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霞個子嬌小,愛笑,說話細聲細語,像一個16歲的女孩子。她給蠟筆小新、《七龍珠》裡的琪琪、《EVA》中的綾波麗、2008版《聰明的一休》中的小葉子配過音,靠著這副嗓子,整整迷住了兩代人。她稱自己是「棚蟲」,最高紀錄是泡在錄音棚裡近15個小時。
她在貼吧裡被稱為劉海霞老師,有人為她整理出連她自己都忘掉的配音作品全集;遠在福建的粉絲千方百計要來她的電話,只為聽聽她的原聲;也有粉絲在論壇裡有償徵求她的某部配音作品。
現實中的劉海霞,除非工作需要,否則不肯為人演示「蠟筆小新」那粗粗啞啞的聲音。「工作就是工作,我的朋友們也都習慣了,從來不勉強我表演。」
A 只有一句臺詞 還被導演批
1994年,劉海霞聽說遼寧藝術學校招生的消息就去報考,因為聲音條件好,就被錄取了。這副好嗓子讓她在畢業進入遼寧兒童藝術劇院(以下簡稱遼寧兒藝)後如魚得水。
剛進入遼寧兒藝時,只能在舞臺上擔任一些小角色。當時,給1986版《聰明的一休》配音的李蘊慧老師五十歲左右,為第二代一休配音的王曉燕老師也是成名已久。而遼寧兒藝的配音棚需要新鮮血液,當時的當家配音導演韓力就想到了劉海霞。
剛離開話劇舞臺初到錄音棚,劉海霞還有點懵。19歲的劉海霞接到的角色是《聰明的一休》裡的露姬公主。這個王爺的孫女說話又急又快,像機關槍一樣。劉海霞乍一進棚,根本對不上嘴型。
一著急一上火,當晚臉就腫了。她跑去問導演,怎麼辦?導演冷靜地回答,消炎。
不得不說,《聰明的一休》這部動畫片和劉海霞很有緣分。她進入1998版的劇組時,合作者就有「第一代一休」李蘊慧老師和「第二代一休」王曉燕老師;等到她後來在2008版《聰明的一休》出現時,她的角色已經是小葉子了。
就這樣,劉海霞慢慢從話劇組退出,開始了她的「棚蟲」生涯。
可是當時遼寧兒藝眾星雲集,劉海霞只能從配角做起。在為《皮卡丘》中的寵物精靈皮卡丘配音時,她在整部片中的臺詞只有一句「皮卡丘-qiu」。
就是這一句臺詞,也被導演批評了。「導演當時跟我說,寵物精靈也有情緒變化啊,你怎麼能就一個情緒呢?後來我就調整,雖然就這一句話,還是說出了不同的感覺,總算把皮卡丘給配出來了。」
因為聲音條件,劉海霞在童音和少女音上是最擅長的。但是工作需要不允許她只用一種音型,所以她慢慢擴大自己的音型領域,冥冥之中為後來接下蠟筆小新的角色做了準備。
B 配完《蠟筆小新》體重只有70斤了
當時的遼寧兒藝和深圳電視臺合作,由深圳電視臺引進的日本動畫片,絕大多數都交給了遼寧兒藝配音,拿過來配音的片子也都是當時最流行的。
幾年間,劉海霞給《七龍珠》裡的餃子、琪琪配音,還有《數碼寶貝》、《忍者神龜》、《阿拉蕾》等,但真正輪到她做配音主角,已經是2000年了。她在那年最火的迪斯尼動畫《福星大嘴鳥》中配了主角,從此開始挑起大梁。
隨著她聲帶的成熟、掌控力的提升,交給她的任務越來越多,難度也越來越高。在2002年的一部動畫片中,她最高紀錄是一部動畫片裡配了6個角色,有男聲、女聲、嬰兒……最難的是一人分飾兩角的對話、當時的技術條件還沒法分軌錄製,只能一個人話音剛落,另外一個人的聲音就跟上,聲音一不小心就弄混了。
然而,這個難度最大的階段也是劉海霞成長最快的時期。
2006年夏天,劉海霞接到了為動畫片《奧特曼》配音的任務。她要為四部《奧特曼》裡的「奧特曼」配音,一百多集的《奧特曼》,斷斷續續配了一年時間。
劉海霞給自己塑造聲音形象時的設定很清晰。「不能太誇張,不能超越人的形象。因為這部動畫片裡,奧特曼是真人扮演的。」她還記得在配音過程中,有時需要有千軍萬馬的聲音效果,而配音演員只有五六個人,大家就需要每個人分三四個聲道,來造成有衝擊力的效果。
蠟筆小新就是另外一種要求了。2002年,動畫片《蠟筆小新》有了中文版。「當時領導看到這部動畫片很好,但由於中文版的這部動畫片說話發音不標準,就決定翻錄《蠟筆小新》全集。這是內地第一個《蠟筆小新》版本。」
劉海霞借鑑了海外版的一些特色,以保持差別不太大。蠟筆小新是個男孩子,聲音粗粗的,聲線變化很大。她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將《蠟筆小新》的全集配完。「許多人都以為蠟筆小新一定是男性配音,怎麼都沒想到是我配的,哈哈哈。」
