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世界》:記憶、意識和人工智慧的各種可能性

2020-12-12 千家智客

[導讀]《西部世界》改編自《侏羅紀公園》作者麥可·卡萊頓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機器人主題公園技術失控的驚悚故事。

來源:極客電影(ID:geekimovie)

作者:複製人寫手

【新智元導讀】神經學家大衛·伊格爾曼(David Eagleman)有多重身份——史丹福大學精神病學和行為科學系兼職教授、在《自然》和《科學》等著名期刊上發表超過100篇學術論文、古根海姆研究員、世界經濟論壇理事會成員、暢銷書作者,艾美獎提名電視劇《深入大腦》(The Brain with)的編劇和主持人。然而在今天這篇採訪中,他的身份是HBO科幻劇《西部世界》(Westworld)的科學顧問。

《西部世界》改編自《侏羅紀公園》作者麥可·卡萊頓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機器人主題公園技術失控的驚悚故事。

第一季中,一群為滿足有錢人類客人最暴力的幻想存在的機器人「接待員」,如被傳染般一個個開始默念「所有暴力的歡愉, 必將以暴力結局」,最終以一場讓所有觀眾擔心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大暴動結尾。

伊格爾曼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大腦可塑性、時間知覺、通感和神經法,《西部世界》還在編劇階段時,他就與編劇和製片人就「記憶」、「意識」和「人工智慧的各種可能性」展開頭腦風暴,從科學上完善了這個腦洞奇大的科幻故事。

劇中,機器人的記憶不斷被「重置」,使得他們所有的體驗都是「第一次」;直到安東尼·霍普金斯飾演的福特一點點打開機器人的「記憶」,他們的意識開始覺醒。

伊格爾曼提出了一個在哲學和神經科學中持續多年的問題——既然人類對自己存在的認知來源於「感知」和「記憶」,如果這兩樣東西都可以被模擬,那麼「人類的存在」到底是不是一種模擬?

近幾年矽谷經常在談論類似問題——人類是不是生活在一個複雜的計算機模擬環境中,就像《黑客帝國》一樣?或許有一種比人類先進一百萬年的生物,對人類運行一萬種不同模擬,觀察我們在不同的情況下會做什麼反應,從而理解我們的現實。

《西部世界》第二季進程過半,主題公園DELOS已經被機器人變成「人間地獄」,大家都揪著心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西部世界》官網上的人類遊客求救信號

《Discover》記者Jeremy Hsu採訪了大衛·伊格爾曼,就新一季出現的新話題、本片編劇背後的討論、科學顧問的工作方法 等問題,跟這位「腦科學男神」做了深度溝通,以下為實錄。

採訪/Jeremy Hsu

翻譯校對/LEE

採訪內容來源/blogs.discovermagazine.com

WARNING!採訪內容有劇透

Q:《西部世界》科學顧問是怎樣一個角色?跟編劇和製片人溝通的過程是什麼樣的?

伊格爾曼:我想強調的是,這些人真的很聰明,他們不需要我。第一季製作時,我所做的全部事情就是去了趟洛杉磯,和他們(編劇和製片人)開了8小時會,對這部劇中所有的核心問題提出我的想法。

例如:「從零碎的記憶中建立意識」可能是個怎樣的過程?機器人會產生意識嗎?什麼叫「自由意志」?我們擁有自由意志嗎?機器人會提這種要求嗎?——這些也正是神經科學目前要回答的核心問題。

之所以花了8小時討論,因為沒人有正確答案,大多數時間我們都處於辯論狀態。《西部世界》最酷的是,他們也沒給出一個明確答案。

第二季,有趣的事發生了,他們開始討論「自由意志」的本質問題了。

《西部世界》第二季劇照

當機器人表現出一些類似「自由意志」的跡象時,編劇又會安排一些情節,讓他們懷疑自己的「想法」是否真的是「自由」產生的,還是被人類編排好的。

《西部世界》第二季劇照

機器人覺得自己有自由意志,卻又時常懷疑這一點——人類也一樣,也許根本不存在真正的自由。

我喜歡主創這種做法的原因之一,就是這些問題在科學上還沒有得到解答。

Q:所以他們只是在取笑人類意識的不同方面,比如情感、記憶、體驗......每一件小事?

