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一切隨遇而安

2021-02-18 十點讀書

不慌不忙地堅強,安安靜靜地盛大,終有一天,你要的時光都會給你。

某日,記者採訪時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如果給你機會讓你重活一次,你願意選擇哪個時間段從頭再來?」

對方驚訝了,「為什麼?」

是啊,為什麼呢?

因為時間倒退六年重來一回,我怕無法遇見今天這樣一對可愛的兒女;倒退十一年,我怕有什麼事情打岔,就錯過了與阿呆哥的相親;倒退十三年,萬一考不上研究生怎麼辦,那可是我學生時代最有價值的三年研讀時光;倒退十七年……天!想都不敢想,高考,以及此前昏天黑地的複習、模擬、衝刺,那簡直是場噩夢!

記者笑了,她說:「葉老師您別這麼快回答,再好好想想,從小到大,只有一次機會可以重來,您會選哪一段?」

好吧,從頭回憶,我們到底是怎麼一步步、變成今天這般的模樣?

小學一年級戴上了紅領巾,從此不僅是個「有組織」的人,還是個被組織檢查的人——逢周四我戴著紅袖章站在校門口檢查誰忘記戴紅領巾,其餘時間別人檢查我。不戴紅領巾要扣分,會給班級「抹黑」。所以那時候,我的書包側兜裡總裝著一條備用紅領巾。一個書包兩個側兜,另一個裡面裝著一次性雨衣。凡事要有應急備用方案,外婆在我7歲的時候就告訴了我。

讀初中,家離學校遠,開始坐公交車。那年那月的冬天還沒有空調車,公交車上撒風透氣。我穿著厚厚的羽絨服站在車廂中段的位置,不需要手扶欄杆,因為自有一圈比我高的成年人會把我固定在中間。也不知道走到哪一站時,突然感覺到一隻手伸過來,抵上我的前胸。我往後縮,他往前伸。我再縮一下,他再伸一點。我有點害怕,更多是厭惡。好不容易車到站,趁著人流鬆動,我飛快轉身,那隻不知道從哪裡來的手這才消失了。那天回家後,我披星戴月地摔了好幾跤,學會了騎自行車。

讀高中,數學成績不好,咬咬牙放棄了去讀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夢想,從零開始、背水一戰轉學藝術科,只為高考不計數學分;讀大學,英語成績也不咋地,但笨人有笨辦法,車輪戰背單詞最後竟然比研究生英語分數線多兩分;不是名牌大學、強勢專業,平日裡只能多在相關行業實習積累成果,基本沒休過完整的寒暑假。

工作了,費好大勁適應工作崗位,時刻謹言慎行,但仍不乏紕漏,隨時可能被罵得狗血淋頭,然而再狼狽也要先收拾好爛攤子;結婚了好像很多人都會遇見婆媳問題,有了孩子很多人都在忙著跟小豆丁鬥智鬥勇……

沒有誰是天生就有夢想、天生擅長查漏補缺,更沒有誰從來都是一帆風順。我們走到今天,一定是披荊斬棘、身經百戰。

記者感慨說:「您一定是個幸福感特別強烈的人,因為只有對現狀超級滿意,才不會選擇任何一個階段來重活一次。」

我不太滿意目前的居住環境:開放式小區,有人在樓下花壇裡圈養了三隻羊,還有人在門前甬路上放養了一群雞,到夏天的時候,繚繞的氣息實在很銷魂。

我也不太滿意目前的工作區域:學校離市區太遠,自駕車往返一次九十公裡,路費成本近百元,時間成本近兩小時,坐班車更久,三小時。

我還不太滿意阿呆哥全年無休的工作狀態、叮&咚小朋友打死不學任何藝術特長的拗勁兒、城市裡越來越多的霧霾,以及我臉上新增三顆小小的曬斑。

所以,我更願意想想怎麼在自己能夠擁有自主權的範圍內,讓那些不盡如人意的部分,變得好一點。

比如房子外部環境差,內裡通過改造大可以溫馨舒適一點。既然現階段為了工作、求學不適合搬家,那麼開動腦筋把老式民居打造成通透的三室一廳兩衛也不是很難,關上門自成一國,坐在沙發上環顧四周心情都會變好。

