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楊絳伉儷的唐詩私家課,帶你「任性」讀唐詩!

2020-12-16 瀟湘晨報

時值錢鍾書先生誕辰110周年,一部由錢鍾書先生選定、楊絳先生抄錄的唐詩手稿,經過人民文學出版社整理排印成書,並正式發布。該書定名為《錢鍾書選唐詩》,是近四十年來從未對外公布的重要文獻,也是一部可供大眾品讀唐詩的獨特選本。

11月21日,「紀念錢鍾書先生誕辰110周年——《錢鍾書選唐詩》新書分享會」在京舉行。眾嘉賓圍繞這部塵封數十年的唐詩「私家選本」展開討論。因為《錢鍾書選唐詩》是一個私人選本,所以錢先生在選詩時可以「不戴面具,隨其所好」,在博通的基礎上「任性」而為,體現了他獨特的學術視野和純粹的詩歌標準。

紀念錢鍾書先生誕辰110周年——《錢鍾書選唐詩》新書分享會」現場

「錢選楊抄」的「全唐詩錄」

被譽為「文化崑崙」的錢鍾書先生,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方面著述豐贍,其中《宋詩選注》一書出版發行六十餘年,是受到學術界讚譽和大眾讀者好評的經典選本。其實錢鍾書先生對於唐詩同樣有著濃厚興趣和精深研究,雖然他生前並未出版唐詩的選本,但曾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選注《唐詩選》的工作。因為一些原因,在這部《唐詩選》的編撰過程中,錢先生起初只扮演了個「配角」,而到成書時,他更被擯為跑龍套的角色。

對於錢先生在《唐詩選》工作中遭遇的不快(有志難伸),與他相守相伴的楊絳先生非常理解,為了幫他排解鬱悶,作為「賢內助」,她鼓勵錢先生獨立選一部唐詩,選給她看。錢先生接受了楊先生的提議,就以《全唐詩》為底本,每天選幾首,楊先生也每天抄一點,作為品讀唐詩和書法習字的「日課」。錢、楊伉儷的這次唐詩選錄,最終形成了九冊手稿,楊先生在首冊封面上題名「《全唐詩》錄,楊絳日課」,錢先生又補題了「父選母抄,圓圓留念」八個字。

這段「唐詩日課」,據楊絳先生說是「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起,一九九一年六月十九日止」,實際在第一冊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詩旁,有她的一條批註說:「1983年十一月中旬書。」說明這項工作可能在1983年就開始了,到1991年,持續了七年多時間。

這部「錢選楊抄」的「全唐詩錄」手稿,最初是打算給他們的女兒留念,後來錢瑗教授不幸早逝,楊絳先生就把這部由她親筆抄錄的稿子,贈給了吳學昭先生。吳老師在徵得楊先生同意後,抱著學術為公的態度,決定將其公開出版,以供有興趣的讀者研究和參考。

略初盛而詳中晚,重創新與人情

《錢鍾書選唐詩》共選錄308位詩人(無名氏計為1位)1997首(句)作品,單從體量上看,覆蓋面極大。此外,錢先生在選錄取捨標準上也是有明顯個性的。

北京大學博雅榮休教授葛曉音總結了初翻《錢鍾書選唐詩》的三點印象。她指出,首先,從數量上來看,《錢鍾書選唐詩》的大體比例是略初盛而詳中晚。中小作家特別多,很多選本不選的詩人都選了,而且有的不知名的詩人選得還不少。初盛唐詩人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岑參、李白。在錢先生的選本裡,岑參只有3首、李白23首,葛曉音覺得,「與他們在唐詩史上的地位不是很匹配。」

從杜甫開始,中晚唐詩人普遍選詩比較多。比如說元稹45首、王建44首、孟郊37首,姚合33首,韋應物、施肩吾、張祜、溫庭筠、陸龜蒙都是31首,賈島29首,韓愈、許渾24首。葛曉音認為,「杜詩選得非常好。」但「施肩吾的數量竟然超過了李白,這個讓人覺得有點難以理解。「

其次,除了大家公認的好詩和作家的代表作以外,錢先生還看重作品是不是有創新。在編輯《宋詩選注》的時候,錢先生選宋詩的標準就是:「押韻的文件也不選,學問的展覽和典故成語的把戲也不選。大模大樣的仿造前人的假古董也不選,把前人的詞意改頭換面而絕無增進的舊貨充新也不選。」葛曉音認為,錢先生在選宋詩時候便很注意發掘詩歌藝術表現前後的淵源關係,他選唐詩肯定也秉持同樣的觀點。