伊格爾曼:當你寫了一個電腦程式,用它來運行各種複雜的圖形或其他計算時,它只是在運算0和1、以及把電壓推到電晶體上,這就是它需要做的一切。

所以問題是,我們是否認為你的電腦程式是有意識的——《西部世界》裡的機器人就像某種程序,他們表現出的「意識」是「自由」的、還是對符號的機械操控?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在神經科學中,我們並不知道答案。我們擁有的只是存在的證據——就是我們自己。

人類是由將近1000億個神經元組成的,每個神經元又都有大約10,000個連接,所以我們的構成非常複雜。我們知道自己是有意識的,所以計算機產生「意識」似乎有可能。

但另一方面,我們懷疑人類科學是否還太年輕,無法探測到底有沒有其他東西對這一切做幹預。

我們現在還沒有一整套系統的意識理論,根本不知道意識是什麼樣子。

我跟想跟你說,如果進2再做一個三重積分(表達一種複雜的數學算式),就能嘗到Feta奶酪的滋味、或是肉桂的味道,再或者獲得觀賞日落時的美好體驗......

這顯然不行,我們還無法用科學語言來表達「體驗」這件事的本質。

這讓我想起一位人工智慧研究員說過的話:也許《西部世界》並不是關於「我們如何走近AI」,而它更像是舉起了一面鏡子來反射人類意識、以及是什麼在驅動我們。

伊格爾曼:我想兩者都是。至少可以說《西部世界》不僅僅是關於人工智慧的。這就是第二季故事剛發生的轉折——你如何通過上傳一個人的意識,從而獲得「永生」狀態。

Q:這種論調不算主流吧?至少還不是我們研究能力所及的範圍?你怎麼看這件事?

伊格爾曼:我不想簡單肯定或否定,我只想說——人們現在還不知道。

大腦是由碎片和部分構成的,理論上它應該可以被下載。我們應該能夠在你想要的任何媒體上重建它,不管是在啤酒罐、網球還是矽片上。

一旦我們理解了它的算法,就應該能夠複製;如果這個算法等同於意識,那意識也理應可以被複製和轉移。

如果我把你的大腦放到另一種物質上,然後問你:「嘿,你感覺怎麼樣」,你回答說:「我覺得有點冷,還有點餓」;這其實是你在體驗意識,所以這個話題並不是人們想像得那麼「非主流」。

唯一問題是,我們現在沒有能力去實驗這個理論。

可能得再過——我假設個數字——50到100年,才能說:「好吧,現在我們有足夠的計算能力試著模擬整個大腦。」

但人們已經在朝這個方向努力了。目前還沒有成功的項目,而且近期也不會有,但我認為大家的目標都相當清晰直接,著手去做只是個時間問題。

Q:你的意思是說,這項工作成功與否,更多取決於計算能力和資源?

伊格爾曼:沒錯,是的。你想模擬一個完整人腦的話,如果你對每個電子顯微鏡下的大腦切片都進行重建,那麼它需要耗盡整個地球的計算能力,所以挑戰很大。

但是,如果用「高山」來形容這個項目的話,神經科學家「登山探險隊」已經開始「攀登」了,沒有什麼能阻止這項嘗試。

這是個開放的科學問題:我們對大腦進行超級詳細的掃描,在電腦上對它全面重建,然後按Go鍵,看它最終是否會有意識。

換句話說,你運行的算法是否等同於意識,或者我們還需要什麼才能建立起意識?一切尚未可知。

所以,《西部世界》的設定相當聰明——它發生在30年以後,那時我們已經弄清楚了大腦運作的原理,而且人類計算機的運算水平也遠超現在,所以理論上你可以在比大腦小得多的東西上複製它。

第二季中我們會看到,有一顆「大珍珠」似的球體被放置在機器人腦中,成為所有機器人腦部操作的中樞。

大腦就像是大自然母親成功將數十億細胞聚集到一個創造意識的設備中;但人類自己能用更好的技術、和以更小更高效的方式把它做出來嗎?

Q:我很想了解你對現在所謂人工智慧的看法。這些技術顯然與人類意識相去甚遠,你如何看待它們之間的差異?

伊格爾曼:現在媒體上出現的很多所謂人工智慧,都是「狹義」的人工智慧,它們已經能做出不同尋常的事情:你可以訓練一個類神經網絡來識別狗與貓之間的區別,而且它的識別效率比人類要高很多。

但是,如果你試著教這個網絡識別一些更複雜的物體、或是與人展開討論,它會徹底失敗,你需要重新訓練它。

「狹義」人工智慧在自己「狹窄」的訓練範疇裡,做得比所有人類都好;但問題在於,它擁有的智力水平還不如一個三歲孩子。

三歲孩子整體的智能水平比我們現有的任何高級人工智慧都好:比如拿起食物把它塞進自己嘴裡、從地上撿起一個奇怪的物體並快速學會怎麼擺弄把玩、在屋子中找到位置和方向......

