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這句生動的順口溜,讀起來很有意思,究竟有何深刻含義呢?

2020-12-13 百家號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數千年來,產生並流傳下來很多俗語,並且成為了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包括我們比較熟悉的歇後語、山歌等等,都屬於這樣的範疇。其中,農村的老百姓們在長年累月的生活經驗中,經過加工與驗證,代代口口相傳,總結出了一句有一句生動形象、飽含蘊意的順口溜。這些順口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又直抒胸臆,很容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記起來當然也是事半功倍了。

在眾多的順口溜中,有這麼一句,叫做「四大累,四大快,四大急,四不摸」,在農村裡面流傳甚廣。那麼這句順口溜究竟飽含有哪些含義呢?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解讀一下。

1、四大累。對於農村來說,「累」的含義幾乎可以跟重要綁定在一起。所謂的四大累,其實就是四件重要的大事,需要村民們累到不行。首先,第一大「累」就是蓋房子。蓋房子當然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一家老小怎麼都需要一個住的地方,而且,這裡的蓋房子,經常都是指「蓋新房」,也就是娶親用的新房,這可關係到子女一輩子的幸福,因此馬虎不得。這件蓋房子的大事,由於需要忙裡忙外,爬上爬下,從選材料到招工人到盯著進度,都是很繁瑣很累的事情,因此在四大累的當中自然排第一。第二件其實真的算起來,比第一件還重要,那就是生孩子。傳宗接代的大事,能不重要嗎?而對於女人來說,生孩子也是最累的事情,可謂是人生的一個大關口,也是對自己孩子負責任的表現。因此也入選了「四大累」。

接下來是脫土坯,我們對於這項工作比較不熟悉,但在農村也是很重要的事情。脫土坯的時候,當事人需要不停的蹲起、蹲下,整個過程要不停地抖動自己的腿和腰,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情,長時間堅持下來是很累的。最後一件叫做打溜須,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溜須拍馬」。拍馬屁看似簡單,實則也蘊藏了待人接物的一種智慧,這種人一般靠嘴吃飯,想要不把馬屁拍到馬腿上,就得靠著另一項本領——察言觀色,揣摩別人內心真正的想法,這是很困難,也是很累的,古代那些靠討好皇帝上位的人,我們看著很不齒,實則他也是在走鋼絲,一不小心不但前功盡棄,還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這種事情,心裡往往比身體還要累得多。

2、四大快。四大快的含義相對比較好解釋,其實就是代指傳統說法裡人生的四大喜事。第一件就是農民最關心的天氣問題,以前種地最怕乾旱缺水,所以「四大快」的第一快就是久旱逢甘霖,代表了農民們希望天降甘露的美好願望。第二快則代表了農民們質樸的感情,獨自背井離鄉去到外地,內心很孤獨,很是思念遠方的家鄉和親人,此時最希望的就是能夠在他鄉遇到故鄉的親朋好友。第三快和第四快分別代表了人生最重要的兩個階段,婚姻與事業,只有這兩項快起來,整個人生才能跟著快起來。

3、四大急。如果說四大快代表了四件好事,那麼四大急就是對應四樁壞事。第一件是房子被破壞,這同時也可以呼應四大累的第一累,房子是農民最重要的財產,不管是遭了賊還是來了強盜,都是令人心急如焚的事情,因此成為第一急。第二急也是可以對應第二累,就是指孩子被偷了,這簡直就是天大的急事,哪怕到了如今也是如此,每個爸爸媽媽最怕的就是碰到人販子,將自己的孩子抱走拐走,這可謂是人生第一大悲劇,自然算得上「一急」。接下來就是財產被賊惦記與糧食一無所獲,代表了農民在事業方面的兩大危機,這肯定是能夠急死人的事情,全家老小難道喝西北風嗎?因此,「四大急」的後兩項也是很重要的。

