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分效度(discriminant valididy):又稱區別效度,常指與測量不同特質的工具呈低相關,亦指測量同一潛在特質的各維度間應呈低相關或有顯著的差異。換個說法就是,測量某個維度的項目不應該在另外一個維度上有高負荷,或者說項目不應該具有跨負荷現象。
翻譯成人話就是,問卷裡的某一變量,是不應該與其他變量有強的相關性的。相關性越強,則代表兩個變量之間的重合度越高,兩個變量越趨近於相同。
因此,檢驗區分效度,需要使用到平均提取方差值(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 AVE)和變數間的相關係數。若變數的平均提取方差(AVE)值大於此變數和其他所有變數的相關係數的平方值,則認為區分效度檢驗成立。
另外一種說法是:變數的平均提取方差值(AVE)的平方根,大於此變數和其他所有變數的相關係數,則區分效度檢驗成立。兩種說法在本質上是一致的,由於平方根的計算相對複雜一些,推薦使用第一種方法進行檢驗。
檢驗區分效度,先要計算出所有變數間的相關係數,可以使用SPSS來計算,也可以使用AMOS內部提供的結果。
舉例,某模型包含ABC三個變量,首先使用相關分析得出結果後,手動(推薦使用EXCEL函數: ^2)計算出所有變數間相關係數的平方值後,填入表格(綠色部分)。
再將每個變數的AVE值,填入表格的對角線部分(紅色)。做出如下圖所示的表格。
圖1. 檢驗區分效度
進行數值大小的比較,根據上文我們知道,某一變量的AVE值要大於此變量與其他所有變量的相關係數的平方。對照表格,即某一變量的AVE值,大於同一行和列的其他所有數值即可。
具體來說,以下三個變量AVE值(紅色)只要分別大於對應的綠色單元格的數據即可。如果滿足此條件,我們就說ABC三個變量的區別效度是成立的,ABC代表三個完全不同的變量。
圖2. 檢驗區分效度之比較方法
在進行效度分析的時候,如果研究涉及的變量過多,導致數值太多,不便解釋。這時,如果AVE的最小值,大於相關係數平方的最大值,那麼可以很輕易地得出結論:變數間的區分效度成立。
下圖為某一期刊的區分效度的驗證結果,變量為四種風險,參照表格下方的說明我們可以得知,表格內中間對角線的內容為變數的AVE值,對角線下方數值為相關係數,上方為相關係數的平方。
圖3. 某區分效度的論文舉例1
我們以第二個變量——性能風險(Performance risk)為例,已知性能風險的AVE值為0.705,性能風險與其他三個變量的相關係數的平方值(紅色線框)分別為 0.208,0.386,0.051,均小於0.705,因此性能風險與其他三種風險之間的區分效度良好。
圖4. 某區分效度的論文舉例2
同理,我們可以驗證所有的變數均滿足條件,因此區分效度良好,驗證結束。
套用我們上面給出的小竅門來看一下,四個變量間最小的AVE值為財務風險(Financial risk)的0.628,最大的相關係數的平方值為0.386(Performance risk和Psycholoical risk)。0.628大於0.386,因此區分效度良好,驗證結束。
到此,結構方程式的效度檢驗就結束了,下一步進行假設驗證就可以了。
如有疑問,請在下方留言,你的問題也許也會幫助到別人哦
如有疑問,請在下方留言,你的問題也許也會幫助到別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