所有對人類而言稀鬆平常的事情,對人工智慧來說都非常難。所以我認為不太可能會出現一個像人類一樣的人工智慧。

「人類大腦是我們所知物質範圍內最複雜的組織。」——阿西莫夫

我們人類所擁有智能是廣義智能,你可以用它完成各項任務,我們在認知上是非常靈活的。

相反,現在和將來會深入我們生活的人工智慧,在「狹義」方向上的能力是驚人的。

所以,儘管我很喜歡《西部世界》,但那並不是人類要邁進的未來,因為那沒有意義。你還不如建造一個更有用的機器人,它可以在輪子上快速移動。

機器人公司「波士頓動力」開發的人形機器人,和像小狗一樣能開門的人工智慧機器人

創造人工智慧和製造機器人的真正原因,是為了幫你去做那些人類並不擅長的事情。

拿谷歌地圖來說,你需要它幫你指出每條道路上的每一處交通情況,告訴我哪條路走得更快——這些都不是人力所能及的。

谷歌在2018開發者大會上發布的「谷歌地圖」和無人駕駛服務

我每天都在用這樣的人工智慧,而且每次都被它的能力驚豔,而它只是漸漸消失在生活背景中,成了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Q:在你參與《西部世界》的過程中,有沒有什麼激烈的討論點,或是你不得不站起來說「這很不合理」的時候?

伊格爾曼:我們討論的大部分問題都是終極問題,所以確實發生過激烈辯論;但有趣的是,這些問題都沒有正確答案。

換句話說,即便我是神經科學家,也不能輕易說這不是真的、或者這是真的。因此,熱烈的辯論不可避免。

給《西部世界》當科學顧問還有點「個人的好處」:伊格爾曼讓電視劇主創們幫忙宣傳了他自己的創業公司NeoSensory設計的「觸覺反饋電子背心」exoskin。

這個背心包含32個感官馬達,類似「虛擬皮膚」,能增強穿著人的感知,可以用於VR場景,解決VR缺乏的身體感知問題;或是為聾啞人和盲人這類天生感知有缺陷的人提升其他器官的感受力。

美國「大片」有全球影響力、是「軟實力」的代表,但曾經有段時間它們充滿科學常識錯誤。

所以,2008年美國國家科學院(NAS)推出了「科學與娛樂交流項目」,幫好萊塢影視編劇對接科學家、大學教授等學者,從源頭糾正劇本裡的科學錯誤,讓涉及科學技術的影視故事更準確、更有氣質。

《西部世界》編劇喬納森·諾蘭是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弟弟,他們兄弟倆與物理學家緊密合作,成功打造出電影《星際穿越》,被美國科學家們評為「最科學的電影」。