再比如工作區域太遠,但幸而課程並不算太分散,犯不著天天往郊區跑,總還能省出一些路上的時間,用來讀書、寫作,也思考幾個學術問題。需要走在路上的時候,會聽一個有趣的音樂頻道,知道了一些新歌,後來還結識了當班DJ。

至於男人不顧家,這也不是個例,反正我自己也挺忙,沒空嘮叨他,偶爾遇見阿呆哥不用加班到深夜,我們蓋棉被純聊天,覺得這也是精神層面上的「小別勝新婚」……

是的,隨遇而安,這個詞在《成語詞典》上的解釋為「能安於所處的環境」,許多時候,也代表一種主觀能動性——我們自己的生活,屬於自己承擔的部分,也可以由自己來改造。換言之,上輩子我們沒有機會拯救銀河系,但這輩子,我們還有機會「救」自己。

就像新浪微博上有年輕讀者給我留言,說考研結束了,考了第二名,該專業只取一個,自己被淘汰。大學時拍過紀錄片,還獲過一些獎,但還是被調劑到西部地區一所普通的211大學,怎麼想怎麼不甘心。

憑良心說,姑娘,我覺得你的運氣當真不錯——你所在的少數民族地區既有豐富的人文資源又有秀麗的山川景色,如果要拍紀錄片,只要你吃得了苦,尋找一個有價值的切入點,用富有表現力的手法去表達,你成功的概率會比大城市裡歌舞昇平的人們多許多。縱使你將來要考博,一個有獨立學術思考的碩士研究生,如果她還有拿得出手的創意類作品,在許多導師眼裡,平添加分項。

所以,哪怕我並不喜歡「一切」這樣絕對的修飾詞,但還是忍不住對你說出這句話:讓一切隨遇而安——美好的囑託不嫌多,就像年輕時,走過的路、遭遇的磨礪、看過的風景,都不嫌多一樣。

那麼,這是一本雞湯書嘍?

似乎也不是。

如果從這一頁開始,我們能有幸一起走到最後一頁,或許你會發現,這裡面的許多文章,關乎感念往昔的回憶、鼓足勇氣的自省、偏於理性的追問,甚至不乏有問無答的自學成才——我不是人生導師,沒有資格指點你如何生活,但我可以和你一起,在漸進的回憶與思考中追索一個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畢竟,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

法國文藝復興後期的思想家蒙田說:「如果容許我再過一次人生,我願意重複我的生活。因為,我從來就不後悔過去,不懼怕將來。」

所以,在瞬息萬變的生活中,唯一不變的,或許就是「以不變應萬變」的那顆心吧!

隨遇而安,就是漫漫前路中,我們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所有人都在勸你做一個內心強大的女子,但一個人只有有了隨遇而安的智慧和能力,才能夠做到真正的內心強大。用隨和淡然的態度,過隨遇而安的生活。不慌不忙地堅強,安安靜靜地盛大,終有一天,你要的時光都會給你。

