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促進博物館行業建設,滿足博物館專業技術人才需求,更好地發揮博物館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積極作用,中國科學院大學培訓中心聯合相關單位,依託國科大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舉辦「展陳設計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班」。現面向全國各級各類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和相關企業從業人員招生。具體如下:
本次培訓以「展覽敘事的藝術——博物館展示語境中的文化遺產」為主題,邀請博物館、當代藝術、美學與文化批評、影視、戲劇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實踐者,通過敘事藝術的跨界對話,從理論到實踐,深度解構博物館敘事語言、空間敘事藝術、展覽選題與藏品研究等內容,全面講授博物館敘事藝術與方式。現面向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及相關企業等從事展覽策劃、文化傳播與創意的專業人員招生。
時間:2021年4月5日至9日(每日上午9:10至11:30/下午2:00至4:30)
地點:中國浙江省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杭州市拱墅區小河路334號)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培訓中心
承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文化產業科學教育中心
協辦單位: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杭州中國刀剪劍、扇業、傘業博物館)
主題:展覽敘事的藝術——博物館展示語境中的文化遺產
課程主要由三個版塊組成:
版塊一:「博物館學視野下的展覽敘事」,邀請文博領域內專家學者從博物館學及其實踐的角度,解讀與分析博物館展覽策展與敘事;
版塊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邀請來自敘事藝術研究與應用其他領域的專家學者,解讀展示與展覽敘事藝術的可能性;
版塊三:實踐分享與工作坊,以一線策展人實踐分享為主,邀請學員參與分享與互動,並設置主題組織學員參與深度的交流、討論,結合課程內容,嘗試不同的展覽敘事構建。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資深博物館學研究者。曾赴美國史密森學會研學。曾在北京大學講授物館學,在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工作多年,發表博博物館學研究文章數十篇,併集合而成《物與識-當代中國博物館理論與實踐思辨》一書。
1981年10月參加文博工作,2002年7月至2019年6月主持浙江省博物館工作,曾任館長、黨委書記。現任浙江省博物館首席專家、研究館員。多年來,一直從事錢幣學和貨幣史研究,發表相關論著多種,連獲中國錢幣學界最高學術獎——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金泉獎」,兼任中國錢幣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金銀貨幣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近二十年來,致力於博物館學的研究與實踐,兼任中國博物館協會第五屆、第六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國際博物館協會中國國家委員會副主席,博物館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民族學(文化人類學)博士,上海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圖書館館長。哈佛燕京學者,福布萊特學者。2015 -2019年湖南裡耶古城(秦簡)博物館名譽館長,2020年始任湖南省湘西州博物館理事長。學術領域:新博物館學、人類學、社會文化變遷。
藝術學博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知名策展人、敘事設計師、博物館及美術館顧問。曾任北京今日美術館設計館學術總監、深圳當代藝術和城市規劃館的執行顧問、國際著名設計雜誌《FRAME》《MARK》中文版藝術總監。曾在首屆「中國設計大展」、首屆「北京國際設計三年展」、2019北京世園會植物館、湖北張之洞與武漢博物館、深圳城市規劃館等多個大型展覽或展館設計中擔任總策展人或設計師。迄今編著出版了《流動的博物館》《今日交流設計系列叢書》《歐洲設計現在時叢書》《平面設計死了嗎?》《正在設計的未來》等十餘本深具社會影響的設計書籍。曾受邀在國內外多個重要設計學術會議上進行學術演講或擔任學術主持人。近年來專注於博物館策展敘事設計以及城市文化空間的研究與實踐。
浙江杭州人,藝術史與美學博士。學者,作家,策展人。從事美學研究、當代藝術批評、展覽策劃。現為中國美術學院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撰寫出版《睹物——歷史的展示及其層級消費》(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年5月)、《哀歌——論文明的消極美學氣質》(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5月)。
獨立策展人,藝術批評學者。中國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學士,當代藝術與社會思想研究所碩士,當代藝術理論與實踐博士在讀,現任中國美術學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美術學院媒體城市研發中心策展部主任,四川美術學院CAEA美術館學術顧問,當代藝術調查局(ABI)發起人。長期關注當代藝術青年藝術家發展和生態,致力於完成學院藝術家培養和當代藝術整體生態圈的連結工作。同時針對當代藝術話題和藝術現象進行研究工作,將多種文化研究方式打通輸入到當代藝術討論內,討論未來藝術跨領域生存的路徑和方法,參與多項城市文化演進項目,讓當代藝術的角色性更加有效,更具時代感。
曾就讀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碩士。現就職於浙江藝術職業學院 ,浙江省電影家協會會員,杭州電影電視家協會會員。
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表演系副教授、中國美術學院藝術史博士,杭州豐馬劇場藝術總監、戲劇導演、策展人。研究領域為哲學與當代劇場和影像的關係、表演理論、左派批評理論、女性主義和政治學等。多篇關於劇場性和當代影像創作研究的文章發表於核心期刊和藝術評論雜誌,出版有《復象與鏡像:當代劇場與影像創作流動圖景》。作為劇場導演,創作作品有2013年杭州國際戲劇節開幕劇場作品《遊園•今夢》,另有詩劇《羅曼•馮•恩琴》等。策展實踐有「偉大的情人——兩岸四地青年藝術家聯展」「原子偏移——劉穎&席丹妮聯展」等。
杭州博物館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博物館學、視覺文化史、藝術史。主要策劃了「博物館@當代藝術」跨界系列展之「女神的裝備」(2018)與「永遠有多遠」(2020)、「海市蜃樓—17至20世紀中國外銷裝飾藝術展」(2019)等原創展。
1.報名人員需填寫報名表,附身份證、學歷證書提交電子版至報名專用郵箱。事業單位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在職人員申請優惠名額,另需提交單位介紹信和工作證複印件。報名郵箱:3086447585@qq.com
2.報名資料經審核合格後,由中國科學院大學培訓中心發放電子版《入學通知書》;學員憑《入學通知書》電子圖片和身份證入學。
3.限額60人。其中:事業單位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在職人員優惠名額20人,基層和偏遠地區工作人員優先。
4.2021年1月5日開始招生,經審核後確定招生名額,滿員即停止招生。報名資料需於2021年3月20日前提交完畢並完成繳費。
按規定修完計劃教學的全部課程,並經考核合格者,由中國科學院大學培訓中心和相關單位頒發「展陳設計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班」結業證書,或出具相關培訓證明。
事業單位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在職人員培訓費3000元/人;企業人士8000元/人;往期學員和團體報名人員(3人及以上)優惠價6000元/人。包括培訓費、資料費、現場教學等相關費用。學員交通、食宿等費用自理,食宿可由承辦單位統一安排。
收款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培訓中心
開 戶 行:工商銀行北京玉泉路支行
帳 號:0200 0630 0902 4909 393
(匯款註明:「姓名+展陳設計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字樣)
註:「培訓費」發票由收款單位統一開具,轉帳成功後請將轉帳憑證和開票信息發至報名郵箱。
報名電話:010-68488830
聯 系 人:王向寧 18901029100
電子郵箱:30864475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