4、四不摸。「四不摸」的前三項重要是代表尊重別人職業的問題,不管是斧頭、廚刀、還是行禮,都是人家用來賺錢的傢伙,不能隨便亂動的,否則人家肯定要跟你急。至於最後一個不摸,就是不摸姑娘的腰,這個已經關係到耍流氓的問題了,不想被打和送進派出所的話,你就去摸摸看。因此,農村的話是很有內涵和講究的,不要以為只是短短的十幾個字,它其實概括了農村裡面每個農民的一生,值得大家理解與尊重。

相關焦點

  • 農村經典順口溜「四大愁、四大舒坦、四大尷尬」,指的都是什麼?
    以前的農村,信息流通不方便,於是人們口耳相傳,這些都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不僅記錄了我國發展的歷史,更能反映出人們的行為準則,生活方式以及思維方式。透露著種種的道理,簡單明了含有哲理。農村的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農民所總結的一些順口溜、老話,讀起來朗朗上口,每一句話形象又生動,關鍵是其還充滿了智慧,話糙理不糙,這也是其一代又一代傳下來,影響深遠的原因。說到農村裡的順口溜,就不得不提極具特色的農村「四大俗語」。下面這幾句四大俗語,大家都聽過哪些呢?你知道這些具體指的是什麼嗎?
  • 「先有原有夼,後有棲霞縣」,這句順口溜有什麼講究?
    在昨天的村莊故事當中,我們提到了棲霞市的原有夼村,關於這個村莊,棲霞地名資料記載了一段很耐人尋味的「順口溜」,是這樣說的:「先有原有夼,後有永成園,有了永成園,才有棲霞縣。」因為原文比較長,且「永成園」是指何處,知道的人不多,故此在當地民間,這句順口溜一般簡化為「先有原有夼,後有棲霞縣。」這句話在原有夼村耳熟能詳,但至於它的含義和由來,村裡即便上了年紀的人,也說不太清。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原有夼的歷史比棲霞縣還要舊。
  • 「男怕子夜,女怕午時」,這句農村老話什麼意思?有什麼依據嗎?
    還記得20年前的農村,農民們很少到大城市打工,一來是因為當時並沒有那麼多的工作機會,二來是農民們沒有外出的想法,因此多數的農民都是在農村種地。農忙時節各家很忙碌,到了閒暇的時候,農民們都沒什麼事情幹,夏天就聚集在村裡面的老樹下聊天,冬天就倚靠在草垛上閒談。
  • 農村人經常說的「馬屎外面光,裡面一包糠」, 這句俗語有何寓意?
    農村人經常說的「馬屎外面光,裡面一包糠」, 這句俗語有何寓意?文/歷史小滄海我國的農村人口比較多。人類最早的活動方式也是從大自然開始的。所以,農民也算是社會的基石。所以,現在有很多年輕人選擇回鄉創業,是一個很好的現象。一直以來,好多人對農村人都有一定的偏見,覺得他們文化水平不高,覺得他們言行舉止不夠大方得體。其實,中國人往上翻三代,誰不是農民出身?歧視任何一個群體都是不對的,何況農村人也有農村人的智慧,他們更淳樸更真誠一點。在現在的社會,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品質了。
  • 「男人是耙耙,女人是匣匣」這句俗語有什麼特殊含義,有道理嗎?
    「男人是耙耙,女人是匣匣」這句俗語有什麼特殊含義,有道理嗎?很多農村生活過的人們應該都有從農村的老人口裡耳濡目染的聽到一些特別有意思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一般來說也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特別好理解。其實俗語都是農村老人們一直總結的生活經驗,不乏蘊含著一些大道理。那今天小慄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其中幾句特別有意思的俗語,而這些農村俗語告訴我們一個家庭應該怎麼樣更好的進行維護和經營。農村有一句俗語叫做「男人是耙耙,女人是匣匣」,那麼這句俗語有什麼特殊含義,有有道理嗎?其實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男耕女織。
  • 俗語:大路有水,小路有鬼,究竟是何含義?老祖宗的經驗是否可靠
