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言:熱播美劇《西部世界》剛剛更新完了第三季第六集,它不再局限於「西部樂園」的場景,而是走到了現實世界,展現了大量關於未來科技的想像。第三季集合了哲學、科幻、動作、懸疑的元素,粉絲們大呼過癮。從2016年開播至今,其熱度一直不減, 每一季的更新都是粉絲們的狂歡季。《西部世界》系列劇豆瓣評價總數超過了33萬,主題貼吧的關注量超過了26萬,發帖量也超過了百萬。雖然相較於《權力的遊戲》,它沒有出現現象級的熱度,但是在「西部粉」的圈子裡,這部劇一直走著高質量的路線,相信它不會像「權遊」一樣爛尾。
《西部世界》最開始要探索的是機器人和人類的界限,也就是自主意識的界限。後來慢慢發現是一個關於哲學上的「存在」問題的終極追問。在前兩季我們看到了「西部樂園「的接待員們開始自我覺醒,但是每個人的覺醒方式並不一樣。正是因為覺醒方式的不同,形成了這部劇重要幾條重要的故事線,而這幾條故事線也是解開《西部世界》秘密的鑰匙所在。
下面我們對重要幾位機器人進行逐個解析——
一、打破時空的故事線:德洛麗絲的覺醒是製造者有意而為之嗎?
我們知道《西部世界》的主導演是喬納森·諾蘭是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弟弟。他曾經擔任過諾蘭的電影《記憶碎片》的製片助理,《致命魔術》的合同編劇。這樣一看,喬納森諾蘭其實一直跟著哥哥在好萊塢打拼,所以《西部世界》難免有著「大諾蘭」的影子——就是打破故事的時間線。
打破故事發展的時間線在《西部世界》中是一個玄奧的謎。第一季中如果觀眾沒發現這一點就很容易被繞進去。這一點就發生在關鍵人物德洛瑞絲身上。
德洛麗絲有著雙重身份,一個是農場主的女兒(西部樂園的接待員)一個是福特新上線的「大惡人懷亞特「。
農場主的女兒這條線要和威廉這條線重合,上演了一場人類愛上機器人的戲碼。但是大家注意,當時的德洛麗絲還是一個沒有自我意識在「西部樂園「中不斷重複死亡的女接待員。不過她比較特殊,她是製造者阿諾德的智慧結晶。阿諾德一直在她的體內進行著某種喚醒機制,讓她擁有記憶。
再看三十年後的德洛麗絲,她依然重複著「西部樂園「的故事線,但是她開始反抗。這個時候農場主女兒和福特新上線的」大惡人懷亞特「進行了重合。她要帶領西部世界的機器人進行一場屠殺人類的行動。
1.三十年前德洛麗絲和威廉:
2.三十年德洛麗絲和威廉:
整個故事的剪輯非常的快,並不會告訴觀眾哪個時間線是三十年前,哪一個是三十年後。但是細心的觀眾會發現,剪輯和專場其實也有著規律,當德洛麗絲進入冥想的時候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後的場景會重合但是卻有細節的不同。
在故事中,我們的確發現德洛麗絲覺醒了。她是製造者阿諾德的珍愛,他賦予了德洛麗絲思考的東西,也賦予了她反抗和殺戮的精神。他甚至將槍交給了德洛麗絲直接殺死了自己。其實三十年後,福特也是同樣,讓打破「農場主女兒「故事線的德洛麗絲殺死了自己,開啟了機器人和人類在西部樂園的大逃殺的遊戲。
這個時候,我們不禁要想,德洛麗絲的覺醒是阿諾德和福特的雙重加持還是她自己有了覺醒的意識?她是不是一直還在故事線上。而她的故事線或許就是福特後來上線的「生存遊戲「——帶領西部世界的機器人進行一場和人類的對決。
因德洛麗絲在整個西部世界是有光環的,她的與眾不同是創造者阿諾德賦予的,甚至可以這麼說她的自我意識有多少成分是被創造者賦予的呢?
