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學生喜歡讀商科,差不多出國的群體中55%以上都是商科的學生。隨著申請的人越來越多,英國的一些好點的商學院對中國非985非211的學生越發的不友好,即使一些雙非財經類學校,也越發的如履薄冰。覺得太難了。
所以,國內雙非學生最愛申的top10商科學校有哪些呢?
No.10 Manchester
雖然曼大商學院對雙非不友好,限制學生申請,有單獨的list,基本能申的都是211以上為主。但曼大是個神奇學校,他們家有個環境發展學院,裡面也有商科的課程。像發展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與發展HRD,以及發展金融Development Finance等等。
這類的課程基本國內網大前300的學生都可以去申。當然,DF這種的門檻更高點,限制的更嚴格,競爭也極為激烈,對專業課程的要求會更高,很多211績點不高覺得對商學院無望的也會來申。姿態擺的十分卑微,只求Manchester愛他們一次。
總體來說,很多雙非學生愛曼大的心是不死的,只要績點還不錯的都想衝下曼大,給自己留個念想。
No.9 Warwick
華威大學的商學院雖然也開始卡人,基本商學院裡面人均211和英本基數很大。雙非除了一些比較特殊的比如深圳大學,UIC等等這種的。其他太過靠後的很多都沒戲,基本捐個申請費去做分母。
但他們家有個工程製造學院WMG,這個學院也有很多商科類的相關課程。像商業優化管理EBM,工程管理PPM等等。像極了曼大的環發性質。大概五六年前吧,這個學院一直被吐槽,說比較水,學費又貴,但最近這兩年,因為list也被進一步鎖緊。基本只有國內差不多top200的學生可以去申。而且對ps要求極為嚴格,PS如果有出入的,學校都會要求學生重新補交,或提交一個video ps。
在重重嚴格賽選以及不差生源的情況下,WMG的學生質量和口碑也在突飛猛進的增長。的確是有很多英本的2.1或國內的211都在WMG入讀的。雙非如果學校太靠後,績點一般還容易被直接擠掉。太過心酸。
No.8 Newcastle
申紐卡斯爾大學的中國學生一直很多,這可以從這個學校每年的校友群人數就可以看出。中國學生還是比較喜歡Newcastle的。
紐卡別看被稱之為offer機,但這個學校的商學院是實打實的三重認證,但這個認證好像也沒太大積極作用。可能招生的時候會更好聽點,學校的整體師資其實還過得去。但紐卡因為收學生不卡list,而且對績點要求不高。所以學校的學生質量有就有分化,有的學生入讀後極為適應,拿d畢業,成功在那邊找到工作。也有的只求摸魚,渾渾噩噩。
怎麼說了,Newcastle有這麼高的名氣還是主要靠他們家的醫學院和口譯類語言中心。商學院他們家的確做的比較一般。
No.7 Cardiff
卡迪夫大學別看是威爾斯首府學校,看上去很有格調,但和另外一個首府學校愛丁堡差的不是一點兩點。實際上他們家商科也不是主打,傳媒才是。但申的學生也還是蠻多,因為他們家也是offer機。
比如他們家的IEBF課程,這個banking類的專業真的是門檻放的太低,太創收了。基本雙非學生75-80就收。中國學生為主,外國學生不超過十來個。而且一次能收大幾百的中國學生。
還有個專業金融經濟FE也是這樣,這個課程第一學期還和IEBF一起上大課。體驗度方面很多學生是真的被整傷心了,還不能像別人吐槽。除了這幾個,他們家其他門檻低的課程也挺多,就不點名下去了。再點估計卡大的學生又要說我黑學校了。
No.6 Birmingham
伯明罕大學的商學院其實不錯,紅磚學校,羅素創始成員,算是商學院第四梯隊的領軍學校。他其實有list的,官網有個差不多top150的list,然後基礎上額外追加了一些。學校的課程質量其實不錯。當然也有大班教學的水課比如IB等課程。但也有很強力的市場類專業,而且人家開了三個方向。
這個學校很多課程不需要申請費,所以很多雙非學生願意去嘗試申下,申不到也沒關係。像IB或HR這種好申的萬一申到了也是很開心。因為不絕對卡list,他們家的list不嚴格執行的。總有漏網之魚進去。整體還是要看學生的整體材料是不是契合他們家。我覺得這點很好,給更多學生一個機會。
No.5 Glasgow
格拉斯哥這個大學中國學生申的是真的多,不僅很多雙非學生會去衝下,很多國內財經本地學生基本和他們家對接,會分走很多名額。總體弄的位置比較緊張。再有就是一些績點偏低的211和985也會選這個學校。我就每年會看到不少80點幾左右的川大,西財還有中南財的學生會去gla。
