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不專業、沒素質當優勢的樂評人、影評人,你們真的配這個稱呼嗎

2020-12-13 騰訊網

一起思考一下:樂評人、影評人的存在是為了什麼?

第一次出現這個話題的時候,我沒打算寫;第二次,我仍然略過;第三次、第四次......我決定不再主觀忽視這個話題。某些樂評人、影評人,你們真的配這個稱呼嗎?

當音樂和影視文化的發展日益壯大,高品位音樂、影視作品與日俱增,客觀上便促進了音樂、影視批評學科的發展。對音樂、影視文化的品評、討論、判斷開始趨於成熟並多向發展,而作為樂/影評的操作主體,樂評人/影評人也更多的出現在我們面前。

我們拿樂評人來做解釋。

一個合格的樂評人應該具備什麼基本條件?

健全的人格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必備、也是最基本的條件之一。

但,目前的個別樂評人,似乎並未做到這一點。在「名氣」即金錢的市場經濟下,妄想一夜成名而不擇手段的人太多了。「以滅大師為榮,通過毀大師揚名」、「把詆毀辱罵、沒素質當優勢,通過吸血大流量者得到名氣」......但凡出名,不論黑白。

這樣的人,懷著這種扭曲的心態,他能做出什麼有價值的評價?

前段時間,某丁姓樂評人評價幫唱椅子樂隊的劉維「綜藝混子」,上了熱搜後表示,劉維一定很高興,因為他的名字掛了一天。前兩天,某丁姓樂評人又評薩頂頂的音樂《左手指月》「無聊、裝神弄鬼、俗、矯揉造作、毫無美感,不過是個熱鬧。」,上了熱搜被廣大聽眾否定後又沾沾自喜的表示,反正你們評論不了我,真慘,是不是特別無奈......

我不對他這些「樂評」的專業度做評價,但僅從文字表現出的簡陋粗暴、私人情緒主導的發洩,且不說不幸被他評價的作品如何,這個人如何可見一斑。

樂評的質量不一定代表被評人的水平,但一定取決於樂評人的品質和素質。

專業的修養是一個樂評人必備的職業素養。對於沒有明確語義性的音樂藝術來說,沒有專業的音樂耳朵,很難去充分理解音樂而評論。

專業的評論應當包含對基礎音樂知識、聽辨記憶能力、演唱技巧、各種音樂流派風格的掌握、音樂作品分析能力、對文學/美學/文化等等知識的了解。只有腹有詩書,才能做出可信賴程度頗高的評價。

而現在的許多樂評人依然沒有做到這一點(不論是不想(有能力卻不做)還是不能(沒有能力))。

《明日之子樂團季》比賽有一句我印象深刻的評價,學院胡雨桐打鼓表演,樂評人臧先生評價:「打鼓很楞」。上面某丁姓樂評人的「無聊、俗、矯揉造作、不過是個熱鬧」;《樂隊的夏天2

》裡說水木年華「油膩」的兩位樂評人......

沒有一點專業的表述,而是在表達自己個人視角的主觀感受。

和專業差別在哪呢?比如我寫兩句不同風格點評:「某的高低音如何,作詞的優缺點xxx,情感表達xx欠缺」;「某唱的真難聽,我不喜歡高音,我不喜歡他的詞,我覺得無聊。」