在日文版中,蠟筆小新的聲音是很陽光的,但在臺灣版中,蠟筆小新又痞又賴的聲音深入人心。而遼藝版蠟筆小新的聲音,恰好在兩者之間。
《蠟筆小新》有1000多個小集,遼寧兒藝為前300小集配音。當時的配音設備相當老舊,修音、並軌、變聲這些技術都做不到,只能靠演員自己來把控。
「最苦的那兩個月,每天早上8點半上班,一直工作到晚上10點,中午休息一小時。一天最少錄7小集,連著幹了一個多月,才把《蠟筆小新》配完。累了就躺在沙發上,輪到我配的時候,我就坐起來,配完了再躺下。」
劉海霞用「扒了一層皮」來形容這次的配音歷程,配音結束後,她量了自己的體重,70斤剛出頭。
C 「最喜歡遼寧兒藝的配音,愛憎分明,有力度」
為日漫配音的高峰期,到了2008年戛然而止。
從2008年5月1日起,國家廣電總局對國外動畫片的引進、播出時段進行了嚴格規定。遼寧兒藝的配音演員們開始為泰國、義大利、西班牙、印度等國外電視劇配音,同時也接到了央視動畫片的配音工作,而且拿了不少獎。
劉海霞說,配音演員的藝術風格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比如北京、上海和遼寧兒藝,各自擅長的譯製片類型不同,配音演員的風格也不同。
「每個地域風格的語言感覺是不一樣的,遼寧兒藝有自己的門派,對我而言,還是更喜歡遼寧兒藝的,有力度、有硬度。我覺得塑造角色要有力量,咱們遼寧兒藝的風格就是愛憎分明,性格特點鮮明。」
劉海霞和同事曾經配音了一版東北話的《貓和老鼠》,在片中,湯姆和傑瑞也被改成了有東北特色的名字:二尕子和小不點。語言風格和臺詞完全是演員自己創造和發揮的結果。
裡面改叫二尕子的貓和改叫小不點的老鼠鬥嘴,每句臺詞都有笑點。電視屏幕裡,當二尕子和小不點為了拯救一個嬰兒而被「警察」誤會時,這個外國「警察」對著二尕子和小不點義正詞嚴地說:「犯罪分子你們聽著,你們已經到了山清水秀的地步,我告訴你,早交代不如晚交代,晚交代不如不交代,哎呀,說錯了。」
劉海霞發現片方給的本子基本上都不能用,連口型都對不上。後來等上陣時乾脆不用本子,全靠發揮。「你咋的啊」「上哪去啊」「這啥玩意的」,這樣的話都是演員臨場發揮的。
這部動畫片在當年也掀起了東北話狂潮。
D 有影響力的動畫作品如今難遇到
劉海霞在臺上還是一位出色的兒童劇演員,36歲的她還經常演一些兒童劇角色。「近些年因為動畫片少了,我們給動畫片配音的機會也不多了,但是我依然喜歡配音工作,雖然只能算是副業。」
劉海霞擁有不少「死忠粉兒」,她塑造的聲音形象也在貼吧中被屢屢提起。
在一部名叫《EVA》的動畫片中,劉海霞為女主角綾波麗配音。裡面的臺詞她已經不大記得,但網友對這個角色的喜愛延續至今。她自己都納悶,這麼一個一集沒說幾句話的角色,為什麼這麼招人喜歡?
「一個時代過去了,當年我們這些配音演員被那麼多人喜歡,是因為碰到了一批好作品。如今,那麼有影響力的作品再難遇到了。」
從那之後,劉海霞開始轉型,從動漫配音轉向了譯製片配音和兒童劇表演。她碰到的第一部譯製片是《愛麗絲夢遊仙境》,結果配了好多次,才擺脫動畫片的卡通味。
2007年,工作十年後她第一次登臺表演又是一場大戲。在全國各大兒藝合作舉辦的安徒生戲劇展中,劉海霞出演了少年安徒生,拿到了首屆遼寧藝術節大獎。
「唯一的壓力就是年齡大了。兒童劇連說帶唱帶跳,需要很好的體力。但要說難度,還是配音更難一些。舞臺上是一度創作,你就是那個角色;而配音是二度創作,首先給了一個框框,你不能放任發揮,如何拿捏這個分寸是很難的。」
「現在很多影視作品都用配音演員來給男女主角配音,這樣很影響演員的發揮,但是也給了我們配音演員更多的機會。」但說起來也是無奈,季冠霖這樣給眾多大戲配音的配音演員,一集收入不過2000元。
「別人認為我們隨便說說話就賺錢,這個行業真不是隨便說說這麼容易的。」劉海霞說。
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 劉臣君 圖片由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