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S-51單片機P0埠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2020-12-12 電子產品世界
  

P0埠8位中的一位結構圖見下圖: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1/315915.htm

< XMLNAMESPACE PREFIX ="O" />

< XMLNAMESPACE PREFIX ="V" />

由上圖可見,P0埠由鎖存器、輸入緩衝器、切換開關、一個與非門、一個與門及場效應管驅動電路構成。再看圖的右邊,標號為P0.X引腳的圖標,也就是說P0.X引腳可以是P0.0到P0.7的任何一位,即在P0口有8個與上圖相同的電路組成。

下面,我們先就組成P0口的每個單元部份跟大家介紹一下:
先看輸入緩衝器:在P0口中,有兩個三態的緩衝器,在學數字電路時,我們已知道,三態門有三個狀態,即在其的輸出端可以是高電平、低電平,同時還有一種就是高阻狀態(或稱為禁止狀態),大家看上圖,上面一個是讀鎖存器的緩衝器,也就是說,要讀取D鎖存器輸出端Q的數據,那就得使讀鎖存器的這個緩衝器的三態控制端(上圖中標號為『讀鎖存器』端)有效。下面一個是讀引腳的緩衝器,要讀取P0.X引腳上的數據,也要使標號為『讀引腳』的這個三態緩衝器的控制端有效,引腳上的數據才會傳輸到我們單片機的內部數據總線上。
D鎖存器:構成一個鎖存器,通常要用一個時序電路,時序的單元電路在學數字電路時我們已知道,一個觸發器可以保存一位的二進位數(即具有保持功能),在51單片機的32根I/O口線中都是用一個D觸發器來構成鎖存器的。大家看上圖中的D鎖存器,D端是數據輸入端,CP是控制端(也就是時序控制信號輸入端),Q是輸出端,Q非是反向輸出端。
對於D觸發器來講,當D輸入端有一個輸入信號,如果這時控制端CP沒有信號(也就是時序脈衝沒有到來),這時輸入端D的數據是無法傳輸到輸出端Q及反向輸出端Q非的。如果時序控制端CP的時序脈衝一旦到了,這時D端輸入的數據就會傳輸到Q及Q非端。數據傳送過來後,當CP時序控制端的時序信號消失了,這時,輸出端還會保持著上次輸入端D的數據(即把上次的數據鎖存起來了)。如果下一個時序控制脈衝信號來了,這時D端的數據才再次傳送到Q端,從而改變Q端的狀態。
多路開關:在51單片機中,當內部的存儲器夠用(也就是不需要外擴展存儲器時,這裡講的存儲器包括數據存儲器及程序存儲器)時,P0口可以作為通用的輸入輸出埠(即I/O)使用,對於8031(內部沒有ROM)的單片機或者編寫的程序超過了單片機內部的存儲器容量,需要外擴存儲器時,P0口就作為『地址/數據』總線使用。那麼這個多路選擇開關就是用於選擇是做為普通I/O口使用還是作為『數據/地址』總線使用的選擇開關了。大家看上圖,當多路開關與下面接通時,P0口是作為普通的I/O口使用的,當多路開關是與上面接通時,P0口是作為『地址/數據』總線使用的。

輸出驅動部份:從上圖中我們已看出,P0口的輸出是由兩個MOS管組成的推拉式結構,也就是說,這兩個MOS管一次只能導通一個,當V1導通時,V2就截止,當V2導通時,V1截止。

與門、與非門:這兩個單元電路的邏輯原理我們在第四課數字及常用邏輯電路時已做過介紹,不明白的同學請回到第四節去看看。

前面我們已將P0口的各單元部件進行了一個詳細的講解,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P0口做為I/O口及地址/數據總線使用時的具體工作過程。

1、作為I/O埠使用時的工作原理
P0口作為I/O埠使用時,多路開關的控制信號為0(低電平),看上圖中的線線部份,多路開關的控制信號同時與與門的一個輸入端是相接的,我們知道與門的邏輯特點是「全1出1,有0出0」那麼控制信號是0的話,這時與門輸出的也是一個0(低電平),與讓的輸出是0,V1管就截止,在多路控制開關的控制信號是0(低電平)時,多路開關是與鎖存器的Q非端相接的(即P0口作為I/O口線使用)。
P0口用作I/O口線,其由數據總線向引腳輸出(即輸出狀態Output)的工作過程:當寫鎖存器信號CP有效,數據總線的信號→鎖存器的輸入端D→鎖存器的反向輸出Q非端→多路開關→V2管的極→V2的漏極到輸出端P0.X。前面我們已講了,當多路開關的控制信號為低電平0時,與門輸出為低電平,V1管是截止的,所以作為輸出口時,P0是漏極開路輸出,類似於OC門,當驅動上接電流負載時,需要外接上拉電阻