看出差別了嗎?你可以對音樂有不同的見解,而不是把樂評當成一種吸睛手段,發表攻擊性、主觀色彩嚴重的個人觀點。

樂評如今越來越趨向娛樂化、趨向「流量紅利」,但樂評本身該具有的基本審美門檻和專業素養不該被捨棄。不能為了追求播放量、曝光度、流量紅利去玷汙這個行業。

樂評如此,影評亦如此。

比如某汪姓影評人,因為想給肖戰一個教訓,給他粉絲一個教訓,所以金掃帚要給他。

比如《長城》上映後,某影評人發布「張藝謀已死」惡意人身攻擊;《二十二》上映後,某影評人稱受難者為軍妓。

我希望不論是音樂還是影視領域都可以出現「人人皆可評」的良性生態,而不是「人人皆可罵」的主觀發洩。

相關焦點

  • 矇騙國人幾十年的「素質教育」,一機構說出實情:你們配嗎?
    很多家長都覺得,我們現在的「應試教育」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未來要發展往「素質教育」的方向。而很多外國的世界名校被我們所憧憬,比如哈佛、劍橋、牛津等……很多家長都認為,國外的教學方式更好,也更能出人才,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一個國外專門幫人進世界名校的機構,說出了實情。但是,在聽這個機構說什麼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個機構的現狀。
  • 兩個人在一起的親密稱呼,不知道你們是屬於哪一種?
    導讀:兩個人在一起的親密稱呼,不知道你們是屬於哪一種?隨著戀情的發展,就有了不同的稱呼,其實通過兩個人的暱稱也能大約的判斷兩個人的關係,不知道你們是那一類的呢,如果一個稱呼叫久了的話不如試試,下面的幾種有沒有你喜歡的呢。
  • 漢語言這個專業真的很沒用嗎?網友:是的!
    如果沒記錯的話,漢語言這個專業在許多學校裡都是一個永遠被調劑的專業吧,記得當初高考錄取時,那些被調劑的同學幾乎都往這個專業調了。這個專業真的是那麼不堪嗎?作為一個從金融專業轉到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人,想說,這個專業真的沒什麼用,但它的用處就是它的無用。簡單來說,這個專業不會教給你一些什麼技術,大學三四年讀下來,也許你會發現,你什麼都不會。有的只是比普通同學多看了幾年的書,只是比別人多了解一些中國幾千年的文學知識,也許還會比別人多背那麼幾首古詩詞。
  • 光遇:你們如何稱呼監護人?叫姐姐很普通,這個暱稱很奇怪
    不僅責任重大,也體現出玩家的責任感以及愛心,所以小叔非常好奇,你們平時是如何稱呼監護人的?今日話題:你們如何稱呼監護人?叫姐姐很普通,這個暱稱很奇怪!首先,直接叫名字。當然這個姐妹,也會讓人感覺在和閨蜜相處,自然就拉近了距離。所以,遊戲中的監護人和崽,其實並沒有明確的規定,更是親密關係的一種形式。第三,不妨叫姐姐。玩家C比監護人要少7歲,監護人今年23,而C才剛滿16歲。
  • 微信裡,女人總是這樣稱呼你,我覺得你們之間的關係大多不簡單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往往是一件充滿複雜的事情,即使我們的社會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這個社會看似如此開放,可是,在交往的過程中,我們依舊要把握好一個度,保持好彼此之間的距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往往通過交流而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了解隨著交流而加深。
  • 比起「親愛的」,男人更偏愛這些「肉麻」的稱呼,你們用過嗎
    男人一旦感受到了戀愛的甜蜜,就再也無法離開了,而這個時候,比起「親愛的」,他往往更偏愛這些「肉麻」的稱呼,你們用過嗎。傻瓜其實,男人並不是傻,他只是喜歡在你面前做最真實的樣子。他私底下的樣子和平時冷漠的樣子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信任你,所以在你面前他可以放下自己的偶像包袱,可以為了逗你笑做各種事情。所以,當你叫他二傻子的時候,他會感受到一種認同感,覺得你接受了他,覺得你願意接納他最真實的樣子。
  • 男女之間,這樣稱呼對方,說明你們是真愛!
    但是,不管是哪一種關係,這個特別的人,總是會有特別的存在,當然也會有特別的暱稱。其實,男女相處,暱稱裡就蘊含了很多的感情信息,如果你們之間,經常這樣稱呼對方,說明你們是真愛!1、老頭子、老婆子一般都沒有人,敢輕易的互稱對方為「老頭子」或者「老婆子」。
  • letme直播透露:「讓帝」這個稱呼很噁心,我不喜歡被這樣叫
    就在最近,前RNG上單letme直播的時候,因為看到彈幕有人在刷「讓帝」這個黑稱,他再一次表示了自己對於這個稱呼的不滿,並且告知直播間的粉絲,希望大家以後不要再這麼稱呼自己了。在直播的時候,letme對於「讓帝」這個稱呼的回應大意如下:「讓帝」這個黑稱就跟你們小時候叫別人外號一樣,就是小時候上學的時候取笑別人起的外號,比如什麼胖子之類的吧,就是這種很噁心人的外號,誰被這樣叫都不會開心的吧?我只是覺得這樣叫有點不尊重人,但是很多我的粉絲就是不知道叫什麼,看見別人這樣叫我,也跟著一起這樣叫,不能這樣的。
  • 你們一般在大學把輔導員稱呼什麼呢?老師、X姐、還是直接輔導員