比如盧仝,一般文學史都很少提,一般詩歌的選本也就說說他的《月蝕詩》。錢先生選了17首。其中有一首《寄男抱孫》,這首詩是詩人學小孩子說話口氣教育孫子,讓孫子在家裡要聽話守規矩,好好學學當哥哥的樣子,你要帶好你弟弟,不要把弟弟帶壞了,寫得非常有趣。葛曉音說:「我覺得這可以說是唐詩裡絕無僅有的奇篇了。」

第三個印象,就是錢先生所選的唐詩,很看重人之常情的表現。葛曉音說,錢先生在中晚唐詩人中發掘了大量這樣的好詩,比如說陳標的《蜀葵》,章孝標的《日者》、崔郊的《贈去婢》,裴夷直的《遣意》,嚴惲的《落花》,崔鉉的《詠架上鷹》,韓琮的《暮春滻水送別》等等。這些選入的詩都是就日常生活中所見的一事一物說出生活當中的某一種常理,或者一種人生感觸,是前人沒說過的。

錢楊詩書生活的一個縮影

《錢鍾書選唐詩》的原始手稿由楊絳先生題名為「《全唐詩》錄,楊絳日課」,似乎可以看見,對於楊絳先生而言,這次唐詩選錄也是她和錢先生詩書生活的一個縮影。

楊先生致力於外國文學的翻譯和研究,在抄錄唐詩時,也會從自己的學術興趣出發品評詩人詩作,如抄錄沈亞之《宿白馬津寄寇立》一詩時,她寫道:「沈亞之,小說家也。著有《尋夢記》(夢為秦弄玉婿)及《湘中怨》,皆有詩記其事。季識。」抄錄薛能《褒城驛有故元相公舊題詩因仰嘆而作》一詩時,她特意在「前過應無繼此詩」一句的「前」字旁標記:「future之意。」

在一共九冊的手稿中,前四冊只有零星標記抄錄詩作的日期;第五冊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有一處標記:「一九八八年一月一日,開新筆。」從這一天開始,楊先生將每首詩作抄錄的日期一一標記下來,直到最末一冊。伴隨這些日期,有時會看見她特別註明的「除夕」「元旦」「立春」「清明」「重陽」「冬至」等重要節日節氣,仿佛四季悄悄在毛邊紙上流轉。在第八冊杜荀鶴名下《贈廬嶽隱者》一詩旁,楊先生寫道:「十九日,圓圓生日也。」愛女之情流諸筆端,而此日為1990年5月19日。

「唐詩日課」自然也與楊先生的習字日常結合在一起。有時她會記下「試新筆」的愉悅;而勉力日課的不易亦不時出現在手稿上,1988年3月10日抄寫白居易的《眼病》,她留下「切芥菜一個,手抖不能寫字」的記錄;1989年6月19日到7月13日,楊先生花了二十多天抄錄了鄭嵎的千字長詩《津陽門詩》,期間也有「二十一日,時腕痛」的辛苦。

