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回娘家送什麼 臨沂人的選擇比較多

2020-12-22 今日臨沂

  在很多地方六月六又被成為是「姑姑節」「回娘家節」,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回娘家的習俗,那麼六月六回娘家送什麼呢?

 

  以前的時候,六月六姑娘回娘家,要用新產的小麥麵粉,蒸一個大月形的角子饃,意喻自家又獲得了豐收。

 

  丈母娘招待姑爺,要做七、八樣飯菜。主食有涼粉、涼麵、蒸饃、烙餅等等。

 

  如果是新出嫁的姑娘,這一天,娘家還要給親家送饃,饃內夾以碎肉,蒸熟後必須呈開口形狀,稱為「張口饅頭」,象徵著早為婆家生兒育女。

 

  現在生活條件變好了,所以回娘家的時候送什麼東西選擇性也就多了。

 

  六月六可以送補品。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對全家來說都是很重要的,所以買點好的滋補品帶回家也會贏得老丈人和丈母娘的喜歡的。

 

  六月六送水果。水果也算得上是現在比較常見的禮物之一了,不管是看望病人還是去拜訪親友都可以買點他喜歡的或是有營養的水果,絕對不會錯。

 

  六月六送酒水。去老丈人家可以帶上兩瓶好酒,吃飯的時候可以一起喝一點,提提氣氛。如果老丈人剛好喜歡喝酒,那這個禮物就更討人喜歡了。

相關焦點

  • 「民間習俗」知蔓 六月六回娘家
    六月六回娘家知 蔓舊時六月六新媳婦要回娘家,因為舊時麥收完後,新媳婦由娘家人「叫回家」一趟,住三到五天後再「送回家」。從麥收後到六月六中間沒有特殊事新媳婦不準回娘家,只有到了六月六這一天,新媳婦才可以走娘家,這天和丈夫一起來,帶上米麵油、布、麻等回去。這次回去也叫住「六月」。六月炎夏新媳在娘家歇伏,歇伏時要給公婆家做六月鞋,那時物資緊缺,帶去的物料不夠,就用娘家的布料來添補添補。婆家條件好的新媳婦回家住臉上也有光,可以不用娘家的東西。
  • 六月初一,濮陽人為什麼要回娘家?
    導讀:今天是農曆六月初一,是回娘家的日子。
  • 北方人請注意:農曆六月初一,你回娘家了嗎?
    農曆六月初一,是回娘家的日子。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身上還背著一個胖娃娃.....很多河南媳婦都會選擇在今天回娘家、走親戚。那麼,這個風俗是怎麼來的,為什麼選在農曆六月初一呢?農曆六月初一,是中原民間比較重視的節日。
  • 農曆六月初六是什麼節日 臨沂人也很重視這個日子
    在我國有農曆和陽曆兩個曆法,但是我國很多的傳統節日還是以農曆為基礎的,那麼農曆六月初六是什麼節日你知道嗎?   天貺節   六月六明朝,夏天時皇史宬要晾曬皇家檔案月六還被稱作「天貺節」(貺,kuàng,賜贈的意思),起源於宋真宗趙恆。
  • 八月十五給娘家送什麼禮品好 臨沂人中秋節禮單都在這了
    今天時光菌就不多感嘆光陰易逝了,我們單刀直入,切入正題!   今年中秋送啥禮   你都想好了嗎?    都說送禮也是一門藝術,送親友和送上級的必然也有講究。所以中秋節還有差不多半個月就要來臨了,許多臨沂人應該都在思考中秋節送啥禮了。   不要苦惱,   今天時光菌送上一份   中秋節禮單   供大家參考!
  • 為什麼初二去娘家有什麼來歷 臨沂人回娘家帶這些禮物