相關焦點

  • 放得下,隨遇而安,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人生的際遇千差萬別,面對同樣的境遇,有的人憤憤不平,有的人煩躁不安,有的人卻靜若處子,有的人卻能隨遇而安,皆緣於心境。看得開就愉悅,放得下就自在。生命的美在於平和,生活的美在於平淡。以恬淡的心態面對生活,順其自然,讓一切隨遇而安,問心無愧就好。
  • 萬事皆緣,隨遇而安。佛說:一切隨緣!
    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心自在,隨喜而作,是為生活的密行。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我們生在人世間,必須得學會接受現實,雖然有時候現實很殘酷 。我們要學會隨緣一世,這樣才能活得自在。人因為執著的東西太多,所以得到的煩惱也更多。不能拋舍的東西太多太多了,也許一生, 也許來世,也許一世又一世的輪迴,還是參不透其中的奧妙,還是很執著。下面我們先從一個故事談起。
  • 放下一切,隨遇而安,順其自然
    分享使者雷爾的教誨:放下一切,隨遇而安,順其自然3月16日今天上午我想跟大家談談思考與感受的不同。每周日上午11點的接觸祈禱是去思考耶洛因呢?還是去感受耶洛因呢?有時在周日接觸上,我會見到努力思考耶洛因的雷爾利安。有時真擔心他們的內褲因此變成「棕褐色」的呢。當然,最好是去感受耶洛因。這是不需要努力的。
  • 正確心態——隨遇而安
    說到後來,大家得到統一的結論,認為生活當中不可能一切都如意所謂「正確心態」,其實就是四個字:隨遇而安。我覺得很有道理哦。想想吧,哪能事事都令自己滿意呢!遇到不如意的事,我們首先是積極地去改變它,使它按照自己滿意的方向發展;如果改變不了,那就只能盡力去適應它了。「隨遇而安」就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去適應它。
  • 歲月溫婉,隨遇而安
    「隨遇而安」本是褒義詞,可現在一些人眼裡,它的貶義成分已多於褒義成分,成了「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的同義詞。觀察周圍形形色色的面孔,沒有見到幾個人有腳步的從容和內心的寧靜,而浮躁、焦慮、憂鬱、悲觀等現代病,卻輪番襲擊著人們的心靈。有人將此歸結為日益激烈的競爭,是時勢所致。實際上,絕大多數的競爭是一種追求功名利祿的競爭。古人云:「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禍流於滔天。」
  • 「隨遇而安,是一種很好的生活態度」
    《隨遇而安》這首歌裡面有一句歌詞唱的特別好,是:「潮來潮去是緣分,沒人能夠計算,隨遇而安,於是什麼難關,什麼都不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自己人生有了思考,可是能夠做到真正的隨遇而安,也許只有少數人才能夠活成最有態度的樣子。
  • 有一種人生狀態,叫隨遇而安
    在看花眼裡,最好的人生狀態,從來都是隨遇而安,我們不是沒有追求、理想和欲望,只是這些東西都會隨著我們的生命軌跡一同律動,它們的方向,和我們人生發展的方向是相一致的。隨遇而安,隨心生活,不為了小的得失而愁眉苦臉,也不因為大的得失而情緒失常,我們只是隨著生命的流動去經歷,去獲得,也去失去。
  • 請一定隨遇而安!要相信現在即是最好的安排!
    萬事隨緣緣有份,分外無求心似白雲常自在, 隨遇而安我一直都特別喜歡「隨遇而安」四個字,你們不要認為是我這個人擁有消極的情緒,而是我喜歡這樣的人生態度二是寫一篇關於「隨遇而安」的隨筆散文。我在想為什麼會時隔四年之久後才提起了這支筆呢?這四年,以及前面的20年人生我都經歷了什麼?才讓我終於明白「隨遇而安」的真諦!
  • 平常理:面對無常隨遇而安
    面對無常,隨遇而安乃是人生最智慧的心態,一切隨其自然,才可以在這無常的世界,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安寧!輕輕地呼吸、淺淺的微笑、甜甜的歌聲,生活平平淡淡,不悲不喜、不驚不擾,平凡的生活才是真!當一個人真正明白世事無常的道理,其對待那些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的名利、地位,絕不會再去斤斤計較,絕不會再為了金錢而透支健康,絕不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煩惱,而傷心傷肺!
  • 人過中年,最好的生活,就是隨遇而安
    很多人都說中年是人生魅力最凸顯的時刻,前半生的一切努力的結果在中年都會顯露出來,其實想擁有好的生活並不能全部都看前半生的努力,也要看一個人的心態。正是她這樣隨遇而安的態度才能夠讓她免於很多困擾,在生活中就應該如此。已經為人生努力了那麼長時間了,不如就給自己留下一些片刻的時機,讓自己休息一下,這也算是對於自己的另一種褒獎。
