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無法解釋宇宙的多個現象,人類創造的物理學到底存不存在?

2020-12-17 奇點使者

物理學到底存不存在?有學者提出:人類所創造的物理學或許根本不存在,當代的物理學已無法解釋宇宙中出現的各種詭異現象,人類迫切需要一門新的學科。

文:三體—小邪

眾所周知,物理學是當代一門很重要的學科,這個學科主要是總結宇宙間的各種規律,再用這些規律來解釋宇宙間的其他現象,最後再根據這些現象得出更進一步的規律,以此為基礎,物理學將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按照這個規律推斷下去的話,物理學好像是可以無窮無盡地發展下去的,同時也可以一步一步地登上更高的巔峰。

但是與此同時,有科學家卻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按照這種「規律——現象——進一步規律——進一步現象」的模式一直發展下去,那物理學最終的規律是什麼?據此,相關學者提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想法,那就是:人類創造的物理學根本不存在。

雖然「物理學根本不存在」這個觀點在提起之時令很多人感到震驚,甚至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畢竟從伽利略、牛頓到愛因斯坦、霍金等物理學家對物理的研究以及在物理學上做出的貢獻來看,物理學上的經典規律及一些數據是真真實實存在的,並且這些規律也很好地解釋了地球上以及宇宙內的一些現象。

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甚至包括一些科學家在內,都開始懷疑物理學究竟存不存在?人們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主要是因為當今的物理規律(理論)已不能完全解釋宇宙中層出不迭的各種詭異現象了,就算這些理論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解釋這些現象是如何產生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解釋又會被另一種理論所推翻,因此這種不停地被推翻的解釋就會越來越讓人們加劇對「物理學是否存在」的懷疑。

就像現在物理學上所公認的宇宙間最快的速度是光的速度,但是幾百年後、幾千年後,會不會有科學家發現,實際上,宇宙間最快的速度並不是光的速度,而是別的速度?比如量子轉移的速度,思維的速度等等,至今沒人能算出這些速度,如果未來某天有人能算出量子轉移的速度,或者思維的速度,那之前的物理學家所建立的種種理論隨時可能被推翻。

據此,我們不得不懷疑真正的物理學是否真的存在。此外,按照科學家們的說法,物理學發展到最後將會與哲學一樣,由規律現象過度到人類的辯證思維關係上來,就如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和愛因斯坦一樣,他們都會在晚年,選擇研究起神學來,背後的真實原因無人所知。

當然,「物理學根本不存在」這只是人們的一種假說,目前,並沒有人可以拿出確切的證據來證明物理學根本不存在,但質疑永遠是科學發展的動力,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理論被推翻,也會有更多目前人類無法想像的理論推出,總而言之,物理學存不存在都不重要,它或許只是一個能永久進化的學科。