    女兒回娘家拜年很多地方的習俗和講究都有一些不同,比如說帶什麼禮物,在娘家能不能吃晚飯,能不能在娘家過夜都有講究和說法。小編為您整理山東一些地方回娘家的習俗,您可以從中多了解一些。   串親是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串親拜年的順序各地不一,臨清是:初二日,姑祖母、姑家,出嫁不久的姐家、妹家,外孫至外祖母家。初三日,拜嶽父,俗稱「走丈人家」。初四日,姨家及較遠的親戚家。
  • 六世同堂 臺中張氏家族600人一起回娘家
    六世同堂 臺中張氏家族600人一起回娘家   昨天(6日)是大年初二,也是兩岸中國人傳統年俗中回娘家的日子。昨天,臺中的一戶張姓人家家裡格外熱鬧,因為他們是六代人一起回娘家,六世同堂齊聚歡度團圓節,人數多達600人,場面相當壯觀。
  • 年初二回娘家,山東各地習俗差異大!女婿們對號入座嘍~
    過去都比較窮,講究卻特別多,閨女回娘家是必須中午前回家,太陽落山前走的,帶的禮物也很講究,年三十晚上祭奠用的雞是必須帶著的,但是娘家卻往往不會留,因為雞音同「飢」。走親戚舊時「初二姥姥初三姑,初四初五看丈母」,也有「初三姥姥初四姑,初五六裡看丈母」之俗,現多為「初二初三先丈母,初四初五再看姑」。實際上,濰坊城裡出嫁女多數初二回娘家。
  • 六月六祝福語朋友圈說說 臨沂人認為這一天寓意非常好
    很多地方對農曆六月六這個節日是比較重視的,有些地方會專門慶祝這一天,小編整理了一些關於六月六的祝福語,快去送給你的親朋好友吧。   六月六,向錢向錢向錢!路路通、六六順;六月六,向錢向錢向錢!事事順,六六順;我祝你:六月六,好日子,順風又順水!
  • 福州特色風俗:女兒女婿春節前回娘家送年禮
    讀者黃先生來電反映,在除夕來臨前,老福州還有不少很有特色的風俗,比如出嫁的女兒與女婿要回娘家,給父母送年禮。昨天(2月13日)是臘月廿五。老福州翁文峰先生說,臘月廿四是小年,老福州忙於祭灶,還要全家吃團圓飯,一般不外出。但是到了臘月廿五以後,出嫁的女兒和女婿就要一起回娘家,給父母送年禮。特別是女兒出嫁頭一年,不管路途多遠都要前往,禮品也會重一點。
  • 福州特色風俗:女兒女婿春節前回娘家送年禮(圖)
    讀者黃先生來電反映,在除夕來臨前,老福州還有不少很有特色的風俗,比如出嫁的女兒與女婿要回娘家,給父母送年禮。  昨天(2月13日)是臘月廿五。老福州翁文峰先生說,臘月廿四是小年,老福州忙於祭灶,還要全家吃團圓飯,一般不外出。但是到了臘月廿五以後,出嫁的女兒和女婿就要一起回娘家,給父母送年禮。特別是女兒出嫁頭一年,不管路途多遠都要前往,禮品也會重一點。
  • 快過「雙節」了回娘家送禮怎麼送
    不用周公解夢,我也知道,肯定是白天想多了。回家之前,我得買些禮物。老爸、老媽、弟弟,還有奶奶,怎麼也不能空著手見他們啊。老爸兩條中華煙,老媽500元,弟弟一包牛肉乾,奶奶200元。我的錢一直和老公存在一起,要用錢得跟他說。他要知道了肯定會數落我的,怎麼辦呢?真犯愁啊。
  • 慶陽農曆六月六日
    在慶陽民間,農曆六月初六有更多的民俗文化傳說。民謠曰:「六月六,日頭紅;糧豐收,人無病,曬了衣服不生蟲。」又有俗諺曰:「六月六,曬絲綢。」農曆六月初六,古稱天貺節,當地民間稱「曬夏」節,因這時天氣已非常悶熱,又正值雨季,氣候溼,萬物極易黴腐損壞,所以在這一天從城鎮到農家小院都有很多洗浴和曬物的習俗。婦女在這一天多洗頭沐發,據說這一天洗了發,可使頭髮不膩不垢。
  • 大年初二回娘家拜姥姥 山東各地風俗老禮大掃描(3)
