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房敏婕)明星臉常有,學霸明星臉不常有,在所有酷似當紅明星李易峰的小鮮肉中,他是日語說得最好的——來自浙江工商大學東語學院的蔣海陽,剛剛在日本袋井市外國人日語演講比賽拿下冠軍,被日本《中日新聞》大篇幅報導。這位97年出生的花美男,自從照片登上了日本媒體後,出門也能被日本市民認出。
杭州大男孩演講受日本評委青睞
在日本有個詞叫「漫撕男」,形容仿佛撕裂了漫畫、從書中走出來、漫畫男主角式的男生;當身高177公分、有著長長睫毛、長相酷似李易峰、站在日本靜岡理工科大學校園裡的蔣海陽用日語跟你視頻打招呼時,「漫撕男」一下子變得觸手可及。不同的是,蔣海陽給「漫撕男」注入了更多陽剛之氣。
去年,在浙商大就讀大三的蔣海陽以優異成績成為日本靜岡理工科大學的交換生,赴日進修一年。個性外向的他如魚得水,尋找一切機會加強學習。春節期間,他參加了日本袋井市外國人日語演講比賽,與來自世界幾十個國家的選手同臺競技。這個比賽今年是第三屆,由母語非日語的異國年輕人用日語探討日本,參加者有剛到日本不久的留學生,也有在日工作長達10年的外國公司職員、還有從小在日本長大的外國孩子等。
蔣海陽在日本
憶起奪冠經過,蔣海陽很興奮:「獲獎令我喜出望外。特別是來自秘魯的一男生,小學一年級起就在日就讀,現在初三,不論發音還是表達均與日本人無異,令人嘆服。賽前,我在老師們指點下認識了自己的不足,想著不能給學校丟臉、不能給中國留學生丟臉,我決定給演講稿定一個新穎主題。」
蔣海陽演講題為《在日本生活時注意到的事》,講稿是自己用日文寫的,上臺前提交給評委團。結合留學親身體驗,他以日本街道垃圾箱稀少、中國飲水機與驗鈔機普及等方面為切入點,講述了中日兩國生活習慣的差異,表達了兩國人民應相互理解、共同維護中日世代友好的願景。沒有華麗詞藻,接地氣的5分鐘演講展現了一個中國留學生的赤子之心,使評委團打出了全場最高分!隨後,日本全國發行量排名第五的《中日新聞》對蔣海陽獲獎進行了圖文並茂的報導。伴隨著該報500萬份的銷量,蔣海陽去交房租水電費時,還被熱情的日本大叔認出,「你不就是上過報紙的中國留學生嗎?成名人啦!」
COSPIAY創意教學打開日語新世界的大門
你能想像嗎?這位新鮮出爐的日語演講冠軍,大一之前唯一會說的日文單詞就是看動畫片學來的「ドラえもん(哆啦A夢)」——從日語小白變達人,蔣海陽說,浙商大《基礎日語》課堂上的創意COSPIAY,讓他打開了日語新世界的大門。
「《基礎日語》每節課開始的20分鐘,會有發表項目的環節,這是別的學校沒有的。老師讓我們分成一小組,自編日語情景劇。大家每天晚上認真準備第二天的內容,分角色、排練。每次發表前,齊聲說『今天是几几年幾月幾日星期幾,由我們發表,請大家多多指教!』」從大一開始,「道明寺」「毛利蘭」「李狗嗨」紛紛現身課堂。
為了讓表演效果更好,吳玲、許海華、朱薇瓊和孔穎4位老師鼓勵學生把自製道具搬到課堂,也支持學生演成連續劇。「有一組同學演經典日劇《花樣男子》,分了好幾期,像連續劇一樣。因為沒有足夠的男生演F4,由女生反串頂上。在課堂上重溫F4與杉菜的故事,大膽說出『道歉有用的話,要警察幹嘛?』這樣的經典臺詞,玩中學、學中玩,再難的語法也不怕了。」
刊登蔣海陽獲獎的《中日新聞》報紙
蔣海陽說,浙商大日語系很潮,不但情景劇改編不拘泥於傳統劇目,而且辦公樓一樓的黑板會寫上本周更新的日劇、日漫,帶著大家追番(即追劇)。圖書館裡,有東京新鮮出爐的各色雜誌、書籍。據說,這裡是浙江省最新最快能看到日本出版物的地方。
浙商大東語學院周宏力書記告訴記者,日語系很牛,其中4個100%有口皆碑——學生國外高校交流學習率100%、畢業生就業率100%、100%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的最優師資上大一基礎課、日語考級通過率100%。牛專業培養牛人,除了蔣海陽,還有為國爭光在日本捧回480萬日元獎學金的邱吉、《瑞麗》雜誌首位中國非職業模特「櫻花女神」徐依莎……正如院訓「一流、創新、精細、快樂」一樣,學外語就像談一場長期戀愛,在愛中學習,在愛中成長。
誰也不是入江直樹,遺忘是正常現象
為什麼要學日語?也許你沒有發現或並未在意,生活中其實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日語。「政治」「經濟」「數學」「物理」這些日常詞彙就是引用的日語詞。如果你是二次元發燒友、日劇資深飯。追番數年,內心深處是不是咆哮過「想看直播!想啃生肉!」呢?
日語入門其實不難。比如日語中漢字多,像「中國人」「日本人」「可能」「社會」「教育」等日語詞彙書寫和意義上都與中文相同。又比如日語發音易掌握,「五十音圖」類似漢語拼音。學好日語,蔣海陽認為,聽說讀寫全面提高很重要。
綽號「軍裝李易峰」的蔣海陽
「你不是入江直樹這樣的天才,遺忘是正常現象,一個單詞學10遍以上沒什麼不好意思的。不要怕出錯,敢於開口、勤於開口。興趣與毅力同行,保持聽說讀寫全面提高。從小白到大神,你也可以。」浙商大對蔣海陽而言,更像母親,不但在成長中指引,更打磨了個人品格。在浙商大國旗護衛隊,他穿上軍裝,風雨無阻地磨練了兩年,這位「軍裝李易峰」在該校主旋律教育系列活動中吸引了不少學弟學妹。
針對一些誤解,蔣海陽說,學日語和愛國,並不衝突。正所謂哈日反日,不如知日,了解與我們一衣帶水、隔海相望的鄰邦非常必要,而學外語正是第一步。在中日文化經濟交流日益密切的大背景下,學好日語不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日本文化,對於提升個人發展平臺也是有利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