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S-51單片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2021-01-12 電子工程世界

3.1 概述:

MCS-51單片機晶片有許多種:


      如8051、8031、8751、80C51、80C31等。


      它由8個部件組成:


1、中央處理器(CPU)核心


2、時鐘電路                   12MHz


3、程序存儲器(ROM/EPROM)4KB


4、數據存儲器(RAM)128B+128B SFR


5、並行I/O口(P0~P3)P0和P2兼作外總線


6、串行口          全雙工串行口


7、定時器/計數器           2個16位


8、中斷系統          5個中斷源,高級和低級兩級優先級別


    它們都是通過總線連接,並被集成在一塊半導體晶片上,為單片微型計算機。


3.1.1 MCS-51單片機系列:

兩大系列:MCS-51子系列和MCS-52子系列。


其中51子系列是基本型,而52子系列屬於增強型。


片內ROM形式

  無 ROM EPROM

51子系統 8031 8051 8751

80C31 80C51 87C51

52子系統 8032 8052 8752

80C32 80C52 87C52

52子系列與51子系列相比,其功能增強的具體方面如下:


1、片內RAM從128位元組增加到256位元組;


2、片內ROM從4KB增加到8KB;


3、定時器/計數器從2個增加到3個;


4、中斷源從5個增加到6~7個。


3.1.2 單片機晶片的半導體工藝:

MCS-51系列單片機採用以下兩種半導體工藝生產:


① HMOS     晶片型號中不帶有字母「C」的,功耗較大。


② HCMOS  晶片型號中凡帶有字母「C」的,具有高速度、高密度、低功耗的特點。


例如:8051的功耗為630mW,


           80C51的功耗為120mW。


       在可攜式、手提式或野外作業儀器設備或長期無人值守自動監測、監控儀表上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在這些產品中最好使用HCOMS型單片機晶片。


3.1.3 片內ROM存儲器的配置形式及應用環境:

① MCS-51單片機內程序存儲器的配置形式有三種:


掩模ROM型   (由廠家一次寫入,成本低)


EPROM型      (由用戶可反覆寫入,成本較高)


無ROM型       (需在片外擴展)


各有特點,也各有其適用場合,可根據需要進行選擇。


② 環境溫度範圍,劃分為三個等級:


        民用級    0 ℃  ~+70 ℃


        工業級 -40 ℃  ~+85 ℃


        軍用級 -65 ℃  ~+125 ℃


因此在使用中應該注意根據現場溫度選擇晶片。



3.2 中央處理器 CPU:

3.2.1 運算器:


1、算術邏輯單元     (ALU---Arithmetic Logic Unit)


2、累加器      (ACC---Accumulator)


3、寄存器       B


4、程序狀態字  (PSW---Program Status Word)


5、布爾處理器


3.2.2 控制器:


1、程序計數器(PC---Program Counter)


2、指令解碼器ID


3、數據指針(DPTR)


4、堆棧指針(SP---Stack Pointer)


3.2.1 運算器:

功能:運算部件


實現算術、邏輯運算、位變量處理、移位、數據傳送


1、算術邏輯單元(ALU)8位用來完成二進位四則運算和布爾代數的邏輯運算,運算結果影響PSW的有關標誌位。


2、累加器(ACC)8位存放操作數和中間結果,是CPU中使用最頻繁的寄存器,大多數操作均通過它進行。


3、寄存器B 8位乘法時用於存乘數/積的高8位,除法時用於存除數/餘數。


4、程序狀態字(PSW)8位特殊功能寄存器


5、布爾處理器 1位 它以進位標誌(CY)作為累加位  進行位操作


程序狀態字PSW各位標誌的含義:


CY(PSW.7)進位標誌位


AC(PSW.6)輔助進位(或稱半進位)標誌


F0 (PSW.5)用戶標誌位


RS1和RS0(PSW.4,PSW.3)工作寄存器組選擇位


OV(PSW.2)溢出標誌位


         PSW.1    未定義位


 P  (PSW.0)奇偶標誌位


 


CY是PSW中最常用的標誌位。由硬體或軟體置位和清零。

**在字節運算時:

它表示運算結果是否有進位(或借位)。


加法時:有進位 CY 由硬體置「1」即CY=1;