    這句俗語的意思是,無論是哪一條路南只要最終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地,都是一條好路。而同樣又有一句俗語"大路有水,小路有鬼"。那麼老祖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又蘊含著哪些深刻含義呢?以下便是個人的觀點。第一、"大路有水"的含義。
  • 到了50歲有多難,幾句順口溜,道盡農村老人的生存現狀
    人老了,有多悲哀,有多恐怖呢?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幾句農村順口溜,就很形象生動地表達了,農村人50多歲的生存現狀,別說,非常的貼切且真實的說了很多農村老人的真實情況。不過這樣的生活,也只針對城鎮裡有工作的老人,對於農村人來說,50歲沒有任何意義。因為50歲以後,他們還是要做很多農活。而農村這句順口溜,就是在說,農村人到了50多歲,兒子女兒都會搶著留在家裡,這又是為什麼呢?
  • 人到60歲,子女不嫌棄但也還留,4句順口溜道出農村老人的悲哀
    而農村這句順口溜說,人到了60歲,就好像排球一樣,子女雖然不搶著留父母,但也還願意留父母在家,原因是什麼呢?一起來看接下來的幾句!雖然不像以前牛 ,和面還能用手揉50歲的時候,父母身體還挺好,又是買米又是買面買油的,還能抱著孩子上樓。
  • 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經歷了什麼,這句詩有沒有深刻的寓意呢?
    這是一首思鄉兼懷古之作,至於是不是有深刻的寓意,有人說倒也未必,可能只是單純的寫景而已。不過,更多的人認為,這句詩並沒有那麼簡單。所謂的深刻寓意,往往是指借寫景來暗喻時事或者託物喻志。這也正是「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常常被後人使用的原因。用來比喻局勢在重大變化前夕的跡象和氣氛。吳昌祺認為,假如許渾有此意暗示時局的話,未免太過,當時的唐朝廷還不至於山雨欲來。
  • 知否:一句臺詞出現7次,到底有什麼深刻的含義?做了父母才知道
    知否:一句臺詞出現7次,到底有什麼深刻的含義?在《知否》中,有一句臺詞共出現7次,而這句臺詞究竟有什麼含義,怕是只有做了父母才會知道。成為大家茶餘飯後最喜歡討論的臺詞,這句臺詞也給大家帶來了不少歡樂,特別是盛宏和盛長柏兩人的演繹,本來很平常的一句話,從他們的口中說出來就顯得非常有意思。
  • 農村最流行的幾句順口溜和俗語,你知道的有哪幾句
    大家好,歡迎觀看本期分享,從小生活在農村的人,在空閒期間和老人們聊天的時候總是會聽到一些順口溜或者世俗欲這些話張口就來,並且含有一定的生活哲理,這些話都是這些農民們從一輩子的生活勞動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句句都說到人們的心坎裡,有非常好的警示作用,首先第一句,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地!
  • 農村俗語:「男有鬥糠之力,女有扶牆之心」是何含義?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有鬥糠之力,女有扶牆之心」是何含義?有道理嗎?俗語是我國一種獨特的語言形式,它以通俗易懂的特點,迅速在各個人群中變得流行起來。雖然是古人留下的文化,但是在快節奏的現代,仍然散發著獨有的魅力。
  • 「狗頭落地,三年不利」這句俗語有什麼特殊含義,有道理嗎?
    「狗頭落地,三年不利」這俗語怎麼理解,有道理嗎?從小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應該都有從老人的嘴裡聽到一些有趣的俗語,以前農村沒有什麼多餘的休閒娛樂設施,比較有趣的事情就是蹲在小院子裡,聽著老人講一些有趣的故事,而且故事中還伴隨著一兩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俗語。那麼這些俗語就是農村文化的一種,也是古人們給我們留下的一些生活智慧,至今還值得我們去好好的思量和體會。