內容來自單片機之家www.dpj100.com

下圖就是由內部數據總線向P0口輸出數據的流程圖(紅色箭頭)。內容來自單片機之家www.dpj100.com

P0口用作I/O口線,其由引腳向內部數據總線輸入(即輸入狀態Input)的工作過程:
數據輸入時(讀P0口)有兩種情況
1、讀引腳
讀晶片引腳上的數據,讀引腳數時,讀引腳緩衝器打開(即三態緩衝器的控制端要有效),通過內部數據總線輸入,請看下圖(紅色簡頭)。

內容來自單片機之家www.dpj100.com

2、讀鎖存器
通過打開讀鎖存器三態緩衝器讀取鎖存器輸出端Q的狀態,請看下圖(紅色箭頭):

在輸入狀態下,從鎖存器和從引腳上讀來的信號一般是一致的,但也有例外。例如,當從內部總線輸出低電平後,鎖存器Q=0,Q非=1,場效應管T2開通,埠線呈低電平狀態。此時無論埠線上外接的信號是低電乎還是高電平,從引腳讀入單片機的信號都是低電平,因而不能正確地讀入埠引腳上的信號。又如,當從內部總線輸出高電平後,鎖存器Q=1,Q非=0,場效應管T2截止。如外接引腳信號為低電平,從引腳上讀入的信號就與從鎖存器讀入的信號不同。為此,8031單片機在對埠P0一P3的輸入操作上,有如下約定:為此,8051單片機在對埠P0一P3的輸入操作上,有如下約定:凡屬於讀-修改-寫方式的指令,從鎖存器讀入信號,其它指令則從埠引腳線上讀入信號。內容來自單片機之家www.dpj100.com

讀-修改-寫指令的特點是,從埠輸入(讀)信號,在單片機內加以運算(修改)後,再輸出(寫)到該埠上。下面是幾條讀--修改-寫指令的例子。

內容來自單片機之家www.dpj100.com

ANL P0,#立即數

內容來自單片機之家www.dpj100.com

;P0→立即數P0

ORL P0,A

;P0→AP0

INC P1

;P1+1→P1

DEC P3

;P3-1→P3

CPL P2

;P2→P2

這樣安排的原因在於讀-修改-寫指令需要得到埠原輸出的狀態,修改後再輸出,讀鎖存器而不是讀引腳,可以避免因外部電路的原因而使原埠的狀態被讀錯。
P0埠是8031單片機的總線口,分時出現數據D7一D0、低8位地址A7一AO,以及三態,用來接口存儲器、外部電路與外部設備。P0埠是使用最廣泛的I/O埠。

2、作為地址/數據復用口使用時的工作原理
在訪問外部存儲器時P0口作為地址/數據復用口使用。
這時多路開關『控制』信號為『1』,『與門』解鎖,『與門』輸出信號電平由「地址/數據」線信號決定;多路開關與反相器的輸出端相連,地址信號經「地址/數據」線→反相器→V2場效應管柵極→V2漏極輸出。

內容來自單片機之家www.dpj100.com

例如:控制信號為1,地址信號為「0」時,與門輸出低電平,V1管截止;反相器輸出高電平,V2管導通,輸出引腳的地址信號為低電平。請看下圖(蘭色字體為電平):

內容來自單片機之家www.dpj100.com

反之,控制信號為「1」、地址信號為「1」,「與門」輸出為高電平,V1管導通;反相器輸出低電平,V2管截止,輸出引腳的地址信號為高電平。請看下圖(蘭色字體為電平):

可見,在輸出「地址/數據」信息時,V1、V2管是交替導通的,負載能力很強,可以直接與外設存儲器相連,無須增加總線驅動器。

P0口又作為數據總線使用。在訪問外部程序存儲器時,P0口輸出低8位地址信息後,將變為數據總線,以便讀指令碼(輸入)。


在取指令期間,「控制」信號為「0」,V1管截止,多路開關也跟著轉向鎖存器反相輸出端Q非;CPU自動將0FFH(11111111,即向D鎖存器寫入一個高電平『1』)寫入P0口鎖存器,使V2管截止,在讀引腳信號控制下,通過讀引腳三態門電路將指令碼讀到內部總線。請看下圖

如果該指令是輸出數據,如MOVX @DPTR,A(將累加器的內容通過P0口數據總線傳送到外部RAM中),則多路開關「控制」信號為『1』,「與門」解鎖,與輸出地址信號的工作流程類似,數據據由「地址/數據」線→反相器→V2場效應管柵極→V2漏極輸出。