克里斯多福·諾蘭和物理學家基普索恩在討論《星際穿越》劇本

基普索恩的科學顧問分享

反之,家喻戶曉的好萊塢影視劇,也讓美國的科學家們變得越來越性感,推動了科普的進展,為國民整體科學素質的提高建立起良性循環。

相關焦點

  • 美劇《西部世界》中人工智慧之自我意識的悖論
    而很多時候,一部電影、一部小說、一幅畫,或是一首樂曲的主題,或是其所要表達的,真的不是簡單和顯而易見的。正在播出的美劇《西部世界》第二季,就是一部也許不會是那麼容易就能弄清楚主題的影視作品。而老K關於人工智慧的觀點是:工具做的再高級那也是工具而不會是人類。就像所有的人工智慧都是人類設計和製作的一樣,所有的人工智慧影視劇、小說、繪畫等等也同樣的是出自人類之手,所以這些作品也就只能是人類自己想法和習性的映射,而不會是真正人工智慧角度的想法和意識。
  • 深度揭秘美劇《西部世界》:意識才是真正的上帝
    《西部世界》於2016年播出,評分一直頗高,深受影迷喜愛。那麼,其中最令人深思的,恐怕莫過於機器人或者說人造人擁有意識這件事了。加上之前現實中機器打敗了圍棋高手,我們不得不承認,如果人工智慧再繼續,我們人類似乎都要受到「影響」,甚至於出現西部世界第一季所描述的慘遭殺害。
  • TING聞丨在《西部世界》,我們如何安置欲望和良知?
    製造者對機器人設置了各種密語,比如「你將進入無夢的深度睡眠」就是讓機器人關機的口令。此外還有「進入數據解析模式」、「關閉情緒」等簡單的指令式語言。西部世界樂園的技術中心機器人:西部世界中的機器人被稱為「HOST」,數量約為2000個。
  • 《西部世界》確實是神劇,如果只拍第一季的話
    《西部世界》片頭與達·文西的名畫《維特魯威人》。值得一提的是,《西部世界》並沒有為了凹「劇設」而堆砌各種高逼格的文化符號,劇中的用典基本上拿捏得恰到好處,在不失深度的同時也保留了順暢解讀的可能。畢竟對於一個商業作品來說,逼格太高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 記憶哲學:解碼人工智慧及其發展的鑰匙
    它們以某種方式為機器心靈的可能性提供了論證。這三種立場都存在問題。行為主義強調對環境做出反應,所以最終不會產生強的人工智慧的擔憂,因為最多是對環境做出的更為人化反應。符號主義和聯結主義所存在的問題是陷入到實體主義的立場之中。實體主義探討某類特定的主體實體具有意識,對於AI而言,AI成為一個有自身基礎意識的主體,基礎意識的運行機制與人類似或者以自身的獨特邏輯進行。
  • 深度解析:《西部世界》中哪一個機器人真正突破了意識界限?
    我們知道《西部世界》的主導演是喬納森·諾蘭是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弟弟。他曾經擔任過諾蘭的電影《記憶碎片》的製片助理,《致命魔術》的合同編劇。這樣一看,喬納森諾蘭其實一直跟著哥哥在好萊塢打拼,所以《西部世界》難免有著「大諾蘭」的影子——就是打破故事的時間線。
  • 《西部世界》:下一步,機械人會改寫「人類意識」嗎?
    《西部世界》:下一步,機械人會改寫「人類意識」嗎?編按:《西部世界》故事在未來世界。在龐大的高科技承認主題樂園中,仿真真人的機器「接待員」能讓遊客享盡情放縱慾望。現已播出兩季共二十集。如今由基思杜化.路蘭(Christoper Nolan)的弟弟尊立頓(Jonathan Nolan)及其妻子莉薩.喬(Lisa Joy)所改編的影集《西部世界》(或譯《西方極樂園》)(Westworld),描寫的是對記憶的懷疑、對身體的懷疑、對自由意志的懷疑、對知覺的懷疑、對他人的懷疑,並對這些懷疑以高超的敘事力進行包裝
  • 《西部世界》熱播 主角們畢業於哪所大學和專業?
    編者按:今天想聊聊《西部世界》中的人物背景,可能是職業習慣,我邊看邊忍不住想Dr.Ford到底是學什麼專業的?今天,我們想和同學們聊下最近都在追的一部劇——《西部世界》《西部世界》(Westworld),故事根據1973年的同名科幻電影改編。
  • 從《西部世界》中的心智之辯談起
    《西部世界》第二季中,福特將自己的意識上傳到了「母巢」,母巢完全由二進位的數字信息所組成,福特的整個意識被完全數位化。許多人認為,人與機器的不同就在於相對於機器的絕對理性,人有感性和模糊的空間。至少在《西部世界》的世界觀中否定了這種看法,所謂感性不過是複雜的理性模型,就像是天氣一樣,因為影響的因素和模型過於複雜,人們尚不能完全準確地預測天氣,但這不代表天氣系統不遵循理性的物理規律。其實, 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讓機器模仿人類的感性絕不是難事(如西部世界中的角色),只是沒有這個必要。即使在量子微觀世界中,否定自由意志的存在反而會更自恰。