               無進位 CY 被硬體置「0」即CY=0;


減法時:有借位 CY 由硬體置「1」即CY=1;


               無借位 CY 被硬體置「0」即CY=0;


**在位操作(布爾操作)時:

       CY作為累加器使用,其作用相當於字節操作的累加器ACC。


在指令中可作為轉移的條件:

JC rel    ;cy=1轉移


JNC rel  ;cy=0轉移


位操作指令中做累加器:

ANL C,bit


ORL C,bit


SETB C


CLR C


CPL C


MOV C,bit


MOV bit,C


ANL C,/bit


ORL C,/bit


AC(PSW.6)輔助進位(或稱半進位)標誌

       當執行加減運算時,其運算結果產生低四位向高四位進位或借位時,AC由硬體置「1」;否則AC位被自動清「0」。


       一般在BCD碼運算時,系統用於進行十進位調整。


OV(PSW.2) 溢出標誌位

       它反映運算結果是否溢出,溢出時則由硬體將OV位置「1」;否則置「0」。只有在補碼運算時起作用。


       雙進位位法判溢出:

OV與CY:

       溢出和進位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概念

       溢出是指有正負號的兩個數運算時,運算結果超出了累加器以補碼所能表示一個有符號數的範圍。


       而進位則表示兩數運算最高位(D7)相加(或相減)有無進位(或借位)。


       因為使用時應加以注意。


FO(PSW.5)用戶標誌位

       用戶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對F0位賦予一定的含義,由用戶置位或復位,作為軟體標誌。


SETB  F0  ;置位


CLR    F0  ;復位0


P(PSW.0)奇偶標誌位

P標誌表明累加器ACC中1的個數的奇偶性。在每條指令執行完後,單片機根據ACC的內容對P位自動置位或復位。


若累加器ACC中有奇數個「1」,則P=1;


若累加器ACC中有偶數個「1」,則P=0;


3.2.2 控制器:

1、程序計數器(PC)16位計數器(重要)


      PC是程序的字節地址計數器,其內容是將要執行的(下一條)指令的地址,尋址範圍達64KB。


      PC有自動加1功能,從而實現程序的順序執行。可以通過轉移、調用、返回等指令改變其內容,以實現程序的轉移。


2、指令解碼器ID


       當指令取出經指令寄存器IR送至指令解碼器ID時,ID對該指令進行解碼,即把指令轉變成所需的電平信號,CPU根據ID輸出的電平信號使定時控制電路定時地產生執行該指令所需的各種控制信號,以便計算機能正確執行程序所要求的各種操作。



3、數據指針(DPTR)16bit


      數據指針DPTR為16位寄存器。它的功能是存放16位的地址,作為訪問外部程序存儲器和外部數據存儲器時的地址。


編程時,DPTR即可按16位寄存器使用,也可以按兩個8位寄存器分開使用。即:


DPH     DPTR的高8位


DPL      DPTR的低8位


4、堆棧指針(SP)8 bit


      SP的內容就是堆棧棧頂的存儲單元地址。不論是數據進棧還是數據出棧,都是對堆棧的棧頂單元進行的,即對棧頂單元的寫和讀操作。


3.3 MCS-51單片機外部特性:

      MCS-51系列單片機有40個引腳,HMOS工藝製造的晶片採用雙列直插式封裝(DIP)。


      本節主要介紹引腳功能和引腳功能的復用。

3.3.1 引腳功能:

1、電源引腳Vcc和Vss


      Vcc為+5V電源端,Vss為電壓接地端。


2、時鐘電路引腳XTAL1和XTAL2


      XTAL1和XTAL2是外接晶體引線端。當晶片使用內部時鐘時,用於外接石英晶體和電容;當用外部時鐘時,用於接外部時鐘脈衝信號。


3、控制信號引腳



4、I/O(輸入/輸出)埠(Port)P0、P1、P2、P3


       P0口(32腳~39腳):是雙向8位三態I/O口,在外接存儲器時,與地址總線的低8位及數據總線復用,能以吸收電流的方式驅動8個TTL負載。


       P1口(1腳~8腳):是8位準雙向I/O口。由於這種接口輸出沒有高阻狀態,輸入也不能鎖存,故不是真正的雙向I/O口。P1口能驅動(吸收或輸出電流)4個TTL負載。