「紀念錢鍾書先生誕辰110周年——《錢鍾書選唐詩》新書分享會」現場

然而,《錢鍾書選唐詩》的原始手稿,只是一個詩歌白文的選錄(就連許多詩序楊先生也沒有抄),錢先生既沒有為它撰寫前言,也沒有擬作者小傳和正文注釋。人文社在將手稿排印出書時,做了一些整理工作。一是用中華書局的標點本《全唐詩》對校了楊先生的抄錄稿,糾正了一些原稿的筆誤,並給全書加了標點。楊先生在抄錄詩稿的過程中雜記文字,則照原來的順序和位置,用專色隨文排列,以儘量保存它的原貌。本書的詩人排序,也完全依照楊先生抄錄《全唐詩》的順序,沒有按生年先後重新調整。同時,人文社組織力量給每位入選的作者撰寫了小傳,並對所有作品做了簡單的注釋,以期為大大眾讀者理解欣賞作品提供輔助。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錢鍾書選唐詩》:這本「唐詩」不一樣
    該書定名為《錢鍾書選唐詩》,是近40年來從未對外公布的重要文獻,也是一部可供大眾品讀唐詩的獨特選本。通過該書,讀者不僅可以欣賞到唐詩的多樣全貌,也可以了解錢、楊兩位學人雋永美好的詩書生活。此書目前已在一條上先期預售,12月初將全面上市。
  • 《錢鍾書選唐詩》:一份「錢選楊抄」的獨特唐詩選本
    今年為錢鍾書先生誕辰110周年,最近,一部由錢鍾書選定、楊絳抄錄的唐詩手稿,經人民文學出版社整理排印成書,並正式發布。該書定名為《錢鍾書選唐詩》,是近四十年來未對外公布的一份「錢選楊抄」的文獻,同時也是一部可供大眾品讀唐詩的獨特選本,目前該書已全面上市。
  • 七年「唐詩日課」,掀開錢鍾書楊絳夫婦的書齋日常
    就在這間居所裡,大約從1983年起,錢鍾書、楊絳夫婦開始了一段長達七年、錢選楊抄的「唐詩日課」。錢先生以《全唐詩》為底本,每天選幾首,楊先生也每天抄一點,作為品讀唐詩和練習書法之用。最終形成了九冊手稿,楊先生在首冊封面上題名「《全唐詩錄》,楊絳日課」,錢先生又補題「父選母抄,圓圓留念」。此時的錢鍾書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並剛剛在中華書局出版了皇皇巨著《管錐編增訂》。
  • 劉寧:《錢鍾書選唐詩》是錢鍾書先生龐大學問冰山的一角
    紀念錢鍾書先生誕辰110周年暨《錢鍾書選唐詩》新書分享會在京舉行。左起:張劍、劉寧、葛曉音、臧永清、謝思煒、周絢隆、陳堅 《錢鍾書選唐詩》:錢鍾書龐大學問冰山的一角 文 | 劉寧(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本文據作者在分享會發言速記稿整理 錢鍾書先生是我們(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古典文學研究室的老前輩
  • 塵封數十年,錢鍾書選唐詩首面世
    該書定名為《錢鍾書選唐詩》,是近40年來從未對外公布的文獻,也是一部可供大眾品讀的獨特唐詩選本。錢鍾書選給楊絳的詩拿到錢鍾書先生選定、楊絳先生親筆抄錄的唐詩手稿時,是2017年,編輯胡文駿覺得,以毛邊紙為主的手稿沒多少重量,但卻「沉甸甸的」。
  • 錢鍾書選的唐詩有什麼不同—新聞—科學網
    今年是作家、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先生誕辰110周年,11月21日紀念日這天,人民文學出版社聯合相關單位共同舉辦了「紀念錢鍾書先生誕辰110周年暨《錢鍾書選唐詩》新書分享會」。
  • 周絢隆:錢鍾書選唐詩
    編者按「父選母抄,圓圓留念」——《錢鍾書選唐詩》一書出版之際,周絢隆寫下此文講述來龍去脈:原來在眾所周知的《宋詩選注》之外,錢鍾書還選過唐詩。嚴格說,這部書稿只是一個詩歌白文的選錄,且是一個私人化的「任性」選本——楊絳為排遣錢鍾書的有志難伸,鼓勵錢選一本唐詩,專門選給她看,由此才有「楊絳日課」。
  • 錢鍾書|論快樂
    洗一個澡,看一朵花,吃一頓飯,假使你覺得快活,並非全因為澡洗得乾淨,花開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為你心上沒有掛礙,輕鬆的靈魂可以專注肉體的感覺,來欣賞,來審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將離別時的宴席,隨它怎樣烹調得好,吃來只是土氣息,泥滋味。那時刻的靈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見陽光,撕去皮的傷口怕接觸空氣,雖然空氣和陽光都是好東西。快樂時的你一定心無愧怍。
  • 獨家首發|塵封數十載、歷時七年,錢鍾書楊絳伉儷合著首度面世!
    那就是:跟誰讀。比如跟戴錦華讀電影賞析,請劉慈欣給你列科幻書目……由大家內行帶入門或深造,如同在浩瀚書海遇良師益友,實乃讀書人之雅幸。就有這麼一本書,書裡收錄了1997首精心挑選出來的唐詩,卻塵封數十載才與世人見面。
