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最近,《心動的offer》正在熱播,這是一檔入職觀察類節目,引起了許多觀眾的廣泛關注,其中,王驍的表現,更是引發了大家的廣泛討論。
在面試篇中,王驍從容不迫的介紹自己的履歷,畢業於史丹福大學,說起曾經的經歷,王驍更是侃侃而談,自己更熟悉國際法。
閃閃發光的名校招牌,再加上優秀的經歷,王驍成為了大家最看好的人,一時間,全網都一片誇:
「這是什麼學霸文男主來面試,好強。」
「看完之後都令人自卑了。」
「自信從容,真的愛了。」
王驍的學霸人設,可謂是坐實了,每次報出自己的畢業院校,其他的實習生們都一片驚嘆,連連誇讚:這是學霸,太強了!
然而,眾人看好的王驍,翻車太快,僅僅在第二期、第三期的時候,王驍就從全網誇變成了被嘲的對象。原因是因為這個人太「凡爾賽」了,人際交往中充滿了優越感!
凡爾賽的意思是,用最普通的語氣,炫最高調的耀,而王驍的表現更是將凡爾賽發揮到了極致,被人們調侃是凡爾賽領軍人,幾乎將斯坦福這幾個字刻進肺裡了。
據其他實習生介紹,王驍面試時就穿著斯坦福的T恤,簡歷上帶有斯坦福的標誌,用帶著斯坦福標誌的水杯和手機殼。
最誇張的是,別人的工作吊牌都是普通吊牌,而王驍則換上了表明自己身份的,印有名校標誌的吊牌,這一切表現,讓許多觀眾直言令人不適:
「他給我的態度就是,仿佛自己是人上人。」
「真的渾身都是優越感啊,我覺得炫耀沒問題,但是連工牌吊繩都要用有斯坦福標誌的,太誇張了。」
王驍很優秀,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很多人甚至都達不到這個水平,優秀沒有錯,人們態度轉變,並不是因為他太優秀了。
而是因為王驍犯了人際交往中最忌諱的一個錯誤,那就是優越感過度,沒有掌握好尺度,以至於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給了人不舒服的體驗。
就連撒貝寧在節目裡都說:王驍「有點過了」,他有一種自帶的優越感,表現的有點著急了。
楊天真說話更是毫不留情:大家都是聰明人,又不是看不出來。
可見,優越感傍身的人,掌握不好人際交往的尺度,並且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王驍受到不好評價,就是因為人們最討厭他的「優越感」。
有優越感的不僅僅是成年人,還有孩子
很多孩子,小小年紀,便有了超出同齡人的自我優越感,連自己的爸媽都看不下去了,紛紛上網求助「孩子為啥有優越感」「孩子優越感太強怎麼辦?」
有優越感的孩子,他覺得別人都不如自己,無法將自己放到和別人平等的高度上去比試,甚至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
如果一個孩子沒有素質,又具有優越感,那實在是太可怕了,還記得那個書店大罵服務員的孩子嗎?
人們紛紛評價「這孩子優越感太強了,他憑什麼覺得服務人員就低他一等呢?」
孩子過度有優越感,對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因為周圍的人,都是這麼看他的:「你這麼有優越感,你實力一定很強吧!」
孩子表現出強烈的優越感,會拔高別人的期待值
如果孩子具有優越感,那麼他一定要有與之匹配的實力,不然就很不討喜,甚至會讓人覺得,這份莫名的優越有點可笑。
人們對有優越感的孩子具有更高的期待值,如果你的發展,沒有符合人們的心理預期,人們可能會指指點點,甚至大肆議論:
「看xx,我還以為能考上重點大學呢,結果就這樣?」
當孩子工作之後,進入職場裡,表現出很高的優越感,同事可能會覺得「這個人一定很能幹」。
如果這個時候,孩子表現平平,就很容易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對孩子的人際交往很不利。
這一點,在其他場合的人際交往中同樣適用,比如大學裡的活動組織,人員互動。
正如王驍,觀眾對其他的實習生是寬容的,但是對王驍就比較嚴苛,正如人們所想,你反覆強調自己的牛氣院校,那你實力一定很強吧。
但是他在工作中的兩次表現卻非常平凡,甚至有點翻車,還不如其他的實習生,於是,又招來了一波群嘲。
所以啊,優越感過度,真的不是什麼好東西,你永遠想不到,他會在以後,給你帶來什麼負面影響。
兜媽寄語
如果孩子優越感太強,家長需要及時引導,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要自省平時的行為,有沒有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幫孩子端正心態,讓孩子可以更好的與周圍人相處。
要知道,優越感永遠是人際交往中,非常忌諱的點,更是一個很嚴重的錯誤,你們對於王驍,是怎麼看的呢?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