文:三體—小邪

校對:三體—瑩瑩

相關焦點

  • 宇宙中的神秘現象,物理學無法解釋,科學家:物理學或根本不存在
    從初中開始,我們就接觸了物理學。所謂的物理學指的是世界萬物運行的規律,這門學問聽起來十分有趣,但有時候又晦澀難懂,導致很多人對物理不感冒。不管你對物理學感不感冒,它在地球上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如果人類所發現和創造的物理學都不成立的話,那麼整個世界可能就會崩盤了。而《三體》這本小說中就提出類似的觀點,物理學實際上是不存在的。
  • 【物理之謎】那些無法用物理學解釋的現象
    ,幾乎可以說達到統治的程度,人類如果用牛頓經典力學解釋不了的宇宙現象,往往能夠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或者其他理論中找到答案,科學家利用牛頓的經典力學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幾乎可以解釋宇宙80%的現象,但是在宇宙中依然存在20%左右的現象無法使用牛頓和愛因斯坦創立的理論去解釋,甚至使用人類200年以來創立的各種物理學理論都解釋不了,那麼這些現象都是什麼呢?
  • 【生命探索】用物理學探索生命現象
    生命科學用來解釋生命現象,物理學用來描述自然現象。雖然兩套理論都建立在科學理念的基礎,但理論知識互不相干。古代哲學家在對生命的思索過程中建立了唯心主義;近代科學家在物理學基礎驗證了唯物觀點。當生命科學與物理學相遇時會激發怎樣的火花?一、能否用物理學解釋生命現象?
  • 物理學四大神獸之芝諾的烏龜,芝諾悖論到底存不存在?
    物理學四大神獸之芝諾的烏龜,這則悖論曾經困擾了整個科學界上千年之久,甚至導致了第二次數學危機,你是否聽過這樣一個故事,烏龜與人類賽跑,由於人的平均速度是烏龜的十倍,鑑於人類很有體育精神,於是他決定,讓烏龜先跑100米,然後自己再跑,當他跑了100米後,這名人類發現烏龜領先他十米,於是他又奮力地追了一米,此時,人們發現烏龜比他領先了十釐米,那麼人類,究竟何時才能追上烏龜?
  • 物理學與生物學的基本區別與聯繫
    物理學是對物質和自然規律的研究,以了解物質和宇宙的行為,具體地是對能量和物質以及兩者如何在時間和空間中相互作用的研究的學科,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是許多自然科學的基礎。物理學和生物學之間的基本區別,我們許多人都知道,下面再說一些更深層次的區別。
  • 前沿物理學——「關於物質世界的存在」
    他認為物理學根本不應該繼續關注現實——那隱藏在屏幕背後的現實。因為既然我們必須通過屏幕去了解現實世界,那麼奢談幕後的現實又有何意義?「有關真實的存在問題是物理學家們的一種信仰。然而科學並不取決於信仰,」他語氣堅定的說,「物理學的任務就在於對事務進行描述,而不在於求證其描述的事務的真實性,也不必去管這種真實性是否存在。」
  • 顛覆光速最快,科學無法解釋,量子糾纏是科學還是「超自然」現象
    之所有有人會覺得一些問題無法用科學解釋是超自然的奇怪現象,並不是問題本身奇怪,而是看待這個問題的人少見多怪。古往今來很多的傳說和怪異現象,其中可能大部分為杜撰、誇大和歪曲事實,但也不乏一些是以人力所不能解釋的現象,這些現象與其說超自然,不如說人類還未能找到其背後隱藏的規律和法則而已。量子糾纏現象亦是如此,人類對於量子物理學的研究不過是百餘年的時間,至今也不過是觀測到了一些表象,而量子糾纏現象就是其中之一。
  • 一個讓人「毛骨悚然」的實驗,和宇宙本質有關,現代科學無法解釋
    在多數人的常識中,人類文明經過數百年的發展,科學知識已經可以解釋地球上發生的大部分現象,但是真的不存在科學無法解釋的事情嗎?當然不是這樣的,不論科學如何發展,都會存在一些現有知識無法解釋的事情,正是因為人類面對黑暗的宇宙還存在太多的未知,所以人類才需要不斷的發展研究。
  • 「心靈感應」或許真的存在,和物理現象有關,人類科學無法解釋
    目前人類仍然無法解釋量子力學中發生的各種現象,可以說量子力學仍然是一個不完善的理論,就像是曾經的人類認為,太陽系就是宇宙的全部,日心說雖然比地心說先進,但是因為科技的限制,哥白尼無法想像宇宙真實的大小,就算今天相信每一個人面對可觀測宇宙900億光年的距離,都會感覺大腦發暈,宇宙遠比我們想像的廣闊,人類遠比自己認為的渺小。
  • 量子物理學:到底什麼是真的?
    如果真的是這樣,他們最終將能回答那些存在了幾十年的問題。一個粒子能否真的同時存在於很多地方?宇宙是否正在繼續把自己變成平行世界,而每個世界都擁有一個不同版本的我們?是否有客觀實體的東西存在? 「這些是每個人在某種情況下都曾問過的問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物理學家Alessandro Fedrizzi說,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事實?