  • 我還是想滿心歡喜擁抱你,願往後餘生的你一切安好,隨遇而安
    也許曾經說過不在見面,但我失言了,我回來了,可好像我在也找不到你了,曾經一起走過的地方也許會因為某句話而改變,我很歡喜能遇見你,也很歡喜你之前的陪伴,可我們終究不是一路人,我沒有給過你的承諾感覺是挺好,可我不能在迷糊了,我還是得做回自己,一切的一切,以後的以後,現在的現在,不過是我最近想你額藉口罷了。我放過你吧!
  • 溫和大度,最不愛和別人爭東西的星座,看淡一切,隨遇而安
    天秤座人並沒有過於強烈的勝負欲,所以從不會輕易與人爭強鬥狠,反而淡定從容的個性能夠做到隨遇而安。在他們的生活裡,喜歡的東西可以慢慢爭取,不喜歡的東西就不會太在乎得失,更不會與別人爭搶什麼。人人都爭著搶著爬上人生的「金字塔」,水瓶座人並不屑隨波逐流加入其中,他們更喜歡按照自己的心意、自己的方式,活出自己的與眾不同,只要開心快樂,便一切都好!第三、雙魚座:雙魚座人溫和大度的性子,在生活中有些過於顧及別人。當自身利益和別人產生衝突時,雙魚座人經常會出現謙讓對方的情況,自然會在不爭不搶中讓自己承受委屈和損失。
  • 有一種心境,叫隨遇而安
    我說:「是是是,當然是能閒一時是一時,享受一時是一時,認真給自己充充電,養精蓄銳,才更容易把生活過得簡單快活嘛。」 朋友一臉孺子可教也的表情,我倆相視大笑。 人貴在自知且真實,與人交往也好,與事交道也罷,知道自己該什麼時候上臺很重要,但更要明白,自己該什麼時候謝幕。
  • 最好的生活,是隨遇而安!(說得太好了)
    文/飛魚人生無常,我們都需要有一顆隨遇而安的心,然後用心甘情願的態度,去過隨遇而安的生活。曾國藩說道,人生有可為之事,也有不可為之事。可為之事,當盡力為之,此謂盡性;不可為之事,當盡心從之,此謂知命。高曉松說過這樣一句話:讓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隨遇而安,心安理得地混過漫長的歲月而不怨天尤人。人生保持一顆平常心,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才能有能力面對未來的生活。人生回過頭想想,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沒有得到想要的,這就是生命中的驚喜。得到了想要了,又往往會不滿足。
  • 心理學:真正隨遇而安的人,能夠接納面臨的所有處境
    能夠接納所面臨的任何處境,才是真正隨遇而安的人。隨遇而安聽上去是一句很文藝的話,一些理想主義者聽了之後也覺得很受用。但是只有極少數經歷了人生起起落落的人,才真正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對於一些理想主義者或者對於部分文藝青年而言,他們理解的隨遇而安是對處境的佛系的心態。
  • 心理學家:隨遇而安,餘生滿福
    老年人也要像年輕人一樣,無論走到哪裡,都應該儘快地適應那裡的生活,也就是用佛家說的八個字來應對:隨遇而安,餘生滿福。02▲一是安心獨自生活。因此,與人閒談,莫論家中是非,如此,才能隨遇而安,餘生滿福。04▲三是安心在敬老院生活。
  • 方建勳:隨遇而安,但有堅持
    他說:「其實我是一個非常隨遇而安的人,但這種『隨遇而安』在我身上起到的都是正面的作用。   高中生活「單調但不無聊」   當方建勳回憶自己的高中生活時,他說:「有點單調,但並不無聊。」
  • 與其追求隨遇而安,不如時刻告訴自己:「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說什麼隨遇而安,在這個浮躁的現實中,有幾個人能做到隨遇而安。」接著其他人就開始就「隨遇而安」四個字借題發揮了:有人說,「隨遇而安,其實是一種很悲觀的狀態,說白了就是無欲無求,這很明顯是不現實的,年紀輕輕就無欲無求,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 與其「誇誇」,不如隨遇而安
    汪曾祺先生的文章《隨遇而安》就是其中之一。 「我當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小說的開頭很重要,散文的開頭也同樣重要。汪先生這個開頭就非常經典,三兩句話既點了題,又奠定了文章的基調,還體現了自己的人生態度。 那麼,汪先生「當了一回右派」,是如何「三生有幸」的呢?文中提到的一段經歷,讓我印象十分深刻。
  • 擁有一顆平常心,隨遇而安便是最好
    就想著:在餘下的時光,擁有一顆平常心,隨遇而安便是最好!保持平常心,隨遇而安!面對多彩的生活,就要像一個平凡人那樣去活著,像要一個詩人那樣去體驗,就要像一個哲人那樣去思考。王陽明說:「得財不喜是平常心;失利不憂是平常心;享譽不驕是平常心;受謗不惱是平常心。」一顆平常心,這是智慧,也是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