    昨天有學生問了一個這樣的問題:在大學裡遇到自己的輔導員是稱呼輔導員合適,還是老師合適?因為她稱呼輔導員,有同學笑話她,朋友們認為應該是稱呼老師恰當一些,請問到底怎麼稱呼才不失禮數呢?不得不說,大學裡的輔導員算是比較特殊的一個職業了,你說他是老師吧,大多數都是不帶課的,你說他不是老師吧,又感覺像是老師,畢竟從小到大在學校裡管我們事情的一般都是班主任老師,加之有些大學輔導員還是會上一些課的,所以稱呼老師應該沒啥毛病。
  • 異性關係再好,男人一旦這樣稱呼你,你們關係就沒那麼「簡單」了
    然後你們兩個在工作的時候他就突然稱呼你小笨蛋,這樣親密的暱稱讓你一下子就不知所措,同時也讓你們之間的關係變得開始尷尬,因為你不知道說他這樣的稱呼是只給你一個人的還是說是隨口這樣稱呼你的。小可愛你新換了一個髮型,然後來到上班的地方,他就誇你說你的髮型很可愛,然後一直喊你小可愛。
  • 古人真的稱呼官員為「大人」嗎?
    看過古裝劇的人,都會發現,電視劇中無論哪個朝代,只有是個當官的,都會被別人稱呼為大人。那麼古人真的是這樣稱呼嗎?且聽秀才一一道來。首先大人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周易中的見龍在田,利見大人,是指聖人或君子,也就是身居高位的當權者。
  • 「學長」的稱呼真的那麼重要嗎?大學裡什麼樣的稱呼比較合適?
    然後小編表示,交報名表本來就不需要做什麼多餘的事,一位讀者評論認為,應該詢問「學長學姐,我可以走了嗎?」。意見由此產生分歧。熱心學長才會被發自內心的叫學長又正好有另一位讀者希望小編能多說一些自己的看法,因此,這篇文章我們討論,「學長」真的那麼重要嗎?
  • 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南京——你真的想好了嗎?
    大家可能沒有關注到,其實考教師資格證、導遊證、法律從業資格證等各種證件的過程,不都是考前瘋狂看書做題的「微型應試教育」嗎? 回過頭來談所謂的素質教育,只不過是把應試教育花在學校裡的時間和精力放到了課下補習班。你素質教育學得好,比同齡人都成熟穩重見多識廣還多才多藝,但最後別人是985,你是211,怎麼辦?
  • 日本人不隨地吐痰,真的是素質高嗎
    長期以來,都有一個說法,說老外不隨地吐痰,是因為老外素質高,尤其是日本人,不隨地吐痰,遵守秩序排隊,素質很高,那麼真相如何呢?不過隨地吐痰真的沒看見過。那麼真的是因為日本人素質高嗎?雜菜齋並不這麼認為,要是日本人素質真的很高,那麼多菸頭是怎麼來的?後來雜菜齋看到日本民法裡這條規則,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日本有個輕犯罪法,是針對一些行為規範的法律,把有些行為列入犯罪。
  •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影評人?
    從《皮囊》到《花樣年華》,是電影教會了我如何同這個世界斡旋,現在我想把一些好電影推薦給更多的人。  其實,小時候我的夢想就是當個文學家,還記得兒時在一本叫做《花火》的刊物上讀到,「出名要趁早」。  幼時的腦子裡就只有一幅畫面:她扭著腰,衣服雖不華麗,但氣質極佳。  結果,到了自己長大就寫抑鬱了。
  • 戀人之間的稱呼,是只限於彼此的,你們的感情究竟有多深?
    這個稱呼的話,應該還挺常見的,幾乎每個談戀愛的人都是彼此的寶貝,但是這個詞彙雖然很常見,可是使用的程度也是很不一樣的,如果你的他只是在私下會這樣,一旦有另外的人存在就直呼大名了,其實他不是害羞,很多時候他只是在刻意跟你保持距離,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小編倒是認為,他對於你們之間的關係還是很有芥蒂的。
  • 22考研|跨專業考研真的沒有優勢嗎?
    "本科專業不喜歡但又不敢跨專業考研。" "跨專業考研會被歧視嗎?" "跨專業考研難度會不會更高?" 這幾天收到了很多考研er們的私信,都是有關跨專業考研的相關問題,幫幫發現只要提到跨考,大家的第一印象就都是難度大、不推薦。跨專業考研真的一點優勢都沒有嗎?
  • 老人悄悄給消防隊送橘子,並留下字條,其中這個語氣稱呼真的暖心
    老人悄悄給消防隊送橘子,並留下字條,其中這個語氣稱呼真的暖心每當發生火災時,衝在最前面撲火救人的往往都是那些默默無聞的消防隊員,他們雖然歲數都很小,卻肩負著特別沉重的使命,因此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尊敬。
  • 要這麼稱呼空姐,才能顯得優雅而又不失禮貌,下次別再叫錯
    隨著如今科技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交通工具能夠供人們來選擇了,相信很多夥伴們都有過乘坐飛機的經歷,雖說飛機在價格上要比高鐵和火車貴一些,不過確實也是能夠節省很多的時間,而且在飛機上的服務也是非常好的,有不懂的空姐都會及時的幫你進行解答,但我們在需要幫助的時候,怎樣稱呼她們才會顯得優雅而不失禮貌呢
  • 叔圈渣男女,吳秀波陳昱霖你們真的不配這五個字!
    陳昱霖,要和我愛戀愛嗎做牢的那種吳秀波被女演員陳昱霖爆料婚內出軌多位女演員,並稱自己從18歲開始陪伴了吳秀波七年,最後卻被無情拋棄。你們可以結合時間點自行推斷和斟酌,9月24號發了朋友圈,10月8號籤了這個,卻在11月5日回國。」陳昱霖媽媽向新浪娛樂表示,昨天發布公開信後,吳秀波方面並沒有聯繫他們。除了媒體和網友的關注,他們還收到了很多親朋好友的關心,此前親戚朋友並不知道此事。對於吳秀波妻子的聲明,陳昱霖媽媽表示:「她說的內容我們並不知情,也沒有聽木木提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