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最近11年獲批上市的1類新藥比此前23年翻10倍

2020-12-11 讀創

2008-2018年,我國有41個1類新藥獲批上市,這41個1類新藥中,有10個都是2018年獲批的。2019年,又有12個國產1類創新藥獲批上市……

掐指一算,重大專項實施以來的11年,研發成功的新藥超過了專項實施前23年的10倍!

12月9日,在2020南京國際生命健康科技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重大新藥創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以下簡稱重大專項)技術副總師陳凱先,與大家分享了這組數據。

10倍增長的背後,有哪些秘訣,中國醫藥產業還面臨哪些挑戰和機遇?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

生命科學進入大數據和工程化改造時代

陳凱先介紹,當前生命科學正在經歷「第三次革命」,其突出特徵是「學科的匯聚」。生命科學進入了大數據時代,技術革命使我們對生命的認識更全面、精確和定量。同時,生命科學領域的工程化改造興起,生命科學成果轉化進程不斷加快。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生物醫藥領域中出現了很多創新的前沿、研發的熱點。例如精準醫學和個性化的藥物的研發、基因編輯技術的應用、腫瘤的免疫療法、細胞治療技術、生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陳凱先說。

在這些趨勢的助推下,中國生物醫藥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2018年國際著名分析諮詢機構麥肯錫報告顯示,中國對全球新藥研發的貢獻明顯上升,開始跨入全球第二梯隊。尤其可喜可賀的是,一直相對滯後的生物技術藥領域,這兩年的新藥獲批數量快速增長,湧現出一批PD-1單抗新藥。

「我們的抗體藥物、大分子藥研發,取得重大進展。例如自主研發的PD-1抗體藥物已經獲批的已有4家,十多個抗體藥在美國開展臨床研究,一批抗體藥物得到國際上大醫藥公司的關注,購買我們的智慧財產權,中國研發的創新抗體藥物國際轉讓7筆。」陳凱先說。

重大專項實施以來,我國初步建成了國家藥物創新技術平臺體系,這些技術平臺體系,不僅採用了國際先進的技術和裝備,而且在技術標準和管理規範等方面實現了與國際接軌。

同時,我國醫藥產業快速發展,醫藥企業壯大。2009年,我國醫藥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1萬億元人民幣,而到2018年我國醫藥工業總產值已經超過3萬多億元。主營收入100億元以上的醫藥企業由專項實施前的2家增加至現在的20多家。2020年全球醫藥企業50強排行榜中,中國上榜企業已經達到4家。

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國際化水平也大幅提高,一批國產藥品和疫苗獲得國際市場準入,我國研發的創新藥物成果國際轉讓與合作更加廣泛,開展國際臨床試驗的國產藥品數量持續增加。

需重視基礎研究,發揮中藥、天然藥物特色

「不過,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創新藥物研發也存在不少瓶頸和短板」。陳凱先說,我們生物醫藥領域基礎研究還比較薄弱,原始創新知識供給與轉化不足;部分平臺的技術服務和開放共享作用尚未充分發揮、協同創新的體制機制尚不健全,技術支撐作用有待進一步增強。

面向未來,中國醫藥產業如何從大國走向強國?陳凱先表示,缺乏原始創新突破和核心技術,是我國藥物研究和醫藥產業發展長期受制於人的根本原因。為此,要加強基礎研究,密切關注基礎研究的新趨勢和新成就,主動對接科技前沿新突破,開拓新藥研究和產業發展新方向。

同時,鑑於藥物化學、藥理學、信息科學、技術科學等學科之間的界限日益模糊,多學科綜合集成的趨勢不斷增強的特點,陳凱先建議,要加強多學科、多種技術方法的交匯融合、綜合集成。

「我們還要緊緊抓住國際生物醫藥發展的趨勢和前沿熱點,迎頭趕上並逐步爭取在一些方面有所超越。」

此外,中藥和天然藥物研究是我國在藥物研究領域具有優勢和特色的方向。他認為,我們要立足中國國情,充分發揚我國的這一特色優勢,在中藥、糖類藥物和天然藥物的研究方面不斷取得新的重要成就。

最後,陳凱先表示,加強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藥物研發攻關,也是戰勝疫情、消除恐慌,守護人類健康不容忽視的重大使命。

來源:科技日報(記者 金鳳,圖片由作者提供)

