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金刻羽:疫情後全球貿易鏈要從「分秒不誤」轉向「有備無患」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金刻羽在近日舉行的網易經濟學家年會·夏季論壇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經濟復甦這個詞只適合中國,全球貿易鏈要從分秒不誤「轉向」有備無患。
金刻羽表示,復甦和反彈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不得混淆。從歷史數據上看,可以觀察到很多國家已經出現反彈或是未來幾個月會出現反彈,但經濟復甦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她還列舉了兩組數據進行論證。第一組是這100年所有的金融危機後,經濟從衰退到復甦平均是7年時間。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以後,包括科技發展的進步等等這些企業重新進行調整,一些失業人口可能再也找不到工作。研究表明失業時間越長,再回到工作崗位中可能性就越低;第二組數據是WTO預測2020年全球貿易的下跌幅度將在13%-32%之間,這跟經濟大簫條的嚴峻程度相同。分國家來看,美國勞工統計數最近公布的月度失業數據是72年來最糟糕的一次,英國的央行警告英國的產出將面臨1706年以來最大的降幅。
因而,金刻羽認為,用中國的數據情況來預判全球的情況是不合理。金融市場的樂觀反映的是一種反彈的效應,但是復甦是一條非常漫長的道路。
她還強調,全球貿易鏈關鍵點之一就是效率,但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大家考慮的不僅僅是效率了。「之前是just in time,現在有一個英文詞非常合適:just in case,也就是之前是『分秒不誤』,現在是『有備無患』。」金刻羽說。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DF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