  • 錢鍾書選定,楊絳抄錄 40年來首次對外公布《錢鍾書選唐詩》出版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2020年11月21日是錢鍾書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日。一部由錢鍾書選定、楊絳抄錄的唐詩手稿,經過人民文學出版社整理排印成書,正式發布。該書定名為《錢鍾書選唐詩》,是近四十年來從未對外公布的重要文獻,也是一部可供大眾品讀唐詩的獨特選本。
  • 《六神磊磊讀唐詩》評價兩極 當唐詩成為網文新"爆款"
    原標題:當唐詩成為網文新「爆款」 「六神磊磊讀金庸」系列火了後,六神磊磊又讀起了唐詩。近日,《六神磊磊讀唐詩》 出版了,作者曝在公眾號上的對於唐詩及詩人的解讀文字變成了白紙黑字的存在,這些「10萬+」加持的文字一經集結出版,便成了「爆款」,引發不少網友熱傳熱議。
  • 錢鍾書與中國古典數字工程
    「抗拒新事物到頭來的失敗,    也是歷史常給人的教訓」    如果單指記憶力,錢鍾書先生興之所至,打通中外,信手拈來的功夫,的確給人「電腦資料庫」的感慨。但是資料庫畢竟只能羅列資料,顯示異同,卻不能分證辨析,觸類旁通。而且畢竟要靠人來輸入主題詞語,靠腦來爬梳論證。所以直到今天,我們也沒有讀到電腦版的《管錐編》。
  • 讓孩子愛上唐詩的最好方法是帶孩子來「玩轉」唐詩
    還真給我找到了:六神磊磊帶給孩子們的暑假福利——用《給孩子們的唐詩課》帶孩子「玩」唐詩。 1、 六神磊磊與唐詩的關係 六神磊磊是誰?有人陌生有人熟悉,那麼我來簡單介紹下吧。 六神磊磊,原名王曉磊,因為特別招蚊子喜愛而六神花露水不離身,所以得了這麼個外號——六神磊磊。
  • 錢鍾書是被神化了,還是被低估了?
    他一開始並不把錢鍾書放在眼裡,兩人在甲板上鬥起舊體詩,這一鬥之下讓他心悅誠服,後來他把自己和錢鍾書比作雲龍相從,錢鍾書是人中之龍,是一代豪賢,而他自己是雲,是烘託龍的。1939年,錢鍾書從上海動身去藍田前,冒效魯去看望他,說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話。大意是你對中國的詩歌藝術有著高深見解,平常隨便說說就很了不起,不把這些金玉良言寫出來太可惜了。
  • 數學考15分的錢鍾書出道計算機題 這些人研究了35年
    錢鍾書認識他的舅舅、研究茅盾的王積賢。  從那時起,欒貴明常幫錢鍾書做一些瑣事,如從所裡借書、帶信、取工資、報銷醫藥費等,兩人逐漸成了忘年交。  1972年3月,錢鍾書從河南「五七」幹校回京後,開始寫作《管錐編》。他對書籍的需求量很大,欒貴明用鋼管和鋼板焊了一輛車,為他運書。
  • 數學考15分的錢鍾書出了道計算機題,這些人研究了35年
    錢鍾書認識他的舅舅、研究茅盾的王積賢。從那時起,欒貴明常幫錢鍾書做一些瑣事,如從所裡借書、帶信、取工資、報銷醫藥費等,兩人逐漸成了忘年交。1972年3月,錢鍾書從河南「五七」幹校回京後,開始寫作《管錐編》。他對書籍的需求量很大,欒貴明用鋼管和鋼板焊了一輛車,為他運書。
  • 讀唐詩,給孩子詩意的人生
    讀唐詩》這本書。為了讓孩子掌握詩詞的正確讀音,《給孩子讀唐詩》中的每首詩都加注了拼音,讓孩子在獨立閱讀中提高自己的識字能力。書的內容難度不適宜、讀起來枯燥,都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牴觸。《給孩子讀唐詩》的選詩採用由易到難的順序編排,每首詩之後附有詳盡的注釋和譯文,讓孩子充分理解唐詩的文化內涵;為了引領孩子更好地進入唐詩的世界,本書還生動地講述了唐詩背後的小故事,讓孩子在唐詩中掌握歷史,在歷史中品味唐詩。
  • 人人皆知唐詩好,唐詩讀法各不同
    不以文害辭 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千年唐詩新的解人知遇我上中學、大學時,背過一些唐詩,但是除了看懂注釋和翻譯、理解編選者的評點之外,沒想過還能自己去品讀、深究詩歌本身。讀一首詩,先自己逐字逐句琢磨,有了一些心得之後,再去看點評。發現前人見解正好是我所想,就很得意。有前人指出、而我沒看出來的地方,就好好體會,並提醒自己還可以從這個角度來讀。後來,我跟前人的交集越來越多,也就越來越有成就感了。再到後來,我時不時地能得到一些前人也沒說過的看法。這讓我有了自信,我知道唐詩已然成了我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只可仰望的聖物了。
  • 唐詩憑什麼排名
    想想也是,列前者關門竊喜,居後者也無話可說,誰讓你不抱貞守一呢?最近出版的《唐詩排行榜》(以下簡稱《排行榜》),用極其複雜而周密的辦法,列出一百首排名最先的作品。刊出後,學界、媒體和網絡吵得不可開交,質疑者認為這是惡搞經典,甚至斥責「我們的文科教授怎麼成了數字的傀儡」。編者則回應「排行榜,是我們傳播經典的一種策略和試驗」(見《中華讀書報》2011年11月23日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