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上,作為主賓國活動的焦點和重頭戲的中國原創插畫展驚豔亮相,大放異彩。這也是我國原創插畫首次和世界各國參展插畫同臺競技,接受來自世界各地出版人、插畫家、兒童文學作家和讀者們的共同檢閱,展現了中國原創兒童插畫的最高水平.
據介紹,精選出代表中國最高水平的原創兒童插畫,主辦方向全國兒童插畫家發起了徵集,並組建了包括兒童文學作家、出版人、學者、編輯、閱讀推廣人等在內的專業評委會,經過歷時半年的嚴格初選和終選,最終從190名畫家的近千幅作品中,遴選出蔡皋、熊亮、朱成梁等30名畫家的150件作品。
世界無字書大獎創始人Patrizia Zerbi
世界無字書大獎創始人Patrizia Zerbi在看完中國原創插畫展之後告訴記者:「展出的中國插畫作品是傳統和現代的完美結合,我非常喜歡,這次中國原創插畫展展現的中國插畫的技法和表達都讓人很受啟發。」
中國元素,國際表達
本次中國原創插畫展入選的插畫家作品題材豐富,具有民族性、獨特性、包容性和想像力。 著名插畫家、第24屆布拉提斯拉瓦國際插畫雙年展(BIB)金蘋果獎獲得者鬱蓉談到參觀此次中國原創插畫展的感受時說:「這次中國參展作品是精挑細選的,內容和形式上都很綜合,有一部分是代表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精神的,一部分是向國際化靠攏的,整體水平既具有中國特色,又和國際接軌。」
著名插畫家朱成梁
2016年博洛尼亞童書展插畫獎獲得者、著名插畫家朱成梁為繪本《三隻蝴蝶》創作的插畫中有五幅在本屆原創插畫展展出。《三隻蝴蝶》是創作於上世紀50年代的傳統童話故事,以前有過其他版本。朱成梁巧妙的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將故事裡的三隻蝴蝶描繪成三個小朋友,而三朵花描繪成三個花姐姐。談到自己的入圍作品,朱成梁坦言「我想更生動的展現小朋友之間的友情。三隻蝴蝶小朋友和三個花姐姐的裝扮、道具在創作中我都表達得非常明確,好造型,希望小朋友能非常容易地根據插畫創作把這個故事改編成舞臺劇表演。」而在本次參展作品中,他最喜歡的則是蔡皋的參展作品《寶兒》中的兩幅:「在聊齋故事寶兒的插畫創作中,蔡老師大膽的運用了黑色,房子都是黑色。這樣的用色在其他作品中是不多見的。因為聊齋故事的特殊性,有鬼,有狐狸精。除了色彩之外,她將房子處理成漢代畫像磚的感覺,用白色或灰色勾勒,很好的運用了中國傳統元素,很有意思。」 酷愛中國民間傳統藝術的朱成梁在自己本次參展的新作繪本《別讓太陽掉下來》裡則大量運用了中國傳統元素。「在眾多故事裡面,我挑選了這個故事來創作。因為我一讀到它,腦子裡就出現了很多畫面,確定它特別適合用我喜歡的民間藝術來表達。受到中國傳統漆器的啟發,我以朱紅和金色作為本書主色調,書中的小動物均是借用民間玩具裡面的形象,生動可愛。你去我工作室就能看見我收藏的各式各樣的民間玩具。」
著名插畫家蔡皋
對於如何在插畫創作中使用好傳統元素,又能適合國際表達這一問題,插畫家熊亮認為:傳統元素也好,「中國風」也好,只有真正「用」的時候, 作者才能知道這個東西究竟能不能夠打破文化壁壘,實現交流。同時,畫家在創作前必須要認真思考「中國風」究竟是什麼。現在,有些人在創作「中國風」繪本時有一種誤區, 覺得只要把中國傳統文化套上一個有趣一些、卡通一些的「殼」, 或者是將傳統文化的元素堆砌在一起,就可以稱之為「中國風」。
但其實不是這樣的,真正的「中國風」作品是能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進行「轉化」 的作品,是既能夠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又能符合兒童認知、能夠讓孩子在讀的時候學習和吸取到東西的作品。畫家只有深思熟慮,而不是盲目跟風,才能創作出「中國風」的好作品。
成就優秀繪本插畫三要素
