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12月12日),大連首屆大學生AR增強現實藝術跨學科創作實驗坊成功舉辦。
本次AR增強現實藝術工作坊及展覽是由SKD國際藝術教育主辦,光原LIGHTHOUSE及ICSPACE NEW MEDIA合作策展,主題為」新巴比倫城記--來自情境主義的城市遊牧計劃」
新巴比倫城記
本次SKD國際藝術教育跨學科工作坊創作,將延續康斯坦特關於新巴比倫城的創作思想,並藉助新媒體藝術媒介和形式(數位化虛擬視覺,增強現實技術等對今天和未來的城市空間意義及形態展開思考和實踐表現,探討數字信息化語境下的社會情境建構潛力與感知可能。
包括公共空間中的視覺傳達與藝術視覺實驗創作,城市空間表達與公共藝術裝置AR實驗創作等方向。
五組學生藝術實驗創作簡介:
The Russian Street Tales俄羅斯風情街故事集
俄羅斯風情一條街經過後人的介入,整條街呈現出一種混雜的元素,不同的風格,從感性出發,小組成員記錄下了對這條街的第一感覺,並試圖將其融入到設計中……
THE FEAST盛宴
以中山廣場為載體,對「星形廣場」的社會性及其歷史存在意義等進行調研,並藉助AR增強現實,新媒體等表現方式,將小組每個人對「星形廣場」的感觸情緒可視化並加以融合,形成一種「遊戲化」的荒謬「盛宴」。
OUT OF CONCRETE混凝土之外
勝利地下廣場擁有雙層建築,地上與地下,一個空間裡並行著兩個世界。在地上人眼裡,人們就相當於是被戲弄與支配的傀儡。他們的肉體活在地上如同軀殼,不堪一擊的心靈卻寄托在地下,以行屍走肉的形式存在,在地下中,壓抑的人性被釋放出來。
12月10日蜃景ILLUTION OF DECEMBER 10
東港是大連的幽靈,6個觀測者各自描繪直覺體驗。從潛意識的景象中找到共通的線索,拼湊出這個幽靈閃爍的剪影。AR是我們的視窗,它讓我們得以窺探城市幽靈的模樣。
Peony pavilion遊園驚夢
柏威年(pavilion)前身是大連被殖民後由日本人建造的動物園,名為電氣遊園,是大連重要的集體記憶之一。當人們在對事物有複雜矛盾的情感時,往往會找尋一種偽裝的方式來維持心理狀態的平衡。意識界作為承載世間萬物的縮影,在意識環境中以我們所設計的這一種形式來尋求在人們心中的歸宿感,同時也是人們對過去事物的夙願。
據了解,SKD國際藝術教育專注於藝術留學規劃,藝術作品集輔導,海外藝術院校申請,實習項目,TREBLE-X STUDIO跨界坊等;目前在北京,上海,大連,青島,長沙,成都,廣州,武漢及日本東京都有分部,2017年入駐大連,每年倫藝皇藝學生20+,是專注於教學成果的藝術教育機構!
免責聲明:本文為商業廣告,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若遇侵權將第一時間刪除。