自由只是對示威群體而言的。
  • 泰國內亂:要求廢王權、實行君主立憲?實在是難於登天
    泰國是一個非常奇特的國度,身處種族雜居、信仰繁多的東南亞,它有著比其他國家更有優勢的民主制度和經濟發展活力,特別是旅遊業在東南亞各國家中首屈一指,還創造了自然與人文相融合的獨特旅遊文化,每年都會吸引大量的國際遊客前往旅遊,從這個角度講,泰國應該是一個開放和富有魅力的國家。
  • 泰國政府宣布曼谷地區進入緊急狀態
    2020年10月15日泰國時間凌晨四點, 由於曼谷地區示威活動已經升級,並已經影響到了政府國家安全,泰國總理府巴育籤發了曼谷進入緊急狀態的通告。 10月14日,泰國1973年法政大學慘案的47周年紀念日,泰國曼谷再次爆發大規模反政府示威。
  • 泰王現身曼谷街頭,對示威者高喊:我愛你們所有人
    泰國7月掀起反政府示威浪潮,要求改革君主制,泰王首度對此發表公開評論,他受訪時說,泰國是「妥協之地」,他一樣「愛著」全國人民。但有示威者認為,泰王只是空口說白話。68歲泰王瓦吉拉隆功在泰國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鮮少向媒體發言。
  • 泰國抗議者要求改革,到國王居住的德國別墅前示威,要他放棄王位
    隨著泰國國內要求改革君主政體的抗議活動日益增多,泰國活動人士周五在國王馬哈瓦吉拉隆功(Maha Vajiralongkorn)位於德國的別墅前安放了一塊象徵性的牌匾,宣稱「泰國屬於人民」。據路透社消息,在傾盆大雨中,來自Act4Dem的抗議組織者Junya Limprasert宣讀了一封給國王的信,呼籲更多的民主,並說泰國人民不想要一個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德國的國王。「我們希望國王放棄王位,我們希望國王停止騷擾泰國人民,」她在圖茲的別墅外說,這裡是百萬富翁們的遊樂場,距離慕尼黑西南部一小時車程。記者未能聯繫到泰國駐柏林大使館置評。
  • 中安保提示泰國政局動蕩可能引發治安與暴恐風險
    8月10日,約4000名學生聚集在首都曼谷郊外的泰國國立法政大學外,高喊「民主萬歲」和「拒絕假民主」等口號及發表演講,要巴育下臺,以及改革軍方獨攬大權的政治體制。法政大學民主組織的示威者更發出10點聲明,要求泰王哇集拉隆功對君主制進行改革。泰國嚴禁任何人批評君主制或泰王,根據泰國的「禁止冒犯君主」法令,詆毀王室可被處以最高15年的徒刑。
  • 千人示威要求內塔尼亞胡在新冠疫情和腐敗審判面前下臺
    發生在耶路撒冷中部的示威活動,還伴隨著特拉維夫爆發的各種小規模集會,地點包括內塔尼亞胡位於以色列中部的海濱別墅附近,以及以色列境內數十個繁忙的街區。而當地時間8月2日發生在耶路撒冷中部這場抗議活動,是持續數周的抗議活動中參與人數最多的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