繪本插畫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需要具備講述故事的功能,是插畫家對文字語言的再創作。好的繪本之所以耐人尋味,就在於它的文字講述一個故事,圖畫講述一個故事,圖文結合又是一個故事,值得反覆閱讀和探究。對於如何創作出好的繪本插畫,朱成梁強調需要三要素:好的故事、好的插畫師和好的編輯。好的故事在於它能讓插畫師和讀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對文字故事產生情感共鳴,並通過繪畫語言表達出來,對於繪本的插畫創作至關重要。剛剛從倫敦藝術學院畢業回國發展的插畫師任欣告訴記者:「在技法上,和國外插畫相比,國內插畫的技法水準完全不輸國外。但是在欣賞國外展出的插畫作品時,你能立刻感受到插畫師透過插畫所表達出來的濃濃的情感,並和他產生共鳴。而國內的一些插畫,能看出插畫師創作時是非常認真和緊張的,對畫面的要求,甚至畫面的邊緣都是一筆一划、精益求精。國外的插畫師在技法上則隨意一些,更注重情感表達。」著名插畫家蔡皋也指出:「插畫境界的提升,最終不是體現在技法上,而是體現在插畫家對生活本身的理解、人生經歷的感悟上,並通過插畫創作,來向小朋友和讀者呈現生活最樸素的真諦和歡天喜地的生活態度。」
好的編輯對於插畫的指點和提升也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對於這一點,青年插畫師杜幸芳(筆名水母咪)感受頗深:「剛開始接一些出版社的稿子,編輯直接要求繪畫風格樣式,或者要求進行哪些修改。有幸的是,在最近三年的創作中,我遇到了非常好的編輯。她會以作者為重,她知道我想要追求的東西,並且幫助我去實現。這也是我願意一遍又一遍推翻自己之前的創作,反覆體會和打磨文本的原因。她還會和我深入探討對作品的理解和情感共鳴,會讓我和文字作者深入的溝通,而不會簡單的要求你去怎樣修改線條等等。同樣幸運的是,我的文字作者是兒童心理學家,在深入探討的過程中,我了解到很多兒童心理方面的知識,並運用到創作裡,極大地提升了我的創作視角。這三年的反覆打磨是一個煉獄的過程,但我也收穫很多。」本屆書展上,由湖北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水母咪創作插畫的作品《耳朵先生的音樂》系列5本一經亮相就大獲成功,目前已經成功向阿歇特集團輸出法語版權,其他語種版權也在洽談之中。
加強中外插畫師的對話與交流
青年插畫師任欣雖然剛剛從倫敦藝術學院畢業,其作品已經在國際舞臺嶄露頭角。她的代表作《Zoom》榮獲美國3乘3插畫大賽金獎、I Jungle插畫大賽金獎。談起對自己插畫創作影響最大的人,她坦言:「陳志勇先生對於繪畫色彩的運用和美國插畫師Istavan Banya的長鏡頭運用都讓我深受啟發。我非常喜歡陳志勇先生深沉的繪畫基調和色彩運用,我的插畫創作就是從對他的模仿開始,然後漸漸脫離出來,形成自己的風格。而Istavan Banya真的是一位非常聰明的插畫師,她的繪本作品,每一頁是另一頁的一部分,然後慢慢平移出來,像一個長鏡頭一樣,非常巧妙。我的獲獎作品Zoom就是深受她的啟發,我用了同樣的方式,只是加快了節奏。她可能三到四頁換一個場景,而我變成每一頁都變換場景。」
博洛尼亞美院教授為中國青年插畫家們現場講解
由此可見,加強中外插畫家的溝通與交流,打開彼此的視野,對於插畫師的成長、獲取靈感和國際化至關重要。國內首個插畫師服務平臺菠蘿圈兒在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菠蘿圈兒組織了14位國內插畫師來參加本屆博洛尼亞書展,並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插畫師海外推介會。他們還邀請博洛尼亞美院的教授帶著插畫師們參觀書展,去一些頗具創意的展臺,具體講解作品的創作思路和想法,令大家受益匪淺。與此同時,菠蘿圈兒還為年輕插畫師們提供推薦國內和海外出版社插畫約稿等服務。菠蘿圈兒創始人秦楠告訴記者:「去年我們帶著自己編輯的集結了中國優秀的25位插畫師作品的小紅書參加博洛尼亞書展,受到國外出版機構的歡迎。今年,中國成為博洛尼亞童書展主賓國,藉此難得的機會,我們讓中國年輕的插畫師們亮相國際舞臺,就是想向世界展現中國插畫師的水準和風貌,讓世界其他國家更好的了解中國原創插畫,增進交流與合作。」
出版人雜誌
[publishers]
隨性讀書,認真寫字
嚴肅活潑,偶爾脫線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