       P2口(21腳~28腳):是8位準雙向I/O口。在訪問外部存儲器時,他可以作為高8位地址總線送出高8位地址。P2可以驅動(吸收或輸出電流)4個TTL負載。


       P3口(10腳~17腳):是8位準雙向I/O口,P3口能驅動(吸收或輸出電流)4個TTL負載。P3口除了作為一般的準雙向通用I/O口使用外,每個引腳還有特殊功能。


3.3.2 引腳的第二功能:

1、P3口線的第二功能



2、EPROM存儲器程序固化所需要的信號


      有內部EPROM的單片機晶片,為寫入程序需要提供專門的編程脈衝和編程電源。這些信號由引腳第二功能提供,即:


                        編程脈衝         30腳 (ALE/PROG)


                        編程電壓21V   31腳 (EA/Vpp)


3、備用電源


      MCS-51系列單片機的備用電源是9腳(RST/Vpd)引入的。當主電源Vcc發生故障時,備用電源經此端向內部RAM提供電壓,以保護內部RAM中的信息不被丟失。


3.4 MCS-51單片機時鐘電路及CPU的工作時序:

3.4.1 時鐘電路

1、NMOS型單

[

1

] [

2

] [

3

]

關鍵字:MCS-5  1單片機  結構  工作原理 編輯:什麼魚 引用地址:http://news.eeworld.com.cn/mcu/ic466093.html

推薦閱讀

簡述MCS-51系列單片機主從結構多機通信原理

簡述MCS-51系列單片機主從結構多機通信原理,設有一臺主機與三臺從機通信,其中一臺從機通信地址號為01H,請敘述主機呼叫從機並向其傳送一個字節數據的過程。(請給出原理圖)答:原理圖如上圖所示,假設主機呼叫01H從機,首先呼叫:主機發送地址幀0000 00011(TB8)此時各從機的SM2位置1,且收到的RB8=1,故激活RI。各從機將接收到的地址與地機地址比較,結果1#機被選中,則其SM2清零;0#、2#機不變。接著傳數;主機發送數據幀,×××× ××××  0 ,此時1#機SM2=0, RB8=0 則激活RI,而0#,2#機SM2=1,RB8=0則不激活RI,然後數據進入1#機的緩衝區

發表於 2020-09-15

MCS-51單片機外部引腳及總線接口

51系列單片機一般採用40隻引腳的雙列直插式(DIP——Dual In-line Package)封裝結構。除DIP封裝外, 51單片機還採用44隻引腳的方形扁平(QFP——Quad Flat Package) 封裝方式(4隻引腳無用)。三類埠引腳 (共32隻)電源及晶振引腳(共4隻)控制引腳(共4隻)(1)埠引腳P0.0~P0.7(39~32腳)——P0口P1.0~P1.7(1~8腳)——P1口P2.0~P2.7(21~28腳)——P2口P3.0~P3.7(10~17腳)——P3口8隻/組×4 組= 32 只引腳P0口~P3口是單片機對外聯絡的重要通道(2)電源及晶振引腳VCC (40腳):+5V電源引腳VSS (GND)(2

發表於 2020-06-21

MCS-51單片機並行P3口的功能及特性

MCS-51系列單片機並行P3口為多功能口,它的第一功能為準雙向口,可以作為通用I/O口使用,其特性和P1口相似 。但在實際應用中它的第二功能信號更多。P3口的口鎖存器Q端接與非門驅動輸出場效應管T,該與非門的另一個控制端為第二功能輸出線。P3口的引腳狀態通過輸入緩衝器輸入到內部總線和第二功能輸入線。P3口的每一位可以分別定義為第一功能輸入/輸出線或第二功能輸入/輸出線。P3口的某一位作為第一功能輸入/輸出線時,第二功能輸出線總是為高電平,該位引腳輸出電平僅取決於口鎖存器的狀態,為「1」時輸出高電平,為「0」時輸出低電平。P3口的某一位作為輸入線時,該位口鎖存器應保持「1」,使輸出場效應管T截止,引腳狀態由外部輸入電平所確定。P3

發表於 2020-06-11

MCS-51單片機的程序狀態寄存器PSW有什麼用?

