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號凌晨,我國的長徵五號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基地發射,帶著嫦娥五號探測器,到月球上採樣取土,然後返回地球。
這非常激動人心,很多人都是熬夜看新聞。
21世紀,人類的目標就是星辰大海,很多學生希望去學航空航天專業,今天我就來聊聊這個專業。
聊之前,我先感謝一下南航的施大寧副校長,北航的陳強教授和哈工大的張宇教授,為這個視頻,他們給了我很多的信息。
我先說一下航空航天專業的概念。
航空航天專業的定義
我這裡講的航空航天專業,是指造飛機的、造衛星和火箭的,不是開飛機和太空人。像楊利偉、翟志剛屬於太空人,錢學森、孫家棟是造火箭和衛星的。
航空航天雖然連在一起說,其實在專業上有區別。航空一般是指研究飛機,航天一般是指研究火箭、衛星等太空飛行器。
飛機和太空飛行器的區別是:飛行的離地高度不一樣,環境不一樣。飛機就在大氣層裡;太空飛行器有的已經脫離地球引力,都在太空環境裡,這樣所用的材料就不一樣。飛機和太空飛行器的升降方式不一樣。太空飛行器是垂直起降,飛機升降的斜率比較平緩。當然還有推進的燃料等等都不一樣。
另外,航空航天是個大工程,需要用到很多專業,像機械、控制、材料、力學、熱力學、電子信息等等。當然也有一些特有的航空航天專業,像飛行器設計與製造、航空航天工程專業等等。所以,並不是要學航空航天類特有的專業才能搞航空航天事業,其他的專業也沒有問題。
航空航天最強的大學
現在公認最強的有:北航、哈工大、西工大和南航。國防科大也很強,但因為它是軍校,這裡就先不說它了。
這四所學校雖然不是軍校,但都屬於工信部所屬學校,也就是當年的國防科工委下屬的大學,是國防七子裡的四子。國防七校都有航空航天專業,實力都不弱,像北理工、哈工程也很強。
北航
北航現在屬於航空航天領域的一哥。它是1952院系調整的時候成立的,由清華、北洋大學、廈門大學等8所大學的航空專業成立。
北航一開始主要是航空,研究發動機,所以發動機是北航最強。航天也非常強,綜合實力在國內最強。
哈工大
哈工大搞航空航天是從1959年開始,那時哈工大從普通高校轉為了國防校,部分專業也從民用轉為軍用。一開始,哈工大航空航天都搞,後來學校被劃歸到航天工業部,就主搞航天了。
哈工大一開始是國防七校的大哥,現在因為東北整個經濟不景氣,慢慢被北航趕上了。哈工大為我國航天事業培養了不少人才,尤其在早期,可以說航天人裡,哈工大佔據了半壁江山。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的總設計師孫家棟就是哈工大的校友。
哈工大是我國第一個開設航天學院的大學,航院裡面人才濟濟,其實力佔了哈工大整體實力的1/3。大家去看哈工大的航院,就會發現裡面什麼專業都有,其中最強的是控制專業和飛行器專業。
西工大
西工大號稱是三航,學校裡有航空、航天和航海三個學院,最強的是航空。當年以清華、天大為首的8所大學的航空專業組建了北航。另外,原來中央大學、交通大學、浙大這華東區最強的3所大學的航空專業全部合併到了西工大。
西工大在航空航天的綜合實力不錯,在航空界出了不少著名校友,很多飛機的總師都是西工大畢業的,現在西工大的無人機比較厲害。
南航
南航和北航是同一年成立的,國家在南方、北方各設立了一所高水平的航空航天大學。一開始南航也主要是航空,北航研究發動機,南航研究直升機。後來南航跟北航一樣,也擴展到了航天領域。南航是最早搞無人機的學校,不過西工大和北航也很強。
按照教育部的評估結果,南航的航空航天的綜合實力,跟國防科大、哈工大並列,在一個水平線上。這個我稍微持一點保留態度,哈工大的綜合實力不如西工大,我覺得有點問題。
在力學方面,南航也比較強,在國內排並列第5,前面的都是各路大佬,清華、北大、北航什麼的。
南航在航空航天領域也出了不少著名的校友,南航的航天學院院長葉培建院士就是嫦娥系列探測器的總指揮。
除了上面所說的幾所學校之外,清華、復旦、上交大、浙大等等,現在也有航空航天專業,但主要是偏向力學方面。
大國工匠
這裡講一下大國工匠的名單。現在每遇到一件事,網上就瘋傳大國工匠的一份名單,然後指責清華、北大、北航沒有人才。
這裡面可以看出,清華北大原來沒有航空專業,所以相對來說,航空人才稍少一些。不過也不是沒有,曾經有人整理過一份名單,至少有好幾頁的長度,只是大家不傳那份名單。
至於北航,他們也沒有宣傳。不說那些老一輩的,像戚發軔、袁家軍等等,就說這次嫦五月球取土,胖五火箭總設計師李東、總指揮王鈺、副總設計師楊虎軍都是北航校友。其他參與的人就更多了。
就業
最後稍微聊幾句就業。一般航空航天專業就業去中航、航天科技、航天科工集團、商飛集團、民航的飛機維修部門等。
另外,因為這些都是工科技術,轉其他領域也非常容易。
因此,航空航天專業的就業還可以,喜歡的學生可以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