  • 從物理學上看,自由意志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在物理學中,所有事件都必然分毫不差地遵從確定性演化規律,即使披著概率外衣的量子理論和熱力學,其核心本質仍然是完完全全的決定論思想,根本無法兼容任何自由意志的存在。如果這些先賢的觀點未能使你信服,那麼來自當代物理學的新近認知也未必會令你滿意。經典動力學中的混沌現象,說明準確預測未來是一件事實上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演化過程絕對是確定性的。量子測量中的波函數塌縮結果倒是非確定性的——僅以我們目前的認知——不過這種非確定性是完全徹底的純正隨機,其中無法容納支配行動的意願指向。
  • 三體中的空間物理學:閃光的宇宙
    2020.6.5不同於理論物理學,空間物理學研究的對象和過程,通常都在經典物理的框架下討論。在這種框架下,我們通常不考慮相對論和量子效應,我們認為電子和離子等,都是粒子,忽略其波粒二象性呈現出的波的性質。在這樣的一個前提下,今天我們來帶大家看一看《三體》中第一個著名的現象——閃光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 「元層次」的物理學:建構子理論如何解釋生命、宇宙和量子計算
    她想解釋為什麼在物理定律沒有暗示生命應該存在的情況下,生命的出現和演化是可能的。她找到了2013年的一篇論文,由牛津大學的物理學家和量子計算先驅大衛•多伊奇(David Deutsch)所寫,為建構子理論奠定了基礎。該理論的基本原則是:「所有物理學定律都完全可以表述為一組陳述,即哪些任務(物理變換)是可能的,哪些任務是不可能的,為什麼會如此。」
  • 物理學「神獸」薛丁格的貓,到底代表了什麼?答案比你想像的複雜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個讓很多人感到疑惑的問題,「薛丁格的貓」到底代表了什麼?為什麼這個思想實驗經常被人提及,它對我們的科學發展有什麼幫助嗎?其實重要的並不是貓咪,而是貓咪所處的狀態「生死之間」,如果不打開盒子,我們就無法判斷貓咪的生死,這個時候這只可憐的貓就是生和死兩種狀態共存。
  • 周易與量子物理學
    基於對原子能級的測量,物理學家知道真空漲落確實存在,如果他們能在更小的距離內觀察,那真空就會顯示一個波濤翻滾的各種量子海。現代物理學觀點不認為「自然是厭惡真空的」,而是主張「真空就是全部物理」。這就導致一個很深奧的哲理問題,即一切已存在和可能存在的都以潛伏在「空無一物」的空間中了。只要我們深刻的理解了海森伯測不準原理和宇宙間存在反粒子的意義,必然會產生這非凡的關於真空的觀念。
  • 幾條公式就能描述宇宙 但為何物理學無法告訴我們生命是什麼?
    在這些例子中,理應「主宰」這些事件的物理法則充滿了太多未知之處,也無法進行測量或直接計算。物理學家仍在繼續研究這類系統,但並非僅從所謂的基本等式入手。在生命和非生命之間的界限這一問題上,人們犯的第二個錯誤至今依然常見。這一錯誤的根源在於我們使用語言的方式。許多人想當然地以為,如果我們對物理學足夠了解,最終就能像弄清水如何結冰或沸騰一樣、將生命作為一種物理現象來理解。
  • 物理學
    以楊老師和他的學生命名的楊-米場,即所謂標準模型,成功地解釋、整合了四種自然力中的三種。)那麼,這些智慧的頭腦到底有多智慧?我們普遍接受這樣一個結論,即我們現存的這個宇宙起源於一次大爆炸,英文叫做Big Bang!但是,原子物理學家絕不可以止步在如此初級的常識上。
  • 路甬祥:百年物理學的啟示
    以量子論和相對論為基礎的近代物理學革命,將科學引入到了一個新的時代,人類認知的觸角伸向了廣袤的宇宙,伸向了遙遠的宇宙起源之初,伸向人類未曾了解過的微觀物質層面,伸向了生命領域以及神經、腦等認知器官的領域。近代物理學革命,在以後的歲月裡,還引發了生命科學的革命。這一切都改變了人類的物質觀、時空觀、生命觀和宇宙觀。
  • 或許愛因斯坦錯了,「正常」的物理學為何無法解釋現實?
    經典物理學認為世界是獨立於觀察者而存在的,而量子理論則不同,它強烈地暗示了現實不存在,或者至少在被觀察之前是無法有意義地描述的。第二個問題是「非局域性」。這源於糾纏現象--愛因斯坦稱之為「幽靈般的超距離作用」,在這種現象中,時空中某一區域的事件似乎可以瞬間影響到其他地方的事件,甚至是光年之外。這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相悖,在相對論中,任何影響的傳播速度都不能超過光速。
  • 物理學走近阿賴耶識
    二十世紀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時期,這個時期大家都在享受自然科學創造的一切財富,比如像iPad、雷射、我們手機的所有技術,我們現在物質生活的很多新東西都是來自於自然科學的巨大成就。但是,大家在享受這些巨大成就的時候都搞不明白這些自然科學的成就意味著什麼,都沒有人去想。所以,霍金最近出版了一本新書叫《大設計》,前頭就說哲學已死,就是說現在哲學已經死掉了,物理學正在解釋整個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