PSW是一個8位寄存器,用於設定CPU的狀態和指示指令執行後的狀態。CY(PSW.7):進位標誌。在執行加減運算指令時,如果運算結果的最高位(D7)發生了進位或借位,則CY由硬體自動置1。AC(PSW.6):半進位標誌位,也稱為輔助標誌位。在執行加減運算指令時,如果運算結果的低半字節(D3)發生了向高半字節進位或借位,則AC由硬體自動置1。F0、F1(PSW.5 和PSW.1):用戶標誌位。用戶可以根據需要對F0、F1賦予一定的含義,由用戶置1和清0,作為軟體標誌。RS1、RS0(PSW.4 和PSW.3):工作寄存器組選擇控制位。通過對這兩位設定,可以從4個工作寄存器組中選擇一組作為當前工作寄存器。OV(PSW.2):溢出標誌位,

發表於 2020-06-04

詳細分析MCS-51單片機內部數據存儲器RAM

提供了就近存儲數據的便利,有利於提高單片機的運算速度。此外,使用通用寄存器還能提高程序編制的靈活性,因此,在單片機的應用編程中應充分利用這些寄存器,以簡化程序設計,提高程序運行速度。位尋址區內部RAM的20H~2FH單元,既可作為一般RAM單元使用,進行字節操作,也可以對單元中每一位進行位操作,因此把該區稱之為位尋址區。位尋址區共有16個RAM單元,計128位,地址為00H~7FH。MCS-51具有布爾處理機功能,這個位尋址區可以構成布爾處理機的存儲空間。這種位尋址能力是MCS-51的一個重要特點。用戶RAM區在內部RAM低128單元中,通用寄存器佔去32個單元,位尋址區佔去16個單元,剩下80個單元,這就是供用戶使用的一般RAM區

發表於 2020-06-04

MCS-51單片機寄存器TMOD的工作選擇方式解析

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為T0、T1的工作方式寄存器,其格式如下:TMOD的低4位為T0的方式欄位,高4位為T1的方式欄位,它們的含義是完全相同的。工作方式選擇位M1、M0(方式 0~3)定時方式和外部事件計數方式選擇位C/TC/T=1為外部事件計數方式。門控位GATEGATE為1時,定時器的計數受外部引腳輸入電平的控制(INT0控制T0的運行,INT1控制T1的運行);GATE為0時定時器計數不受外部引腳輸入電平的控制。

