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茂河為何長「綠毛」?水質有沒有被汙染?生態環境部門現場抽樣!

2020-12-16 青島電視臺今日

近日,有市民打來熱線,反映高新區匯智橋下的河水變了顏色,擔心是不是存在汙染。接到熱線後,記者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

市民反映的這段河水,是流經高新區的祥茂河,位於高新區中心位置,與膠州灣內側相連。前段時間幾場大雨後,河水水位有所增長。在現場記者看到,河水表面的泡沫比較明顯,顏色有所加深。由於是工作日,河邊人流較少,只有幾位垂釣愛好者。

市民:

有點發黃這個水,死魚沒看著。

市民:

你看這底下長綠毛了,水質不好,小魚專吃這裡的微生物。

這條河為何長「綠毛」?水質到底有沒有被汙染呢?記者隨即與環境部門取得聯繫,工作人員很快來到了現場。

徐公敏 高新區生態環境分局二中隊中隊長:

前兩天我們接到了市民的投訴,我們聯合建設部對周邊的環境進行了排查,沒有發現工業汙水進入,水質變化的原因可能是這兩天氣溫比較高,引起水中大量藻類繁殖,引起水中顏色變化。

隨後,環境分局工作人員抽取了河水水樣,準備作進一步的分析檢測。與此同時,負責水系維護的單位也派人來到了現場。

張同吉 青島高新城維實業有限公司生產部經理:

針對當前的水質狀況,城維公司開啟了防潮壩的汐控大閘進行換排水,目前已經換了兩潮了,估計再有一潮至兩潮的時間,這個水質就可以徹底地變化了。

青島電視臺今日

QTV-1《今日+》播出時間:每天17:00-18:30,爆料電話85701777,也可以通過微博、微信、藍睛app留言。每天,我們的欄目都會通過藍睛APP和快手進行直播,您也可以通過藍睛隨時與我們互動。(轉載文章請註明出處:青島電視臺今日)

青島人身邊的新鮮事,都在這兒!