  • 農村有句俗語:「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農村有句俗語:「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在農村裡,一般七八十歲以上的老人都是有多個兒女的,而聰明的老人在對待自己子女時也是一碗水端平,而這也凸顯出老人的智慧。可是人多了啥人都是有的,在農村裡還有一些老人對待兒女則是不平等的,有的老人疼愛大兒、有的老人喜歡小兒,也是正是因為這樣,也導致一些兒女們頗有微詞。但是來說,老人這樣的做法卻是錯誤的,除了挑起兒女們的事端之外,當然還有一個說法,就是俗語說的:「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那麼這句俗語有道理嗎,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呢?李子來回答。
  • 點頭yes搖頭no,趙麗蓉小品中的順口溜含義簡約而不簡單
    80後以及以上的一些人對於趙麗蓉老師和鞏漢林的小品多半印象深刻。其中有個小品有一個學習英語的情節,趙麗蓉老師通過順口溜(rap式)的形式,載歌載舞地把學習內容給逗笑地演繹了出來。順口溜有兩句是這樣的:點頭yes搖頭no,來是come去是go。其中就提到了點頭和搖頭的含義問題。
  • 2018年,農村4句流行順口溜,不知道誰總結的,太有才了!
    隨著新農村的建設,農村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有農民把這些問題總結成了4句順口溜,不知道你知道幾個?①、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現在農村的朋友也都有了新農合,但是新農合併不是很受老百姓的待見,每年交上一百多塊錢,但是一年到頭算下來,看病並沒有少花。很多農民直呼「看不起」,基本上都是小病要住院,大病動手術。
  • 農村俗話: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 這句俗話是什麼含義?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這個節氣的時節,人們開始了有芒植物的收穫和耕種,夏熟作物開始收穫,夏播秋收的作物也要趕緊種植,確實是真正意義上的「忙種」。芒種的時節南方長江中下遊地區開始進入了梅雨季節,這個時候的天氣非常潮溼,常常是陰雨連綿,而夏至是進入夏天以後的第三個節氣,夏至的時候天氣更加炎熱,南方大部分地區基本都維持在三十幾度的高溫。
  • 農村有句俗語形容面相,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它到底有什麼含義呢
    農村有句俗語形容面相,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它到底有什麼含義呢農村裡面有很多的俗語,很多老人會對面相非常的有研究,他們認為可以通過面相來看出一個人的心理和性格。雖然現在都說看人之不能光看臉,但是現在大家都對美好的事情有一種嚮往,以貌取人這種事情還是挺常見的。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一句俗語就是有關面相的,「鷹鼻鷂眼不可交,矬子殺人不用刀」,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
  • 《元素周期表順口溜》微博爆紅 讀來不再拗口
    圖片來源網絡       華龍網11月5日16時訊(記者 任思聰)化學版《青花瓷》爆紅後,現在,微博上又開始瘋傳一份《元素周期表順口溜》。經過一番改編,40種化學元素不再拗口,每句順口溜還包含元素的特性和用途。網友熱捧之餘,也有質疑聲音:順口溜內容是否準確?學生應該如何使用才能「去偽存真」?
  • 農村的11個俗語,表面看起來淺顯易懂,其實卻有很深刻的道理
    在農村的人,應該聽到過很多的俗語吧,在農村老人的口中,一些俗語表面看起來淺顯易懂,其實卻有很深刻的道理。農村的11個俗語,表面看起來淺顯易懂,其實卻有很深刻的道理。5.農村俗語:「男看女的話:看膘,女看男的話:看毛」。這句俗語,貌似不太符合今人的審美,現在的女生喜歡苗條體型,男生打扮也比較的注重,滿臉胡碴不去打理,怎麼可以當做男女擇偶的標準呢?其實,俗語所表達的意思,不是現在理解的含義。那時流行的是包辦婚姻,男女雙方很難改變,皆是父母之命。當然,這種做法沒有尊重人權,所以逐漸被新時代摒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