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我們的孕媽媽們有沒有這樣的體驗,越到孕晚期,當不小心咳嗽或腹部稍微用力的時候總會感覺有液體從陰道流出:漏尿?還是破水?怎麼辦,該怎麼區分呢?
【什麼是破水?】
「破水」可以分為「胎膜早破」和「胎膜自破」。 胎膜破裂是指包裹胎兒的卵膜破裂使羊水流出,表現為陰道自然流出清亮的液體,稍黏、無色,與尿液相似,有時含胎糞或胎脂。
導致早期破水的原因很多,通常與細菌性陰道感染有關,其它的原因包括羊水過多、胎兒異常、子宮頸閉鎖不合、多胎妊娠、胎膜發育不良等。但多數早期破水的準媽媽沒有辦法查出原因。
另外有些研究表明:準媽媽如果營養不良,特別是缺乏維生素C,也比較容易發生早期破水
除了「胎膜自破」,即有宮縮後的胎膜破裂之外,都統稱之為「胎膜早破」。
【早期破水為什麼很危險?】
破水後的危險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養水流出後,供應胎兒氧氣和養分的通道就中斷了,由媽媽供應的種種養份也跟著流失,胎兒會處於一種缺氧又缺養的狀態之中。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羊水的主要成分是胎兒的尿液,當然其中含有非常少量的礦物質、稀有元素和生長激素,它的主要功能是防止胎兒在母體跌倒、撞傷時受到激烈的震蕩,就好比汽車中的防撞氣囊一樣,只不過是胎兒「減震設備」罷了。
因此,羊水的主要功能絕非是提供胎兒氧氣或養分。早期破水給胎兒帶來的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是發生下列的併發症:臍帶脫出、感染髮炎、引發早產、胎盤剝離。其中最應該小心的是臍帶脫出,不過幸好這種危險情況發生的機率僅為0.3~0.6%。根據統計大約有80~90%的準媽媽在破水發生之後,24~48小時之內出現早產的現象。 不過,也有極少數的一些準媽媽在破水後,羊膜的破裂處會自己癒合,準媽媽及時補充水分,養水又會慢慢產生,如果是這樣就不必過分擔心。
【為何會「漏尿」?】
「漏尿」主要是因為體內分泌的各種激素使孕媽咪的骨盆底的組織和肌肉拉伸,從而導致控制膀胱排尿的括約肌變得薄弱。當孕媽咪大笑、咳嗽、打噴嚏或跑步時,腹腔內和膀胱的周圍壓力增大,而這種壓力又會擠壓孕媽咪的膀胱。通常情況下,孕媽咪的骨盆底肌肉會幫助膀胱底閉合,以阻止尿液外流。但如果這部分肌肉變得疲軟,孕媽咪就會控制不住而發生漏尿了。
接下來,我們將教您如何區分是漏尿還是羊水:
1. 破水不同於尿液的刺鼻,羊水氣味自然,無異味。
2. 漏尿的過程是斷斷續續的,而破水是連續的,不受身體控制,還有些溫熱的感覺,伴隨著腹痛、陣痛。
3. 孕媽預產期確定之後,最好在房間裡準備上羊水試紙,當自己無法確定時可以用試紙進行檢查。羊水的ph值在7.0~7.5之間,而尿液的ph值在5.5~6.5之間。
【預防「破水」4個提示】
1、堅持定期做產前檢查,4-6個月每個月去檢查1次;7-9個月每半個月檢查1次;9個月以上每周檢查1次;有特別情況隨時去做檢查。
2、孕中晚期不要進行劇烈活動,生活和工作都不宜過於勞累,每天保持舒暢的心情,適當地到外面散步。
3、不宜走長路或跑步,走路要當心以免摔倒,特別是上下樓梯時,切勿提重東西以及長時間在路途顛簸。
4、孕期減少性生活,特別是懷孕晚期3個月,懷孕最後1個月禁止性生活,以免刺激子宮造成羊水早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