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記者 熊爭豔、劉錚)陳章良委員10日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代表農業界作大會發言時說,「十三五」脫貧攻堅已經有了一個良好開局,也出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現象,需要處理好五個關係。
陳章良說,一是深度貧困與相對貧困的關係。既要防止把扶貧工作作為短期行為,以為「衝一把,以後就沒有貧困了」;又要防止由於強調貧困的相對性,而淡化了對深度貧困的關注。二是先易後難與先難後易的關係。有些地方,領導頻繁調整,每一任都搞先易後難,結果真正困難的群眾就很難排上隊,不要形成工作的「鍋底」。三是脫貧與脫帽的關係。應該堅持先脫貧後脫帽,結果應經得起檢驗。四是底線目標和總目標的關係。現行標準下農村人口實現脫貧,這是底線目標,是全面小康指標體系中的最低目標,不要把它混同於指標體系中的高指標。五是政府主導和群眾主體的關係,在強調各級政府責任的同時,也要重視群眾的主體地位和參與作用。
陳章良建議:要注重宏觀分析,在建檔立卡的基礎上,找準深度貧困的群體,集中力量,提早下手,抓住不放,以求取得明顯的成效;堅持難易並舉,不能把難事總放在後面,要統籌兼顧。特別要把扶貧開發與低保制度的有效銜接放在重要位置;注重第三方評估,把國家統計部門的統計監測數據作為第三方評估的重要內容,作為扶貧部門建檔立卡數據的必要參照;把握好扶貧開發的宣傳尺度,建立正確導向;尊重群眾的主體地位,強調其在脫貧攻堅中的參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