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成章,下筆成神」是大家對文章寫得好的人一種讚美之詞。小學三年級是寫作文起步階段,是培養寫作能力的「最初一公裡」,關係到今後孩子的寫作文技巧能力。對於三年級學生如何培養孩子的寫作文技巧,小編認為可以從以下5個方面進行。
1.多閱讀,積累豐富知識
閱讀是寫作文的基礎和前提,只有看得多才能寫得出。在平常生活中多帶孩子一起閱讀,閱讀的範圍可以不僅要包括語文課文,還要包括人文歷史、自然地理等各個方面。閱讀的時間可以是早上,也可以是睡前,只要有合適的機會都可以與孩子一起閱讀。儘可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閱讀中收穫知識、從閱讀中收穫成長、從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
2.多觀察,拓展經驗閱歷
寫作文是一個創造過程,必須有所經歷才能有可寫之物。因此,要鼓勵孩子多觀察周圍事物,多體會周圍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從身邊的小事寫起,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寫起。只有通過不斷地觀察、體驗,才能夠寫得更真實、更能言之有物,否則就只是空中樓閣,虛無縹緲,毫無意義。生活中有很多值得觀察的事物,要引導孩子在觀察中發現事物、理解事物,從而更好地寫出文章。
3.多實踐,提高運用能力
實踐出真知,也是寫作文的基礎條件。小學三年級是寫作文的起步階段,在這個階段要鼓勵孩子以自己的實踐經歷來寫作文。比如寫一篇小遊記,寫一次與父母購物的經歷,寫一寫與長輩玩耍的文章,等等。要儘可能讓孩子把自己的實踐用文字寫出來,先可以不求完美,但要與真實實踐保持一致。
4.多練習,提升寫作技巧
正如「文章不寫半句空」所表達意思一樣,多練習寫作是提升寫作技巧必不可少的途徑。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餘時間,都可以與孩子一道,進行寫作文練習。可以先從寫幾百字的看圖說話,再到寫幾百字的看圖寫文章,最後是給一個題目和範圍讓孩子寫一篇文章。通過不斷地訓練,讓孩子學會捕捉寫作靈感,快速寫出作文。
5.多模仿,增強寫作能力
模仿是增強寫作能力的重要法寶,不僅對於職場人士寫作有用,對於小學生也有重要作用。在開始寫作的起步階段,可以選擇老師下發的範文或者書本上的課文,請孩子照樣子寫一寫。熟悉其中遣詞造句的寫法,以及自然段的分布。通過不斷地模仿訓練,逐步轉變為自主寫作的能力,從而實現從模仿到自主創造的能力飛躍。
除此之外,寫作永遠不可能是一朝一夕所能提升的能力,需要在今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不斷地改進提升,只有常學才能常新,只有常練才能保持寫作感,最終實現提筆可寫、落筆成文的願望。
對於提升孩子的寫作能力,你還有哪些建議呢?請留言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