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女作家林海音的名字太重要了。她紮根兩岸共同家園,作品中充滿著濃濃的兒女情結與鄉愁。她的文字婉轉真摯,最大的魅力是讓人讀完會深陷眷戀情深的鄉愁之中,能夠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今天,我們就來欣賞林海音十句名言,體會她的生活觀與文字背後濃濃的情意。
林海音出生於日本,3歲隨父母回到臺灣,5歲的時候來到北京,在北京,她度過人生中的童年與青年時代,可以說北京就是林海音的第二故鄉。對北京,林海音有著深厚的情感,據說晚年在病床上,林海音還經常回憶在北京的那段美好生活。
從童年到青年,從學生到新聞記者,從少女到人妻,不僅角色的轉變,也讓她對生活有了不同程度的認識,同樣是在北京,林海音走上了文學創作之路。林海音有一部寫北京生活的作品,即:《城南舊事》。這部作品是根據她在北京生活回憶而創作的,活靈活現的展現出北京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反映出她對童年時代在北京生活的思念,作品中流露出的濃厚鄉愁深入人心。
雖然文壇之路始於北京,但林海音大量作品是在臺灣發表的。1948年,他們舉家遷往臺灣定居。來到臺灣,林海音繼續辦報,寫作,出版,逐漸名聲鵲起。在50餘年的創作生涯中,她在臺灣文壇開闢了一片文學天地,並扶持不少年輕一輩作家,使他們正確的走上文學之路,後被廣泛稱為臺灣文學「祖母級的人物」。另外,林海音積極參與兩岸的文化交流,可以說他是祖國大陸與臺灣之間的文化傳播橋梁。
雖然絕大部分作品是在臺灣完成,但從作品中很難找到臺灣的影子,林海音的文字中有淡淡的憂傷,有深切的哀傷,也有長久的眷戀,濃濃的鄉愁更具特色。《城南舊事》、《苦念北平》、《婚姻的故事》等作品,是「鄉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字裡行間充斥著北京地理與生活,讀者跟隨林海音好像來到了那個年代的北京城。
由於林海音成長在我國北方,她的性格流露出北方人的爽朗與大氣,她又不乏童真,做事職來職往,做事主動,從不後悔。所以,作品中的故事體現出既穩重大氣,又充滿童趣,自然敘事,文筆細膩,情感濃厚,綿延不絕。作為一名女性作家,她能夠更加貼切於讀者,形成林海音獨特的文字基調與語言風格。
在文學創作上,林海音的作品主要體現兩種類型,其一是對北京生活的回憶,以鄉愁為主;其二則是通過婚姻揭示和探討女性的命運。她筆下女性的命運是悲慘的,這與她生活在那個動蕩無序的年代有很大關係。由於當時社會的影響,她用細膩的女性的角度去看待世界,隨著社會的蛻變與世界的滄桑,通過筆下女性的身心誘發她們對恬靜安詳的生活的無比緬懷。
除了鄉愁與女性作品,林海音寫過其他題材類型的作品。比如,臺灣風土人情的文章,也有一些旅行見聞文章,還有不少關於兒童文學的作品,涉獵非常廣泛。憑藉優秀的作品,林海音獲得過諸多有分量的獎項,比如華文作家大會終身成就獎,等等。
2001年12月1日,林海音逝世,今天是她忌辰19周年,我們就用她筆下最具代表性的十句話,來紀念這位我國當代著名女作家,通過讀她的文字,體會文字背後的鄉愁與濃厚的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