我個人挺喜歡格拉這個學校的,代表著留學申請大軍的主流。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去G5+王曼愛華的,這些學校寫的多了仿佛給人一種假象,好像英國只有這些學校一樣。
其實不是的。Glasgow這種才是申請大軍的常態。很多雙非學生也是使出全力才能申到的一個學校。而且特別珍惜在gla的美好時光。Glasgow這個城市的生活費也相對比較低,整體性價比也高,也不像倫敦的學校學費漲價你是根本看不懂。
再有gla交通也方便,而且校友眾多,中國學生多有的時候也不是壞事。畢竟回國有幾個能常聯繫。但Glasgow終歸不是所有雙非都可以去申,他有自己明確的list。根據list中的學校,有80-85不等的con分。
No.4 Southampton
南安普頓這個學校是新玻璃大學,因為是綜合學校,理工的底子會更強。整體商學院實力其實算中流,有AACSB和AMBA認證。不過綜合來講排不進英國前十五。但QS不錯,會吸引很多中國學生去申。
學校專業眾多,加經濟學院一起能申的專業有20多個。光會計相關的就有兩,學校的教學設備還算先進,
南安其實也有list,每年還有波動,list比Glasgow還緊湊,但實際並沒卡的那麼緊湊。一些熱門的專業會比較難申而已。hr類的還是相對比較放水。
No.3 Liverpool
利物浦的世界排名其實還可以,top180左右,除了對三本有惡意,不收之外。對其他雙非學生還是很友好的。而且學校也是老紅磚學校,羅素集團成員,很多學生的選校list都會出現這個學校。
還有個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不只是Liverpool這麼多中國學生申請。就連西交利物浦的研究生,這兩年也有很多學生去申。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了。
學校除了主校區,還有倫敦校區的開設,倫敦校區也有會計,投資管理FIM等課程。地理位置還在金融城,學校雖然小了點。但能滿足一些學生對倫敦真愛。
不過了,Liverpool學生滿意度比較低,可能和當地治安和寬進嚴出也有關係。這個學校在這個梯隊裡面算還可以的。
No.2 Nottingham
諾丁漢大學算是QS top100裡面比較異類,他其實也是羅素大學成員,紅磚學府。但他對雙非學生極其友好,雖然他漲了好幾次門檻,但都沒想過要對雙非學生說no。
最新的一次要求也只是針對雙非提高到88,其餘一些211啊985啊,以及一些財經類的本科只要80即可。幾個熱門課程,像AF、FB以及FI這類的課程對雙非嚴格到90分左右。而且需要申請費,手慢還真就沒呢。
所以,因為不卡學校,本身QS又不錯,一直是很多雙非學生的理想學校。當然,因為對績點要求比較高。限制了一部分學生的發揮,而且要申請費,也勸退了一部分學生去試水。所以才到不了榜1的地步。
No.1 QMUL
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是榜一大家猜到了嗎?這個學校有著很多特殊的一面。
首先這個學校本身在倫敦,會吸引很多學生想去。此外,倫敦的好學校LSE、IC、UCL、KCL之後,緊接著就是QMUL續上了。作為一個承上啟下的橋梁學校,QMUL基本好多雙非學生必選。當然,有的學生也會吐槽QMUL在二區這件事。
再有,這個學校QS排名也不錯,有的時候能進Top100,有的時候又在100開外邊緣。滿足好多學生的對排名的渴望。
而且,這個學校開的商科課程也極多,能申的餘地也大。像比較新的Business Analytics課程,他們也有新開。這讓很多想讀BA課程的學生就很驚喜。
QMUL本身也是羅素成員,還掛了個Queen的頭銜。這個學校還不卡list。而且師資還不錯,像LLM以及商科的師資還經常被KCL挖。
以上都是QMUL被雙非學生偏愛的原因。整體其實也是個不錯的學校。
總了個結:就像前面談及Glasgow談到的,每天講什麼G5、LBS、以及KCL、Manchester、Warwick、Edinburgh這些個學校。總是給人一種錯覺,搞的去留學的都是人均211或985一樣。要知道留學大軍還是雙非比例為主哈。大多學生的心願也只是能進Top100而已。不要以為Glasgow、Birmingham這類的學校就很好申到了。
很多學生為此也需要精心在本科階段刷分,準備雅思,精心製作文書等。
留學這件事,不是申請到了就完事了,就像很多學校,寬進嚴出的,很多學生入讀後,才發現只是個開始。有的時候,能順利畢業,就真的比什麼都強。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