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只把報紙裝進手機 —
桂林日報社官方微信平臺隨著小學畢業臨近,如何入學成了家長們最為關注的問題。近日,市教育局公布最新小升初政策,明確實施「部分公辦初中和民辦初中網上同時招生,公辦初中兜底招生」等舉措,實現市區小升初免試就近入學、規範有序入學、陽光監督入學的目標,有效緩解「入學難」和「擇校熱」問題,在招生年級消除大班額現象,切實提升人民群眾對教育改革發展的獲得感和對政府工作的滿意度。
「四區域」戶籍學生按兩種形式安排就讀公辦初中
公辦學校是我市義務教育的主體,今年將堅持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就近入學原則開展招生錄取工作。市區公辦初中原則上只招收市區戶籍小學畢業學生及符合政策條件的外來人員隨遷子女。
象山、秀峰、七星、疊彩四城區(以下筒稱「四區域")戶籍學生及實居住地址在四城區的外來人員隨遷子女由市教育局按照地段劃片(單校劃片)或多校劃片形式統一安排至市區公辦初中就讀;雁山、臨桂戶籍學生及實際居住地址在雁山、臨桂的外來人員隨遷子女由雁山區、臨桂區教育行政部門安排至所屬轄區內公辦初中就讀。在撤縣設區過渡期內,符合條件的臨桂區戶籍隨遷子女申請進入市直屬公辦初中及象山、秀峰、七星、疊彩、雁山五城區(以下簡稱「五城區」)公辦初中就讀的,仍可享受外來人員隨遷子女政策。
為有效緩解地域性學位供需矛盾問題,今年我市將進一步擴大市區公辦教育資源,擴大桂林中學、十八中、中山中學和逸仙中學等示範性普通高中初中部辦學規模,繼續開展公辦初中分流招生工作。具備分流招生條件的公辦初中可通過「網上報名,學校推薦,免試入學,教育行政部門審批」的程序,面向五城區內學位供需矛盾較突出的區域分流招收學生。公辦初中分流招生辦法市教育局將於近期發布。
隨「四城區」戶籍法定監護人居住學生可申請就讀公辦初中
今年小升初新政明確公辦初中學生就讀辦法:四城區戶籍小學畢業生可通過網上報名和市教育局分配學位的方式就讀公辦初中;外來人員隨遷子女服從市教育局根據相對就近入學原則統籌分配的,享受市區戶籍學生同等待遇;學生為四城區以外戶籍,但隨具有四城區戶籍的法定監護人在四城區居住者,在規定時間內提出申請並提交規定材料的,市教育局根據相對就近入學的原則統籌分配。
今年小升初新政規定的多校劃片區域為:市教育局將在桂林中學初中部、十三中和秀峰區榕湖小學(不合琴潭分校,下同)、樂群小學、中華小學開展小升初多校劃片招生工作。榕湖小學、樂群小學、中華小學三校小學畢業生可選擇桂林中學初中部或十三中其中一所學校進行網上報名。
地段劃片(單校劃片)區域:除多校劃片學校以外的其它區城公辦初中繼續採取地段劃片形式招生。學生在規定時間通過所就讀的小學報名,並提交戶口簿、法定監護人居住地證明(房產證、集資房證明、宅基地證明、拆遷協議、租賃合同等),由就讀小學和轄區教育局審核確認後,市教育局按照就近入學原則,以地段劃片(單校劃片)形式分配到市區公辦初中就讀。
外來人員隨遷子女法定監護人在規定時間內提交相關材料並審驗合格、服從市教育局根據相對就近入學的原則統籌分配的,享受與市區戶籍學生同等待過。所提交的材料必須屬實,如有弄虛作假行為,經査實,一律不予安排。新生入學後,各學校應要求外來人員隨遷子女須提供其父母的《流動人口婚育證明》。
學生為四城區以外戶籍,但隨具有四城區戶籍的法定監護人在四城區居住者,在規定時間內提出申請並提交以下材料的,市教育局根據相對就近入學的原則統籌分配。
(1)學生戶籍證明和具有四城區戶籍的法定監護人戶籍證明、學生與該法定監護人關係的證明。
(2)具有四城區戶籍的法定監護人在四城區房產證明。
(3)非本市城區小學畢業生,另需提供畢業學校學籍證明材料。
雁山區戶籍學生,隨具有四城區戶籍的法定監護人在四城區實際居住者,在規定時間內提出申請並提交規定材料的,市教育局根據相對就近入學的原則統籌分配,但不享受外來人員隨遷子女就讀政策。
七種情況按實際居住地入學且享受學區生待遇
公辦初中學區生資格的認定直接關係到中考錄取,今年小升初新政對此作了明確的規定。
符合生源學校(榕湖、樂群、中華3校)學區生條件,並進入多校劃片初中就讀的學生享有公辦初中學區生資格。
地段劃片(單校劃片)區域初中,由市教育局按戶籍與居住地一致(學生與法定監護人為同一戶籍,戶籍與法定監護人自有產權居住房屋所在地一致)的原則將學生就近分配入學。屬下列7種情況之一的,在實際居住地學區升學,並享有學區生資格。
(1)學生全家無產權居住房,且戶口與實際居住地分離。(2)學生法定監護人有兩套以上住房。(3)父母離異,學生隨具有四城區戶籍的法定監護人居住的。(4)學生及其法定監護人無產權居住房,在具有四城區戶籍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處落戶、從未遷移過,並且全家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產權或租賃居住房實際常住的(5)學生家庭因拆遷等原因導致戶籍與暫住地不一致的,由有關單位出具證明,按暫住地就近入學。(6)具備公辦小學學區生資格,且被分流錄取到公辦初中就讀的學生。(7)學生本人及其監護人的戶籍和實際居住地址與畢業學校所在地均為同一城區,且被分流錄取到公辦初中就讀的五城區民辦小學畢業生。
每位畢業生網上報名最多可選6所學校
為深入推進市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規範小升初招生秩序,今年將參與多校劃片招生和分流招生的公辦初中與市區民辦初中一併納入小升初網上報名系統同時進行報名,四城區實行地段劃片(單校劃片)招生的公辦初中仍由市教育局統一分配學生兜底招生。
今年小升初網上報名工作將分為兩個時段,第一時段招生學校包括多校劃片招生、分流招生的公辦初中及市區民辦初中。
符合報名條件的五城區小學畢業生可選擇不超過6所公、民辦初中進行報名(其中,公辦初中和民辦初中各不超過3所)。
第一時段報名人數等於招生計劃數的學校,要將報名學生全部錄取,招生工作結東。第一時段報名人數大於招生計劃數的學校,要在報名工作結束後通過搖號在入圍名單中確定相應比例的錄取名單,搖號錄取比例不得低於該校招生計劃數的25%(其中,多校劃片公辦初中搖號比例為100%;桂林中學、十八中分流招生部分生源搖號比例為100%),如需上調搖號招生比例的學校,應在25%的基礎上按照不低於招生計劃數5%的幅度遞增。
各相關學校搖號順序由搖號錄取人數所佔招生計劃數的比例決定,搖號比例大的學校先搖號,比例小的學校後搖號,搖號比例相同的學校通過抽籤決定搖號順序,並在第一時段網上報名之前向社會公布。
第一時段報名人數小於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可在第二時段繼續開展網上報名,第二時段報名時間載止後,市區民辦初中招生報名工作結束。
未被公辦、民辦初中網上報名錄取的市區小學畢業生,由市區非多校劃片的公辦初中按照就近入學的原則,進行兜底招生。
想最快最爽地看桂林本地新聞視頻,
請下載「第一時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