發表於 2020-02-06

相關焦點

  • MCS-51單片機P0埠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多路開關:在51單片機中,當內部的存儲器夠用(也就是不需要外擴展存儲器時,這裡講的存儲器包括數據存儲器及程序存儲器)時,P0口可以作為通用的輸入輸出埠(即I/O)使用,對於8031(內部沒有ROM)的單片機或者編寫的程序超過了單片機內部的存儲器容量,需要外擴存儲器時,P0口就作為『地址/數據』總線使用。
  • MCS-51單片機試題及答案
    3.若由程序設定RS1、RS0=10,則工作寄存器R0~R7的直接地址為_________.  4.返回地址(或斷點)是_________的程序計數器的內容。  5.中央處理器CPU是單片機的核心,它完成_________.  6.單片機的工作過程,實際上就是_________.  7.所謂中斷源即是_________.
  • 51單片機輕鬆入門與實踐 — 暢學單片機
    課程詳情:      本課程主要通過典型實例的形式,以51單片機的系統設計為主線,結合軟體和硬體,由淺入深、通俗易懂地介紹了51單片機應用系統開發的流程、方法、技巧和設計思想。本書通過30個模塊實例全面講解單片機開發中的各種技術,包括單片機接口的擴展、存儲器的擴展、輸入/輸出及顯示技術、實用電子製作、傳感控制技術、電氣傳動及控制技術、單片機通信技術、典型器件及應用技術、外圍電路設計、軟體編程等等內容。本套課程基於暢學51開發板講解。包含:51單片機簡介、寄存器設置及使用、硬體測試、各個應用模塊器件原理及使用、外圍電路設計、51單片機C語言編程。
  • 詳解51單片機基本硬體結構
    了解這4組埠的結構原理對於日後的編程會有很大的幫助,由於這4組埠結構不盡相同,下面分別介紹單片機總的4組埠。P0口的結構及工作原理P0口字節地址為80H,位地址80H~87H。P0埠8位中的一位結構圖如圖1-4所示。
  • MCS-51單片機控制跑馬燈的三種方法
    在MCS一51單片機的控制系統中,它的四個並行8位輸入輸出埠P0一P3是我們經常使用的。在並行埠的編程學習中,「跑馬燈」是單片機並行埠輸出控制的典型實例。所謂跑馬燈,是指將八個發光二極體分別連接到單片機的某一併行埠的八根線上,通過編程控制這八個發光二極體從低到高或從高到低依次點亮。
  • ADC0809與MCS-51單片機接口電路圖及編程
    目前僅在單片機初學應用設計中較為常見。   ADC0809是CMOS單片型逐次逼近式A/D轉換器,內部結構如圖所示,它由8路模擬開關、地址鎖存與解碼器、比較器、8位開關樹型A/D轉換器、逐次逼近寄存器、邏輯控制和定時電路組成。   主要特性   1)8路輸入通道,8位A/D轉換器,即解析度為8位。
  • 暢學三合一51單片機實戰教程
    課程詳情:      本課程主要通過典型實例的形式,以51單片機的系統設計為主線,結合軟體和硬體,由淺入深、通俗易懂地介紹了51單片機應用系統開發的流程、方法、技巧和設計思想。本書通過26個模塊實例全面講解單片機開發中的各種技術,包括單片機接口的擴展、存儲器的擴展、輸入/輸出及顯示技術、實用電子製作、傳感控制技術、電氣傳動及控制技術、單片機通信技術、典型器件及應用技術、外圍電路設計、軟體編程等等內容。本套課程基於暢學51開發板講解。包含:51單片機簡介、寄存器設置及使用、硬體測試、各個應用模塊器件原理及使用、外圍電路設計、51單片機C語言編程。
  • MCS-51單片機P0口、P1口分別有哪些應用功能?
    MCS-51單片機P0口有哪些應用功能?MCS-51單片機P1口有哪些應用功能?答:MCS-51單片機的P1口是專門供用戶使用的I/O口,用戶可以利用它作為I/O口線使用。P1口是準雙向口。
  • 單片機原理及接口技術|教學大綱
    學習要點、教學要求及課時安排第1章 51單片機的核心硬體系統(4學時)學習要點:①  51系列單片微型計算機②  51單片機CPU控制器③  51單片機存儲器結構④  51單片機外部信號線定義⑤  51單片機應用系統  教學要求:①  了解51單片機內部結構及工作原理②  熟悉51系統存儲空間分配及使用③  熟悉51單片機外部信號線定義④  掌握51單片機最小工作系統⑤  了解51單片機擴展應用  第2章 電子系統硬體電路的設計(4學時)
  • MCS-51單片機I/O埠的存取
    MCS-51單片機通常有4個8位I/O埠, 向各埠的寫數據均寫入到對應埠的鎖存器中, 但對各埠的讀操作卻有兩個方式
  • 51單片機的P1、P2、P3口的工作原理
    1、P1口某一位的內部電路結構如下圖所示,在51單片機的P0,P1,P2,P3口中,P1口的結構最簡單,用途也最單一。僅僅只作為普通的數據輸入/輸出(I/O)埠使用。具有這種操作特點的輸入/輸出埠,一般稱之為準雙向I/O口,51單片機的P1,P2,P3口都是準雙向口。而P0埠由於輸出具有三態功能(輸出埠的三態是指:高電平,低電平,高阻態這三態),所以在作為輸入埠時,無需先寫「1」然後再進行讀操作。