如果該指令是輸入數據(讀外部數據存儲器或程序存儲器),如MOVX A,@DPTR(將外部RAM某一存儲單元內容通過P0口數據總線輸入到累加器A中),則輸入的數據仍通過讀引腳三態緩衝器到內部總線,其過程類似於上圖中的讀取指令碼流程圖。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當P0作為地址/數據總線使用時,在讀指令碼或輸入數據前,CPU自動向P0口鎖存器寫入0FFH,破壞了P0口原來的狀態。因此,不能再作為通用的I/O埠。大家以後在系統設計時務必注意,即程序中不能再含有以P0口作為操作數(包含源操作數和目的操作數)的指令。

相關焦點

  • MCS-51單片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3.4 MCS-51單片機時鐘電路及CPU的工作時序:3.4.1 時鐘電路1、NMOS型單 關鍵字:MCS-5  1單片機  結構  工作原理 編輯:什麼魚 引用地址:http://news.eeworld.com.cn/mcu/ic466093.html
  • MCS-51單片機I/O埠的存取
    MCS-51單片機通常有4個8位I/O埠, 向各埠的寫數據均寫入到對應埠的鎖存器中, 但對各埠的讀操作卻有兩個方式
  • 詳解51單片機基本硬體結構
    了解這4組埠的結構原理對於日後的編程會有很大的幫助,由於這4組埠結構不盡相同,下面分別介紹單片機總的4組埠。由於每組埠都是由8位組成,故在下面的講解中,只以每組埠的其中一位來解釋。1. P0口的結構及工作原理P0口字節地址為80H,位地址80H~87H。P0埠8位中的一位結構圖如圖1-4所示。
  • MCS-51單片機控制跑馬燈的三種方法
    在MCS一51單片機的控制系統中,它的四個並行8位輸入輸出埠P0一P3是我們經常使用的。在並行埠的編程學習中,「跑馬燈」是單片機並行埠輸出控制的典型實例。所謂跑馬燈,是指將八個發光二極體分別連接到單片機的某一併行埠的八根線上,通過編程控制這八個發光二極體從低到高或從高到低依次點亮。
  • MCS-51單片機試題及答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1/320811.htm  2.P0通常用作_________.  3.若由程序設定RS1、RS0=10,則工作寄存器R0~R7的直接地址為_________.  4.返回地址(或斷點)是_________的程序計數器的內容。
  • 51單片機的P1、P2、P3口的工作原理
    1、P1口某一位的內部電路結構如下圖所示,在51單片機的P0,P1,P2,P3口中,P1口的結構最簡單,用途也最單一。僅僅只作為普通的數據輸入/輸出(I/O)埠使用。具有這種操作特點的輸入/輸出埠,一般稱之為準雙向I/O口,51單片機的P1,P2,P3口都是準雙向口。而P0埠由於輸出具有三態功能(輸出埠的三態是指:高電平,低電平,高阻態這三態),所以在作為輸入埠時,無需先寫「1」然後再進行讀操作。
  • 8051單片機I/O口的工作原理
    一、P0埠的結構及工作原理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1/315914.htmP0埠8位中的一位結構圖見下圖:多路開關:在51單片機中,不需要外擴展存儲器時,P0口可以作為通用的輸入輸出埠(即I/O)使用,對於8031(內部沒有ROM)的單片機或者編寫的程序超過了單片機內部的存儲器容量,需要外擴存儲器時,P0口就作為『地址/數據』總線使用。這個多路選擇開關就是用於選擇是做為普通I/O口使用還是作為『數據/地址』總線使用的選擇開關了。
  • 51單片機IO口工作原理——P2、P3
    對於8031單片機必須外接程序存儲器才能構成應用電路(或者我們的應用電路擴展了外部存儲器),而P2埠就是用來周期性地輸出從外存中取指令的地址(高8位地址),因此,P2埠的多路開關總是在進行切換,分時地輸出從內部總線來的數據和從地址信號線上來的地址。因此P2埠是動態的I/O埠。
  • ADC0809與MCS-51單片機接口電路圖及編程
    目前僅在單片機初學應用設計中較為常見。   ADC0809是CMOS單片型逐次逼近式A/D轉換器,內部結構如圖所示,它由8路模擬開關、地址鎖存與解碼器、比較器、8位開關樹型A/D轉換器、逐次逼近寄存器、邏輯控制和定時電路組成。   主要特性   1)8路輸入通道,8位A/D轉換器,即解析度為8位。
  • 基於單片機的多功能搶答器設計
    搶答器的工作原理  利用單片機控制各個功能模塊實現搶答功能,單片機收集選手的搶答信號,運用寄存器來識別並記錄第一個選手號,傳輸信息給數碼管顯示,同時內部定時器工作,記錄有關時間並產生超時信號,在搶答成功、倒計時結束都伴隨有蜂鳴器警報提醒,從而實現單片機搶答的功能。