相關焦點

  • 珠江釣起「綠毛鱉」,全身長滿水草,網友:很值錢
    陳先生說,他第一反應,這是汙染變異的——「現在水質很差的,釣起來的魚都有柴油味,肯定是汙染變異的..」 珠江的水質,這些年確實飽受詬病,但這隻「綠毛鱉」,跟汙染有沒有關係,不好斷言。
  • 瞭望 | 這家企業緣何被判賠超1億元「天價」環境修復費——廣州一起特大非法傾倒固廢垃圾環境汙染案追蹤
    從遠處看,「垃圾山」與周圍山體融為一體,部分山頭樹木已長在垃圾與泥土的混合物裡,刺鼻的臭味瀰漫在空氣中環保企業成了環境汙染的罪魁禍首,非法傾倒近10年未被發現不法企業盲目追求短期利益,賺了小錢,但修復生態環境的代價卻十分慘痛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毛一竹 周穎近十年非法傾倒固體廢物垃圾24萬餘噸,被判支付生態環境修復費等各項費用1.3
  • 潮州市生態環境局再次牽頭會同多部門開展近岸海域汙染防治聯合行動
    2020年11月27日,潮州市生態環境局再次牽頭會同潮州海監支隊、潮州海事局、潮州海警局,對柘林灣至長溪灣海域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狀況開展聯合執法行動。行動過程中未發現有違法違規破壞海洋生態環境的行為,體現了8月份開展聯合行動以來,各部門在強化海洋環境監管、嚴厲查處海洋汙染和宣傳海洋保護意識等方面具有較大的震懾力並取得較好的階段性效果。
  • 四個關鍵詞解讀《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
    《意見》全文共1.7萬餘字,在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和省委省政府《實施意見》的基礎上,密切結合我市實際,立足十一大重點展開,既全面分析了十八大以來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也為各區、各項職能部門制定了明確的生態環境保護目標任務;不僅以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為「原點」,全面謀劃汙染防治攻堅,
  • 海河河面上長「綠毛」 河中水草過量
    最近一段時間,她發現光華橋至國泰橋這段海河河面上,出現大量水草,遠遠看過去,河面上就像長了一層「綠毛」,影響海河美景。4月17日11:10,記者首先來到河西區臺兒莊路一側的海河堤岸上,然後沿光華橋向國泰橋前行,記者沿途看到大量水草漂浮在河面上。這些水草已經連成片,從岸邊一直向河中心「蔓延」而去,水草最多的地方,幾乎佔去了河道三分之一的面積。
  • 長沙: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2019年度水質改善幅度全省第一
    近年來,長沙像保護眼睛、對待生命一樣保護生態環境,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強力開展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良好成效,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
  • 河南省生態環境廳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大氣汙染問題專項...
    (三)加強現場檢查,嚴格日常監管。以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和整改清單問題為重點,通過加強現場核實檢查,嚴格日常工作落實情況監管,夯實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政治責任。對整改工作不重視、不認真、不負責,責任不落實、推諉扯皮、沒有完成整改工作任務的部門和個人,要嚴格實施問責。
  •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洞庭湖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督察...
    已完成2鼎城區石板灘鎮莫家鋪村村裡有一家砂場,老闆叫黃一元,砂場開山取石,莫家鋪山生態被破壞,採石廢水,運輸揚塵汙染,導致周圍農作物、植被死亡。督察組來的時候停產逃避檢查。11月7日,經鼎城區相關部門聯合調查核實,該信訪舉報件反映的問題不屬實。
  •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生態環境保護要堅持三個「不動搖」
    中國網訊(記者韓琳)今年6月5日是第49個世界環境日,生態環境部與中央文明辦當天在北京聯合舉行了「美麗中國 我是行動者——2020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全國政協常委、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致辭中指出,我國生態環境問題突出表現為三個「沒有根本改變」,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要堅持三個「不動搖」。
  • 生態環境部通報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就生態環境監測等有關...
    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是生態環境部門心中的「國之大者」。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生態環境部門將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紮實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各項工作,確保到2020年年底實現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其中,「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生態環境保護約束性指標必須確保完成,已經完成的指標要保持持續向好,不能倒退變差,堅決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 銅陵市通報安徽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移交 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
    /L,超過納管標準,未及時向主管部門報告進水水質超標情況。同時,水塘水面漂浮機修廢棄垃圾,周邊堆存大量生活垃圾,產生嚴重惡臭氣體,滲濾液嚴重影響水塘水質。取樣監測結果顯示,該水塘水質劣Ⅴ類,惡化嚴重,周邊居民反映強烈。郊區政府及農委、城市執法局等部門監管職責落實不到位。
  •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曬出2019年環保「計劃表」
    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全市環保系統將從「水清」「天藍」「地綠」「土淨」「聲靜」五個方面入手,切實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並做好迎接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準備。  讓水更清。
  • 生態環境部發布國家生態環境基準《淡水水生生物水質基準—苯酚...
    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我國生態環境基準—《淡水水生生物水質基準—苯酚》(2020年版)(公告2020年70號)。該基準由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組織制定,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依據《淡水水生生物水質基準制定技術指南》(HJ 831—2017)起草。苯酚對水生生物毒性效應明顯。國際上對苯酚淡水水生生物水質基準的研究已近半個世紀,美國等國家發布的苯酚基準值及相關毒性研究,是《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制定過程中的參考依據之一。
  • 陝西安康:生態環境穩定向好,環境質量保持全省前列
    中國農科新聞網-農業科技報 記者 王革委  一直以來,陝西省安康市委、市政府堅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以汙染防治和風險防範為重點,聚焦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和藍天碧水淨土青山保衛戰,克難攻堅、紮實工作,全市生態環境穩定向好,環境質量保持全省前列  「今年1-6月,安康中心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和城市水環境質量均排名全省第一
  •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荊州生態環境監測能力提檔升級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社會正文 來源: 荊州日報 時間:2020-12-17 08:37「十三五」時期,荊州市生態環境局切實發揮環境監測「頂梁柱」「生命線」作用,深入推進荊州監測體系與監測能力穩步提升,基本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和多元參與的生態環境監測格局
  • 宜賓「玉壺井」景點跨省汙染環境案宣判了
    經筠連縣環境監測站檢測,「玉壺井」水體中氨氮、硫化物及化學需氧量等指標嚴重超標。2018年4月至5月,筠連縣環境監測站在調查中發現某竹纖維公司廢水超標問題。2018年5月9日,經筠連縣環境監測站抽樣檢測,某竹纖維公司廢水總排口及「玉壺井」均檢測出可吸附有機滷素(以氯計)AOX,筠連縣生態環境局明確AOX是需重點審核的有毒有害物質。
  • 三明:三元區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讓山更青,讓水更綠!
    近兩年多來,三元區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做實做細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切實讓山更青、讓水更綠,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求。三元區成立由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副區長任副組長,發改、財政、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農業農村、林業、水利等有關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領導小組,並明確各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分工,建立集中統一、分級管理的運行體系。 牽一髮而動全身。三元區形成各部門協調聯動的管理機制,統籌落實項目建設任務,督查各階段目標任務落實情況,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 銅川:生態環境顯著改善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藍天越來越多,河水越來越清,生態越來越好…… 近年來,我市生態環境顯著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空氣品質持續好轉 2020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收官之年,我市本著治汙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的目標,持續推進「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六大舉措,按照「夏治臭氧冬治霾」思路,開展包抓包聯專項督查,抓好重點區域、重點時段和重點因子治理,全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嚴格工業源頭汙染整治。
  • 宜賓筠連縣「玉壺井」跨省汙染環境案,宣判了!
    經筠連縣環境監測站檢測,「玉壺井」水體中氨氮、硫化物及化學需氧量等指標嚴重超標。2018年4月至5月,筠連縣環境監測站在調查中發現某竹纖維公司廢水超標問題。2018年5月9日,經筠連縣環境監測站抽樣檢測,某竹纖維公司廢水總排口及「玉壺井」均檢測出可吸附有機滷素(以氯計)AOX,筠連縣生態環境局明確AOX是需重點審核的有毒有害物質。
  •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魯修祿就茅洲河、練江汙染目前治理情況如何...
    11月30日上午,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魯修祿圍繞「廣東決戰決勝汙染防治攻堅戰」主題接受廣東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專訪,就茅洲河、練江汙染目前治理情況如何答記者問。主持人:除了大氣環境質量,水環境質量也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茅洲河、練江汙染目前治理情況如何呢?魯修祿:這兩條河以前就是墨水河、臭水河,經過幾年治理,如今可以說脫胎換骨,再現生態魅力。這有賴於我省堅持高位推動,建立健全治汙工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