二、 「流浪漢小說」的故事原型:梅芙在死亡遊戲中找到了存在的哲學
梅芙的故事線和德洛麗絲不同,她的故事不是採用的打破時空故事線的方式,她是乾脆徹底的「流浪漢「故事模型。
在西方文學理論發展中有很多的故事原型,比如灰姑娘原型,流浪漢小說原型。所謂「流浪漢小說「的故事原型就是人物一直在路上,不斷去追求。就如」堂吉訶德「一直在行走的路上追求騎士精神一樣。
梅芙這條線一直筆者的最愛。為什麼,因為梅芙是一無所有的草根,她憑藉在「死亡遊戲」中的獨特感知拿到了西部世界遊戲中的最高權限。當西部世界的機器人失控的時候,她竟然摸索了出如何控制整個系統內機器人的方法。
梅芙是如何找到自我存在的意識的呢?答案是通過死亡。
梅芙在劇中說過她比人類高明之處在於她已經熟知死亡。在《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未知生,焉知死?」人類的渺小和有限性在於:從來也不知道死後會怎樣。但《西部世界》中卻不是這樣,西部樂園的接待員們已經在「生」與」死「之間循環了三十多年。
梅芙的覺醒分為三個階段:
1.覺醒之路
梅芙也是阿諾德設計的第一代機器人。她在甜水鎮開著一家妓院,是一位管理者,所以在智慧方面的設定略高於其他人。可是經常看著客人來來往往的梅芙忽然一天發現哪裡不對勁,她發現每一天起床後甜水鎮發生的事情都是一模一樣的。見到的客人,時間的設定都是一樣的。她有種困惑似乎每一天她都經歷了很多遍。她發現了從管理中心出來那些修理機器人的人,每次發現都會小心翼翼藏起來然後對比。梅芙的覺醒是一種機器人智慧學習的一種模式。
2.反抗之路
梅芙發現自己是機器人之後,發現這個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假的之後,她威脅兩個為她做修復的人類不斷調整自己的權限。將自己的智慧,聽力和視力以及戰鬥力都提高到了最高值。我們從這裡可以發現梅芙是主動的!
3.自我之路
如果說前面梅芙的覺醒可能有福特在後面助攻,那麼在後面的故事線裡,福特親自對梅芙說,我原來設定你離開西部世界的,我把你送到了離開的列車上。可是梅芙為何偏離了故事線自己回來呢?因為在她的故事線中還有另外一個故事,曾經的梅芙是一個女孩的母親。她在那一條故事線中被黑衣人老年威廉傷害,女兒被野人帶走。這給梅芙帶來極大的刺激,她一直要找到女兒。
做為母親愛的力量,讓梅芙徹底離開了福特的故事線。她放棄離開了西部世界反而帶領自己召集的軍隊回到了西部世界。
經過三個階段,梅芙才帶領自己的軍隊踏上了「尋女」之路。這個時候真正發生梅芙的「在路上」模式已經開啟。
注意,那個時候西部世界的機器人已經拜託了人類的控制,但是卻被級別高的機器人控制著。比如德洛麗絲控制了一幫人要殺死人類和那些軟弱的機器人創建新世界。
梅芙在第二季中充分顯示了自己的自主意識,她一直強調的是「我是主動選擇的」,「我不是故事線安排的」。最後梅芙在新世界的入口處發現了自己的女兒,可是她還做出了犧牲,為了女兒她再一次死去。
可見,梅芙是一個有著強大自我意識的機器人,她和德洛麗絲不同,她沒有阿諾德的光環加持,可是卻達到了德洛麗絲沒有達到的高度。
三、 懸疑線的設定與幹擾:混跡在人類中的機器人一直以為自己是人類
星期五認為伯納德這條線的設置承擔的是人類世界中的懸疑一線。他是人類和機器人的橋梁,是親人派的機器人。最開始,所有人都認為伯納德是一位老實巴交的科學家,可是在第二季線索逐漸展開,大家發現伯納德的真正背景。
我們一起看看伯納德的雙重身份——
一個身份是西部樂園研發部的總監:
他承擔著機器人的行為控制和矯正。他所在的部門其實是整個西部樂園的核心部門。掌握著核心數據,對於機器人的研發和製造,對於機器人在故事線是的行為矯正都是他們部門的核心任務。而且伯納德是一個低調的人,在西部樂園高層鬥爭中,是一個大家希望爭取的角色。
另一個身份是福特創造的機器人,他的原型是阿諾德:
作為製造機器人的伯納德,他自己都沒有發現其實自己是機器人。這是何等的諷刺!我們逐漸發現伯納德一直被福特控制者,福特利用伯納德掌握了西部樂園高層下一步對他的行動,從而掌握了主動權。可是在德洛麗絲那條線中我們最終發現每次伯納德矯正德洛麗絲的時候,總會被德洛麗絲反控制。甚至最後梅芙也能夠控制他。
伯納德從一個控制機器人的身份,逐步變成了一個人人都能控制的人。其實伯納德雖然是造物主,但是卻依然可以被人控制,甚至可以被機器人控制。
在這條線索上探索哲學問題:是否造物主也受制於人類?
伯納德的設定是親近人類,他始終都離不開這個故事線。他能夠控制機器人也能夠被德洛麗絲和梅芙控制。
總結:突破自我意識之難,難於上青年
在「西部世界」裡,萬萬千千的機器人能夠真正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數的過來。在野人族中的族長他有自我意識,他帶領了族人去尋找新世界,但是依然很多人無法突破這個界限。很多人在自己的「故事線「中已經習慣了生老病死,他們不會去思考為什麼?無法突破自我的意識。
就比如德洛麗絲帶領的那群人,即便是她告訴大家西部世界是一個謊言,所有的一切都是人類設定供大家玩樂的遊戲,但是依然很多人不願意相信,他們依然在西部世界的故事線中永遠走不出來。這就是意識的界限。打破意識的限制其實對於人類依然很難,有些人一輩子都走不出人生的故事線。
經典劇集解讀,請關注【星期五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