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大家知道印度人訓大象是怎麼做到的嗎?
他們在大象很小的時候,就把它用鐵鏈栓起來。最開始,小象會每天拼命地想要掙脫,可是它發現根本就做不到。慢慢地,小象就開始不再掙脫了,直到它長成大象。
有很多人說,大象太笨了,它現在可以輕而易舉地掙脫鐵鏈了,為什麼就不試一試呢?其實,束縛大象的不是那根細細的鐵鏈,而是它已經固化的思維模式和習慣。
著名的教育家Julie Lythcott-Haims,曾經是是史丹福大學新生學院院長。他講過一個在人類歷史上最長的實驗──歷時75年,哈佛大學進行的「Grant Study」實驗,也叫做「格蘭特研究」。
這個實驗表明,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些錯誤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對自己產生懷疑,就像大象一樣,繼而放棄努力,越來越懶惰和愚笨。
孩子的智力發展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密切相關的。沒有一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越來越笨,只是父母的壞習慣自己也不察覺罷了。
如果你有下面的錯誤教育方法,請快點改正。
錯誤教育方式一:家長總是盯住孩子的缺點,以打擊教育為主。
有這樣一種父母,只要是和別人提起自己的孩子,總能說出孩子的一大堆缺點。如果不當著孩子的面,對孩子的影響還小一點。
但是,有的家長越是孩子在身邊,就說得越多,仿佛孩子身上全是錯,就沒有一點兒優點。
樊登在一次講書的時候曾經說過,孩子總是會慢慢變成父母嘴裡描述的樣子。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孩子總是最相信父母的話,在心裡對父母很有認同感。
所以,父母總是盯著孩子身上的缺點不放,就給孩子貼上了這些種種負面的標籤,孩子就會越來越向著這樣錯誤的方向成長起來。最終,就成為了你嘴裡「懶惰」、「邋遢」、「不思進取」的樣子。
解決方法:「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一個孩子都有很多的優點,只是我們缺少發現的眼睛。父母多鼓勵,少批評,相信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錯誤教育方式二:父母忽視自身榜樣的力量。
有一個女孩,特別喜歡玩遊戲,媽媽叫她有時間看點書,多學習點知識。
這孩子對媽媽說:「媽媽,你就是段子裡說的那種鳥,自己飛不動,就下一個蛋,希望它可以飛起來。你天天喊我不要玩手機,要多讀書,我怎麼沒有看你讀過一頁書啊?」
孩子從出生開始,接觸最多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我們都說身教勝於言傳,其實是很有道理的。孩子最主要的學習方式就是觀察和模仿,他們觀察父母最多,也時刻在模仿你的一言一行。
解決方法:父母想要孩子多學習,還是應該養成自己多學習的好習慣。父母有時間的時候,放下手機,多看書,多學習,給孩子做好的榜樣。
錯誤教育方式是三:父母對孩子提前教育,拔苗助長。
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很多父母都有的心理。所以,很多幼兒園的孩子就開始學習小學的文化知識。孩子學不會,父母還非常著急。有的父母在孩子幼兒園的時候,就讓孩子上「幼小銜接」的輔導班。
超前教育對孩子有好處嗎?
有人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們選了一對同卵雙胞胎,訓練兩個孩子爬樓梯。一個孩子從46周大的時候開始訓練,另一個從53周大的時候開始。在兩個孩子54周的時候,訓練同時停止。訓練的結果是,只訓練了2周的那個孩子,比訓練了8周的孩子爬得還要好。
提前教育,對孩子沒有好處,還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我們給孩子太多超過他學習能力的任務,會讓孩子的心理遭受太多的打擊,孩子會喪失學習的積極性,對自己沒有信心。
解決方法:父母養育孩子,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不對孩子進行超前教育,補習班、興趣班不要盲目跟風,要尊重孩子的意願和興趣。
錯誤教育方式四:孩子培養不好的生活習慣。
①孩子不能好好吃早餐。
很多父母工作到很晚,早上早餐就是湊活的,孩子也跟著一起。不吃早餐,不好好吃早餐,危害都是很大的。
不好好吃早餐,首先對孩子的身體成長發育不好。其次,沒有營養的早餐做支撐,孩子容易一個上午不能有精力學習和活動。
②和父母一起熬夜。
良好的睡眠,對孩子尤其重要,可是有很多孩子和父母一起晚睡,熬夜他們已經習慣了。但是,熬夜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不良影響,還會讓孩子第二天的學習沒有精神。
解決方法:父母陪伴孩子一起早睡早起,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每天早上,準備營養充足的早餐,一天的好精神從好好吃早餐開始。
心理學家經常說,從一個孩子的身上我們就能發現父母有哪些問題。所以,想要孩子好,我們就要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