審讀:喻方華

相關焦點

  • 2款國產1類新藥獲批上市!諾誠健華首款創新藥即將獲批
    2款國產1類新藥獲批上市!諾誠健華首款創新藥即將獲批,骨質疏鬆症迎來新藥,恆瑞、海思科…來源:藥智網|森林本周看點1.國際藥品動態2.兩個個國產1類新藥獲批上市!數據來源:藥智中國臨床試驗資料庫兩個國產1類新藥獲批上市!恆瑞醫藥PARP抑制劑正式獲批上市,用於既往經過二線及以上化療的伴有胚系BRCA突變(gBRCAm)的鉑敏感復發性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患者的治療。
  • 那些年上市的1類新藥如今都怎麼樣了?
    據藥智數據,自2008年到2018年(截止9月10日)CDE共計批准了92個(以受理號計,下同)1類新藥(文末附具體名單),其中以1.1類申報的藥品有40個。在新藥當中1類新藥的關注度一直很高,那麼這些批准生產的1類新藥上市後情況如何?根據時間維度,我們先來簡要看看其中一些藥品的情況:1.
  • 東陽光1類新藥磷酸依米他韋膠囊獲批上市
    12月22日,NMPA發布通知,東陽光的1類新藥「磷酸依米他韋膠囊(商品名:東衛恩)已正式獲批。磷酸依米他韋膠囊需與索磷布韋片聯合,用於治療成人基因1型非肝硬化慢性C型肝炎。依米他韋是東陽光自主研發的1類抗C肝口服直接抗病毒藥物(DAA),同時也是東陽光首個報上市的1類新藥,屬於NS5A抑制劑。
  • 2020年一季度獲批上市的國產新藥盤點,你pick誰?
    【製藥網 市場分析】2020年一季度,阿斯利康、默沙東等製藥巨頭重磅藥品上市的消息不斷,而國內在審批審批制度推進、創新藥開啟優先通道的背景下,相繼也有一批國產新藥獲批上市,另外還有一些重磅藥品正在受理當中。
  • 25個1類新藥大有來頭,拿下23個ANDA,5個海外新藥亮了
    在國內,石藥集團1類新藥恩必普年銷超50億元,在研新藥一半以上為抗腫瘤藥,25個為1類及1.1類新藥,最快開展至III期臨床;在海外,公司拿下中國首個獲得FDA完全批准的創新藥,ADC藥物、雙特異性抗體、first-in-class人源化單抗等創新藥獲批臨床,5個新藥獲得孤兒藥資格認定,此外23個ANDA已在美國獲批。
  • 正大天晴1類新藥安羅替尼第三個新適應症即將獲批上市
    2019年6月,鹽酸安羅替尼膠囊第二個新適應症獲NMPA批准,用於腺泡狀軟組織肉瘤、透明細胞肉瘤以及既往至少接受過含蒽環類化療方案治療後進展或復發的其他晚期軟組織肉瘤患者的治療。2018年11月28日,正大天晴提交鹽酸安羅替尼膠囊第三個新適應症(小細胞肺癌)的上市申請,並於2018年12月24日獲得優先審評公示。藥智網資料庫顯示,其已經進入"在審批"狀態,即將獲批上市。
  • 近年我國批准上市的「中國1類」新藥(生物藥篇)
    近年,我國批准上市的「中國1類」大分子生物藥有哪些?通過藥渡數據及其他專業資料庫共同查詢匯總,自2001年至今,由我國本土企業自主研發,後經食藥監總局批准上市的「中國1類」大分子生物藥,共23個。獲批上市的「中國1類」大分子生物藥簡介1) 重組伊波拉病毒病疫苗重組伊波拉病毒病疫苗(腺病毒載體),由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和天津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聯合研發,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2017年10月獲我國CFDA批准上市,為1類預防用生物製品。
  • CDE官網今日最新公示 有10款1類新藥獲批臨床
    根據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官網今日最新公示,有10款1類新藥獲批臨床。這些在研新藥涉及靶點有TYK2抑制劑、PI3K抑制劑、Bcl-2抑制劑、IL-17抗體等,來自輝瑞(Pfizer)、東陽光藥業、阿諾醫藥、復創醫藥、康寧傑瑞、華海醫藥、恆瑞醫藥等。
  • 2020年抗癌新藥最全匯總,必須轉發+收藏!|FDA|抑制劑|轉移性|新藥|...
    這是我國首個獲批的自主研發、Fc 段修飾和生產工藝優化的抗 HER2 單抗。帕博利珠單抗(K藥,Keytruda)美國上市:2020年11月13日,美國FDA加速批准了默沙東(MSD)PD-1抑制劑Keytruda與化療聯用。
  • 2020年第1季度NMPA批准的新藥 豪森阿樂美在列