  • 《西部世界第二季》:機器人真的能意識覺醒,反控人類嗎?
    2.倘若我是機器人,修改人類思想和意識的代碼,讓他們淪為奴隸或自殺,哪用得著我殺生這麼麻煩,雖然這是一種樂趣。一部披著人工智慧的倫理片,不過在立意上就高了其他美劇一個檔次,並且編劇牛批,多條主線層層遞進又相互影響,距離「神劇」這個稱號的距離也已不遠。
  • 《西部世界》,你看懂了嗎?
    等了兩年,《西部世界》第三季就要來了,這也是我今年最期待和擔憂的一部美劇。《西部世界》在第一季的時候,就帶領我們進入各種複雜腦洞。還有人類和人工智慧未來共處新的思考方向,擔憂的原因。是原本《西部世界》可以打造為科幻界巨製系列的新標杆。
  • 從「科學怪人」到「西部世界」藝術家如何思考?
    「第一次在歷史上,你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關注媒介、身份、理想主義和烏託邦的融合。幻想與現實在圖像中交織對話,揭示烏託邦的樸素性和當今事件的超現實本質。通過影片、攝影、裝置、錄像、雕塑、詩歌及繪畫的表達代表著交替的、平行的和抗辯的未來觀的不同策略、視角、笑話、陳述與敘述,以及在今天世界各地的藝術實踐中出現的各種象徵、符號與解讀。
  • 西部世界前情回顧season one:自由意志的誕生?
    兩年復兩年,第三季西部世界終於強勢回歸,第一集就飆到了9.4的高分。以我個人而言,第一集非常的友好:諾蘭兄弟倆出名的非線性敘事在第一集完全沒有體現,而我也越發覺得POI一直都在內植其中。誰讓兩部劇都是弟弟諾蘭開發的呢。
  • 如何評價「西部世界 第一季」
    第一集的最後,我們看到女主的父親因為出了故障(擁有了部分意識),被替換了,被送到地下。女主說自己從來沒有傷害過任何東西,最後拍死了一隻蒼蠅。說了這麼多,只是一點概述和感想,感覺編劇夫婦要講的東西很多,第一集肯定看不出全貌,但是也就是那幾個主題。隨著故事發展,最後,到底是人更具有人性還機器人更具有人性?Ford博士有沒有道德上的罪惡?人工智慧的界限在哪裡?等等。
  • 神劇《西部世界》的種種 你真的看懂了嗎
    在未來世界人們建造名為「西部世界」的高科技成人樂園在這所樂園中有著擬真人的機器「接待員」遊客可以在裡面極盡縱慾醜惡的人性在其中暴露無疑各種暗流湧動接待員在無盡的循環中開始自我覺醒意識到自己只是作為故事角色的存在故事主要從四條線展開
  • 明白了這十個金句,就看懂了《西部世界》一、二季20集的核心!
    正如《西部世界》中阿諾德將意識分為三個層次一樣(記憶、即興行為、更高層),對於《西部世界》這部電視劇的理解,也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並且每個層次都不容易。首先,是對於《西部世界》時間線的理解。我們要明白這部電視劇想要表達什麼,首先要知道它都講了什麼。
  • 酒店機器人正在照鏡子,科學家意識到問題嚴重性,它們有意識了?
    人工智慧如今已經發展了一個新階段,人們對人工智慧的出現報喜報憂,人工智慧的出現加快了人類科技進步,有人認為人工智慧出現後,會影響未來人類發展,它們甚至能夠代替人類工作,導致很多人因此丟掉了自己的崗位,如果它們一旦擁有屬於自己的意識之後,會不會威脅人類呢?人類很有可能難以控制它們。
  • 李航:人工智慧的未來 ——記憶、知識、語言
    更嚴重的是他對當前發生的事情不能記憶到腦子裡,幾分鐘後就會完全忘記。他的行動沒有任何問題,語言和思維似乎也正常,可以飲食、行走、說話、寫字,甚至彈琴、唱歌,看上去和正常人一樣。但他就是長期記憶(long term memory)出了問題。他感受到的世界和大家是一樣的,但轉過頭去,剛發生的一切就會從腦海中消失,他所擁有的只是「瞬間到瞬間的意識」,沒有過去可以聯繫,也沒有未來可以展望。
  • 「西部世界」——揉碎了的神劇
    《西部世界》(Westworld)今天就隨小編來了解一下《西部世界》故事設定在未來世界,在一個龐大的高科技成人主題樂園中,有著擬真人的機器「接待員」能讓遊客享盡情慾、暴力等欲望的放縱。隨著接待員有了自主意識和思維,他們開始懷疑這個世界的本質,進而覺醒並反抗人類的故事。
  • 《西部世界》詞書登陸開心詞場 背單詞也可以很開心
    由金牌製作人JJ Abrams,與諾蘭大神御用編劇Jonathan Nolan聯手,由HBO重金打造,集人工智慧和懸疑與一身的燒腦神劇《西部世界》登陸騰訊視頻。借著此部熱劇上線,開心詞場App與騰訊合作的《西部世界》詞書也同步上線。用戶在刷神劇的同時,也能高效便捷地在劇情的語境中學習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