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此說明一下,請大家不要嫌我囉嗦,還請仔細看完,因為這是一個過來人的深刻體悟!
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四書》裡的《大學》有這麼一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句話不用過多解釋,它是古代大學的根本宗旨,其實放在今天也是至理!
那麼,現在我們來講一下,當今大學生是如何度過大學生活的呢?據我所觀察,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者,埋頭學習,苦心鑽研專業;二者,專注社交,參加各種社團以及活動;三者,沉迷遊戲,忘卻學習,與外界隔斷;四者,學一半,玩一半,左右徘徊。
那麼,這幾類人的發展趨勢又是如何呢?
第一類,各種證書,榮譽和獎學金加身,父母欣慰,老師鼓勵。有的人畢業繼續從事本專業,成為行業內專業技術人才;有的人繼續讀研深造,做一個專業知識分子。
第二類,溝通交際組織能力強,人脈廣,社會適應生存力強,社會上的管理者和創業者多半來自這部分人。
第三類,考試掛科,找工作困難,父母擔憂,老師失望。當然,靠遊戲養活自己的也大有人在。
第四類,考試也會出現掛科,玩的也並不開心,找工作競爭力也不強,總體處於一個迷茫的狀態。
從我的角度,又是如何看待這幾類人呢?
第一類,學業生活充實,路子正,未來清晰;第二類,敢想敢闖,生活豐富多彩,風雨兼程,彩虹終將出現;第三類,有的人遊戲沒打好,不敢過多奢求,尋一份小工作解決溫飽,有的人遊戲打好了,以此為業,快樂賺錢,一舉兩得;第四類,青春草草收場,工作急急忙忙,迷茫依舊。
縱觀以上幾類人,你猜哪一類人最多?
那便是這第四類!畢業之後經常嘆息和悔恨的便是這類人,不想平庸卻終將淪為平庸。在這裡我並不教你去選擇做哪一類人,相信你心中有自己的評判,所謂世事無絕對嘛,事情的結果也是如此。
在這裡,我提出三個問題,希望你能在大學裡把它們想清楚。這三個問題是:
你是誰?
你從哪裡來?
你要到哪裡去?
這樣說似乎有點哲學的意思,難以理解,通俗一點講即是:你自身的條件以及優劣勢?你所處的環境背景和你的外部條件?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或是你的理想是什麼?
只要想清楚這三個問題,我想你的大學也就知道應該怎樣度過了,甚至於你的一生,也就知道怎樣度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