  • 51單片機輕鬆入門與實踐 — 暢學單片機
    本書通過30個模塊實例全面講解單片機開發中的各種技術,包括單片機接口的擴展、存儲器的擴展、輸入/輸出及顯示技術、實用電子製作、傳感控制技術、電氣傳動及控制技術、單片機通信技術、典型器件及應用技術、外圍電路設計、軟體編程等等內容。本套課程基於暢學51開發板講解。包含:51單片機簡介、寄存器設置及使用、硬體測試、各個應用模塊器件原理及使用、外圍電路設計、51單片機C語言編程。
  • 單片機實驗報告與心得體會
    學習單片機這門課程(教學中選用 inter公司的mcs-51),要掌握單片機指令系統中彙編語言各種基本語句的意義及彙編語言程序設計的基本知識和方法,以及單片機與其他設備相連接的輸入輸出中斷等接口技術。使學生從硬體軟體的結合上理論聯繫實際,提高動手能力,從而全面掌握單片機的應用。
  • 快速上手51單片機
    記得當時是大二上期,去選了機電學院的一節專業課《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所以自己買了一塊開發板,但是是真的學不懂,所以就成了 吃灰板。畢竟,學識淵博的老教授們當然不屑於教授一點電子元器件的電氣特性,他們更喜歡和大家討論其原理,諸如二極體 PN 結構造,三極體構造及工作原理,上/下拉電阻工作原理,鎖存器工作原理等等,以及彙編開發。
  • 暢學三合一51單片機實戰教程
    本書通過26個模塊實例全面講解單片機開發中的各種技術,包括單片機接口的擴展、存儲器的擴展、輸入/輸出及顯示技術、實用電子製作、傳感控制技術、電氣傳動及控制技術、單片機通信技術、典型器件及應用技術、外圍電路設計、軟體編程等等內容。本套課程基於暢學51開發板講解。包含:51單片機簡介、寄存器設置及使用、硬體測試、各個應用模塊器件原理及使用、外圍電路設計、51單片機C語言編程。
  • 用51單片機中斷法解碼pt2262無線遙控器
    P1.0,p1.1上接LED顯示接受的情況。。。用pt2262無線遙控器解碼測試通過。。。注意:使用的是4M的晶振以減少mcu對接受模塊的幹擾。。。程序開發:http://www.51hei.com運行平臺:51hei單片機開發板+315m無線模塊,用杜邦線連接.
  • 基於51單片機的電子音樂盒的課程設計
    由於51系列在我國使用最廣,且該系列的資料和能夠兼容的外圍晶片也比較多,特別是ATMEL公司89C系列單片機,其典型產品AT89C51單片機,具有較高的性能價格比。圖2 LCD尺寸圖1602LCD主要技術參數:顯示容量:16×2個字符;晶片工作電壓:4.5—5.5V;工作電流:2.0mA(5.0V);模塊最佳工作電壓
  • 用Proteus學習51單片機之串口
    51單片機的串口,有4種方式,分別為方式0,方式1,方式2,方式3.由於我的目的,使用串口主要是為了和電腦進行通信,所以主要使用方式1(事實上我也只學了方式1,其他方式等用到的時候再學吧)。推薦使用的是Visual Serial Port Driver,用起來非常的簡單,直接點擊Add Pair就成了,會自動增加一對串口,模擬的時候,分別連接這兩個埠就成。添加好後,可以把這個程序關閉,埠仍舊可以使用。
  • 51單片機+PID算法水溫控制系統設計
    系統設計原理此外,液晶模塊的使用也比較簡單,只要連接數據總線,選通埠和命令/數據埠即可。系統的硬體設計儘量簡單,故工作任務主要在程序的設計上。下面是單片機驅動程序:#include <reg51.h>#include <intrins.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sbit CS = P1^0;sbit CLK = P1^1;sbit DI = P1^2;sbit DO = P1^2;uchar code Tab[]={0x3F,0x06
  • ADC0809與51單片機的連接方式
    adc0809與單片機典型的連接有以下三種:   ADC0809與51單片機的第一種連接方式   這是數據線對數據線、地址線對地址線的標準連接方式,如圖2.2所示。   編程概要:   MOV DPTR , # 7FF8H; DPTR 指向0809 通道0   MOVX @DPTR ,A ;埠地址送DPTR,P2.7=0,鎖定通道0 並啟動轉換   --------   MOVX A , @DPTR ;讀取轉換結果   此方式下單片機採用的是查詢方式來控制
  • 51單片機位及位操作指令
    工業中有很多場合需要處理這類開關輸出,繼電器吸合,用字節來處理就顯示有些麻煩,所以在8051單片機中特意引入一個位處理機制。位尋址區在8051中,有一部份RAM和一部份SFR是具有位尋址功能的,也就是說這些RAM的每一個位都有自已的地址,可以直接用這個地址來對此進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