    要聞 2020年第1季度NMPA批准的新藥 豪森阿樂美在列 2020年4月4日 12:38:08 醫藥魔方本文來源於「醫藥魔方」微信公眾號。2020年第1季度,國家藥監局共批准11個新藥上市,包括6個進口藥品和5個國產藥品。其中,國產藥品中還包括1個疫苗和1個中藥。
  • 科倫、石藥集團等產品獲批上市;恆瑞、君實等產品獲批臨床
    獲批上市 1、人福醫藥注射用苯磺酸瑞馬唑侖獲批 7月20日,人福醫藥1類新藥注射用苯磺酸瑞馬唑侖獲得NMPA批准上市,用於鎮靜。 普拉克索原研廠家為勃林格殷格翰,於1997年7月獲得FDA批准,2005年4月獲批進入中國。目前已被納入國家醫保乙類目錄。京新藥業和石藥集團開發的鹽酸普拉克索片此前已經在中國獲批,後者已率先通過一致性評價。鹽酸普拉克索緩釋片目前只有原研廠家在中國獲批,已經按新4類提交申請的廠家還有恆瑞、齊魯和康弘在內的10餘家公司。
  • 5年3個重磅新藥 再生元蟄伏20年終於逆襲
    截至2017年12月21日,Regeneron以將近60倍PE的市值(401.9億美元)排名全球醫藥上市公司的第18名。2017年第三季度報發布以後,Regeneron的Eylea以近41億美元的銷售額排名全球第9,首次進入全球暢銷藥物前十之列。2017年全球藥企市值排名
  • 高鉀血症新藥利倍卓®正式上市
    我國約有1.6億CKD患者,其中近四成終末期CKD患者死於心律失常或心臟驟停,而罹患高鉀血症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是正常血鉀人群的26倍[1],嚴重高鉀血症患者的死亡率可高達30%[2]。 廣東省人民醫院院長餘學清教授表示:「高鉀血症極易反覆,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
  • 2019年8月中國1類新藥臨床動態追蹤
    原創:菜菜2019年8月,國產藥品中,共有13個1類化藥和11個1類生物製品獲批臨床,這些新藥靶點覆蓋PD-1、PD-L1、 JAK、 BTK、IDH1/2、PCSK9、IL-17A等多個熱門靶點,筆者將詳細為您解說。
  • 中關村三大創新藥獲批上市,今年以來新藥落地數量全國第一
    2月11日,國家藥監局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批准北京凱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凱因)生產的1類創新藥鹽酸可洛派韋膠囊(商品名:凱力唯)上市。3月18日,北京凱因的索磷布韋片(商品名:賽波唯)獲批上市。間隔1個月,北京凱因2個藥品相繼取得生產批件。凱力唯聯合賽波唯,形成首個C肝泛基因型全口服中國方案-凱因方案。
  • 2021年,更多上市新藥值得期待!
    【製藥網 市場分析】 新藥研發的道路總是充滿荊棘,並具有很多不確定性的,但同時也具有很多機會。我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創新藥成果競相湧現,逐步向創製醫藥強國邁進。醫藥產業的創新發展,將大大降低藥品價格,為節省醫保支出、降低患者負擔做出巨大貢獻。
  • 2019年這些新藥在中國上市 最值得期待
    2019年1月至2月,阿斯利康全球收割鳥苷酸環化酶激動劑利那洛肽和勃林格殷格翰的恩格列淨鹽酸二甲雙胍片沒有報產就直接獲批,住友的鹽酸魯拉西酮片獲批上市,以及恆瑞的首仿藥注射用替莫唑胺和長春海悅的首仿藥他達拉非片獲批上市,為2019年中國新藥獲批上市打造了一個良好的開端。2019年有哪些在中國上市的新藥值得期待呢?
  • 年內超40個新藥獲批上市,多款本土腫瘤藥值得關注!
    【製藥網 行業動態】近年來,隨著藥審改革的推進,新藥的研發和上市的速度大大提升。據統計,今年以來,截至12月6日,中國大陸已經有超40個新藥獲批上市,此外,還有近30個藥品獲批新適應症。而在今年獲批的新藥中,多款本土重磅腫瘤藥值得關注。
  • 2021年最具商業潛力的上市新藥TOP10
    今年11月,Argenx以9800萬美元從拜耳手中買進了一張優先審查憑證(PRV)。PRV的持有人可要求FDA對新藥上市申請進行優先審查,審查周期會比標準周期縮短4個月時間,從而加速新藥批准上市。不過,在公告中,Argenx表示,不會將PRV用於efgartigimod靜脈製劑,而是用於皮下注射製劑的審查。
  • 歌禮、豪森等產品獲批上市;海正、艾迪藥業等產品獲批臨床
    01 獲批上市 1、歌禮第2款1類C肝新藥拉維達韋獲批上市 7月29日,歌禮製藥申報的1類新藥拉維達韋上市申請獲得NMPA批准,用於治療慢性C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