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世界第三季已經出來有一段時間了,最近看了梳理一下劇情。
首先先大概介紹這部劇的背景:故事改編自作家麥可·克萊頓的同名科幻電影,圍繞著一個未來主題樂園展開,樂園裡有很多機器人,可以幫助人們實現自己的白日夢。然而一直運轉良好的機器人中途突然出了問題,局勢逐漸失去控制,供上流階層取樂的仿生機器人從無意識工具人狀態中解放出來,獲得自由意志的故事。
2016年至2020,《西部世界》已經完整地播出了三季。首播季憑藉著規模宏大的製作和令人耳目一新的題材,獲得了非常不俗的收視和口碑,贏得不少擁躉。
在不遠的未來,一家名為Delos的高科技公司開發了一個複雜而龐大的主題樂園項目。該項目由六個主題的園區組成,每個園區對應不同的世界背景和數百條故事線;例如以18世紀美國西部為背景的「西部世界」園區,以日本江戶時代為背景的「幕府」園區……主題樂園為遊客提供的是角色扮演的遊戲體驗。園區裡的角色均由稱為host(招待者)的仿生機器人扮演,經過園區工作人員反覆測試後,這些機器人能夠像真人一樣應對外界刺激,並作出如同真人一般自然的反應。為了確保遊客的安全,機器人的設定是可以彼此攻擊的,卻唯獨不能殺害遊客。因此,遊客成為了神一般的存在,在這裡他們可以肆意妄為,燒殺搶掠、作奸犯科都是被允許的。
所以西部世界園區,便是整部劇的起點。在該園區的一座名為「甜水鎮」的西部小鎮中,兩個仿生機器人德洛莉絲(Dolores)和梅芙(Maeve)以各自不同的經歷和方式產生了自我意識,並設法擺脫了園區後臺工作人員的控制。在《西部世界》第三季中,成功矇騙過關、逃出園區的德洛莉絲,終於來到了人類生活的世界。曾在園區中遭受的種種痛苦不堪的經歷,使得她對人類充滿了敵意,而她也正在暗自謀劃著一場反擊人類的「戰爭」。為了找回「女兒」而放棄了去往人類世界的機會的梅芙,則在遭到槍擊後進入某種假死狀態。當她再度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早已身在戰火紛飛、槍林彈雨的納粹德國。很顯然,她其實是被送進了二戰主題園區。
因為一共有三季,劇情激情繁雜,《西部世界》並不容易梳理和消化,對人物的分析反倒成為了理解該劇的一個較為奏效的窗口。前兩季的核心角色主要有五位,分別是德洛莉絲、梅芙、福特、伯納德和黑衣人。德洛莉絲是整個故事是中心人物,她是由樂園創始人之一的阿諾德於35年前打造的初代仿生機器人,也是第一位擁有了自我意識的機器人。在「西部世界」園區中,德洛莉絲扮演的是農場主的女兒。她在西部世界中的故事線基本設定是:某天從甜水鎮回到家時,德洛莉絲發現被惡徒擊斃在地的父母,自己則被惡徒姦殺。顯然,惡徒是由遊客扮演的角色,而德洛莉絲從根本上而言,只是一個「提供性愛服務」的機器人。在甜水鎮扮演老鴇之前,梅芙曾在另一條故事線中存在過。她在那條故事線中扮演一位小女孩的母親,目睹女孩被人殺害的痛苦回憶一直保存在梅芙的意識中。直到德洛莉絲說出那句引自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的「These violent delights have violent ends」,才真正啟蒙了梅芙的自我意識。
甜水鎮的故事線結束後,梅芙和一眾機器人在睡眠模式下被送回維修基地修理。對周遭世界產生懷疑的梅芙抵抗了這種睡眠模式,並以威脅的方式得到了兩位維修人員持續的幫助,繼而開始了解整個園區存在的事實。羅伯特·福特和創造德洛莉絲的阿諾德同為樂園創始人,倆人是仿生機器人最初的開發者,後因理念上的出入產生矛盾。阿諾德堅信機器人終將產生自我意識,為機器人設計了喚醒自我意識機制的迷宮遊戲。而福特是一個非常理性的科學家,他反對阿諾德的做法。最終阿諾德意外去世,福特不得已拉攏Delos公司開發了樂園項目,自己則成為了樂園的首席設計師。福特對整個樂園長達30餘年的控制,使其成為了Delos公司管理上的潛在威脅,高層打算尋找機會讓福特主動退休。
伯納德是福特的得力助手,他能力過人且心懷善良,兒子夭折的傷心往事是他最大的心結。伯納德主要從事的是仿生機器人的研究開發和修理工作,他與參與樂園管理的特瑞莎處於秘密戀愛關係中。直至親手將特瑞莎殺死,他才被福特告知了自己是仿生機器人的事實。30年前,Delos剛剛涉足樂園項目不久,威廉跟隨著公司繼承人羅根來到了西部世界。威廉性格靦腆孤僻,對這裡的一切充滿了牴觸情緒,直到他遇到了德洛莉絲。在與德洛莉絲接觸的過程中,他逐漸地混淆了人類世界與仿生人世界的界限。直到羅根將德洛莉絲肚子劃開,肚子裡的金屬零件暴露在威廉的面前時,威廉才從對德洛莉絲的迷戀中醒悟過來,變得殘暴和瘋狂。30年後的他,成為了樂園裡的神秘遊客黑衣人,對解碼遊戲機關的瘋狂使得他誤將自己的親生女兒殺死。
以上五個角色相互的關聯使得樂園項目的輪廓逐漸地清晰起來。而樂園除了是作為商業娛樂項目而使用外,每個遊客在樂園中的所有信息均會被記錄下來,樂園真正的面目是實驗場。但樂園的實驗對象並不是根據代碼行動的仿生機器人,而是那些由血肉組成的同樣被蒙在鼓裡的遊客。樂園既是作為商用開發,也是作為研究人類行為和人類永生方式的實驗場所。
接下來說說這部劇的精妙之處:《西部世界 》前兩季的展開均運用到大量的敘事詭計,將幾段由相同人物參與的不同時間線巧妙地、不留痕跡地粘貼起來,形成了欺騙性的敘事。直到真相揭露後,觀眾才幡然醒悟過來,這些敘詭為觀影過程帶來顯著的震撼效果。縱觀以往影視文學作品中關於機器人的主流敘事裡,機器人與人類的矛盾往往來自於一種奴役關係的存在,即機器人作為工具參與到人類的生產實踐和生活中來,而「自我意識」則成為機器人作為工具的最大障礙。機器人對人類的反抗,實際上是為了從人類手中奪取自我的敘事權。沒有敘事權的歷史是他者的歷史,是被殖民的歷史。因此,當下虛構作品中的主流機器人敘事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殖民主義敘事。
顯然《西部世界》並未簡單順承機器人與人類二元對抗的俗套命題。整個作品的核心甚至根本不是人類與機器人的矛盾,而是探討生命體存在的終極意義:機器人的行為和感知是代碼下的命令執行,人類的行為和感知,就真的完全是自由意志的體現嗎?倘若人類也是一種「機器人」,那麼操控人類的「代碼」究竟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