  • ADC0809和51單片機的多路數據採集系統設計方案
    軟體設計方面則採用功能模塊化的設計思想;鍵盤模數轉換等採用中斷方式來實現,從而大大提高了單片機的效率以及實時處理能力。  1 數據採集系統的硬體結構  數據採集系統的硬體結構一般由信號調理電路、多路切換電路、採樣保持電路、A/D轉換器以及單片機等組成。本文主要完成功能的系統硬體框圖如圖1所示。
  • 中國礦業大學電子協會舉辦51單片機培訓會
    培訓會現場為使同學們初步認識單片機,將之前學習的C語言編程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同時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11月23日晚,電子協會於信控樓A407舉辦了51單片機培訓會。林澤南講解了單片機的結構組成、STC89C52RC單片機結構特點及原理,並重點講解了段選、位選、中斷等專業名詞的概念和數碼管的結構。崔鍾仁將之前培訓的C語言知識與51單片機相結合講解了基於Keil-C51環境的單片機在實際中的基本應用。
  • 8051單片機I/O口的工作原理
    一、P0埠的結構及工作原理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1/315914.htmP0埠8位中的一位結構圖見下圖:多路開關:在51單片機中,不需要外擴展存儲器時,P0口可以作為通用的輸入輸出埠(即I/O)使用,對於8031(內部沒有ROM)的單片機或者編寫的程序超過了單片機內部的存儲器容量,需要外擴存儲器時,P0口就作為『地址/數據』總線使用。這個多路選擇開關就是用於選擇是做為普通I/O口使用還是作為『數據/地址』總線使用的選擇開關了。
  • 51單片機教程
    導讀:51單片機是最早應用的單片機,到現在為止也有很多都在用,優點,性價比非常高,簡單易學,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還是蠻高的。目前單片機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幾乎很難找到哪個領域沒有單片機的蹤跡。51單片機視屏教程--結構  51子系列單片機由CPU、數據存儲器RAM、程序存儲器ROM、特殊功能寄存器、4個I/O口、串行口、定時器/計數器、中斷系統等八個功能部件組成。
  • 單片機與PLC的主要區別及工作原理解釋
    依愚之 見,這就是當今廣泛應用的單片計算機,簡稱單片機。這一分支可謂品種繁多,位寬從8位到32位,引腳數從6個到幾百個,工作頻率從幾十KHz到幾百 MHz,體系結構既有CISC也有RISC,數不勝數。常用的有MCS-51系列、MCS-96系列、PIC系列、AVR系列、ARM7/9系列、 TMS320系列、MSP430系列、MOTOROLA眾多的單片機等等。
  • 51單片機與PC通信總結
    51單片機的串口,是個全雙工的串口,發送數據的同時,還可以接收數據。當串行發送完畢後,將在標誌位 TI 置 1,同樣,當收到了數據後,也會在 RI 置 1。
  • 單片機實驗報告與心得體會
    學習單片機這門課程(教學中選用 inter公司的mcs-51),要掌握單片機指令系統中彙編語言各種基本語句的意義及彙編語言程序設計的基本知識和方法,以及單片機與其他設備相連接的輸入輸出中斷等接口技術。使學生從硬體軟體的結合上理論聯繫實際,提高動手能力,從而全面掌握單片機的應用。
  • 51單片機IO口工作原理——P2、P3
    由圖可見,P2埠在片內既有上拉電阻,又有切換開關MUX,所以P2埠在功能上兼有P0埠和P1埠的特點。對於8031單片機必須外接程序存儲器才能構成應用電路(或者我們的應用電路擴展了外部存儲器),而P2埠就是用來周期性地輸出從外存中取指令的地址(高8位地址),因此,P2埠的多路開關總是在進行切換,分時地輸出從內部總線來的數據和從地址信號線上來的地址。因此P2埠是動態的I/O埠。
  • 《電子發燒友網51單片機設計方案TOP10》
    主機硬體系統由AT89C51單片機、數碼顯示、RS 232數據通信等電路組成。其主機系統電路原理圖如圖2所示。這裡的顯示電路為2位,如果呼叫方大於100個,可進行擴展,顯示方式採用軟體控制。   對目前所有兼容lntel 8031指令系統的單片機,統l稱為51單片機。Intel的8031單片機是51單片機的始祖。8031單片機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8位單片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