    濟寧  濟寧結婚第一年,小兩口一定要在初二至初四回娘家,這叫「雙拜節」。吃飯的時候新女婿要坐主賓,陪同的必須是同輩或者是小輩,長輩一般不能在場。吃飯時,不能上水餃,意思是捏了嘴不讓說話。  另外,每年的正月十六都會有娘家的人(一般是侄子,沒有侄子的就自己去)來叫,一塊回娘家。
  • 大年初二回娘家,帶點什麼禮物好?
    拿回娘家之後嶽父母不能全收,還要等回去的時候給女婿提上點回禮。通常只在娘家吃一頓午飯,不讓看到娘家晚上點燈,所以天黑之前就得回去。當然現在交通便利,人們思想也沒有那麼封建,不至於說除夕或者初一回娘家就怎麼不好,同樣即便除夕或者春節前已經去看望過女方父母,初二回娘家還是要帶禮物以表尊重,除非女婿真當自己是個爺。
  • 初二回娘家?教你怎麼「討好」嶽父嶽母!
    正月初二,也是女兒女婿回娘家的日子,即是女婿給嶽父母拜年,俗稱「迎婿日」。民間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在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年初二以後才能回娘家。嫁出去的女兒們,便在大年初二這一天,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女婿必須到嶽父、母家,並且必須帶禮物,那麼哪些禮物是合適回娘家送嶽父嶽母的呢?小編教你回娘家送嶽父母禮物該怎麼送,要送什麼。
  • 老福州特色風俗:女兒女婿春節前要回娘家送年禮
    原標題:老福州特色風俗:女兒女婿春節前要回娘家送年禮 關於送年禮要什麼東西,每家貧富不同,禮品也略有不同。有一種年禮內容是:一籠屜的糖粿,還有一對大魚,這對魚關鍵是個頭大,一般都不會用海魚,都是用淡水魚,草魚或者鰱魚均可;一隻大豬腿,還有一些福桔等等。另一種年禮內容是:一籠屜糖粿、一對大魚、一隻豬蹄、一隻大公雞。
  • 端午節回娘家送什麼 不同地區端午節禮物都不一樣
    端午節回娘家送什麼 不同地區端午節禮物都不一樣時間:2018-06-15 09:0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回娘家送什麼 不同地區端午節禮物都不一樣 端午節回娘家送什麼?
  • 民間傳奇故事:六月初六潮汕傳統的「過橋節」一些禁忌
    如果有潮汕人,應該有聽過農曆六月初六的鬼仔過橋節把。在當日,潮汕地區傳統民俗有曬書曝物、死鬼過橋和問死鬼活動。本期民族文化,帶你看看那過橋節那日的禁忌。每年六月初六,是潮汕傳統的「過橋節」,凡家裡有老人去世,到六月初六這天,滿百天,就要在這一天進行祭拜過橋。
  • 端午節回娘家送什麼,不同地區端午節禮物都不一樣
    端午節回娘家送什麼?在中國古代有端午節回娘家的習俗,而且在丈夫上門迎接妻子的時候,一定要帶上禮品贈送給嶽父嶽母。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不同地區端午節回娘家都買什麼禮物吧。端午節回娘家送什麼北京地區在北京地區,出家的女兒回娘家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打扮的盡態極妍。而且探親時,手臂上繫著彩色絲線、胸前戴著紅絨花。巧手媳婦還會編織五彩粽子,有的五彩粽子中放有中草藥,有著祝福祝壽、防疫祛病、避瘟驅毒、企盼吉祥美好的內涵,送給父母為祈福增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