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班現有50名學生,其中男生32人,女生18人,有3人從外班轉入。經過一年級下學期和二年級兩個學期的日記訓練,學生的寫話水平明顯提升,傾訴欲望顯著增強。
從一年級下學期,我就指導我班4名學生把作文發表在我市菏澤市教育周刊上,此舉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與寫作興趣。確保了同學們對練筆的熱情,保持比較高漲的學習情趣。
然後從二年級開始我嘗試讓學生當小老師,在講臺上展開讀故事與背古詩比賽,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二年級下學期,我設立了專門的課堂小練筆課型,從學寫「是字句」、「在字句」等基本句型開始,重視造句指導,評點測驗卷上看圖寫話並指導怎麼寫,續編課文結尾,看視頻寫話等,由於形式多樣,孩子們練筆興致勃勃;同時,我還創立了每周一節的日記講評課,分為全文評改、片段美容、主題講評三種形式,以第三種為主。評改的主題有:如何讓句子更乾淨;擬題專項訓練;人物對話描寫訓練;心理活動描寫訓練;怎樣把一段話寫具體;量詞準確運用訓練;過渡句訓練;等等。
起初,真的是太難了,對農村學生來說拔高了要求,同學們訓練難度不小,但經過精心設計訓練內容,效果還是顯著的。何況,講評課材料全部來自大家平時的日記或課堂練筆,親切、新鮮、典型。當然,這需要教師持之以恆地搜集、整理、分類、選例,付出多確實很累。
再說三年級,根據教參建議,三年級作文上半年教學以片段寫作為重點,著眼點放在「抓好起步,打牢基礎」上。然而,根據本班實際,本下學期習作教學目標應』練筆幫助同學們在書面表達的各個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為由低段寫話順利轉入中段習作,搭建了很好的平臺,降低了學習難度。
據此,我班制定的教學目標為:
1、留心觀察身邊事物,感知生活中的取之不盡的習作素材,讓學生有較強烈的傾吐欲望。
2、圍繞中心,較生動具體地寫一段話或一篇文章,包括嫻熟運用對話表達的三種不同形式,即說在前,說在後,說在中間三種;恰到好處地插入一點心理活動描寫、環境描寫等寫作技巧。
3、標題擬訂新穎、恰當、簡潔、有吸引力。
4、對同一種意思,知道有不同的表達方式,鼓勵運用有新意的句式。
5、正確運用逗號、句號、問號、嘆號、冒號、引號。
當然,作為三年級的學生,畢竟年齡幼小,生活閱歷淺薄,閱讀面和知識面較為狹窄,能寫出佳篇的高手極少,近半數以上同學寫話水平偏低,主要表現在:題材不夠新穎,對火熱的生活熟視無睹;儘管班級開展了兒歌誦讀積累、課外書閱讀比賽等活動,但閱讀中接觸的好詞佳句不會靈活運用;內容空洞;布局不夠美觀。有幾個孩子每次日記不到50字,敷衍了事,而且語句枝蔓過多,有時寫的內容如同天書,看不懂,令人不知所云。
可見,本班作文教學既有一點的基礎,也有不小的阻力,任務依然艱巨,道路崎嶇難行。因此特制訂教學措施如下:
1、上好語文課,重視「讀寫長線結合」。
在語文課的教學中,不僅僅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還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積累,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詞成段成篇的方法。
2、抓好隨文小練筆,重視「讀寫短線結合」。根據課文特點,選擇適當角度,精心設計小練筆,對課文從句式、段式、立意和寫法等方面進行模仿,讓學生更好地「讀」中學「寫」。
3、上好指導課, 課前認真研讀教材例文,創設孩子們感興趣的教學情境,教會大家從日常生活中選材,寫好小的發現、小的情趣、小的錯誤、小的糾結……
4、打造精品講評課,以評促寫。
細緻研讀全班習作,確定講評主旨,逐步完善「賞析、挑刺、訓練」三環節,力爭讓大家每次講評課都有一點收穫,一點感悟,一點警醒。
5、成立作文興趣小組,選拔寫作功底強的同學進入,評定班級小作家、作文大王、作文明星、作文高手、作文尖子等稱號。實施動態管理,能升能降,能進能退,並由作文小組成員擔任每周閱讀筆記的批改小老師。
6、堅持寫日記,本學期試行學生批改練筆實驗、加上簡明扼要的評語。 作文小組成員擔任小老師批改夥伴日記和作文,教師定期集中培訓小老師,授之以漁,在實踐中提高他們的批改水平。
7、擴大習作發表園地,充分利用發表激勵機制。 定期遴選優秀作文、日記、課堂隨文小練筆,選登黑板報、牆報、學校宣傳櫥窗,定期篩選特別出色的作品,向報刊投稿,向百度、頭條平臺推送,爭取發表,在班級營造「人人樂寫,發表光榮」的良好氛圍,巧妙利用激勵機制,讓孩子們都能品嘗到成功的滋味。
8、擴充圖書角藏書量,每人至少捐贈一本課外書活動,放在班級圖書架方便大家借閱,選派責任心強的學生擔任圖書管理員,提倡開展廣泛的課外閱讀,建設書香班級。讓課外閱讀更好地為習作服務,讓課外閱讀成為習作素材和靈感不竭的源泉。
希望通過以上努力,讓同學們的作文水平有一個大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